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氢氧化亚铁实验装置图

氢氧化亚铁实验装置图

发布时间:2021-02-21 20:18:20

❶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室如何制取

制取氢氧化复亚铁实验
实验内容制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
操作方法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现象
滴入溶液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白色沉淀放置一段时间,振荡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白色沉淀: Fe(OH)2;灰绿色沉淀:Fe6(SO4)2(OH)4O3(一种氧基配合物);红褐色沉淀:Fe(OH)3

❷ 电解法怎么制氢氧化亚铁啊(要装置图)

阳极为铁棒

阴极为碳棒

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钠溶液

最好在氯化钠上放一层植物油,隔绝外界空气影响

阳极铁失去两个电子

阴极氧气得4个电子和2个水生成4个氢氧根离子。

❸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1、制取硫酸亚铁来,用硫源酸铜溶液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如下:

CuSO₄+Fe==FeSO₄+Cu (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2、制取氢氧化亚铁,用制得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过滤便得氢氧化亚铁,反应方程式如下:

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另外,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

(3)氢氧化亚铁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亚铁要注意先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水中的氧气,再配制硫酸亚铁溶液。再在溶液上加苯,与空气隔绝。用吸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伸进溶液里挤出,即可制得氢氧化亚铁。制得的氢氧化亚铁,要特别注意不能和空气接触。

由于氢氧化亚铁具有较强还原性,即使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还原硝酸根,所以这个反应不可以使用硝酸亚铁来进行。

❹ 如何制取氢氧化亚铁

可以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过滤便得氢氧化亚铁。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硫酸亚铁溶液(为使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成功,先将硫酸亚铁溶液加热,除去溶解的氧气),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煤油,用胶头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液面下,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FeSO₄+2NaOH==Fe(OH)₂↓+Na₂SO₄。



(4)氢氧化亚铁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氢氧化亚铁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但极易被氧化为Fe(OH)₃,故多呈红褐色。

因为溶液中溶解有氧气且反应体系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很难观察到有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只能看到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的中间产物:一些灰绿色的絮状沉淀,然后转化为红色的氢氧化铁沉淀。

灰绿色实际上为氢氧化亚铁吸附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所致。

氢氧化亚铁受热时分解,不溶于碱溶液,难溶于水,溶于氯化铵。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亚铁盐,在碱性溶液中是强还原剂。氢氧化亚铁细粉喷射于空气中,则立即燃烧发出火花。

❺ 用氢氧化钠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步骤!

氢氧化亚铁是絮状白色不溶性碱,用可溶性亚铁盐跟可溶性碱作用而制得的。即内:Fe2++2OH-=Fe
(OH)2↓由于氢氧容化亚铁极易被空气所氧化而生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按化学课本第二册实验3-1的要求进行实验,开始就看不到白色絮状沉淀,实验效果欠佳。我将此实验作了改进并得到了较理想的实验效果。
在大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还原铁粉(量不能多),再加入刚煮沸过冷却后的6ml硫酸溶液,微微加热,待反应2~3分钟后,投入1~2粒固体氢氧化钠,随着氢氧化钠的溶液,便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此时,因还原铁粉和稀硫酸在继续反应,放出的氢气却抑制了空气与溶液面的接触,延缓了氢氧化亚铁的氧化过程,因此,白色氢氧化亚铁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颜色。轻轻振荡试管,氢氧化亚铁则溶解在过量的硫酸中。再投入1~2粒固体氢氧化钠,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又重复出现。
首先在
硫酸亚铁
中加少量铁单质
(防氧化)
再加热除去
O2
再在硫酸亚铁表面盖一层

