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测定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报告
器材:500ML量筒一个水槽一个胶管一个弯头玻璃管一个集气瓶一个插着玻内璃管的胶塞容一个
材料:Na2Co30.83g足量的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连接好装置如图
在集气瓶里装入足量的稀盐酸在量筒里装满水倒置在水槽里水槽里也装满水
在集气瓶里投入0.83g碳酸钠
迅速盖紧胶塞开始收集气体
待碳酸钠完全反应后查看量筒里水面的刻度就是你搜集的气体体积再乘100就是1MOL二氧化碳的体积
虽然有些不够严密但这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B.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
看不清 、源、
太费眼
这里有相似的、、
差不多 你照着写。。
http://wenku..com/link?url=vdkeDjgayW-105rA4Cv6c0LL7QgrFxkPt9Tei
C. 组装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并进行验满
锥形瓶
双孔胶塞
分液漏斗
导管
集气瓶
(不能用排水法
二氧化碳会溶于水)验满时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若木条熄灭则满
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报告单
教学目的 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等。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实验室制取H2 、O2、CO2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对比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教学法。
教学用品 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等。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引入]碳在氧气中燃烧、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等都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我们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能否利用这些反应?[提问]根据前面学过的实验室制取O2和H2的方法,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思路是什么? 思考并讨论:
这些瓜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讨论回答:
应从使用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等几个方面设计思路。 设问,激发学生思考
应用实验室制取H2 O2的思路进行分析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
展示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观察药品色态:大理石是白色固体 石灰石是灰色固体 盐酸是无色液体 大理石或石灰石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为仪器、装置的选择做辅垫
[演示实验]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启发学生得出反应原理,引出课题
[板书]二氧化碳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
复习:H2CO3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后得出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2HCl=CaCl2+
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渗透复分解反应的书写规律
[投影]几种仪器图:
大试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导气管、玻璃片、集气瓶、水槽等。
[提问]1。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所用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应选用上述哪些仪器制取CO2?
上述仪器中,哪些可以作为反应容器?
说明:作为反应容器,广口瓶也可以。
这些仪器应如何组装成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在学生基础上,教师分步投影装置图。 根据所给的仪器图选择实验室制取CO2所需的仪器。
回答:大试管或锥形瓶
边讨论,边观察教师展示的仪器装置图。 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有关仪器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复习有关实验基本操作。
[投影]课堂练习(见附1)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演示实验]实验室制取CO2
操作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固体)、连接仪器
[提问]1。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气体
[提问]2。如何收集CO2?为什么?(4)收集一瓶CO2气体
[提问]3。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CO2是否收集满?
(5)验满 边讨论,边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回答:用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回答:因为CO2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思考并回答: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得结论。 及时归纳、总结
应用CO2的性质
复习CO2有关物理性质并应用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板书]
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阅读课文P.90、第三段,根据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独立完成化方程式
[小结]投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实验装置图
[提问]1。实验室制取H2、O2、CO2应该选择哪种装置?
2.观察制H2和CO 2的装置有何异同。 观察、对比
用列表法回答
观察思考得出结论:
两套装置实质相同 复习H2、O2、CO2的制法及时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指导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设问]实验室制CO2为什么不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提示硫酸钙微溶于水)
[演示实验]CaCO3与稀H2SO4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 讨论: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实验现象:
因为CaCO4微溶于水,过多的CaSO4附着在CaCO3表面,使CaCO3和H2SO4脱离接触,使反应停止。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现象的分析
[提问]能否用Na2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演示实验]Na2CO3与稀HCL反应说明:这个化学反应原理和泡沫灭火器的原理是一致的。 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体,不便控制。
思考、联系实验的应用 应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联系实验应用知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 完成练习二
[投影]随堂检测(见附4) 独立完成 及时反馈
附1:课堂练习一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好选用
石灰石和稀硫酸(B)锌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碳酸钠和稀盐酸
2.现在有下列实验仪器:(1)大试管(2)烧杯(3)酒精灯(4)集气瓶(5)长颈漏斗(6)带导管的双孔塞(7)导气管(8)玻璃片(9)铁架台(10)水槽等仪器,在实验制取CO2时,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附2:课堂练习二
下列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H2(B)O2(C)CO2(D)O2和CO2
检验CO2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鉴别H2、O2、CO2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将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将三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C)将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第一份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充分煅烧,两个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与盐酸瓜生成的CO2多(B)煅烧生成的CO2(C)两个反应生成的CO2一样多(D)无法判断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C 2.(1)(4)(5)(6)(7)(8)(9) 3.CaCO3+2HCL=CaCL2+H2O+CO2↑
4.C 5.D 6.D 7.C
附4:随堂检测
实验室制CO2应选用的一组药品是
大理石和稀硫酸(B)大理石和稀盐酸(C)碳酸钠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稀盐酸
实验室收集CO2的正确方法是
排水法(B)向下排空气法(C)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蕊试液(B)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E. 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探究二氧化碳化学实验报告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带胶皮的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附铁夹、矿泉水瓶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实验步骤: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4.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共收集两集气瓶及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 5.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实验原理: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将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实验现象:第一次实验时,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从烧杯没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二氧化碳沉入烧杯底部,下方的蜡烛先熄灭。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足量水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瓶口打开,迅速倒入适量的水,然后迅速盖上瓶盖; 2.拿住瓶盖进行震荡并观察。实验现象: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生成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此液体很快又重新分解成气体和无色的液体。实验猜想:生成的液体有可能是碳酸,而碳酸由于不稳定又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而碳酸又会重新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O3= CO2↑+H2O 四、实验小结:这次的实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个实验,不过由于昨天做过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所以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在和伙伴合作的过程当中发现配合不够默契,经常出现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收集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碳的时候出现了失误,这也是由于对实验的提前预习不够而造成的。而这次实验也充分说明了平时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今后学习化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操作。下次实验之前应该吸取本次实验的经验教训,好好预习并准备实验,不要在实际实验的时候浪费时间。
F.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报告
楼上错了
氧气才来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自溶于水,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不可燃也不助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方法: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收集到的是二氧化碳;将燃着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G. 关于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步骤:
(1)按图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启普发生器。
(2)锥回形瓶中加入10克左答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
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
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
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要点: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选用大理石为原料,则不能选用稀硫酸。
因为生成的碳酸钙是微溶性物质,它包裹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大理石接触,
从而使反应中止。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启普发生器,以便随制随用。
(3)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用排水法,但水槽中的液体最好选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它不会使二氧化碳损失
1.注意气密性(第二步),这样防止外界的气体进去,导致制出二氧化碳不纯。
2.导管口要在瓶底处,因为二氧化碳的空气比重不一样,所以要在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