❶ 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间反应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如图实验装置的是()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A.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浓氨水易挥发,固体NaOH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的收集装置符合;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A正确;
B.②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②错误;④方解石与稀盐酸,稀盐酸跟方解石(较纯的CaCO3晶体)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固液常温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④错误,故B错误;
C.③稀硝酸与铜片,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生成的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2NO+O2=2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③错误;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C错误;
D.④方解石与稀盐酸,稀盐酸跟方解石(较纯的CaCO3晶体)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固液常温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④错误,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D错误;
故选A.
❷ 实验室用纯化水、稀硫酸、高锰酸钾制取氨水的装置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锌和稀版硫酸制权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均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可以使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置换反应,不是同一种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反应条件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❸ 浓氨水与氢氧化钠制氨气的实验装置
圆底烧瓶中装入浓氨水和热的NaOH溶液
❹ 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
A、NH3+H2O?NH3?H2O,氨气氨水时不需要使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
B、该发生装置正确,氨气的内吸收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容,可以用此装置制取氨水,故B正确;
C、制取氨水时不需要使用干燥剂干燥,应该去掉干燥装置,故C错误;
D、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时应该使用防止倒吸的装置,不能直接将导管插入水中,故D错误;
故选B.
❺ 实验室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氨气的装置是什么
在实验室里可以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来制备,这主要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促进浓氨水的挥发,其装置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和酒精灯、导气管。
若是加生石灰的话也可以不用加热,且产生气体比较干燥
❻ 下列制备氨水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B.C.D
a.使用长颈复漏斗无法收集到气体,制故a错误;
b.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来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进而证明na与h2o反应的热效应,故b正确;
c.在小试管内看到浑浊(有s生成)即可证明氧化性:kmno4、cl2、s依次减弱,故c正确;
d.操作因nh4cl受热易分解成hcl与nh3,hcl与nh3在烧瓶上又会重新化合生成nh4cl,从而达到分离sio2与nh4cl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a.
❼ 利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的气体,能采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是()①浓氨水与固体CaO ②
①浓氨水易挥发,CaO固体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①错误; ②石灰石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aCO 3 +2HCl=CaCl 2 +CO 2 ↑+H 2 O,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CO 2 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用图中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收集,故②正确; ③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 3 =3Cu(NO 3 ) 2 +2NO↑+4H 2 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生成的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2NO+O 2 =2NO 2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③错误; 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⑤锌和稀硫酸生成氢气,Zn+H 2 SO 4 =ZnSO 4 +H 2 ↑,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H 2 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⑤错误; ⑥实验室常用碳化钙固体(俗称电石,化学式为CaC 2 )与水反应制备乙炔,同时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 2 +2H 2 O═Ca(OH) 2 +C 2 H 2 ↑;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乙炔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平均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须利用其难溶于水的性质用排水法收集,故⑥错误; 故选B. |
❽ 实验室中用浓氨水和CaO作用来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下列装置图(夹持装置省略)最合理是()A.B.C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中间集气瓶,应短进回长出,且答缺少干燥装置,故A错误;
B.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氢氨,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错误;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中间倒置的集气瓶,应长进短出,且不能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故C错误;
D.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装置,中间倒置的集气瓶,短进长出,且能防止烧杯中的水蒸气进入集气瓶,故D正确;
故选D.
❾ 请问老师怎样制备氨水啊,仪器有哪些题型有哪些呢谢谢
将氨气溶于水就可以了,
实验室一般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试管)将导管直接通到烧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