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舭缘线,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C
Cabin
船舱–乘客和水手休息的场所。
Cacoa
可可–一种豆状植物,加工成的饮料受欧洲人欢迎。
Cannons
加农炮–大炮,需要几个人来操作,可以安装在船只上,也可以安装轮子在地面战中使用。
Capsize
倾覆–翻船。
Cargo
货物–船上运输的所有东西,特别指可以在市场买卖的货物。
Cast Off
丢弃–丢弃,摆脱。
Centerboard
中插板–在某些大风天气下用来防止船体侧移,也用来提高船只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Chafing Gear
防擦装置–织物或管套,包装在绳索上防止摩擦损耗。
Chain Shot
链弹–用铁链两两相连的小炮弹,用来缠绕敌船的桅杆或者破坏其船帆。
Channel
航路/深水航道/海峡–1.水域中深度足够船只航行的地方,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浮标或距离刻度作为标记。2.河流,海湾或海峡中最深的部分,主流途径这里。3. 对于较大海峡的称呼,例如英吉利海峡。
Chart
航海图–航海家使用的地图。
Chine
舭缘线–平底或V形底船的舷侧与船底之间的相交线。
Chock
导缆钳–一种使船锚或停泊绳索穿行其间的装置,为减少摩擦通常设计成U形。
Cleat
系缆墩–一种两端粗中间细的角状装置,角状设计可以提高绕索速度,最古老的系缆墩是砧状的。
Clove Hitch
卷结–一种栓在船柱或桩子上的活结。
Coaming
舱口栏板–一种垂直竖立的框架结构,安装在船舱及甲板的接触点,防止甲板上的水流入船舱。
Cockpit
操舵处–甲板上负责船只驾驶的地方。
Compass
罗盘–航海仪器,分为磁极式和(指向磁极北方)和陀螺式(指向地理北方)。
Compass Card
罗经刻度盘–罗盘的组成部分,以度刻分的圆形卡片,与罗盘指针连接在一起,由子午线方向系统记录方向。
Compass Rose
罗盘刻度盘–在360°方向系统出现后有完整刻度的圆盘。正北显示为 000°,在航海图上表示方向。
Cotton
棉花–一种上好的货物,通常以未加工粗棉的形式运输,在欧洲被加工成衣料。
Crows Nest
了望台–位于桅杆顶端,部分封闭的小型平台,用于了望。
Cruise
巡航–在几个地点间往复航行,海盗经常这样寻找猎物。
Current
水流–海水或河水的水平运动。
Cutter
独桅纵帆船–和单桅帆船相似的一种船,不同在于独桅纵帆船具有船帆操纵装置以适应各种情况。
Careen
倾船–把船身放倒以清理船底的海藻及其他附着物。
Castles
船楼–船身上凸起的部分,在早期用来为本方的弓箭手提供射程上的优势,有些船的船楼非常高。船楼有船首及船尾之分。
Cat-O'-Nine-Tails
九尾猫鞭–由多根绳索组成的鞭子,用来惩罚船员,也就是所谓的“鞭刑”。
Cog
小快艇–一种用来抵御海盗袭击的船只,船身侧面很高,船头及船尾隆起。
Colors
旗帜–船只为表明国籍所使用的旗帜。
Commissions
委任–政府颁发给私掠者授权,他们被准许攻击外国船只。
Corsairs
北非海盗–活动于地中海的海盗和私掠者,最著名的北非海盗以巴巴里海岸及北非一带作为据点,他们在政府的授权下攻击欧洲国家的商船。
Cutlass
弯刀–一种短而弯的粗剑。是掠夺者们最喜欢的武器,据说是他们在早先制作熏肉时的武器和工具。
Come About
转向– 船只在风中掉头,一般指顶风时,但有时也代表在战斗中杀个回马枪。
2. 试述光栅测量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光栅测量装置的组成:
德国HEIDENHAIN公司生产的长光栅测量装置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光栅尺(定尺)、扫描头、滑动头入EXE***(***表示型号代码)。
光栅尺:一般固定在数控机床的导轨旁边或床身上,光栅尺里的主光栅一般每隔5cm、5cm、10cm都有一个零标记,定尺上面安装了两个密封塑料条,以防止扫描头滑动时脏污物进人。
扫描头:一般固定在工作台或活动部件上,跟随一起移动。其组成包括指示光栅、光源、透镜、光电元件。放大电路,其中光源一般选用灯丝灯泡或发光二极管,光电元件选用硅光电池,一般为三组,六个硅光电池。
EXE***:主要是把扫描头输出的信号通过放大、脉冲整形、倍频等处理,输出脉冲序列信号。
2.光栅测量装置工作原理:
光栅尺与扫描头之间的相对运动,也就是把数控机床的位置变化,通过光栅测量装置内的两组光电池变成相位差900的电信号,其中每组由两个相差1800的光电池接成推挽形式。另外一组光电池也接成推挽形式直接感测零标志信号,它们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人;人人。
