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通过图示可知,浓氨水通过分子运动可到酚酞溶液中,因为氨水呈碱性,所以它能使酚酞变为红色;
(3)图2的装置:装置的本身是密闭的实验装置,再加上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作用,促使反应速度快;
故答案为:(1)浓氨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钠溶与水放出大量的热,是分子运动加快,氨水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
(2)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降低了氨气对空气的污染
②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实验现象图片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等;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1)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③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1)选用药品时利用了浓氨水的以下性质,其中属于浓氨水化学性质
(1)挥发性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物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故选B
(2)C烧杯的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运动到了A烧杯中,溶解在酚酞试液中形成的氨水呈碱性,使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了.B烧杯暴露在空气中,与空气接触,由于空气中不含碱性的气体,所以B烧杯中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故答案为:氨分子(或氨水散发出一种粒子)不断运动,进入A烧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变色
(3)B烧杯在这里的作用是对比,证明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是缘于C烧杯中氨水.
故答案为:对比实验(比较)
(4)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例子有许多只要合理即可,如衣服晾干,能闻到各种气味等.
故答案为:从厨房边经过时,能闻到炒菜的香味等(合理即可)
④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1)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
(1)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 ; 在不断运动 (2)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符合题意均可) |
⑤ 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
无色酚酞试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由设计的实验来看,图(1)在设计的实验比较严密,如在大烧杯外放置一装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与大烧杯内的无色酚酞试液形成对比,而图(2)设计的实验符合微型化的特征,用到的仪器比较少又节约了药品.
两个实验装置都有的不足之处是缺少对比试验;
故答案为:
(1)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2)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3)图(1)操作过程更严密,用药品较多;图(2)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
(4)缺少对比试验.
⑥ (2014雁江区模拟)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B处放置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用注射
(1)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当用注回射器注入少量浓氨水答时,氨水挥发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所以,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此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分子不断地运动.
(2)②在熄灭酒精灯时,装置内压强减小,关闭K能防止C中液体倒能吸.
④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B处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②温度达到着火点、没有氧气木炭不燃烧;实验③有氧气、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在④中有氧气、木炭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能燃烧.说明了:木炭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故答为:(1)酚酞溶液变成红色;分子不断地运动.
(2)②防止C中液体倒吸;④B处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