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套循环装置的主要作用

套循环装置的主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21 02:24:07

A. 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生物题

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运输功能外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

从纽形动物(介于扁形动物与线性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开始就出现了闭管式血液循环,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

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回心,由于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1)套循环装置的主要作用扩展阅读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如果分为两大部分,即为血管和心脏组成。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血管、毛细血管及血液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动脉血转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 循环系统的生理作用有哪些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它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管分3种: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脏和这些血管连成一个密闭的管道,遍布全身。心脏将血液排入动脉,经毛细血管、静脉又回到心脏,然后再排出,再回来,这样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可分为2部分。一部分以右半心脏开始,把从静脉回到心脏的血液经过肺动脉输送到肺,在那里放出二氧化碳,吸取氧气,再从肺静脉回到左半心脏。这一部分血液循环范围比较小,叫做小循环。因为经过肺,又叫肺循环。另一部分从左半心脏开始,经过主动脉到全身,再通过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半心脏,把从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含氧较多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组织细胞氧气和养料,并把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心脏。这一部分血液循环范围比较大,叫做大循环。因为经过身体的大部分,又叫作体循环。

心脏

心脏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中心,也是血流的动力装置。心脏收缩和舒张好比水泵一压一放,使血液不断从心脏排入动脉,又不断从静脉回到心脏。心脏本身的氧气和养料由冠状动脉供应,冠状动脉有病时,心肌血液供应减少,可以引起心脏病。

心脏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心脏在胸腔正中偏左,位于两肺之间,横隔之上,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后面是食管和脊柱。它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尖向下偏左前,称心尖,底朝上偏右,称心底。心底部有动、静脉出入,活动度小;心尖不受牵连,活动度大。心脏收缩时,心尖撞击胸壁,形成心尖搏动。正常人心尖搏动的位置在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以内。

心脏是个中空器官,基构造主要包括心壁、心房、心室、房室瓣、半月瓣和传导系统。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壁内衬心内膜,外包心包膜。心包有内、外两屋,内层紧贴心肌,两层相连接,其间有腔隙,叫心包腔,腔里有少量浆液。心脏内的腔室被房间隔和室间隔分成左右两半,互不相通。如有异常通道,那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每半侧心脏又被横分为上下两个腔,上面较小的叫心房,下面较大的叫心室。房室之间有心内膜构成的活门,叫房室瓣,能开和关。左侧房室间有二个活瓣,叫二尖瓣;右侧房室间有三个活瓣,叫三尖瓣。这些活门只能向心室开,让血液流入心室而不能返回心房。此外,在心室和动脉之间也有三片半圆形瓣膜构成的活门,叫做半月瓣。在肺动脉口上的也叫肺动脉瓣,在主动脉口上的也叫主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动脉返回心室。

心脏的兴奋传导系统是由心内膜下一些特殊的心肌组织,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金野纤维所组成。这些心肌组织能自动地、有节奏地发生兴奋和传导兴奋。正常时窦房结发生兴奋的能力最强,它是整个心脏活动的起步点(或起搏点)。窦房结发生的兴奋沿传导系统先传心房,引起心房收缩,然后再传到心室,引起心室收缩。如果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不在窦房结,或者心脏的兴奋传导过程发生障碍,则将导致心律失常。

心脏的活动:心脏活劫一次,包括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心室收缩时,室内压力增高,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放,将部分血液射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心室收缩后舒张,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同时从肺静脉和左心房流人左心室。然后心房收缩,把心房内血液进一步排入心室,接着心室再收缩。由于推动血液流动主要靠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所以常以心室的舒缩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一般所说的心脏收缩期就是指心室收缩期,心脏舒张期指心室舒张期。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每分钟约60~100次,但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生理情况下,心率都不相同。新生儿的心率很快,每分钟达140次左右,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至青春期,接近成年人的心率。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比男性稍快。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

心脏不断舒缩,输出血液,供给人体新陈代谢需要。心脏输出血液的量,称为心输出量,它可标志心脏功能的好坏。如果心脏功能差,则心输出量就会减少。在运动、劳动、情绪激动和怀孕等情况下,心肌收缩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心脏的活动由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来调节。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运动、劳动、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加强;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如睡眠时)心跳减慢。血液中一些内分泌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能使心跳快而强。电解质如钙、钾也能影响心跳。钙离子使心跳加强,钾离子则使心跳减弱。