扫描头(滑动头)输出的信号经 EXE***处理后变成脉冲方波Ual、UaZ、Uao,另外还有一个由自身产生的报警信号Us,此信号在光栅污染、输人电缆线断或灯泡损坏等原因造成通道放大器输出信号为零,驱动电路由低电平变成高电平输出时产生。最后这7个信号输到测量板或位置控制板进行处理,其中Ual、UaZ相位差900。
3. 潜艇上面一般有哪些系泊装置
潜艇的停泊方式主要有两种:抛锚停泊方式和系泊停泊方式。前者由锚装 置完成,在讲锚装置时提到过;后者则主要依赖于系泊装置。
在一般情况下,潜艇均系泊于其专用码头上。系泊装置的作用是保证潜艇 在水面状态停泊于码头或其他船舶旁边时系船之用,以及在必要时(如进坞、 靠码头、过船闸等)帮助潜艇做微小的移动。系泊试验就是码头试验,为的是在航行试验前把设备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一般顺序是:剩余设备的安装、单机试验、系统试验、系统之间联调试验等。系泊试验是潜艇建造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
4. 矿用隔爆馈电开关和磁力起动器的阻容吸收装置怎么确定
阻容器一相断开,电机能不能启动
5. 关于电工知识
电工基础和安全
第一章触电事故与触电急救
1、电气事故分析
(1) 电气事故种类:电流伤害事故、电气设备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及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2) 触电事故原因: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电气设备、线路不合格;维修不善;偶然因素。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1) 触电的种类: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2) 对工频电而言:
感知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1毫安,成年女性为0.7毫安。
摆脱电流:成年男性约为16毫安,女性为10.5毫安。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取概率为0.5%时人的摆脱电流作为最小摆脱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3、安全电压
(1) 允许电流:男性为9毫安,女性为6毫安。
(2) 人体电阻:1000~2000欧。
(3) 安全电压值:42,36,24,12,6伏。
(4) 安全电压的供电电源:由特定电源供电,包括独立电源和安全隔离变压器(由安装在同一铁芯上的两个相对独立的线圈构成)。自耦变压器、分压器和半导体装置等不能作为电压的供电电源。
(5) 安全电压回路必须具备的条件:
Ⅰ、供电电源输入输出必须实行电路上的隔离;
Ⅱ、工作在安全电压下的电路,必须与其它电气系统无任何电气上的联系(不允许接地,但安全隔离变压器的铁芯应该接地);
Ⅲ、采用24V以上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不允许有裸露的带电体;
Ⅳ、线路符合下列条件:部件和导线的电压等级至少为250V,安全电压用的插头,就不能插入较高电压的插座。
4、触电急救
现场挽救要点:迅速脱离电源;准确实行救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就地进行抢救;救治要坚持到底。
第二章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绝缘、屏护、间距、采用安全电压、限制能耗、电气联锁、安装漏电保护器。
2、绝缘
(1) 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为10^9•厘米以上。
(2) 摇表上有分别标有接地E,电路L和屏蔽(或保护)G三个接线端钮。E端接地或接于电气设备的外壳。G端为测量电缆芯线对外绝缘电阻时,E接电缆外皮,L接电缆芯线,为消除芯线绝缘层表面漏电引起的误差,G接电缆外皮内的内层绝缘上。
(3) 测量绝缘电阻注意事项:
①、摇把转速应由慢到快;
②、根据对象选择不同电压的摇表(100~1000伏,使用500V~1000V兆欧表;1000V以上,使用2500V或5000V兆欧表);
③、端线不能用双股绝缘线或绞线,以免其绝缘不良引起误差;
④、被测量的电气设备要断电,测量前要放电;
⑤、测量前对要对摇表进行检查;
⑥、应尽可能在电气设备刚停止运转后进行,以使所测结果符合运转温度下的情况;
⑦、测量电力布线绝缘电阻时,应将熔断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断开。
(4) 主要电气设备或线路应达的绝缘电阻值:
