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导热性最好的材料气体实验装置中,开始是封闭有一定体积的空气,若在快速压缩气
活塞对气体做功10J,气体放热2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W+Q
得:E=10-2=8J
即气体的内能增大8J.
答:气体的内能增大8J.
B. 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
d
易溶于水
烧杯中的装置
防止倒吸
气体易溶于水,所以水可能会被倒吸
C. 如图所示是常见气体的实验装置图.(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复1)氯酸钾在加热的条制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实验应该选择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通过长颈漏斗可随时添加液体;
(3)长颈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是为了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4)排水法 收集气体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出来 的气体中混有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故答案为:(1)A;C;E;
(2)B;可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3)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4)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D. 如果用固体加热生成气体,实验装置用什么如果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气体,实验装置又用什么请画出这两
用固体加热生成气体的实验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似回;用固体和液体答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类似. 所以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画图即可. 故答案为: 用固体加热生成气体的实验装置 ![]() |
E.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
(复1)识别常见仪器,故答案制为:试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氧气不溶于水,采用排水法收集;加热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停止加热时,应先移导管,后熄灯,否则试管内温度降低,水会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A,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导管,熄灭酒精灯; (3)结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条件可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常温反应,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制取气体的装置在加入药品前都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所以在用D装置来收集时应该从b管进入,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之前必须检验纯度,防止不纯,点燃引起爆炸; 故答案为:b,验纯. |
F. 实验室制取x气体装置图
应该是选B。理由是连着一个水槽加倒置的漏斗,说明产生的气体极易溶解在水中,回越易溶解的气答体在吸收时越易产生倒吸现象,漏斗就是一个防倒吸的装置。此外,根据集气瓶,长进短出可知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有B符合要求。
G.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下表要求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知识.
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抄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
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因此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证明氧气满了;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满了;故答案为:
氧气 | 高锰酸钾 | A |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
二氧化碳 | 大理石和稀盐酸 | B |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
H. 对处理难溶气体的吸收实验装置
由收集装置可知,当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顺利排出;吸收装置中,导管连接了一个漏斗,目的是为了防止倒吸,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
故选C.
I.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图:(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E装置用于收集气体时,有一处明显的
(1)根据仪器用途写出名称,a为试管
(2)用集气瓶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应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
(4)①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生成物是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
②二氧化碳易溶于水,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所以最合理的量气装置是H;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将饱和碳酸氢钠压入量筒中,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导管口应伸到量筒的“b“处.
③残留液的PH为3,说明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有盐酸,加入碳酸钠后,碳酸钠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显中性的氯化钠,溶液的PH会逐渐升高至盐酸反应完时pH为7,残留液中除了有盐酸外,还有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显中性的碳酸钙和显中性的氯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当盐酸、氯化钙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也会显碱性,PH会逐渐增大.据此画出图象
故答案为:(1)试管;
(2)
J. 高中化学实验室制各气体装置
氢气 Zn+HCl 启普发来生器
氧气 加热KMno4 试管,棉花源,酒精灯,铁架台
HCl NaCl+H2SO4(浓) 烧瓶,分液漏斗
氯气 MnO2+HCl 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
或者 KMno4+HCl 没有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
氨气 NH4Cl+NaOH 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
硫化氢 Na2S+H2SO4(浓度70%-80%) 烧瓶,分液漏斗
二氧化硫 Na2SO3+H2SO4 烧瓶,分液漏斗
二氧化碳 CaCO3+HCl 烧瓶,分液漏斗
二氧化氮 Cu+HNO3 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
还有什么气体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