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提升料斗混合机混细粉上料时滤芯容易堵塞怎么处理
自动提升料斗混合机特点:
该机结构合理,性能稳定,操作方便,整机无死角,无外露螺钉专。回转体(混合料属斗)与回转轴线成30°夹角,混合料斗中的物料随回转体翻动外,同时沿斗壁做切向运动,产生强烈的翻转和高速的切向运动,从而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采用PLC全自动控制,并设置红外线安全装置及防误操作装置的出料蝶阀,确保生产安全。物料可在同一容器中通过不同的工序段,不需要频繁地转料、加料等程序。
2. 料斗下面输送带校正方法,皮带往一边走怎样校正请问。
可能皮带与皮带轮不垂直,皮带向哪边跑哪边的皮带轮向外调。〈少量调整)
3. 注塑简易加料装置设计,注塑机料斗上不能安装吸料斗,只能直接由料管
用吸料机啊!下面还可以配个吸料盒!从吸料机吸到料斗里,现在还可以在料斗干燥机上加装热风循环系统,我是利欣特专业注塑机辅机。
4. 皮带输送机安装技术要求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93
Safety regulations of belt conveyor
自 1994-8-1 起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带式输送机(以下简称输送机)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最基本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各种块状、粒状等松散物料以及成件物品的输送机。
对于输送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有放射性等物料的输送机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相应的专用安全标准。
2 引用标准
GB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GB10595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GBJ23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一般规定
3.1 输送机在正常工件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3.2 电气装置的设计与安装必须符合GB4064和GBJ232的规定。
3.3 未经设计或制造单位同意,用户不应进行影响输送机原设计、制造、安装安全要求的变动。
3.4 输送机必须按物料特性与输送量要求选用,不得超载使用,必须防止堵塞和溢料,保持输送畅通。
a. 输送带应有适合特定的载荷和输送物料特性的足够宽度;
b. 输送机倾角必须设计成能防止物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打滑或滚落;
c. 输送机应设置保证均匀给料的控制装置;
d. 料斗或溜槽壁的坡度、卸料口的位置和尺寸必须能确保物料靠本身重力自动地流出;
e. 受料点应设在水平段,并设置导料板。受料点必须设在倾斜段时,需设辅助装料设施;
f. 垂直拉紧装置区段应装设落料挡板;
g. 受料点宜采取降低冲击力的措施。
3.5 输送粘性物料时,滚筒表面、回程段带面应设置相适应的清扫装置。倾斜段输送带尾部滚筒前宜设置挡料刮板。消除一切可能引起输送带跑偏的隐患。
3.6 倾斜的输送机应装设防止超速或逆转的安全装置。此装置在动力被切断或出现故障时起保护作用。
3.7 输送机上的移动部分无论是手动或自行式的都应装设停车后的限位装置。
3.8 严禁人员从无专门通道的输送机上跨越或从下面通过。
3.9 输送机跨越工作台或通道上方时,应装设防止物料掉落的防护装置。
3.10 高强度螺栓连接必须按设计技术要求处理,并用专用工具拧紧。
3.11 输送机易挤夹部位经常有人接近时应加强防护措施。
3.11.1 输送机头部。尾部改向部位和拉紧装置的折转部位以及相邻两托辊折转处超过3°时(指切线角,不考虑由带槽而引起角度增加部分)都认为是危险的易挤夹部位(图1~图3)。
图1
图2
图3
3.11.2 输送机易挤夹部位处于图4所示位置与表1规定的尺寸时为易发生危险部位。
图4
表1
3.11.3 输送机挤夹部位的防护范例见附录A(参考件)。