① 新装和大修后1KV以下的配电装置,每一段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电力布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兆欧;新装和运行1KV以上的电力线路,要求每个绝缘子绝缘电阻不应小于300兆欧。
② 新投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出厂值的70%。
③ 交流电动机定子线圈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1兆欧,转子线圈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额定电压低于1000V以下者,常温下应不低于每千伏0.5兆欧。温度越高绝缘电阻越低。
第三章 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1、间接接触防护措施的种类
(1) 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
对于不同的配电网,可根据其特点,分别采用过电流保护(包括接零保护)、漏电保护、故障电压保护(包括接地保护)、绝缘监视等保护措施。
(2) 采用Ⅱ类绝缘的电气设备
(3) 采用电气隔离
(4) 等电位连接
2、保护接地
(1) 就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
(2) 电工通常所说的地是指离接地体20米以外的大地而言。电流通过接地体流入大地时,离接地体20处电压降为零。
(3) 保护接地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不接地电网中。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设备的底座和外壳;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互感器的二次线圈;配电柜、控制台、保护屏的金属架和外壳;交直流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金属外壳及电缆的金属护层和穿线钢管。
(4) 接地电阻值
低压电气设备:380V不接地电网中,设备保护接地电阻Rb≤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1000KVA时,Rb≤10欧。
高压电气设备:小接地电流电网(电网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Rb≤10欧,中小容量的10KV电网Rb≤4欧;大接地电流电网(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Rb≤0.5欧。
(5) 不接地电网中的特殊的防护措施
高压窜入低压的防护和绝缘监视。
高压窜入低压的防护:低压电网中性点或一相经击穿保险接地。
绝缘监视:用三只规格相同的高内阻(不降低电网中保护接地的可选性)电压表实现。
3、保护接零
定义: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把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续起来,它是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为380/220V的三相四制配电网中,防止在故障带电体上发生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在接地电网中,不能采用保护接地,而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做为安全措施。
工作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即为中性点接地,也称工作接地。
重复接地:将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重复接地是保护接零电网中不可缺少的安全措施。
重复接地装置一般要求: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终端及其沿线每隔一公厘就重复接地;车间内部宜采用环路式重复接地,零线与接地装置至少有两点连接,除进线一点外,其对角最远点也应连接,而且车间周边超过400米的,每200米应有一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应超过10欧。
不允许在有保护作用的零线上装设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第四章 电气安全装置
1、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装置
(1) 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热脱扣器,熔断器(照明及无冲击负载线路或设备)。
