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图甲可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图乙可用排水法收集NO
A.因碘与酒精不分层,则不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因NO不溶于水,专导管短进长出可收属集NO,故B正确;
C.1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mL溶液,所以不能利用100mL容量瓶配制150mL盐酸,故C错误;
D.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但在试管口处氨气与HCl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利用氯化铵制取氨气,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溴
A、利抄用形成的稳定的液面差可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故A正确; B、萃取剂的选择标准是:溶质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且两溶剂之间不能相互溶解,乙醇和水能互溶,故B错误; C、洗气装置必须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而C装置不具备,故C错误; D、判断热稳定性应采取加热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A. |
3.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 除去Cl 2 中的HCl
A.因碘来与酒精不会分层,则自不能利用分液漏斗来分离,故A错误; B.氯气、HCl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不能利用碱来除去氯气中的HCl,故B错误; C.NO不溶于水,导管短进长出,可利用排水法收集NO,故C正确; D.氯化铵受热分解,在试管口处HCl与氨气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利用氯化铵制取氨气,故D错误; 故选C. |
4.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甲可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图乙可用排水
A.因来碘与酒精不分层,则不自能利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错误; B.因NO不溶于水,导管短进长出可收集NO,故B正确; C.1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mL溶液,所以不能利用100mL容量瓶配制150mL盐酸,故C错误; D.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但在试管口处氨气与HCl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利用氯化铵制取氨气,故D错误; 故选B. |
5.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溴C.除去Cl2的杂
A、利用形成的稳定的液面差可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完好,故A正确;
B、萃取剂的选择标内准是:溶质在原容溶剂中的溶解度小于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且两溶剂之间不能相互溶解,乙醇和水能互溶,故B错误;
C、洗气装置必须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而C装置不具备,故C错误;
D、判断热稳定性应采取加热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A.
6.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D能达到实验目的,
因为NO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并且能与氧气反应内,所以只可用容排水收集,因此D能达到实验目的。
A你没有标明用于什么实验,所以无法确定能否达到达到实验目的;
B、Cl2和HCl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不能达到除去杂质的实验目的;
C、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NH3和HCl又反应生成NH4Cl,所以无法达到收集NH3的目的。
7.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 实验室制氨气C.除去Cl2
A.分液应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酒精和碘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氯专化铵加热分解生成属氨气和HCl,二者能重新反应生成氯化铵,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氨气,故B错误;
C.氯气和HCl都能与NaOH反应,应通过饱和食盐水分离,故C错误;
D.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8.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和酒精B.除去Cl2中的HClC.排水法收集NOD.配
A.碘易溶于水酒精,不能用分液发生分离,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氯气和HCl都能与回NaOH反应,应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B错误;
C.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C正确;
D.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应用烧杯,故D错误.
故选C.
9.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除去Cl2中的HCl杂质B.分离乙醇和乙酸C.检查装置气
A.洗复气时导管应长进短出,故A错误;制
B.乙酸和乙醇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应用蒸馏法,故B错误;
C.关闭止水夹,如长颈漏斗形成一段水柱,且在一定时间内水柱液面不变化,可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
D.绿化爱加热易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温度稍低时又可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故D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