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是什么
实验室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玻片。
分析: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选甲装置: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
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加热)。
反应的注意要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炸裂试管。
2、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均匀受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
3、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4、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
5、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
6、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收集气体不纯)。
7、实验结束时,先导气管出水,再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回流试管炸裂。
8、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实验室制氧气
『贰』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由于是固体加热,为防止试管口冷凝液回流至试管底引起试管炸裂,所以加热的试管需要管口向下;采用排水法的原因是因为氧气很难溶于水,若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那是因为氧气比空气重。
『叁』 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原理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2KClO3=(MnO2)2KCl+3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2H2O=2H2↑+O2↑
反应原理:
1、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由于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步骤: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并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点燃酒精灯,试管均匀受热后,就使酒精灯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
⑤收:根据所选的收集装置来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⑥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⑦熄:熄灭酒精灯。
验满:(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集气瓶口有气泡出现,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肆』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的双孔塞突然弹起原因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的双孔塞突然弹起的原因是产生氧气后压力增大造成的。
『伍』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很多,你认为要注意哪些,至少写出两种,并说明原因______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固液常温型的装置,而且要注意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跑出;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而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注意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混入空气使收集的氧气不纯.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尽可能排出集气瓶内的空气,以收集到比较纯的氧气(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陆』 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由什么决定的 气体的收集装置呢
气体的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形态(固体、液体)决定.
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毒性、溶解性以及密度决定.
密度比空气小的用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的的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的气体还能用排水法收集.
有毒的气体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手机.
若该可溶性气体有毒,则可以改用排酒精.、煤油等等..
『柒』 实验室制取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由什么决定的气体的
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与溶解性决定并且与化学性质有关
例如,M>空气版的用向上权排空气法,反之用下排
几乎所有气体都可以用排溶液法
CO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使用排水法
CO2气体溶于水不能排水法,使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利用HCO3-离子抑制溶解
同理Cl2就用饱和NaCl溶液。SO2用饱和碳酸氢钠。SO3不能排水溶液,一碰水就变成硫酸
F2不能排水溶液因为会和水反应,我们又可以用无水乙醇之类的有机液体。高中化学反应中我们不自取F2
不要以为排硫酸就能得到干燥气体,理论上可以但是你不可能把手伸入硫酸
有毒气体如氰化物我们要用排气厨操作
『捌』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决定发生装置的因素
(1)实抄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决定发生装置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的因素是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等;
(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活塞,如水不能向下滴时,说明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与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氨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应选的发生装置是:A;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又极易溶于水,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是E,收集装置不能选C的依据是氨气极易溶于水;
(4)教材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或沙,目的是:为了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要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在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水和沙子不能代替,原因是沙子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为:(1)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等;
(2)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活塞,如水不能向下滴时,说明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A;E;氨气极易溶于水;
(4)不能;沙子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玖』 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条件(固固反应还是固液反应等)
收集装置的选版择依据是:气体权的物理性质_(与空气的密度比较相对大小与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为易溶气体,空气通常的相对分子量大小为29,比较相对分子量大小大体上就能比较出是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还是用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拾』 为什么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氯化氢的装置不同
因为反应物的状态不同、反应条件不同
另外得到的气体的水溶性不同、密度大小不同
实验室制取氧气——最常用的是固-固反应加热型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常用的是固-液反应不加热型装置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最常用的是固-液反应加热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