(2) 短路保护:熔断器,电磁式过电流继电器,脱扣器。
(3) 欠压、失压保护:欠压、失压脱扣器。
(4)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动机长期允许负荷的1.2~2.5倍。
(5) 双金属热继电器适用于长期运行、恒定负荷的笼形电动机,对其它类型的电动机不适合;热继电器的电流整定,宜按交流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择(1.1~1.2Ie)。
(6) 在选用自动空气开关时,其单相短路电流应大于瞬时(或短延时)动作过电流脱扣器整定值的1.5倍。
2、漏电保护装置
(1) 分电压型(已完全淘汰)和电流型漏电保护器。
(2)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① 直接接触保护对经常和操作人员接触的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临时架设的供电线路和没有双重绝缘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推荐在供电回路中安装动作电流30毫安,并能在0.1秒内动作的漏电开关或漏电保护器;
居民住宅安装动作电流30毫安和在0.1秒内动作的小容量漏电开关或漏电插座;
额定电压220V以上的Ⅰ类电动工具,安装动作电流15毫安并在0.1秒内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② 间接接触保护
漏电动作电流:I≤U/R
式中:U--允许接触电压
R--设备接触电阻
一般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的固定电气设备,其外壳接地电阻在500欧以下,单机可配30毫安0.1秒动作的漏电保护器;对额定电流100A以上的大型设备或带有多台电气设备的供电回路,也可以选用500毫安至100毫安动作的漏电开关;
③ 根据工作电压和使用场合选择
380V/220V低压电网中,其接地电阻达不到规定值(4欧或10欧)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潮湿环境即使工作电压低(如36V),也应安装动作电流15毫安以下0.1秒内动作或动作电流6~10毫安的反时限特性的漏电开关;具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低压电气设备,一般情况下不需安装漏保,用在潮湿场所时应安装15至30毫安并在0.1秒内动作的漏保,也可安装10毫安以下动作并有反时限特性的漏电开关。
④ 根据电路和用电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选择
泄漏电流不易测,按以下经验公式:
照明电路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单相电路:I≥Ih/2000
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的动力线路或动力和照明混合线路:
I≥Ih/1000
其中:I--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
Ih--电路最大供电电流
⑤ 选择和选择
漏电保护器分单极二线、二极、二极三线、三极、三极四线、四极等形式。单极二线,二极三线,三极四线均有一根穿过检测元件而不能断开的中性线,接线时要分清相线和中性线。在安装前首选要分清电网是接地保护还是接零保护,然后弄清用电设备是单相二相还是三相。
注意事项:装设漏电保护器,同时要装保护线(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保护线不能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必须穿过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能重复接地
6. 导缆装置一般布置在船舶的什么位置
导缆钳的形式比较多有闭式和开式、无滚轮和带滚轮等种类。其中主要是以无内滚轮和带滚轮进容行分类的。导缆钳一般都采用铸造,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通常装在舷边,如图4-7所示。多见于船首、尾部。为了减轻对系缆的摩擦船舶多采用滚轮式导缆钳。
滚轮导缆器
滚轮导缆器一般设于船舷,由数个滚轮并立组成。
滚柱导缆器
一般设在甲板端部,也称万向导缆器。这种导缆器在孔的左右及上下均设滚轮或滚柱,大大减少了缆绳通过时的摩擦力。
导向滚轮
装在甲板上的圆台形基座上,位于舷边导缆器与绞缆机之间,用来改变缆绳方向,以便引至卷筒。滚轮旁的羊角可以防止系缆松弛时滚落到甲板上。导向滚轮通常作为配合锚机绞缆的导缆装置。
7. 中心通缆式钻杆的使用与维护
