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的目的是 &..
(1)制取一氧化碳(将二氧化碳转换为一氧化碳) C+CO 2 Cu+CO 2 还原性(4)防止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证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燃性
⑵ 为了探究铁与氯气的反应,某同学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下图:实验步骤为:(1)用注射器
(3)铁复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制氯化铁,可以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保持红热,产生棕褐色的烟,Fe3+具有能使硫氰化钾溶液变红的特性,故答案为:棕褐;红; (4)Fe3+与KSCN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Cl2+2OH-=Cl-+ClO-+H2O;吸收尾气Cl2; (5)氯化亚铁具有还原性,高锰酸钾具有氧化性,高锰酸钾氧化氯化亚铁生成三价铁,高锰酸钾被还原为Mn2+,如果颜色褪去,则证明原生成物中含有氯化亚铁, 故答案为: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并振荡,如果溶液的紫色褪去,则证明原生成物中含有氯化亚铁,否则原生成物中不含氯化亚铁.
⑶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初中化学)
1、剧烈燃烧,产生很浓的白烟。 2、左 3、4;白磷易燃,着火点较低;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⑷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试回答:(l)该装置存
(1)尾气没有进行处理,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 (2)先通入一氧化碳 (3)红色固体变为黑色;3CO+Fe 2 O 3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
⑸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①A装置的目的是______,所发生的
①实验的目的是要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的反应制取一氧化碳.所以,A装置的目的是制取一氧化碳,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CO2 高温 | .
⑹ 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据此回答:(1)
(1)、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 (2)、A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B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B试管之外,从而使得B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 (3)、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除了有无细菌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可见细菌是变量 (4)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5)、该实验是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即高温灭菌.通常保存盒装或袋装牛奶也是利用的高温灭菌法,又叫巴斯德消毒法. 故答案为:(1)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2)A(3)细菌(4)是(5)牛奶
⑺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A.黑暗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B.土壤对鼠妇
由分析可知:此题属于对照实验,根据图示湿土和干土不难看出此实验的变量只有一个是土壤干湿度,即水分,因此次实验探究环境因素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故选:C
⑻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在不断运动 (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变红也可) 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筹异(符合题意均可)
⑼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性氨气遇到的酚酞试液变红.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版学实验权,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 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故答案为:(1)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2)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⑽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2)点燃的红磷,在集气瓶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 点燃 |
与某同学涉及了如下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机械表如何入手
发布:2025-09-22 14:32:23
浏览:64
中信阀门厂
发布:2025-09-22 13:55:40
浏览:248
轴承加多少最好
发布:2025-09-22 13:49:18
浏览:215
开标工具箱
发布:2025-09-22 13:03:23
浏览:5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