把胶头滴管头插入液面以下
滴加热的
氢氧化钠
注:此过程不能搅拌,因为会把O2搅进去

❻ 制氢氧化亚铁用什么装置具体怎么做

1.实验部分 1.1实验分析及原理 要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并使氢氧化亚铁沉淀能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关键在于减少影响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的各种因素。首要的因素就是溶液中氧气的含量,只有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才又可能制的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其次就是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以免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又被新溶进溶液里的氧气所氧化;再次是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这样有利于减少反应物与空气的接触,也就是减少了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为了达到以上的要求,本文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实验过程与各步的分析如下: 实验原理:Fe+2HCl=FeCl 2 +H 2 ↑ 2Na+2H 2 O+FeCl 2 =Fe(OH) 2 ↓+2NaOH+H 2 ↑ 1.2实验过程及分析 实验仪器:大试管,玻棒,镊子,滤纸,胶片(有孔的),小刀,药匙 实验药品:稀盐酸,还原性铁粉(分析纯),金属钠,铜片,锡纸(带小孔),煤油 实验步骤及分析: 1.取出一支大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铁粉与盐酸反应要过量,这样才能保证新生成的氯化亚铁不被氧化成氯化铁,但是不能太多,太多会造成浪费。 2.向使管中加入几毫升的稀盐酸,振荡让其充分反应。 Fe+2HCl=FeCl 2 +H 2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而氧气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这个反应有利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溶解度,有利于氢氧化亚铁的生成。 3.再次振荡一下溶液,等铁粉都沉淀下去了,加入两毫升左右的煤油。 再次振荡是为了赶跑溶液中的氧气,而加入煤油是因为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使溶液和空气隔绝开来,这样又使得以下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备免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4.将带有小孔的胶片用玻璃棒送到下层的溶液的中部。 这步是为了下面的反应做一个反应的平台,这是必需的,因为如果把金属钠放到溶液的底部的话,由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胶体具有吸附能力,会吸附试管底部还没有反应的铁粉,使得观察不到白色的氢氧化亚铁絮状沉淀,而只是看到吸附了黑色的铁粉的黑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5.取出一块钠,用滤纸把它表面的煤油吸干净,然后切取一小块的钠,再用带有小孔的锡纸,把钠跟几块铜片包起来,包好后就把其投到溶液中,让其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纸上的小孔,为了让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时产生的氢气和氢氧化钠,能及时放出来。而铜片与钠块包在一起,就使得钠块能沉到水中与水反应。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是一步到位的,没有经过中间的放置过程,所以它是没有受到污染的——也就不会象用氢氧化钠制氢氧化亚铁那样,氢氧化钠溶液溶氧气,影响氢氧化亚铁的制取。 反应装置: 1.3实验结果 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絮状沉淀,沉淀能保持白色絮状这种状态可达一个星期,效果十分明显。 2.结论 此实验方案是可行的,且其原理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利于课堂演示实验,可以推广。

❼ 制取 氢氧化亚铁的 实验题/附图/对答案有疑惑

"我觉得,在A装置下漏到一定程度,淹没了出气的一头后它自动就会把硫专酸亚铁给压到B装置的属啊,"你的想法有一点问题,就算把出气口淹没了,也不会把溶液压到B装置的。并且实验也是不允许的。你的想法违反了实验的两个原则,1、经济性,实验时不可能使用那么多药品的,2、安全性,实验时不允许加入那么多的酸。关闭E是让产生的氢气都留在烧瓶中,使得烧瓶中的压强增大,这样就可以把溶液压到B装置中。

❽ (7分)某学生设计了一个制取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见图,请分析实验过程: (1)在B试管中加入Na

(1)加来热煮沸是为了驱除溶在源NaOH溶液中的氧气( 1分),加入液体石蜡是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氧化 ( 1分)
(2)保证溶液中不存在Fe 3+ ( 1分)。
(3)溶液经导管压入B试管中( 1分),产生白色沉淀( 1分)。
(4)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2分)

❾ 怎样制取纯净的氢氧化亚铁要有详细步骤.

