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中配制高锰酸钾溶液的过程
1、首先计算出高锰酸钾和水的比例,以及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2、然后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和水。
3、然后将氢氧化钾缓慢加入到水中,用玻璃棒缓慢搅拌,直至均匀。
在化学上用,化学物品和溶剂(一般是水)配制成实验需要浓度的溶液的过程就叫做配制溶液。
计算公式
一、用液体试剂配制: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释浓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体积
ω2:浓溶液浓度ρ2:密度V2:需用浓溶液体积
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相等原则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释前的浓度 V1:稀释前体积
C2:稀释后的浓度 V2:稀释后体积
2、用固体试剂配制
公式:m=C×V×M/1000
m:需称取的质量 C:欲配溶液浓度
V:欲配溶液体积 M:摩尔质量
3、用液体试剂配制
公式:V1×d×a%=C×V2×M/1000
V1:原溶液体积 V2:欲配置溶液体积
d:比重 a:原溶液百分浓度
c:物质的量浓度 M:相对分子质量
操作步骤
1.计算:n=m/M , c=n/v ,p=m/v
例: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3mol/L的盐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称量或量取:固体试剂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为了与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称量,液体试剂用量筒。
3.溶解:将称好的固体放入烧杯,用适量(20~30mL)蒸馏水溶解。
4.复温:待溶液冷却后移入容量瓶。
5.转移(移液):由于容量瓶的颈较细,为了避免液体洒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紧贴容量瓶瓶口,棒底应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线下。
6.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全部转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9.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于容量瓶不能长时间盛装溶液,故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注意事项:
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实验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一旦不慎将氢氧化钠溅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称量时,使用烧杯放置。
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配好的溶液要及时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摩尔分数)),放到相应的试剂柜中。
2. 用高锰酸钾法做己二酸的制备实验时,为什么要搭回流装置
这个实验室在沸腾下做的,回流是让蒸发的溶液再回流到烧瓶里,冷凝管本身是冷的,足够把蒸汽液化了,今天我们刚做这个实验,,
3. 高锰酸钾溶液怎么制作
看你做什么用了。如果一般用,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于水即可。如果是分析用,要用煮沸的水,溶液还要用玻璃丝漏斗过滤,然后标定。
4. 配制高锰酸钾溶液需要的仪器
仪器: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步骤:计算所需高锰酸钾的质量→称量→置于烧杯中溶解
→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烧杯2-3次→定容→摇匀,静置
5. 高锰酸钾的制备。
矿石中取得的二氧化锰和氢氧化钾在空气中或混合硝酸钾(提供氧气)加热,产生锰酸钾,再于碱性溶液中与氧化剂进行电解化得到高锰酸钾。或者也可以通过Mn离子和二氧化铅(PbO₂)或铋酸钠(NaBiO₃)等强氧化剂的反应产生。此反应也用于检验Mn离子的存在,因为高锰酸钾的颜色明显。
工业上制备KMnO4较为简便的方法是用铂作阴极电解氧化K₂MnO₄:首先用KOH将含60%MnO₂的矿石转化为K₂MnO₄,再电解氧化生成KMnO₄。氢氧化钾水溶液加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同煮沸、蒸发,余渣熔为浆状后用水浸渍,再通以氯气、二氧化碳及臭氧,或用电解锰酸盐的碱性溶液也可制得。
(5)高锰酸钾自动溶液制备加药装置扩展阅读:
高锰酸钾的性质有: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其相应的酸高锰酸和酸酐,均为强氧化剂,能自动分解发热,和有机物接触引起燃烧。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遇乙醇即分解。在酸性介质中会缓慢分解成二氧化锰、钾盐和氧气。光对这种分解有催化作用,故在实验室里常存放在棕色瓶中。从元素电势图和自由能的氧化态图可看出,它具有极强的氧化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锰酸钾
6.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制备
将高锰酸钾先溶于水中,在加入一定量的硫酸调节即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比一般高锰酸钾溶液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