4 部件
4.1 输送带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严禁以低强度输送带代替高强度输送带。
4.2 拉紧装置
4.2.1 拉紧装置应装设极限位置限止器。自动拉紧装置起升到极限位置时,必须保证自动切断起升电源,并给出禁上起升信号。当下降到极限位置时,保证自动切断下降电源,并给出禁止下降信号。
4.2.2 重锤拉紧装置在人员通常接近的地方应加防护装置。防护装置应能防止人员进入重锤下面的空间,如无这类防护装置,重锤下应装设支承装置并使其离地面或其他作业面的净空距离不小于2.5m。
4.3 制动装置
4.3.1 制动装置必须处于能随时起制动作用的状态。其制动摩擦不得有妨碍制动性能缺陷或粘上油污。
4.3.2 正常的和紧急使用的制动装置应有醒目的标志,并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4.3.3 卸料车制动装置应灵敏可靠。其限位夹紧装置应能独立承受工作状态下的最大风力而不致被风吹动。轨道端部止挡的设置应确保卸料车不脱轨、不翻倒。
4.4 料斗、溜槽与护罩
4.4.1 给料或转运料斗以及溜槽开口位置经常有人员接近时应设防护装置。
4.4.2 大型料斗或溜槽应装检查门,其位置应便于接近。设备运转时检查门不应开启,在确有保护的前提下,由专职人员开启检查门。如采用手动的检查门其开启力不得大于300N。
4.4.3 输送粘性物料时应设置机械疏通料斗装置或振捣器械,在无防护措施条件下严禁人工捅击疏通。
4.4.4 大型料斗在其显著位置应设禁入牌。需要进入料斗中维护时应采用专门安全措施。
4.4.5 护罩和漏斗延伸部分的下边缘位于地面以上距离大于300mm时,其边缘应采取向内弯成角度或卷边等措施。
4.4.6 输送机防雨罩应密封严密,宜采用阻燃型材料制成。用手动工具应能自由拆卸或锁紧。其观察窗应设在能方便观察到物料运行情况的位置。
5 整机
5.1 严禁用非载人输送机运送人员。
5.2 载人输送机
5.2.1 载人输送机必须装设安全保护设施。
a. 上、下输送机的地点应设置有扶手的平台和照明设施;
b. 防止躺卧人员超越限制器;
c. 人员上、下输送机的起动和停止信号;
d. 联络用声、光指示装置;
e. 输送机侧面应设置紧急使用拉线开关。
5.2.2 载人输送机带宽不得小于0.8m,带速不得大于1.6m/s,上运倾角不得大于16°,下运倾角不得大于6°。
5.3 输送干燥粉状物料时除设密封罩盖密闭输送外,宜设置吸尘或除尘装置。
5.4 严禁输送块度大于或等于0.5倍带宽的物料。
5.5 码垛或散堆物料用输送机的尾轮旁严禁堆放物料。防止料堆塌落涌入机内。
5.6 移动带式输送机。
5.6.1 移置式输送机的移设机起重臂下和移设区域内严禁人员逗留。移设时应保证在人员配备齐全,沟通信息迅速,安全措施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移设。
5.6.2 移动输送机的升降装置必须装设防止伸臂意外下降或升起以及防止手柄倒转的安全装置。手柄操作力不得大于300N。
5.6.3 移动前必须将架体降至最低位置,并切断电源。
5.6.4 输送机工作时必须锁住移动轮。
5.6.5 输送机的外缘避免有锐利的边缘,当锐利边缘不能消除时其人员接近部位应加防护。
5.7 人工加载或卸载时,输送机的特性(高度、宽度、速度等)必须适应装卸方便安全的条件,不允许超出下面的规定,否则采用机械装卸。
a. 输送成件货物单件重量55kg;
b. 装载垂直速度0.5m/s;
c. 卸载垂直速度0.25m/s。
5.8 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和转向装置的位置不允许现场随意更改。驱动装置与悬挂或支承部分的连接必须牢固稳定。
5.9 操作人员耳边噪声不允许超过80dB(A),否则必须采取隔音措施。
5.10 撒落在回程段支护板上的物料,尤其有棱角的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5.11 除部件上备有特殊润滑装置外,输送机运行时严禁人工进行润滑。
5.12 严禁输送机运行时进行维护调整,必须在装有防护装置的情况下由专人维护调整。
6 零部件的维护调整与报废
输送机零部件的维护调整与报废按表2处理。
表2
7 输送机线
7.1 使用多台输送机联合完成运送物料或某种工序过程时,应设置中央控制台集中控制。
7.2 输送机线的控制必须保证传动性能和动作准确可靠,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切断电源安全停机。