在心脏活动过程中,瓣膜关闭的振动,以及血液撞击心室壁和大动脉壁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为心音。用听诊器在心前区进行听诊时,一般可以听到两个心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第一心音音调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心尖部听得最清楚,它标志心室收缩开始。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在第2肋间胸骨左缘和右缘处听得最清楚,它标志心室舒张开始。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之间为心室收缩期,第二心音到下一次心跳的第一心音之间为心室舒张期。如果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或心房、心室间隔缺损,均可产生涡流出现杂音。

在心脏活动时,还伴随有生物电的变化。因为人体是导电体,这些电变化可传到体表,用心电图机将它记录下来,就成了心电图。某些心脏疾病常有电活动的改变,故心电图对诊断某些心脏疾病有重要意义。

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管径随着分支由大逐渐变小,因此分为大、中、小三种动脉。

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心室收缩的力量,一方面推动血液在动脉内流动,另一方面,通过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侧压力,使管壁扩张,并形成动脉血压。心室舒张不射血时,扩张的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从而继续推动血液前进,并使动脉内保持一定血压。心室收缩和舒张时动脉内的压力不同,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它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它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脉压。动脉血压一般可在臂部测量。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为11.997~18.662千帕(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89~11.997千帕(60~90毫米汞柱),脉压为3.99~6.65千帕(30~50毫米汞柱)。血压常以收缩压/舒张压毫米汞柱表示。正常人一般在休息和安静时,血压较低;运动和激动时血压较高。收缩压高低主要与心输出量多少有关,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则主要与血流阻力,特别与小动脉口径有关。如果小动脉收缩,口径缩小,血流阻力就加大,则舒张压升高。通常讲的高血压病,主要是小动脉强烈收缩以致血流阻力过高所造成,所以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脉压主要与大动脉弹性有关,老年人大动脉硬化,对血压波动的缓冲作用减弱,因此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距增加,即脉压增大。心室收缩时,血压升高,大动脉扩张;心室舒张时,血压降低,大动脉回缩。大动脉管壁的这种搏动,称为动脉脉搏。这种搏动可沿大动脉管壁向中小动脉传播,因此在身体浅表的动脉如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处可用手摸到这种搏动。

毛细血管:是连接小(微)动脉和小(微)静脉的微血管。它们在组织内反复分支成网。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物质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废物,可透过毛细血管臂进行物质交换。

血浆中的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而组织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废物,也可透过毛细血管壁回流到血管内。组织液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到血管中去,构成动态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使组织液生成过多或组织液回流障碍,则动态平衡破坏,组织间隙中潴留过多液体,形成水肿。

静脉:是将血液从毛细血管运回心脏的管道。据所在部位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在皮肤下面可以看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青筋”。上下肢的浅静脉常被用来抽血,进行静脉注射、输血和补液。头颈部和上肢静脉血最后汇合到上腔静脉;躯干和下肢静脉血则汇合到下腔静脉。腹腔器官如胃、肠、胰、脾等静脉汇合成门静脉,经过肝脏,由肝静脉入下腔静脉。由胃肠道吸收的养料即通过门静脉到肝脏,经过肝脏加工后,或储藏于肝脏,或由肝静脉流入下腔静脉,回到心脏,再通过动脉分布到全身。

C. 简述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组成部分:换热器,散热器,膨胀水箱。 原理:通过水的密度差来进行循环。 水在膨胀水箱中通过重力作用流下,经过换热器加热,在管道和散热器中冷却产生压力,由压力又循环回膨胀水箱。

D. 循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装置组成。
其功能是为全内身各组织器官运输血液,将容氧、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并在内分泌腺和靶器官之间传递激素,同时将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内部理化环境的相对稳定。
人的全身血量约占体重的6~8%。全身血液并非都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而有一部分流动极慢甚至停滞不动的血存储在脾、肝、皮肤、肺等部。流动的血叫循环血,不流动或流动极慢的血叫存储血。那些存储血液的器官叫做储血库或简称血库。储血库可以调节循环血量,其中以脾的作用最大。静息时脾脏松弛,与循环血液完全隔离,可以储存全身总血量的1/6左右。其中血细胞比容较大,血细胞数约可达全身红细胞总数的1/3。当剧烈运动、大出血、窒息或血中缺氧时,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脾脏收缩,放出大量含血细胞很多的血液(比循环血多40%)到心血管中增加循环血量以应急需。但是,无论是循环血,还是存储血都受到血量变动的影响,血量和血细胞的过多都可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病变。