中心通缆式钻杆是孔底测斜单元与孔口测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装置,是保证定向钻进顺利实施的重要配套钻具,主要应用于煤矿井下定向钻进、煤矿井下回转钻进以及其他地质受控定向钻进工况。
随钻测量系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分为有线(电缆)和无线两种。中心通缆式钻杆作为有线(电缆)传输方式可直接向孔底传感器供电,实现孔底与孔口设备之间的双向通讯,实时性好、数据传输率高。同时中心通缆式钻杆解决了以往产品电缆与钻杆联接以及电缆之间联接的安装问题,能够有效保证有线(电缆)随钻测量系统信号的传输。
一、中心通缆式钻杆的结构原理
中心通缆式钻杆由钻杆体、传导装置、绝缘装置和支撑装置四部分组成,如图5-10、图5-11所示,而传导装置、绝缘装置、支撑装置构成了钻杆的中心通缆装置,影响着随钻测量信号的传输。
图5-10 中心通缆式钻杆结构图
图5-11 中心通缆式钻杆爆炸图
1.钻杆体
采用摩擦焊接方式将钻杆体与公母接头焊接为一体。钻杆体不仅是中心通缆式钻杆其他部分的载体,也是保证定向钻进施工的首要条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施工的安全性。
2.传导装置
中心通缆装置由锥接头、导线、柱接头和变径弹簧等组成,其作用是传递孔底与孔口设备之间的双向通讯信号。
3.绝缘装置
绝缘装置由塑料公接头、线管和塑料母接头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将中心传导装置与冲洗液隔离,保证中心传导装置的通信安全,防止传导过程中通信信号损失。
4.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由定位挡圈和稳定器等组成,定位挡圈的作用主要是将塑料公母接头在钻杆体内轴向定位,防止钻杆联接时中心传导装置和绝缘装置窜动,保证信号传递的可靠性。稳定器能减少泥浆或其他介质对线管的扰动,避免因线管断裂而造成传导装置与钻孔介质导通。
二、中心通缆式钻杆的工作条件
1.中心通缆式钻杆的主要功能
中心通缆式钻杆是定向钻进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定向钻进过程中受力最复杂、工况最恶劣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有:
1)钻进时传递钻机施加给钻头的轴向压力,承受孔底马达的反扭矩;
2)起下钻具时传递钻机对钻具施加的推拉力;
3)作为介质通道,向孔底输送冲洗液。
为了方便孔内事故的处理,中心通缆式钻杆既可用来进行定向钻进施工,也可进行常规回转钻进施工。因此,中心通缆式钻杆还应满足常规回转钻进时向钻头施加扭矩的要求。
2.中心通缆式钻杆的工作条件
中心通缆式钻杆组成的钻杆柱是一个弹性系统,在定向钻进过程中钻杆所受载荷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中心通缆式钻杆在三维空间中承受着复杂交变的拉、压、扭、弯曲、振动等载荷,加上磨损腐蚀等作用,在经过一段时效后很可能在应力集中部位断裂。同时,伴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以及卡钻、埋钻等事故的发生,钻杆的受力情况将变得更为复杂。中心通缆式钻杆的工作条件决定了中心通缆式钻杆将是钻进过程中受力最复杂、工况最恶劣的部件。
钻杆承受的基本载荷有:
1)拉力和压力。钻进过程中,钻杆向钻头施加轴向压力时钻杆受压,提钻时钻杆受拉。在处理孔内事故进行强力起拔时,钻杆会受到较大的拉力。
2)扭转。由于钻杆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承受或传递扭矩,因而使得钻杆处于受扭状态,产生扭应力。特别是在处理孔内事故时(中心通缆式钻杆在处理孔内事故时可以回转),钻杆突然停止回转,此时钻机等设备的回转部分和钻杆柱的回转动能使钻杆受到扭转冲击,产生很大的扭应力。
3)弯曲。在常规钻进施工中,由于钻杆在离心力以及轴向压力作用下失稳,产生弯曲,钻杆柱内部产生弯曲应力。在施工定向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钻孔轨迹,会引起钻杆在孔内的弯曲变形。弯曲的钻杆柱进行回转时,钻杆内产生的交变应力易引起钻杆的疲劳破坏。
4)弹性振动。钻杆柱是一个弹性系统,在弯曲及扭转等因素的复合作用下,会发生纵向和横向振动。严重时,钻杆柱的振动使得钻机等配套设备受迫振动,影响钻具及配套设备的寿命。
三、中心通缆式钻杆的主要技术参数
中心通缆式钻杆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钻杆尺寸:钻杆体73×5.6mm,接头外径75mm;
2)钻杆定尺长度:3m;
3)钻杆抗拉能力:800kN;
4)钻杆抗扭能力:6500N·m;
5)绝缘电阻:>2MΩ;
6)中心通缆装置电阻:<0.5Ω;
7)使用寿命:20000m或1年。
四、中心通缆式钻杆的装配过程
1.中心通缆式钻杆的装配步骤