7.3 中央控制台为实现准确控制必须设置声、光信号显示单机起动和停机情况以及事故开关动作情况的装置。
7.4 输送机线中的输送机应遵循逆物料流输送方向逐机起动。顺物料流输送方向延时逐机停机。在保证不溢料的前提下,也允许同时起动或同时制动。
7.5 输送机线中的设备必须联锁。其中某一输送机出现故障停机时,其料流上游的输送机应立即停机。联锁装置严禁随意改动或拆除。
7.6 输送机线或在通道狭窄不开阔地区使用的输送机其沿线应设置紧急拉线开关。
7.7 输送机线中接收输送机的输送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供料输送机的输送量。可逆输送时接收与供料输送机的输送量应相等,但载料逆转输送时接收输送机的输送量应为供料输送机输送量的二倍。
7.8 在转载点装料站作业位置附近,必须有一个或多个紧急停机开关或装置。并严禁堆放物料及其他产品。
7.9 遥控起动输送机时必须设声、光信号。信号指示应设在操作人员视力、听力可及的地点。
7.10 输送机线中应设正常照明及可携式照明。在有爆炸性气体、粉尘或危险性混合物工作环境时,应选用安全型灯具照明。
7.11 因为意外事故停机的输送机,在重新起动前应预先进行检查,并查清停车原因排除故障。
7.12 输送机停机一个月以上重新使用前,必须由主管机械和电气技术的监督人员对所有的机械和电气设备进行试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准使用。
7.13 输送机线中应装设监测保护装置:
a. 防止物料堵塞溢料限位保护装置;
b. 保护输送机安全起动和运行的速度保护装置;
c. 防止倾斜式输送机逆输和超速的保护装置;
d. 有动力张紧装置的自动控制的输送机线宜装设瞬时张力检测器;
e. 在长距离输送机上宜设置防止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
f. 宜设防止输送带跑偏装置;
g. 宜设输送带初期损坏检测器;
h. 宜设防止输送带在驱动滚筒上打滑的监测装置;
i. 有6级以上大风侵袭危险的露天或沿海地区使用的输送机宜设防止输送带翻转的保护装置。
7.14 输送机间通道的最小宽度,扶梯、平台侧面防护栏杆的高度应遵守有关标准的规定。
7.15 输送机动行时在通道间、高速运转件或驱动装置附近不宜休息停留。
7.16 输送机旁或有关作业室内严禁积存易燃、易爆材料及一切油污件和煤粉等。
7.17 一般情况下输送机安装输送带后不允许用火、电焊加工机架,特殊需要时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7.18 运行中的输送机,如输送带着火时应先停机再灭火,若托辊着火则应先灭火再停机。
8 操作与维护
8.1 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实习,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8.2 所有的起动操作和安全保护装置的调整,必须由经核准胜任的人员进行。
附录A
防护范例
(参考件)
A1 在弯成圆形或成直角形的头尾架端部两侧与横梁间所加挡板到滚筒轴间的距离e,在考虑了拉紧行程情况下至少符合图A1和表A1的规定。
表A1 mm、
图A1
A2 由薄板或格栅组成的保护罩
A2.1 滚筒和护板的内侧距离a不应大于80mm,否则从外罩下棱边到易挤压处的距离h应大于850mm,入口处棱边应弯成角度或卷边(图A2)。
图A2
A2.2 驱动滚筒处于回程段位置时,在驱动部位与承载带面间应加设防护板(图A3)。
图A3
A3 封闭外罩机架外棱边与外罩间距离(图A4)不应大于200mm。
图A4
A4 下分支防护外罩与其上部回程段的清扫器应直接连在一起(图A5)。
图A5
A5 由格栅或铁丝网框架构成的张紧装置防护罩见图A6。
a. 防止手指伸入的保护网;
b. 张紧轮导向装置;
c. 清扫通道250mm;
d. 拉紧重锤的导向装置;
e. 拉紧重锤的导轨挡铁;
A6 输送件货时,在整个托辊长度上的托辊间隔中宜用金属板、木板或其他类似材料进行防护,该防护加在托辊开始偏转的第一个托辊前,防护板的棱边应有足够的刚度,至托辊外径距离不得大于5mm(图A7)。
图A7
A7 输送散料时,采用弧形块状侧向挡板,装在第一个开始转向的托辊前300mm处,其高度在输送带上部250mm,下部200mm位置(图A8)。
图A8
A8 卸料车的防护见图A9。
