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冲压机器人有哪几种分类及特点
冲压机械手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它模拟工人的取放料的动作,针对现有模具及冲床为基材进行研发。目的就是为了取代工人的工作,冲压机械手有着效率比工人高,无人看管,连续不知疾劳的特点,成为冲压行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利器。冲压机械手只需要维护设备正常运行的换模检修人员及普通的上下料工人,即可以满足正常的日常生产,而且在物料的上料,最快也就十几分钟上一次料,一个工人上三到四台冲压线的物料轻而易举,也就是说,一个原本有二十台冲床的的工厂,原本需要二十个冲压工,现在只需要两到三个人,就能正常运转。换人换得彻底。这符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特点,因此冲压机械手正影响着冲压生产模式。
在冲压机械手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用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而我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业正处于由传统装备向先进制造装备转型的时期,冲压加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摆脱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必须加强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② 高速自动化冲压线的线体组成
一般包括压力机和自动化系统,这里主要谈谈自动化部分。冲压自动化系统(见图1)通常包含拆垛系统、自动传输系统和线尾出料系统。 一套完整的冲压自动化拆垛系统主要包括2台轨道移动式上料小车(每个上料小车上配备4~8个活动可调磁力分张器通常为永磁铁,用于板料的分离)、拆垛手(机械手或机器人)、传送装置(多为磁性皮带机)、板料清洗机(选项)、板料涂油机(选项)、板料对中台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具体如图2所示。
当上料小车装载料垛(可包括托盘)由换垛位置回到拆垛位置后,板料由拆垛手从料垛拾取,通过传送装置穿过清洗机、涂油机送到达对中台。板料经过对中定位后,便可开始后序冲压生产。 自动传输系统用于各工序间毛坯或工件搬运传输。传输机构主要有机械手和机器人两种。
随着冲压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手自动传输机构的形式也日新月异。自动传输机构的形式差异,也是现今冲压自动线不同形式的主要区别所在。上世纪末广泛应用的平行四边型机械手结构目前已经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速、稳定的单臂或双臂横杆式传送机构。瑞士Gudel的Robobeam、德国前MW的Speedbar以及日本Komatsu的H*TL系统中的传输机构均是现今高速冲压自动线传输机构的典型代表,如图3所示。
另外机器人传输方式由于自身特点独树一帜,在老线改造及速度较低、投入较少的生产线中仍有一定的应用空间。 (1)同一件模具的送料中心与生产线中心对应关系尽量一致;
(2)尽量减少制件传输过程中的旋转,尤其高速冲压线及多工位,应避免制件绕Z轴旋转;
(3)同一件生产过程中送料面高度尽可能一致(能够有效较少节拍损失)。 (1)及时做好模具线下保养,减少在线维护时间;
(2)相邻生产批次的模具闭合高度相差不大(可以减少装模高度调整时间);
(3)毛坯及模具在生产批次切换前准备就绪;
(4)成品件及时转移;
(5)保持良好的环境清洁度;
(6)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的规范化。
③ 汽车生产制造四大车间(冲压、焊装、总装、涂装)内各自有哪些特种设备
1. 冲压车间:在此车间中,特种设备包括行车、开平机、展平机、滚压机、折弯机、剪板机、液压机床和冲床等。
2. 焊装车间:焊装车间的特种设备有行车、锯床、切割机、铅焊机、CO2保护焊机、弯管机、蒙皮张拉机、电阻焊机、等离子切割机以及可调节合装平台等。
3. 涂装车间:涂装车间的特种设备包括移栽行车、纯水制备系统、电泳系统、高温烘干房、稳压储气罐、喷漆房、低温烘干房、打磨间、升降平台、液压吊栏、地面输送链、平移车、调漆系统、自动喷涂机、空调系统、CO2排放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车间换气泄压系统等。
4. 总装车间:总装车间主要使用行车、手动滚压机、型材切割机、电锯、电刨、CO2保护焊机、板式输送链、转盘、电动送料车、手动铲车、管路密封检测机以及车辆检测线等特种设备。此外,还有同步举升机等设备。
模块化生产方式: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汽车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零部件方面。零部件的发展需要提前进行,并参与到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设计中。例如,德尔福系统公司推出了座舱、接口盘制动、车门、前端和集成空气/燃油等模块。汽车制造商则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和匹配汽车模块,以优化设计方案,将部分装配劳动从装配生产线转移到生产线以外的地方进行。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可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质量和自动化水平,同时提升汽车的装配质量,缩短生产周期。一些自主品牌,如通用的凯越等,正是遵循这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