E. 传动装置都有哪些作用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汽车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此,汽车传动系都具备以下的功能:
1、减速和变速:
我们知道,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牵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对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驶。由实验得知,即使汽车在平直得沥青路面上以低速匀速行驶,也需要克服数值约相当于1.5%汽车总重力得滚动阻力。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为例,该车满载总质量为9290kg(总重力为91135N),其最小滚动阻力约为1367N。若要求满载汽车能在坡度为30%的道路上匀速上坡行驶,则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达2734N。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6100Q-1发动机所能产生的最大扭距为353Nm(1200-1400rpm)。假设将这以扭距直接如数传给驱动轮,则驱动轮可能得到的牵引力仅为784N。显然,在此情况下,汽车不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匀速行驶。
另一方面,6100Q-1发动机在发出最大功率99.3kW时的曲轴转速为3000rpm。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直接连接,则对应这一曲轴转速的汽车速度将达510km/h。这样高的车速既不实用,也不可能实现(因为相应的牵引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启动)。
2、减速作用:
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使传动系具有减速增距作用(简称减速作用),亦即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地驱动轮所得到的扭距则增大到发动机扭距的若干倍。
汽车的使用条件,诸如汽车的实际装载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以及道路宽度和曲率、交通情况所允许的车速等等,都在很大范围内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汽车牵引力和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变化范围。对活塞式内燃机来说,在其整个转速范围内,扭距的变化范围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却很大,因而保证发动机功率较大而燃油消耗率较低的曲轴转速范围,即有利转速范围很窄。为了使发动机能保持在翻译公司有利转速范围内工作,而汽车牵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够大的范围内变化,应当使传动系传动比(所谓传动比就是驱动轮扭距与发动机扭距之比以及发动机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能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变化,即传动系应起变速作用。
3、差速作用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滚过的距离不同,如果两侧驱动轮仅用以根刚性轴驱动,则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车转弯时必然产生车轮相对于地面滑动的现象。这将使转向困难,汽车的动力消耗增加,传动系内某些零件和轮胎加速磨损。所以,我们需要在驱动桥内装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F. 热水循环系统有什么用途

热水循环系统是解决由于中央热水系统管路较长,导致用热水之前不能及回时用上适宜温度的答热水的一种的高科技产品。

家用热水循环系统是解决由于中央热水系统管路较长,导致用热水之前不能及时用上适宜温度的热水的一种的高科技产品;

热水循环系统比较节约时间,龙头一开,热水即来、节约水资源、舒适的体验。

家中如果已安装完热水器也是可以安循环机的,因为卓越热水回水器循环系统是不用改动任何水路装置的,只需把循环机串连在热水器进水口上,再在最远的洗手盆下面接一个单向止回阀,就OK了。

G.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着一系列的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终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也可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运输功能外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