图A9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梅雪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
批准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7
5. 送料机皮带工作时堵料怎么办
关于送料机皮带堵料的处理方法是:
1.送料机皮带应有适合特定的载荷和输送物料特性内的足够宽度;容
2送料机倾角必须设计成能防止物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打滑或滚落;
3.送料机应设置保证均匀给料的控制装置;
4.料斗或溜槽壁的坡度、卸料口的位置和尺寸必须能确保物料靠本身重力自动地流出;
5.受料点应设在水平段,宜采取降低冲击力的措施,并设置导料板。给料点必须设在倾斜段时,需设辅助装料设施
6.垂直拉紧装置区段应装设落料挡板
6. 混凝土泵送中突遇各种堵管如何处理
1 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运送和提升,改变了混凝土运输过程效率低下的传统施工方法,泵输送混凝土以其机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而广泛应用于铁路、交通、水利、高层建筑等大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但在泵送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堵管现象。以下结合工程实践介绍堵管故障的原因以及排除和预防方法。 2 堵管原因正常泵送的混凝土在管道中心形成柱状流体,流动时呈悬浮状态,表面包有一层水泥浆,作为润滑剂与管壁接触,骨料之间基本上不产生相对运动。当某些粗骨料运动受阻时,后面的骨料运动速度受其影响而滞缓,致使形成粗骨料集结,而附近的砂浆被挤走,余下的间隙有小骨料填充,水泥浆润滑层被破坏,运动阻力加大,速度变慢,直至运动停止而堵管。 3 堵管分析及处理 3.1 进料口处的堵塞 (1)现象泵送运动及液压系统均正常,无异音和振动,料斗内有较大骨料或结块,在进料口处卡住或拱起而堵塞。 (2) 排除方法泵反向运转以破坏拱起,使混凝土回到料斗,重新搅拌,再正向泵送。如果反向不成,则需人工清理,予以排除。 3.2 分配阀出料口处的堵塞 (1)现象泵送系统动作突然中断,并有异响,产生较强烈的振动,但管道内无相应振动。 (2) 排除方法往料斗内倒入15~30L水泥浆,使泵反复正反向起动,迫使打开通路,若此法无效,则只能人工排除,拆下相连管,去掉阀内杂物即可。 3.3 S管阀处堵塞 (1) 现象 S管阀处堵塞是逐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泵送完混凝土后,没及时用高压水冲洗,致使管内残留混凝土,日久逐渐加厚,堆积固结,造成堵塞。 (2) 排除方法泵送混凝土结束后,要用高压水将泵体和S管冲洗干净。冲洗无效时,可采用钎镐把残渣去掉,直至彻底清除为止。 3.4 混凝土输送管道堵塞 (1) 现象输送压力逐渐增加,而料斗料位不下降,管道出口不出料,泵发生振动,管路也伴有强烈的振动和位移时,可判定是管道堵塞。 (2) 堵塞部位的判断堵塞一般发生在弯管和锥管处有振动的部位。一般情况是从泵的出口开始。征兆是:未堵塞的管段会发生剧烈振动,堵塞部位以后的管路则无振动感。可以用听觉判断,未堵塞段混凝土被吸动时,会有响声;堵塞部分以后段则没有声响。还可以用木锤敲打管道检查,凭敲打时手感或声音判断,堵塞部位会有发“闷”的声音和密实的感觉。在长距离水平输送时,如有管接头漏浆的情况,泄漏部位后面的直管内也容易发生堵塞。 (3)排除方法发生堵塞时,可反复正、反转泵,堵管的排除在一边进行反转泵送,一边沿管路检查时,可以用木锤敲打被认为是堵塞的部位,有时能使堵塞的骨料受振后松散而使泵送畅通;若敲打无效,则不可用铁锤或其它可能伤害管道的物件重击。如果堵管部位判断得准确,而且堵塞处离管道卸料的末端不远时,只要把堵塞管拆下,清除其中已堵塞的混凝土,再装回去,即可继续泵送。如果堵管部位离管道末端较远,堵塞段被清理后回装到管路时,这段空管由于气塞作用,可能造成再次堵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堵塞段以后的管道混凝土用压缩空气吹出再接管泵送。如果堵管部位不能迅速判断或者难以拆卸时,应采用气洗方法把混凝土吹除。在堵管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分段吹洗。