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3天津)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试管截面积S=3.14*d*d/4
向上压力为p0*S=p0*3.14*d*d/4
(问题1答案)
初始压强差=水密度*g*h0>=G/S
得出h0>=G*g*水密度/S.
(第二题答案,S请自行带入第一行的结论)
⑵ 如果空气会热胀冷缩,那么下面的实验装置会出现什么现象
空气热涨冷缩是空气(以及大多数气体)的特性之一。
当冰水浇到烧回瓶时,烧瓶内的空气受冷体积缩答小,导致烧瓶内气压下降。由于外界大气压高于烧瓶内气压,所以水会被外界大气压不断压入烧瓶内,直至瓶内外气压相等。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基本的物理题。
⑶ 著名的大气压强实验有哪些
马德保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求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⑷ 小明做“估测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小明不能采用______(填“甲”、“乙”)图的装置来
(1)乙图装置中,向下拉活塞时,由于活塞受到自身的重力,会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会把注射器的空气排掉,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气从小孔进入;
②注射器的体积是活塞的面积和注射器有效长度的成积,有效长度是指注射器带刻度的部分;
③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S=
V |
L′ |
F |
s |
V |
L′ |
FL′ |
V |
FL′ |
V |
⑸ 如图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第四点的解释依据是根据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可内以将水银柱维持在容760mm的高度,相当于10m高的水柱高度,也就是说如图
在一个大气压力的情况下,上部真空的托里拆利管水银柱高度高出液面可以达到760mm,而换作水柱时液面高度在10米以上才能出现真空空间,所以,在实验中A球高度不可能达到距水面如此高度时,若能被充满水,说明内部原来就不存在任何空气,即处于完全真空状态。
⑹ 空气压力实验
这个实验中 ,大气压抄 比 水柱的压力 大 , 不是相等 !!!
因为 杯底对水还有向下的压力 。
这个实验中 ,杯子里水不装满也可以 。
但此时外界向上的大气压强 等于水柱的压强与杯子内部气体对水向下压强之和 。
即 大气压 还是大于 水柱的压力 。
⑺ (2013•天津)某教师用“试管爬升”的实验装置来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设粗试管上端高度为h1,试管总高H,H=h1+h0
细试管受力平衡为:大版气压力↑,权重力↓、粗试管上部的水的压力↓、粗试管与细试管接口缝隙处的向上的大气压力与粗试管缝隙处的水压力的合力↓
P0S=G+ρ0gh1S+(P0-ρ0gH)S=G+ρ0gh1S+P0S-ρ0gh1S-ρ0gh0S=G+P0S-ρ0gh0S
即参考答案的受力等式:P0S=G+P0S-ρ0gh0S
故:G=ρ0gh0S
h0=G/ρ0gS
看过很多解释都提到了“压强差”,但是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会直接得出
P0S=G+(P0-ρ0gh0)S
而且多数的参考答案为三里平衡:大气压力↑,重力↓、大气压强差↓
这里忽略掉了粗试管上部的水的压力↓,这一点我没明白,是不是液体在有向下的倾斜口的时候,液体内部没油液压?
⑻ 大气压强实验装置
①75cmHg ② 正功、放热
⑼ 水杯 白纸 怎样做空气压力实验
1.把水杯用水装满
2.在把纸平放在水杯的杯口上
3.手按住纸把水杯旋转180度杯口朝下与地面保持90度直角
4.吧按住纸的手放开
开纸有没有脱落?
实验结束!
⑽ 水空气压力实验的原理
不是水的压强和失去的氧气的压强相等,而是由于密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氧版气被消耗了,那么这内部权的气体总的质量减少了,相对的所形成的气压就减小了,也就是小于外部气压。为了使内外达到平衡,则内部气压需增加,怎么办呢?就是减小体积,水就是由于这个压力差被压入的,当水侵占的体积达到内部所剩的气体密度达到与外界的一致时,即气压相等,水就不会再进入了。原理就是这样的,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