哺乳动物的循环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血液由“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直接或经静脉回心。血窦中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相混,无管道将它们隔离,因此开放型循环不存在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形成的微循环,有些连静脉也没有,血液由血窦经心门直接入心。这是低级形式的循环系统。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它们的血压很低,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很慢。
从纽形动物(介于扁形动物与线性动物之间的一个小类群)开始就出现了闭管式血液循环,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回心,由于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
除及少数例外(如盲鳗等),脊椎动物绝大多数都有封闭式循环。脊椎动物中两栖类有二心房与一心室;鱼类则只有一心房与一心室;爬行动物也有二心房与二心室,但二心室之间未完全分隔;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有两心房和两心室。这种心脏实际上形成两个泵。左心室泵血到主动脉,再到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送去养分带走代谢废物经上下腔静脉回右心房,叫做体循环,因为线路较长,也叫大循环。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静脉血从肺动脉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放出二氧化碳,带走氧,然后经肺静脉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运回左心房,叫做肺循环,因路线较短,也叫小循环。
部分组织液进入另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淋巴液,经小淋巴管逐步汇成大淋巴管,经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大淋巴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形成淋巴循环。
血液循环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在中枢神经高级部位的整合下能使心血管系统保持适当的血压和血流,这是确保各组织器官正常物质交换,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先决条件。血液只有在全身不停地循环流动才能完成其多种功能,血液循环的停止是死亡的前兆,具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到达各器官的各有其特点的血液循环叫做特殊区域循环或器官循环。这种循环在高等动物中以脑循环和冠状循环最为重要,因为二者的短时阻断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乃至死亡。冠脉阻断后几乎立即使心搏停止,脑循环阻断后脑细胞4~6分钟后死亡。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将心脏输出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器官,是离心的管道。静脉则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带回心脏,是回心的管道。毛细血管是位于小动脉与小静脉间的微细管道,管壁薄,有通透性,是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的场所。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和淋巴器官,是血液循环的支流,协助静脉运回体液入循环系统,属循环系的辅助部分。

H. 循环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为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鳃或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宫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无脊椎动物的循环系统多为开放型循环(参见彩图插页第39页);血液由“心”经血管流入组织间隙形成的血窦直接或经静脉回心。血窦中血液与组织液、淋巴液相混,无管道将它们隔离,因此开放型循环不存在由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形成的微循环,有些连静脉也没有,血液由血窦经心门直接入心。这是低级形式的循环系统。其特点是血管壁弹性小,不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它们的血压很低,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很慢。少数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的蚯蚓等和部分软体动物如章鱼等开始有封闭型循环。血管系统开始形成了微循环,血流经微循环、静脉回心,由于心血管系统形成了完整的管道,而且血管壁弹性大,能支持较高的血压,因此血压较高,血液重新分配的调节和血流速度也较快,是高级形式的循环系统。除极少数例外(如盲鳗等),脊椎动物绝大多数都有封闭式循环。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鸟类到哺乳动物的心脏都有两心房和两心室。这种心脏实际上形成两个泵。左心室泵血到动脉,再到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送去养分带走代谢废物经静脉回右心房,叫做体循环,因为线路较长,也叫大循环。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到肺进行气体交换,放出二氧化碳,带走氧,然后经肺静脉将含氧丰富的新鲜血液运回左心房,叫做肺循环,因路线较短,也叫小循环。部分组织液进入另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淋巴液,经小淋巴管逐步汇成大淋巴管,经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大淋巴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形成淋巴循环(参见彩图插页第39页)。血液循环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在中枢神经高级部位的整合下能使心血管系统保持适当的血压和血流,这是确保各组织器官正常物质交换,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先决条件。血液只有在全身不停地循环流动才能完成其多种功能,血液循环的停止是死亡的前兆,具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到达各器宫的各有其特点的血液循环叫做特殊区域循环或器官循环。这种循环在高等动物中以脑循环和冠状循环最为重要,因为二者的短时阻断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乃至死亡。冠脉阻断后几乎立即使心搏停止,脑循环阻断后脑细胞4~6分钟后死亡。

阅读全文

与套循环装置的主要作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朔州哪里有卖运动器材的 浏览:586
有什么好办法处理阀门锈死 浏览:957
企业如何消防设备配备 浏览:743
冲孔截断机怎么拆卸轴承 浏览:814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开卷考试答案 浏览:711
机械品牌怎么推广 浏览:328
温州市新洲阀门厂 浏览:186
新远景仪表盘亮度怎么样调 浏览:330
可以用什么精密仪器形容眼睛 浏览:728
市政管道减压阀门计量装置 浏览:561
阀门型号中的y与h表示什么意思 浏览:119
奇瑞m1仪表新的多少钱 浏览:888
怎么得到稳定机械压力 浏览:34
机械费一般占工程的多少 浏览:996
dos工具箱镜像 浏览:773
仪器的no与off什么意思 浏览:967
南京日合五金机电有限公司 浏览:610
半挂车气密性检测装置 浏览:743
实验室制取ch4的装置 浏览:691
笔记本机械硬盘容量最大有多少 浏览: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