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1)该实验所用的石墨棒须经过预处理;先经高温
(1)如果石墨棒表面光滑,生成的气体在电极上无法保存,所以不能形成燃料电池,这样处理的石墨表面变得粗糙,且具有吸附性,使生成的气体在石墨棒上保存,为下一步实验作基础;
故答案为:使石墨棒表面变得粗糙,有利于吸附气体;
(2)要使发光二极管发亮,必须有电流通过,当打开S1、关闭S2时,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之间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无电流通过;
关闭S1,该装置形成电解池,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上有氢气生成,阳极上有氧气生成,且处理过的石墨棒有吸附性,所以两极上存在气体;
打开S1,关闭S2,两电极上分别有氢气、氧气,所以该装置形成燃料原电池,有电流通过二极管,所以二极管发亮.
故答案为:关闭S1;电解一段时间后,打开S1,关闭S2;
(3)开始时属于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后来属于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则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能量的主要转化形式是:电能→化学能→电能;
故答案为:电能→化学能→电能;
(4)①按下开关S1时,该装置为电解池,C1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为阴极,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即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其电极反应为:2H++2e-=H2↑;
故答案为:阴极;2H++2e-=H2↑;
②断开开关S1,迅速按下开关S2,两电极上分别有氢气、氧气,所以该装置形成燃料原电池,C2上有氧气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水.
打开S1,关闭S2,两电极上分别有氢气、氧气,所以该装置形成燃料原电池,C2上有氧气为燃料电池的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水,其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故答案为:正极;O2+4H++4e-=2H2O.
B.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
(1)静止 (2)钩码个数 (3)转动
试题分析:实验时,通过两个滑轮和下方挂着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通过调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车就会处于静止状态;当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就会转动。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
1
、f
2
的关系。小车受到的拉力f
1
和f
2
分别等于水平桌面两端所挂钩码的重力,可以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来改变f
1
和f
2
的大小;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小车受到的力f
1
和f
2
不在一条直线上,小车受到的不再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会转动。
点评:此题通过实验探究考查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操作要求,一定要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道好题。
C. 如图所示,这个图片的实验装置是否正确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该装置无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因长颈漏斗的与外界直接相连,没有密封,该装置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到气管用弹簧夹夹住,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少量水,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说明气密性良好
D.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Ⅰ.这些装置都有其优点,其中发生装置的图1,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Ⅰ、可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如:发生装置操作是否简单,能否控制反应速率,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等;
(1)图2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图3中打开活塞,固液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活塞,容器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漏斗,反应停止;
(3)图4的优点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试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且可以节约药品,操作方便;
(4)图5的优点是可通过将试管拿出和放入液体里,使反应发生和停止;
(5)图6的优点是打开活塞,固液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活塞,U型管内压强增大,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边的下降,与固体分离,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Ⅱ、尾气处理处置可从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进行分析;
(6)图7中气体通入液体,可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被充分吸收;
(7)图8有漏斗,气体溶于液体后液面不会上升太多,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8)图9气体可充分与液体接触被充分吸收,尾气被吸收,引起装置压强减小,液体最多进入小球,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不会引起倒吸;
(9)图10气体可充分与液体接触被充分吸收,尾气被吸收,引起装置压强减小,液体最多进入长颈漏斗,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不会引起倒吸;
故答案为:Ⅰ、(1)可以控制反应速率;通过控制液滴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容器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过弹簧夹的开闭控制试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4)操作简单,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通过将试管拿出和放入液体里,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通过活塞的开闭控制U型管内压强,从而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Ⅱ、(6)使气体充分吸收;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
(7)防止液体倒吸;有漏斗,气体溶于液体后压强减小,液面不会上升太多,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8)既能使气体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且液体最多进入小球,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9)既能使气体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从而使气体充分吸收,且液体最多进入长颈漏斗,压强变化,又会流回烧杯,从而可防止液体倒吸.
E. 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可知:实验装置
由题干图可知: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且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
故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如果ab导线水平变为向左运动,即电流的方向会发生改变,故cd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也随之改变,故所受力的方向会改变;
故答案为:电磁感应;发电机;会;
F. 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如果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则:(1)导体cd将______(选填“随
(1)由题干图可知: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专场中属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 (2)据上可知实验装置左侧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发电机就是该原理的典型应用; (3)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随;(2)发电机;(3)电动机. |
G.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越好,其原因
(1)实抄验桌面越光滑越好,袭小车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摩擦力对实验影响小.
(2)实验中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拉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这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3)把小车换成一张硬纸片,硬纸片的质量比较小,硬纸片对桌面的压力小,硬纸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以小明的想法有道理.
故答案为:(1)减小摩擦因素对实验的影响;(2)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有道理,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H. 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由甲图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底;由丙图可知,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所以,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
故答为:(1)甲: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从而炸裂集气瓶底;
丙: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从而防止二氧化硫逸出污染空气.
I.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a是装有水的透明塑料管
(1)图(A)是装制有水的透明塑料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可以用来说明连通器原理;
(2)图(B)是托盘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
(3)物体在空气受到的拉力是F 1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是F 2 ,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F 浮 =F 1 -F 2 ,物体浸没水前后分别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求出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求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G 排 ,比较F 浮 和G 排 的大小,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图(D)所示的实验装置为“U形管压强计”,利用它可以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和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故答案为:(1)连通器;(2)天平;质量;(3)阿基米德;(4)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
J.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ρ=1.2×10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2m=1.2×103Pa.复
∵当玻璃管制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
又∵p硫酸铜=ρ硫酸铜gh硫酸铜,
∴h硫酸铜=
p硫酸铜 |
ρ硫酸铜g |
1.2×103Pa |
1.2×103kg/m3×10N/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