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测定”的实验:
(1)甲组的方法是: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加到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根据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来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除盐酸、试样与水以外,判断反应是否完全必须用到的试剂是___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___。
(2)乙组的方法是: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经换算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2的质量。用右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请分析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___;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操作方法是__形成连通器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与甲、乙组操作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混合物中的Na2CO2含量。设计方法是___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并计算出样品中Na2CO2的质量。__CaCl2+Na2CO3==CaCO3↓+2NaCl___。
2. (2011仪征市一模)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为鱼提供氧气,过氧化
【进行实验】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故答案为:红2CaO2+2H2O=2Ca(OH)2+O2↑
【意外发现】较长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滴入酚酞后变色了的液体颜色又变回无色,是因为Ca(OH)2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掉了;故答案为:Ca(OH)2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成生了碳酸钙
(1)药水瓶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O2中的水蒸气,起干燥作用;故答案为:吸收O2中的水蒸气
(2)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钙含量可能会偏小的原因是:生成的氧气排走了空气,造成瓶内气体质量增大;故答案为:生成的氧气排走了空气,造成瓶内气体质量增大(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394.0g-378.0g=16.0g;
设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144.0g?x 16g
144 |
144.0g?x |
32 |
16g |
3. 绿豆发芽实验中,杯子的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
C装置水较多且在水面上有油层,其作用是什么? (3)在上述五个实验装置中,请找出一组对照实验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唯一变量是什么? (4)如果只探究光照是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应...
4. 植物枝条实验中水上油层有什么作用
下图中的实验装置是用来探究影响枝条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1)实验中探究了哪两个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2)请你依据(A)、(B)、(C)三组的实验条件,找出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什么?
(3)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4)你认为实验中油层和棉绒的作用是什么?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A光照湿润不如B光照干燥的失水速度大14<32,表明空气湿度(空气的含水量)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B光照干燥比C黑暗干燥的失水速度大32>8,表明光照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影响.
(2)探究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量皆相同.表格中A、B只有一个量不同水分(潮湿、干燥),因此A、B是对照试验,变量是水分;A、C也只有一个量不同光照(光照、黑暗),因此A、C是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A、C有两个变量光照、水分,因此不是对照试验.实验中的对照组是A与B;B与C.
(3)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光照越强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环境越干燥失水速度越大,环境越潮湿失水速度越小.
(4)油层和棉绒可以隔绝空气防止水分的蒸发使蒸腾作用失水速度增大影响实验效果,此外棉绒还能固定植物.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
(2)A与B、B与C;
(3)光照越强失水速度越大,光照越弱失水速度越小、环境越干燥失水速度越大,环境越潮湿失水速度越小;
(4)防止水分蒸发影响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