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在做海波融化的实验时,俩个实验小组分别选择了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哪个实
较好的方案应是乙
3. 小明在研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
(1)(b)方案更合理. 理由是:两种方案采用的加热方式不同,(b)图中小明的方案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缓慢,更合理;而小红采取的是直接加热,这样做会发生过热现象,不合理; (3)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线连接即可;,如下图: (4)海波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从第8到10分钟,温度保持不变,即海波的熔化过程经历了2分钟. (5)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逐渐升高. 根据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可知晶体有:海波、冰、石英;属于非晶体的有: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见下表. 故答案为:(1)(b)方案更合理;因为(b)图中小明的方案能使海波受热均匀、缓慢,更合理;而小红采取的是直接加热,这样做会发生过热现象,不合理; (3)如图所示; (4)48;2; (5)见下表: 固体分类 各举三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变化情况 有无熔点、凝固点 晶体 海波、冰、石英 吸热 保持不变 有 非晶体 松香、石蜡、玻璃 吸热 继续升高 无
4. 在做海波融化的实验,是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使馆放入上面
由图象可知,从第5分钟时,达到海波的熔点,开始熔化;第7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在此过程中,海波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态;需要.
5. 在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应选用图甲乙两套实验中的什么装置
(1)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版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权,故选乙装置进行实验;
(2)从图象可知,熔化过程用的时间10min-4min=6min;
(3)通过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1)乙;(2)6;(3)吸.
6. 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
(1)温度计在使用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海波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版到容器壁权.
(2)为了使物体均匀受热,即使海波晶体各处的温度一致;故在加热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物体.
(3)在图象上描出(0,42)(1,44)(2,46)(3,48)(4,48)(5,48)(6,48)(7,49)(8,50),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4)冰熔化太快,说明吸收的热量太快了或自身的质量太少了;故可以减慢吸热的速度,故可以使酒精灯火焰小一些;若冰太少,也会熔化的太快;故也可以增加冰块的质量.
故答案为:
(1)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海波晶体中,不碰试管壁和底;
(2)受热更均匀;
(3)见下图:

(4)使酒精灯火焰小一些;增加冰的质量.
7. (2014齐齐哈尔)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______,由图象可知甲乙
由图象知,乙在整个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是非晶体;
甲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是晶体,熔点为48℃;
从第4min到第8min处于熔化过程,是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固液共存;甲有熔点,乙没有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