氢氧化亚铁制备
要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并使氢氧化亚铁沉淀能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一在于减少溶液中氧气的含量,要隔绝溶液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减少中间过程,减少和溶液中溶解氧气的机会,达到充分减少溶液氧气含量的目的;二在于减少溶液中高铁离子Fe3+存在的机会,除去高铁离子Fe3+,又不引入新的杂质,一般选用还原铁粉来还原高铁离子Fe3+,一般在实验中采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NaOH溶液反应,来制取Fe(OH)2沉淀。

方法探究:

1.隔绝空气的复分解反应法

思路:配制FeSO4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及NaOH溶液均临时煮沸再冷却使用;在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盖一层油脂或苯等等密度比水小的有机物,以防溶液与空气直接接触。

操作过程:

⑴新制6mL左右的FeSO4溶液。

⑵在上述试管中用特制的长滴管迅速直接将已经煮沸处理的NaOH溶液伸入FeSO4溶液下层滴加(或直接加NaOH固体2~3粒),轻轻振荡(注意:不要破坏油膜),可观察到Fe(OH)2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Fe(OH)2可保存较长时间。

2.氢气氛中复分解反应法

方案一: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I中装有Fe粉及稀硫酸;试管II中装有煮沸过的NaOH溶液。

思路:打开止水夹,利用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试管I和试管II中的空气排尽,这样可得到无氧气的一个封闭体系,关闭止水夹,这样产生的氢气,使试管I中压强增大,这样,可使试管I中产生的新制的硫酸亚铁进入试管II中,从而制得纯净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操作过程:

⑴将该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II中加入煮沸过的NaOH溶液,并使之没过试管II中的长玻璃导管口。

⑵在试管中I加入铁粉,再加入稀硫酸溶液,并使液面没过试管I中长玻璃导管口。

⑶打开止水夹,这样产生的氢气得以顺利进入试管II中,并可在试管II的导气口收集氢气,通过检验氢气的纯度来检验氢气是否收集满。

⑷如果氢气的验纯时,发出“噗”的响声,可关闭止水夹,这样不断产生的氢气使试管I中的压强增大,从而使试管I的新制的硫酸亚铁进入试管II中,这样在试管II中长玻璃导管口可观察到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

实验特点:避免因亚铁盐的氧化而得到含高价铁Fe3+,从而对实验现象产生干扰,而且得到的Fe(OH)2沉淀可保持很长时间。

方案二:

装置如图:

操作过程:

⑴取出一支大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⑵向试管中加入几毫升的稀硫酸,振荡让其充分反应。

⑶再次振荡一下溶液,等铁粉都沉淀下去了,加入两毫升左右的煤油。

⑷将带有小孔的胶片用玻璃棒送到下面的溶液的中部。

⑸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把它的表面的煤油吸干净,然后切一小块的钠,再用带有小孔的锡纸,把钠跟几块铜片包起来,包好后就把其投到溶液中,让其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实验特点:此法制得的氢氧化亚铁的絮状沉淀能保持长达一个星期,效果十分明显。

❿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方法(加铁粒的那种)

这是两个常用的装置图。

与氢氧化亚铁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朔州哪里有卖运动器材的 浏览:586
有什么好办法处理阀门锈死 浏览:957
企业如何消防设备配备 浏览:743
冲孔截断机怎么拆卸轴承 浏览:81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开卷考试答案 浏览:711
机械品牌怎么推广 浏览:328
温州市新洲阀门厂 浏览:186
新远景仪表盘亮度怎么样调 浏览:330
可以用什么精密仪器形容眼睛 浏览:728
市政管道减压阀门计量装置 浏览:561
阀门型号中的y与h表示什么意思 浏览:119
奇瑞m1仪表新的多少钱 浏览:888
怎么得到稳定机械压力 浏览:34
机械费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浏览:996
dos工具箱镜像 浏览:773
仪器的no与off什么意思 浏览:967
南京日合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浏览:610
半挂车气密性检测装置 浏览:743
实验室制取ch4的装置 浏览:691
笔记本机械硬盘容量最大有多少 浏览:72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