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的原理
原理:用非氧化性的强酸与弱酸盐(FeS)反应,可生成硫化氢(H2S溶于水即得弱酸氢硫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S+H₂SO₄(稀)=FeSO₄+H2₂↑。
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即可制得硫化氢气体。因硫化亚铁是不溶性固体,该反应不需加热,可以用类似于氢气制取时用的装置(如启普发生器)。如用硫化钠与稀硫酸反应,则因硫化钠易溶于水反应过于激烈而无法控制。因此不用。
(1)硫化氢检测装置发明专利扩展阅读:
硫化氢的性质:
1、燃点:260℃,饱和蒸气压:2026.5kPa/25.5℃,溶解性:溶于水(溶解比例1:2.6)、乙醇、二硫化碳、甘油、汽油、煤油等。临界温度:100.4℃,临界压力:9.01MPa。
2、颜色与气味:硫化氢是无色、剧毒、酸性气体。有一种特殊的臭鸡蛋味,嗅觉阈值:0.00041ppm,即使是低浓度的硫化氢,也会损伤人的嗅觉。浓度高时反而没有气味(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可以麻痹嗅觉神经)。用鼻子作为检测这种气体的手段是致命的。
3、相对密度:为1.189(15℃,0.10133MPa)。它存在于地势低的地方,如地坑、地下室里。如果发现处在被告知有硫化氢存在的地方,那么就应立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只要有可能,都要在上风向、地势较高的地方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硫化氢
⑵ 按照法规要求,固定式硫化氢探测仪探测到硫化氢浓度达到多少报警
固定式硫化氢探测仪检测硫化氢浓度一般设置为25PPM
⑶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具有的功能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主要用于煤矿、冶金、化工、液化气站等行业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及其他工作环境中的有害气体。
⑷ 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可以用醋酸铅试纸,或硝酸铅试纸,还可以用胆矾溶液。。。
⑸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装置图
可以用h2so4和nahs溶液反应制取。
原理是强酸制弱酸。硫酸是强酸,电离出来的h+和hs-反应生成回h2s。
装置是答液体和液体反应用的一般仪器,将nahs溶液滴加到硫酸中。
注意的是要做好保护措施,因为硫化氢是有毒的!
⑹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原理是什么
用非抄氧化性的强酸与弱酸盐(FeS)反应,可生成硫化氢(H2S溶于水即得弱酸氢硫酸):
FeS+H2SO4(稀)=FeSO4+H2S↑;
FeS+2HCl=FeCl2+H2S↑
硫化氢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瓶口向上的排空气集气法收集。
(6)硫化氢检测装置发明专利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如下:
1、所用硫化亚铁应是新购置的,若存放时间过久,FeS中Fe和S都会被氧化,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2、放入气体发生器中的硫化亚铁要砸成蚕豆粒大小的块状。
3、不能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使硫化氢不纯。
4、不能用HNO3或浓H2SO4,因为它们都是氧化性酸,与Fe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生成硫化氢:
2FeS+8H2SO4(浓)=Fe2(SO4)3+5SO2↑+2S↓+8H2O;
FeS+8HNO3(浓)=Fe(NO3)3+5NO2↑+S↓+4H2O。
5、H2S有毒,实验时应注意通风,多余的H2S应及时通入NaOH溶液(或金属盐溶液)中进行吸收。
⑺ 实验室制备硫化氢的实验装置解释
A:发生装置:H2SO4+FeS=FeSO4+H2S↑
B:检测H2S的酸碱性:遇酸变红色回
C:检测亚硫酸的氧答化性:2H2S+H2SO3=3H2O+3S↓
D:检测H2S的还原性:H2S + Cl2 = S↓ + 2HCl
E:H2S尾气吸收:
NaOH不足量:H2S + NaOH == NaHS + H2O
2.H2S不足量时:H2S + 2NaOH == Na2s + 2H2O
纯手工,求分.
⑻ 怎样使用硫化氢检测仪检测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检测仪来的工作原理是被测量自气体经扩散透过多孔的膜,在其上进行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性质依工作电极的热力学电位和分析气体的电化学(氧化或还原)性质而定。电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电子流入(还原)或流出(氧化)工作电极。工作电极的工作信号经运放U2放大成为仪器的输出信号。
⑼ 四合一气体(甲醛,氧气,一氧化碳,硫化氢)与温湿度检测装置,内部结构都有哪些,比如传感器,单片机等
这几类都有传感器,相关元器件,温湿度元器件。从模块上来说。输入输出(按键控制,),显示(1602,12864,或者最起码弄个led灯来表示这几种气体是否超标,蜂鸣器报个警),网络(是否接入互联网)。若是带显示的话,一般会带时间模块。
⑽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反应装置。
硫化氢: 原理: FeS+H2SO4(稀)=FeSO4+H2S↑ 或FeS+2HCl=FeCl2+H2S↑ 注意: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或硝酸制硫化氢,回因这答些强氧化性酸可将硫化氢氧化、析出硫单质。 装置:启普发生器。 收集: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收集,要用NaOH溶液吸收H2S,防止污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