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快速泄放电容余电电路怎么设计
根据电容值和你所需的放电时间来计算电阻,根据RC电路的时间常数
τ=RC,
R=τ/C,
如电容1000uF,泄放余电时间为1秒,则:
R=1/10^-3=10^3=1K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电阻的功率,电阻功率P和电容电压U有关,
P=U^2/R
㈡ 电容充电、放电装置的设计与制作实训报告总结
电池输出电压误差(例如说输出为5V,实际为4.98V或者其它数字);
充电时,电池的内阻导致电压上升较慢;
温度,导致电容谐波分量增多,从而影响输出电压
电阻本身阻值的误差。意思同第一条
㈢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的5.8 导体及其他
5.8.1 单台电容器至母线或熔断器的连接线应采用软导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单台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
5.8.2 电容器组的汇流母线和均压线的导线截面应与分组回路的导体截面一致。
5.8.3 双星形电容器组的中性点连接线和桥形接线电容器组的桥连接线,其长期允许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5.8.4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所有连接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
5.8.5 用于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支柱绝缘子,应按电压等级、泄漏距离、机械荷载等技术条件选择和校验。
5.8.6 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5.8.6.1 额定电压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
5.8.6.2 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最大稳态不平衡电流。
5.8.6.3 应能耐受故障状态下的短路电流和高频涌放电流。并应采取装设间隙或装设避雷器等保护措施。
5.8.6.4 准确等级可按继电保护要求确定。
5.8.7 用于高压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5.8.7.1 绝缘水平应按接入处电网电压选择。
5.8.7.2 一次额定电压不得低于最大不平衡电压。
5.8.7.3 一次线圈作电容器的放电回路时,应满足放电容量要求。
5.8.7.4 准确等级可按电压测量要求确定。
6 保护装置和投切装置
㈣ 电容器组为什么要装设放电装置,有哪些放电方法
如果不放电的话上面的电荷会保持很长时间
放电有电阻和电抗器
㈤ 电源高压电解电容两端存在310VDC-450VDC电压,请问放电电路该怎样去设计才合理谢谢大家的赐教,谢谢!
如果是开关电源电路中的300V直流滤波电容的话,不用专门设置放电电路
如果你是维修师傅的,需要在维修过程中对电容放电,可以直接采用手中30W的
电烙铁插头两端对之放电即可。
还有什么疑问,Hi我。
㈥ 电容器组为什么要装设放电装置,有哪些放电方法
电容器的放电负载不可以装设熔断器或开关,因为如果熔断器和开关在电容器本身故障情况下就会断开,在电容器本身无放电电阻或放电电阻损坏情况下,人为去碰触电容器会有安全稳患。
㈦ 如何自制一个高压电容放电装置
现在高压电容器基本上都有内置放电电阻,组装成套装置时一般还会配套回放电线圈,也是用答来放电以及做开口三角保护,当电容器退出维修时,还需要用接地棒再进行有效的放电,这是最起码的安全保障,希望上述回答能解决你的疑问。
㈧ 帮一个存有400V的电容放电,最好给上原理图,不用灯泡,改用电阻。
直接在电容的两端并入一个阻值足够大,功率也足够大的电容就可以了。如果你对放电时间要求不高的话就可以用比较常见的1/4瓦的电阻。大概计算一下400V 功率0.25W 算阻值 R=U*U/P=400*400/0.25 =640K 你可以选用1M的0.25W的电阻直接并联在电容两端就行了。
3s放电完成也是220V断开之后开始计时吧。如果220V在线的话,这个所谓的放电问题是不成立的。我也没仔细算,3s已经对于放电电路而言已经很长了。我觉得用以上方案可行。放电曲线类似反比函数曲线,电压会迅速降低,但是残余的电量会维持很长时间。如果你的设计思路是用于保护人员避免意外触电,就用以上方案,电压会很快降到安全电压以下的。
㈨ 功率因数补偿器电容如何设计自动放电为好
一般来说现在的电容器基本都带有放电电阻,但是其放电电阻也有放电时间限制,那么这个放电时间就可以通过功率因数补偿器进行设置,根据IEC的规定,对于低压电容器一般要求是三分钟之内,残留电压降低到50V以下。所以你在控制器中只需要设置投切延时大于3分钟就好。对于高压电容器规定是10分钟放电到75V以下,所以投切延时设置为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