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NO2是一种有毒易溶于水的红棕色气体,实验室制取NO2的原理是:Cu+4HNO3(浓) △ . Cu(NO3)2+2H2O+2N
(1)B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C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D是锥形瓶,常内用作反应容器;E是铁架台容,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
故填:B是水槽;C是集气瓶;D是锥形瓶;E是铁架台.
(2)制取二氧化氮时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应该用E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二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尽可能地防止二氧化氮向外扩散,最好用A装置收集.
故填:E;A.
(3)装置F除了用来制取氧气外,还可以用来完成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故填:完成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㈡ 化学反应中的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
制氧气 发生装置来:固固加热 收集装自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制氢气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
制二氧化碳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制氯气 发生装置:固液加热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制二氧化硫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制二氧化氮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制一氧化氮 发生装置:固液加热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
制氨气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制甲烷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制乙烯 发生装置:液液加热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
制乙炔 发生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
㈢ 制二氧化氮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为什么一个用分液漏斗一个用
(一个可用排水,向上排空气,一个只能用向上排空气)且,NO2需用NaOH吸收尾气
㈣ 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下面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H2O+2NO2↑.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1)利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为了防止二氧化氮污染环境,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气体,即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氮较好.
由分析可知,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分别选用B、E装置.
(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3)一氧化氮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4)因为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氮比让禅誉空气运动的慢,为了坦段缩短演示实验的时间,二氧化氮最好放在上面的集气瓶袭迟中.
故填:上.
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能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向下扩散,最后两个集气瓶中的气体都变成红棕色.
㈤ 一氧化氮的制备及装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原理、装置、注意事项
本发明公开的一氧化氮气体发生装置及制备方法,包括扩散式混合器,扩散式混合器分别与液氨处理单元、空气处理单元和氨氧化炉相连接,液氨处理单元由依次相连接的液氨罐、水浴蒸发器和气体质量计量控制器A组成,空气处理单元由依次相连接的空压机、布袋除尘器、气体质量计量控制器B和电加热器构成,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A和电加热器分别与扩散式混合器相连接.分别经液氨处理单元和空气处理单元得到的氨气和空气,在扩散式混合器内充分混合,于氨氧化炉内发生燃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本发明装置,适用于化工、环保和医药等行业,保证这些行业在进行某些试验时,对一氧化氮气体的需求.
㈥ 二氧化氮是如何制取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用铜和浓硝酸反应。裂明
制取方法:
一.实验室里大部分情况下用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收集二氧化氮的方式: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氮易溶于水,所以不可以用排水法进行收集。)
尾气的处理:
二.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快速吸收尾气。
2NO2+2NaOH=NaNO2+NaNO3+H2O
(6)实验室制二氧化氮发生装置扩展阅读:
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化学式NO2。高温下棕红色有毒气体。在常温下(0~21.5℃)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而共存。有毒。有刺激性。溶于浓硝酸中而生成发烟硝酸。能叠合成四氧化二氮。与水作用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盯滑与碱作用生成硝酸盐。能与许多有机化合物起激烈反应。
二氧化氮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尾气、锅炉废气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还是酸雨的成因之一,所带来的环境效应多种多样,包括:对湿地和陆生植物物种之间竞争与组成变化的影响,大气能见度的降低,地表水的酸化、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藻类大量繁殖而导致缺氧凯源腊)以及增加水体中有害于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毒素含量。
㈦ 实验室制NO2方法
这个是实验室制法,没见过用硝酸铅气体名称:二氧化氮
化学式:NO2
相对分子质量:46
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和水反应
颜色:红棕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㈧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方法具体点!谢谢!!
分类: 生活
问题描述:
方法,原料,条件等等,越详细越好
解析:
如果你是读化学的就用以下办法制一启兆氧化氮、二氧化氮
硝酸+铜(或其它金属)
浓硝酸+铜生成二氧化氮
稀硝酸+铜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空中被氧化成二氧州知化氮,必须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
自己例方程,配平,然后按配平的比例加。必须在密封及有通风橱中进行。否则中毒了不关我的事册旁消。
㈨ 实验室制取NO NO2 O2 NH3 H2 N2的 装置 区别与联系,为什么,有图更好,详细点
实验室制法:
O2:KMnO4/KClO3(一般要+MnO2/KMnO4)加热。用固固加热,排水法收集。或常温下催化(一内般用MnO2)分解H2O2(质量分容数一般用10%)溶液,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H2:非氧化性酸加活动性H前Ca后的金属,如Zn+稀硫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CO2:CaCO3+稀盐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2:NaNO2+铵盐(NH4Cl或(NH4)2SO4,不能用NaNO3,易爆炸),加热。用固固加热,排水法收集。
NH3:碱石灰+铵盐固体(同上)加热,或加热分解浓氨水。用固固加热,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H2:锌颗粒+稀盐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O:铜和稀硝酸,固液不加热,排水法收集
NO2:铜和浓硝酸,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气法!
A:固固加热B固液不加热C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E向上排空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