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学习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时,关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老师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装置.三个组的同学设计
(1)仪器名称为:铁架台、酒精灯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加热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
目有的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到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看到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化学方程式为CO+CuO
△ | .
Ⅱ 实验二: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反应(铝热反应)实验装置如图: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
实验装置如图: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我们可以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2Al+Fe2O3 高温 | .
Ⅲ 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
溶解热测定 实验装置可以测定放热反应热效应,通过比较溶剂溶解前后的温度差异版,然后根据Q=CmΔt来求权出热量的转化值,不过这样导致散失的热量无法统计,可以定性分析,但不是用于定量分析。 物质的溶解: 物质的溶解往往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一是晶格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为放热过程。溶解热是这两种热效应的总和。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则由这两种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来决定。
本实验在定压、不做非体积功的绝热体系中进行时,体系的总焓保持不变,根据热平衡,即可计算过程所涉及的热效应。
Ⅳ 下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
(1) mg + 2H + ==mg2+ + H2 产生大量气泡 (2) 下降 反应放热空气膨胀 放热 (3) 小于
Ⅳ 某校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木炭与氧化铜反应,证明木炭具有还原性。实验装置图如下: 请填写实
1、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橡胶塞的导管 2、(下表1、2的顺序可以互换)
2Cu + CO 2 ↑ 4、我的分析:反应物是木炭和氧化铜,并没有氢元素参加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不可能有水生成。但在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口部,凝聚了少量的水,说明反应物木炭和氧化铜吸收水分,加热过程中水分蒸发出来,在试管口部冷凝。 |
Ⅵ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操作
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二、实验操作
1.向大罐头瓶内的小烧杯(50mL)中加入研得很细的白砂糖7g,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将糖调成糊状,然后小心地加入约4mL的98%浓硫酸。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2.待糖变黑时,迅速盖上双孔大橡胶塞(玻璃棒留在小烧杯中),大橡胶塞上吊着一块品红试纸。100mL的烧杯中盛10%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现象
白砂糖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体积迅速膨胀,产生大量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小烧杯壁烫手),品红试纸褪色,待气体被吸收尽,取出玻璃棒,可观察到疏松多孔状的黑物质。
四、实验原理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当白砂糖遇浓硫酸时,浓硫酸将糖中所含的氢、氧两种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糖经“脱水”后,炭游离出来,其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
C12H22Oll=====12C+11H20
又由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将游离出的一部分炭氧化,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使混合物的体积膨胀,其中生成的SO2气体使品红试纸褪色。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04(浓)==C02↑+2S02↑+2H20
五、实验改进优点
1;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效果良好。
2。在封闭系统中进行,对环境无污染。
Ⅶ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过程中试管B中的
(1)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反应CuSO4、S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