若分成较短的管段也吹洗不动,应尽快组织人力,把全部管道逐节拆卸,清除其中的混凝土,并用水冲洗干净。 3 减少输送泵泵送混凝土堵塞的措施 3.1 输送泵本身方面 (1)出口压力越高则堵管越不易发生在产生堵管的开始时刻,如果液压系统能提供强劲推力,则能强制打通管道,制止堵管形成。 (2)采用高低压泵送自动转换功能可减少堵管如果堵管发生在低压泵送状态,则转入到高压泵送状态后能瞬时产生强大推力,防止堵管的进一步发展。 (3)硬的泵送特性有利于减少堵管发生现在的输送泵大多采用了变量泵,尽管这能提高泵送效率和减少装机功率,但对防止堵管是不利的,因为高压泵送的流量越小则越易导致堵管。作为输送泵设计者应该在确定泵送特性曲线时作综合考虑,太软的特性尽管降低了制造成本,但易发生堵管又会影响产品形象。从输送泵用户的角度来考虑,建议尽量选装机功率大的产品,并调整好泵的变量曲线,以使电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而又不会使电机过载。 3.1 输送泵本身方面 (1)出口压力越高则堵管越不易发生在产生堵管的开始时刻,如果液压系统能提供强劲推力,制止堵管形成,防止堵管的进一步发展, (2)采用高低压泵送自动转换功能可减少堵管如果堵管发生在低压泵送状态,则转入到高压泵送状态后能瞬时产生强大推力,尽管这能提高泵送效率和减少装机功率,因为高压泵送的流量越小则越易导致堵管,但对防止堵管是不利的, (3)硬的泵送特性有利于减少堵管发生现在的输送泵大多采用了变量泵,但易发生堵管又会影响产品形象,作为输送泵设计者应该在确定泵送特性曲线时作综合考虑,太软的特性尽管降低了制造成本,并调整好泵的变量曲线,建议尽量选装机功率大的产品,从输送泵用户的角度来考虑,以使电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而又不会使电机过载, 3.2 输送泵的正确应用方面 (1)设计与安装管道时,以减少混凝土泵送阻力,防止堵塞,应尽可能避免90°和S弯,防止混凝土离析或堵塞,输送泵应做间隔推动,若因某种原因压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遇见压送发生困难时, (2) 压送应连续进行,每4~5min进行四个行程的正反转,所以应尽量满足泵对坍落度的要求, (3) 因坍落度对砼的可泵性影响最大, (4) 选用的骨料粒度应符合要求,一般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泵的压力升高,应对管路进行检查,管路产生振动时,不得强行压送,防止堵塞,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 (5) 当遇到混凝土压送困难, (6) 添加合适的外掺剂、粉煤灰等也可提高可泵性,减少堵管的发生, (7)为防止堵管,喂料斗上应设专人将大石块及杂物及时捡出,然后先送砂浆, (8)压送前应用适量的水湿润泵的料斗、泵室、管道等与混凝土接触部分,以防止堵塞,后送混凝土,
7. 注塑机中料斗怎么设计
料斗大小都没事啊!不能太小就行,太小麻烦。一次放俩袋料就可以了,太大容易挤压不下料!料口那是设置一个铁皮阀门!根据需要可调大小可关闭。
8. 皮带防跑偏装置需要加工什么配件
1) 跑偏故障原因:
(1) 油杯内部太脏,滤网被堵或油杯油面低。
(专2) 动力转向属系统中有大量空气。
(3) 转向系统内有异物造成转向泵流量控制阀卡滞。
(4) 轮胎气压不足,泵的转向管柱干涉、连接松动,泵的皮带松动、打滑或泵安装位置松动。
(5) 油管各连接部位螺栓松动,造成转向液泄漏。
(6) 转向器活塞缸磨损过大,油封密封不良,控制阀粘结或损坏。
2) 故障诊断与排除:
(1) 检查转向器、转向泵控制阀、油杯滤网、转向油,清洗整个动力转向系统。
(2) 若泵脏,一定要清洁助力泵及油管的内外(不能用绵纱布或其它多纤布,应用干净的毛刷进行清洁),并按规定给转向系统排空气。
(3) 给轮胎按规定充气,并调整发动机的性能。
(4) 加油到规定的油面,检查或更换油杯。
(5) 按规定调整皮带的张力并紧固各部件的联接螺钉。
(6) 检查油管的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连接螺栓。
(7) 更换油管、动力转向泵或动力转向器。
9. 运行中皮带机对防滑装置有哪些要求