中心通缆式钻杆在施工定向孔过程中,把孔底信号传递给孔口监视器,因而要求其电阻率低,信号输出稳定、可靠。钻杆的装配要认真仔细,确保装配质量,为此钻杆装配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稳定器6装入钻杆体内,然后用内卡簧钳将孔用弹性挡圈装至钻杆体内,并将定位挡圈4装至弹性挡圈处;
2)将密封圈装入线管5的密封槽后,与塑料母接头7组装在一起,并将组装体从钻杆体公接头端装入钻杆体;
3)用专用工具将塑料公接头2与塑料母接头7和线管5的组装体连接在一起;
4)调节塑料公接头2左端面到钻杆体左端面距离为14±0.5mm,塑料母接头7右端面到钻杆体右端面距离为23±0.5mm;
5)将导线10装入线管5内,然后在塑料母接头7端装入柱接头8,并在塑料公接头2端装入锥接头3;
6)用万用表测量中心通缆装置的电阻。将万用表探针分别插入中心通缆装置两端的柱接头和锥接头内,测量中心通缆装置的电阻。若电阻小于0.5Ω,中心通缆装配合格,否则即为不合格;
7)将变径弹簧9塞入柱接头8中,并在塑料公母接头的密封圈处和钻杆螺纹均匀涂抹少量黄油,最后带上螺纹保护帽,完成装配。
2.中心通缆式钻杆的检验
中心通缆式钻杆装配过程中,应仔细检查以下事项:
1)检查中心传导装置和绝缘装置是否能在钻杆体中窜动。若中心传导装置和绝缘装置在钻杆体中发生轴向窜动,势必影响绝缘装置的密封性以及其使用寿命,进而影响中心通缆式钻杆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检查塑料接头装配情况,保证连接牢固。测量塑料公接头2左端面到钻杆体左端面距离以及塑料母接头7右端面到钻杆体右端面距离。保证塑料公接头2左端面到钻杆体左端面距离为14±0.5mm,塑料母接头7右端面到钻杆体右端面距离为23±0.5mm。
3)用万用表测量中心通缆装置电阻。对于测量结果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更换。
4)检查变径弹簧9是否有松动,保证变径弹簧9不从公接头3中脱出。
5)检查钻杆螺纹处是否涂有黄油。
五、中心通缆式钻杆使用的注意事项
中心通缆式钻杆在出厂之前已装配完毕并检验合格,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请勿随意拆卸钻杆体内部装置。搬运装卸中心通缆式钻杆过程中,不得磕碰、严禁扔甩,以免损坏其零部件。
1.中心通缆式钻杆的合理存放
钻杆存放时应注意几点:
1)钻杆必须存放在钻杆架上;
2)钻杆存放时丝扣应涂抹防锈油并戴上保护帽;
3)钻杆存放处应清洁、无腐蚀性物品(特别是在井下存放时,应避水,高硫化氢矿井应做好防腐蚀工作);
4)新旧钻杆应分区存放。
2.中心通缆式钻杆的合理使用
中心通缆式钻杆是实施定向钻进工艺的必要钻具,合理使用钻杆是改善其工作条件和增强信号传递的稳定性的首要措施,对定向钻进工艺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使用中心通缆式钻杆时应注意几点:
1)严格遵照钻进规程,制定合理的钻进工艺,钻斜孔或分支孔等要选择合适的曲率半径。
2)将钻杆运到钻场后应先检查钻杆塑料公母接头是否松动或其他缺陷,检查钻杆中心通缆装置的通断性,确保钻杆通讯正常。
3)加接钻杆时必须在钻杆螺纹及公塑料接头上涂抹润滑剂,并检查弹簧安装是否到位。
4)加接钻杆时用自由钳将钻杆上紧,不得使用钻机拧扣(使用自由钳时应避开钻杆螺纹部位)。
5)卸钻杆时用钻机将丝扣拧松1~2圈,然后手动卸下钻杆。
6)钻杆不用时必须及时戴上保护帽,防止煤粉进入。
7)在高硫化氢矿井进行施工时,钻杆使用完以后应及时升井。
8)做好钻杆的使用记录,避免新旧钻杆混用。
钻杆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手力无法将公母螺纹端面拧紧至接触或无法轻松卸扣,则说明钻杆螺纹磨损严重,需要更换新的钻杆。如钻杆螺纹完好,而信号传输发生故障,则需要对中心通缆装置进行维护,更换相应零件,易损件见表5-3。
表5-3 易损件明细表
六、中心通缆式钻杆的维护保养
为了提高钻杆的使用寿命,需要对中心通缆式钻杆进行日常维护。
1)使用完钻杆后应及时检查,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处理。
2)钻杆使用累计进尺达20000m或是使用期限达到1年后,需要对钻杆整体性能进行检验。检查的事项应包括:①钻杆丝扣磨损情况;②钻杆杆体的磨损情况;③塑料公母接头是否有松动或其他缺陷;④塑料公母接头上的密封圈是否完好;⑤定位挡圈是否有变形或者裂纹;⑥中心通缆装置的电阻;⑦检查不锈钢柱接头和锥接头是否有锈蚀等现象。
钻杆体是中心通缆式钻杆传递压力和承受扭矩的部件,若钻杆丝扣磨损严重或钻杆体在直径方向上磨损超过2mm,则应报废处理;中心通缆式钻杆的中心通缆装置在冲洗液的长期扰动以及其他介质的腐蚀作用下,容易损坏,因而应对相应部件进行更换维护,并做好钻杆维护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