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时的操作是什么
1、氢氧化钙研磨成20--40 目的粉末加分析实验水于离心试管中,搅拌,离心,取出上清液,
即制得氢氧化钙溶液。
2、取碳酸钠试剂,加分析实验水溶解,制成碳酸钠溶液。
3、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
B. 某同学做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为使反应完全,先往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不对,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还是呈碱性的,看不出有没有反应完的,其实这个只要放到不再有沉淀产生了就停下就可以了的。
C. 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不行吧,碳酸铜也是绿色沉淀的。
可以用铝片、铝条试,加入表面打磨光洁的铝,产生气泡(氢气),说明其中含有氢氧化钠,
或者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沉淀颜色立刻变黑。即生成了氧化银。
D. 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中的一种,对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各题
B和C能够产生沉淀,B和A能够产生气体,因此B是碳酸钠,A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带入验证符合框图转化关系,因此:
(1)A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2)A与C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3)B与C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故答案为:(1)HCl;
(2)复分解反应;
(3)Na2CO3+Ca(OH)2=2NaOH+CaCO3↓.
E.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碳酸钠的性质实验,烧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并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实验开始前,称
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钙,但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确定: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反应部分二氧化碳;也可能没有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是:氢氧化钙;不能;
②检验氢氧化钙的操作是:取样加水溶解并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钙;然后继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碳酸钙;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 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 | 结 论 |
步骤一 | 取样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 | 证明 Ca(OH)2存在 |
步骤二 | 继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证明 CaCO3存在 |
预测的反应现象 | 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 | Na2CO3、Na2SO4 | Na2CO3+Ca(OH)2=CaCO3↓+2NaOH |
F.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反应
因为氢氧化钙是微溶的
滴加的氢氧化钙比碳酸钠溶液要少得多,而氢氧化钙微溶,所以量很少
而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碳酸钠,因为氢氧化钙溶液比碳酸钠溶液多得多,所以碳酸钠充分反应。
又因为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大的多,所以反应的氢氧化钙量相差也很大,在氢氧化钙中滴入碳酸钠显然氢氧化钙反应的更多,所以沉淀更多
2CaCO3+CO2+H2O=2CaHCO3,CaHCO3可溶,那么沉淀出的不多
G. 怎样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制取较高纯度的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
碳酸钠
→
氢氧化钠
+碳酸钙
方程式: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工业上用
石灰乳
和碳酸钠溶液制取NaOH
至于为什么不用
成清
石灰水
,是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澄清石灰水
中只有极少量的Ca(OH)2,其与Na2CO3反应所得的NaOH量也较少,故制取NaOH用Ca(OH)2浓度相对较大的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
H.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什么
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离子方程式:Ca2+
+
CO32-
=CaCO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白色沉淀。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复分解反应往往不能进行到底而产生混合溶液。但是在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这个反应里,由于产生了沉淀,所以反应能够进行
I.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是如何反应的
你自己都说了是微溶,自然有少量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与碳酸钠反应。其实,并不是所有反应都一定要遵循置换反应的定律才能反应(生成水、气体或沉淀)。如氯化钠和硫酸,是没有水、气体与沉淀生成,看似不能反应,其实只要是浓硫酸,就可以反应。有许多概念、定理只限于初中,到了高中,它就不一定对。若还有不懂,联系我。
J. 实验室有两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分别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请你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
碳酸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以根据溶解性进行鉴别,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放出,所以本题答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