工业皮带输送机又称带式输送机,在输送行业生产中占用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可靠平稳运行对保证企业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带式输送机打滑造成胶带撕裂,甚至导致停机事故的情况有很多。大倾角胶带输送机防滑设计可以防止由于胶带边缘过早损坏,引起设备物料堵塞、撒料等现象,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故障停机所造成的损失。
在胶带拥有适当张紧力的情况下,所有的滚轮或滚轴的轴向与胶带的运行方向必须成直角,这是保证胶带输送机胶带运转不滑的基本原则。
1.支撑机架。必须要稳定坚固,不可因为作用在上面的力,如胶带拉力、输送带及物料的重量、不平整的地面等)而产生变形。
2.主动轮的设计。(1)主动轮的形状设计通常主动轮都是设计成圆筒.圆锥形,这是最基本的胶带输送机防滑设计结构,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由于输送 带有往滚轮最高点跑的趋势,而圆锥侧的结构设计则保证了一直都将胶带往滚轮的中央送,从而达到了胶带的自我导正的效果。主动轮的安装。尽管主动轮已经设计 了圆筒-圆锥形的结构来预防滑,但为了保证当胶带滑的时候允许对主动轮进行必要的防滑调整,来微量调节主动轮的轴向与胶带的运行方向之间的角度,而且在主 动轮的调整,对于胶带滑来说效果是最明显的。
由于工业皮带(http://www.micfoo.com)在主动轮上转动时会发生因蠕动而造成的相对运动,主动轮表面上的车削沟纹会造成胶带导正上的问题,并会磨损胶带,所以钢质主动轮表面粗糙度建议应为Ra1.6。为了改善摩擦系数,获得较大的输送驱动力,主动轮表面也可以用耐磨的橡胶或塑胶包覆。
3.尾轮的设计。如果胶带的防滑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控制,那么尾轮可以设计成圆筒形,但一般来说为了保证较好的胶带导正效果,也需要如主动轮一 样,设计成圆筒-圆锥形。尾轮的安装结构。和主动轮一样,为了加强胶带的导正效果,有时兼具胶带张紧功能,尾轮也需要设计成可调式的轴承座,而且调节范围 要大一些。表面粗糙度。由于尾轮上没有因蠕动而造成的相对运动,所以它的表面粗糙度没有主动轮那么严格,钢质尾轮的表面粗糙度建议应为Ra3.2。
4.压力轮的设计。在尾轮之前的压力轮,通常设计成可调整的方式,用来调整胶带的滑现象。如果压力轮表面包覆有橡胶或塑胶,导正的效果会更好。
5.支撑轮的设计。对于较长的输送机,胶带滑的趋势更明显,常规的防滑设计是在输送长度上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可以倾斜的支撑轮,调节支撑轮的轴向与胶 带的运行方向之间的角度,来抵消胶带滑的趋势。对于滑趋势较严重的胶带输送机,常见的防滑结构是在回归侧布置成对的可倾斜短支撑轮,对胶带的自我导正有很 好的效果,当胶带滑的趋势发生改变时,胶带会自己调整它的位置。短支撑轮大约接触胶带1/4的宽度,倾斜角度大约在5°~10°,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适合 双向运转的大倾角胶带输送机,但对于厚度较大的胶带,防滑效果并不明显。
6.滑板的设计。在与胶带接触的滑板表面设计出V形的沟槽,不仅可以解决真空吸附效应,同时还具有导正胶带的功能。
7.张紧轮的设计。张紧轮通常是用螺杆以胶带运行的方向来张紧,也有水平和垂直的张紧结构。张紧轮在保证胶带适当张紧力的同时,就已经是胶带不滑的基本保 障,如果适当调整张紧轮的倾斜角度,就有了调整胶带滑的能力。胶带上粘贴导条当胶带的滑趋势非常强烈时,上述的结构设计不足以控制滑时,我们还可以在胶带 正中央或两边粘贴导条的方式来强制胶带的导正。
大倾角皮带输送机防滑设计在实际的生产中能够很好的起到了作用,同时由于维修减少,相对的减少了输送机停机时间,减少了企业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所以相对使用厂家而言这些投入还是比较合算的。
10. 送料机皮带工作时堵料是为什么
以下是送料机皮带堵料的常见原因:
1.送料机皮带堵料表现为物料速度明挝偏慢,皮专带上物料堆积厗度增加,可属能有异味
2.如果主动辊旋转速度与皮带的运行速度明显存在差异,并且有烧焦味,可以判断传送皮带打滑。虽然带式输送机的驱动系统正常,但由于送料机皮带未张紧,因此物料会越堆越多,导致出现堵料现象
3.带式输送机接门之间的物料输送是否顺畅受落料斗限制,流虽稍大就容易发生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