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2、检查装置气密复性。制 结论:导管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两只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
3、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①产生大量气泡 ,且迅速均匀,时间较长。②产生少量气泡 ,且一会就停止,再倒入6%双氧水3ml,继续产生气泡。
说明大浓度反应速率比小浓度快。
4.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现象与结论:都能产生气泡,说明氧化铜和二氧化锰都能做双氧水制氧气的催化剂
5. 氧气性质的检验
①将实验3产生的气体分别用排水法收集在两支小试管内,比较哪一支先收集满(记录时间)
一支试管内盛15%的双氧水约3mL,再加入少许二氧化锰;先收集满时间大约2分钟左右。
另一个约5分钟左右。
②将带余烬的木条分别对准实验4中的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 都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现象及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
C.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怎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室制取氧气来有三种方式:
①加自热高锰酸钾。

药品:双氧水、过氧化氢。
气密性检查:将导气管插入水里,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锥形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锥形瓶取出后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H2O2===2H2O+O2↑
③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
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
该方法的装置和检查气密性方法与方法①相同。
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
D.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 用品 步骤和方法 现象 分析
步骤:组—查—装—定—点—收—离—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 组----现组装好仪器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装药品 定----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律先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收----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离----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熄----熄灭酒精灯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在管口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不过还要不时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治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 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E. 氧气的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注意事项)是什么啊
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液氧呈淡蓝色.氧能跟氢化合成水.
化学性内质:
(1)、氧容气跟金属反应:
2Mg+O2=2MgO,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2O2=Fe3O4,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2Cu+O2=2CuO,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2)、氧气跟非金属反应:
C+O2=CO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S+O2=SO2,发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P+5O2=2P2O5,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
(3)氧气跟一些有机物反应,如甲烷、乙炔、酒精、石蜡等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H4+2O2=2CO2+2H2O
2C2H2+5O2=4CO2+2H2O
这个比较全面,各个都有了
F. 关于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化学实验报告
找的实验报告模块,两个方案,你综合综合
A方案:
1.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
+氧气
KMnO4→ K2MnO4+MnO2+O2↑
2.实验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橡皮塞的导管,
,水槽,毛玻璃片, 火柴,
.
药品有:
3.实验药品高锰酸钾,
,
,细铁丝.
步骤
4.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怎样检查)
2).装药品(固体药品怎么装 )
3).固定铁架台(试管夹应夹在试管什么部位,试管口应怎样)
4).
装满水倒扣于水槽(这一准备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因为MnO2具有催化作用,产物中生成的MnO2,它会加快反应速率,如果不提前做好准备,就会收不到足够的氧气)
5).加热(首先应怎样 )
6).收集气体(什么情况下开始收集 我们今天收集三瓶氧气,其中两瓶用排水法收集用来做氧气的性质实验,另一瓶用
收集,用来验满)
7).撤出导管,移开
(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
.氧气收集完了,首先我们来做氧气的验满实验,那怎样验满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置
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B方案:
一.实验名称
实验室制氧气
二.实验器材.药品
铁架台(带铁夹).试管.棉花.单孔橡胶塞.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水槽.
.高锰酸钾
三.实验装置
把图画出来
四.实验原理
2KMnO4=△=K2MnO4+MnO2+O2↑
五.实验步骤
1.按照装制图装好整套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若气密性好则进行下一步.否则改进装置直至不漏气
4.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并在管口放一团棉花
5.将玻璃导管伸入水槽中
6.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
7.待到水槽中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度变得均匀时.便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了
8.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尽.便可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熄灭酒精灯
9.整理实验台
六.实验误差分析
如果实验失败.分析原因.成功则不必
G.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高锰酸钾制氧气
1、可以用酒精灯微热装置,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内严密,或用容漏斗加水,在漏斗内形成一段水柱,看水柱高度是否稳定,
2、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气泡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不宜立即收集;
3、(1)装置漏气,(2)药品中含有杂质(3)用排水法收集时,未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4、因为若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的下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热量会将中上部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或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大,沉积于底部),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
5、发现的问题: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
想法:KMnO4粉末被气流吹到水槽中,试管口没有棉花,
希望 我的回答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H.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本实验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以碳和铁的燃烧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就实验来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便快捷,但只取碳和铁来研究氧气的性质显得较少,不足以使学生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使学生操作训练的机会不足。
实验创新及改进之处
实验增加了硫和磷的燃烧,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氧气的性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操作训练的机会。但由于硫和磷的燃烧会产生污染物,所以教师在实验前应该提醒学生用量要少。
实验器材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4个、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4片、坩埚钳(镊子)、燃烧匙2个
高锰酸钾、木炭、硫磺、红磷、澄清石灰水、细铁丝、棉花、火柴。
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2)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
实
验
过
程
一、制取氧气
教师介绍实验的仪器和装置,让学生认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使用仪器、收集方法、验满方法、放置方法。
1.仪器名称: 大试管、单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4个、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4片、坩埚钳(镊子)、燃烧匙2个
2、收集方法:
(1)排水法:
适用范围: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优点:操作较为方便
3、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口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放置方法: 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然后由让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此过程中共同师生总结实验步骤。
5、操作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才能进行实验。
(2)拔开橡皮塞,在试管里放进约15克高锰酸钾。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3)将装好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三瓶氧气(其中三瓶留有少量水)。
(6)收集完毕,停止加热前,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7)拆卸装置,洗涤仪器。
二、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到发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2)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2、硫在氧气中的燃烧
用药匙加少量硫至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硫融化并燃烧,然后将燃烧匙缓缓放入集气瓶中(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气瓶口塞上,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3、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用药匙加少量磷至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灼烧,直至磷燃烧,然后将燃烧匙缓缓放入集气瓶中(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用玻璃片把集气瓶口塞上。观察磷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取几根细铁丝,擦去表面铁锈或油漆,呈螺旋形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三、问题和讨论
为什么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 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要有连续的气泡时才能收集? 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相反操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做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缓慢往下伸入?在硫、磷、铁的燃烧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瓶底留一层水?换成细沙行不行?
因为是制取并收集气体的实验,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气管。使试管均匀受热,是为了防止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液体倒流炸裂试管。有连续的气泡时收集,是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气体因为刚开始排除的是试管中的空气。为了防止试管中的空气冷却而发生倒吸,炸裂试管。如果相反操作,会炸裂试管。慢慢往下插入,可以保证物质充分和氧气接触,充分燃烧。硫和磷的燃烧实验在底留一层水是为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在瓶底留一层水是为了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掉到瓶底上,把瓶底炸裂。所以在硫和磷的燃烧实验中,不能把水换成细沙,在铁的燃烧实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
实验效果
通过制取气体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初步学会了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的基本操作和一般流程。通过氧气性质的实验,使学生学会了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并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