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年级上册科学:怎样简易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所需材料:纸板、锡纸、木片或木条、剪刀、手工锯、白胶、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
步骤:
1、首先用木片做一个支架,如下图。
B. 储热式电暖器有何好处对比普通电暖器,绝对的优势是什么
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大方,不需要改造室内线路,固定在墙体上或者万向轮作移动式,即装即用,安装比水暖更简单,简便快捷与普通水暖相比从根本上节省了管材和初装费用,不影响居室的改造和二次装修储热式电暖器现在在市场上也是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其实这款产品的优点还是很不错的。储热式电暖器也是比较好的,这种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然后沿着热管或散片将热量散发出去。当油温达到85℃时,其温控元件即自行断电。
储热式电暖器和普通电暖器在市场上也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两款产品都是有着不错的作用。储热电暖器是一种新型的电采暖设备,其在夜间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期储存能量,以提供白天采暖。因此该储热电暖器可以实现电网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电采暖节省用户采暖费用。储热式电暖器和普通电暖器的不同点可多了去了,而且区别特别的大。高温固体储热材料比较适合储热式电暖器,如:氧化镁、氧化铁镁这两种材料被广泛使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储热电暖器都采用这两种材料,技术和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当然还有一些人在研究相变储热材料,如石蜡、无机水合盐、铝基合金等相变储热材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技术复杂,无法实现产业化,所以,至今还没有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电暖器。但相变储热材料用于太阳能储热,还是有优势的。
C. 有储蓄电热的电暖气吗
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取暖设备,储热式电暖器比起传统电暖器的使用效率更高。储热式电暖器怎么样?储热式电暖器特点有哪些?来看看参谋家小编的解答。
储热式电暖器怎么样,储热式电暖器特点
储热式电暖器怎么样?
储热式电暖器主要在晚上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期储蓄能量,来提供白天采暖。所以储热式电暖器能够实现电网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升发电设备利用率,还能够充分利用夜间便宜电采暖节约用户采暖开支。储热式电暖器在6-8小时内实现电、热能量转换、储蓄,在电网高峰时段,通过辐射、对流方式释放贮存热量,确保全天24小时室内供暖。
储热式电暖气通过耐高温电发热元件通电发热,特制的加热、储热材料磁性储热砖比热容、比重高,再利用耐高温、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储藏热量,根据取暖者的意愿调整释放速度,逐渐释放储藏热量。贮存热量的量可按照室外温度的高低人为调整。其钢制喷塑外壳能够保护、美化则对整个设备。
储热式电暖器怎么样
储热式电暖器特点
1、低谷用电,使用费用较低,它主要是夜间蓄电,夜间电价低于白天,同时它耗电量非常少,因此能源开支低,性价比高。全天24小时不间断供暖,主要是靠利用金属电热棒通过空气对流加上本身的辐射热同时转化为让室内舒适的温度,室温均衡稳定,温暖舒适;调节简便,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2、外形美观,安装便利;不必改造室内线路,固定在墙体上或万向轮作移动式,即装即用,安装相较于水暖更方便,从源头上节约了管材及初装费用,不影响居室的改造和二次装修。
储热式电暖器特点
3、工作安全可靠,免维护暖气片腔体内的节能储热材料具备零下10℃的防冻特性,不会由于天气寒冷出现冻裂散热片等问题。
4、储热式电暖器使用过程无噪声,不挥发难闻的味道。整个工作状态没有燃烧的过程,不存在消耗氧气或产生对环境有影响的污染气体。
D. 《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一体化设计与应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应用方式与一体化设计
2007中国太阳能十佳评选活动全面启动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以吸收太阳辐射能为热源,将太阳能转为热能以达到加热水的目的的整套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装置、储热装置、循环管路装置等。由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全年运行中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其独立应用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和地区差异性,在太阳能应用中除利用集热器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外,应采取热水保障系统(辅助加热系统)和储热措施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天候稳定供应热水。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应用方式分析
太阳能供热水系统按其集热、储热和辅助加热方式分为三种:1.单机太阳热水器,即分户集热、储热、辅助加热;2.集中式中央太阳能供热水系统,即集中集热储热、集中辅助加热或分户辅助加热;3.半集中方式,即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和辅助加热。
1.单机入户系统
家用太阳热水器的特点是用户单独安装、独立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对简单,且互不干扰。由于不存在计费问题,物业管理方便,但用户辅助加热部分耗能大,综合造价与同档次的中央热水系统相比相对较高;因无可靠的回水系统,供水管路存水变凉造成热能浪费,热水资源无法共享使系统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系统管道较多,与建筑配合难度较大。该系统适用于统一安装的多层建筑。
单机入户的供水系统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热器与水箱一体,白天水在集热器中加热后存储在水箱中,用水时采用落水法或顶水法取水;另一种为分体式系统,换热介质通过循环泵在集热器和水箱内换热盘管中循环,将太阳热能传递到水箱中,用水时靠自来水水压将热水顶出。该种形式水箱与集热器分离,容易与建筑配合以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
2.集中集热储热系统
集中式中央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的特点是集成化程度高,集中储热方式利于降低造价并减少热损失,辅助加热系统集中利于补热;热水系统供应管路简单,合理的干管循环回水保证供水品质,实现各用水终端即开即热;对于住宅小区,集中式系统相对分户系统有初期投资少、集成化程度高的优势,模块化的集热器与建筑结合也比较美观。但该类系统集中运行一旦出现故障,用户热水将不能得到保证,且用户使用前需放出较多冷水。该系统在用水时间上可能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当24小时供热水运行费用太高时,改用定时供热水将使用户用热水受到限制。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在上述系统中将集中辅助加热方式改成分户加热方式。该方式运行成本低,能实现太阳能热水的免费供应,但同时也会出现个别用户大量使用热水造成其他用户的热水量减少的现象,需采用经济手段解决用水平衡。
该方式在用水时间上不受限制,能实现24小时供热水,而且集热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对用户使用造成影响。
3.半集中式系统
该类系统类似于中央空调系统。集热器集中集热,循环泵将热水输送到每个用户的承压水箱中,通过换热盘管对水箱中的水加热。当需要用水时,若水箱中的水温没有达到设定温度时启用辅助加热;各户单独使用,热水资源分配均匀,且白天部分用户用掉箱中热水后,水箱中的冷水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热能;集热部分可承压运行,系统闭式循环可避免因水质引起管路和集热器结垢,运行控制方式简单。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将热水储存于每户中,这样可以减少水箱占用屋面或地下室面积,整个系统的管路在建筑中也不影响建筑美观。此系统目前并无应用实例,属创新概念。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太阳能集热器的优越性早为人们所认同,并有多年的使用经验。但在住宅建筑中往往将其作为一种设备支架或挂附在建筑物的墙面、屋面上,其特立独行的模样影响了建筑的观瞻,以至于许多地区从整顿市容的角度出发要求拆除群众自发安装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怎样解决好上述问题,既有效利用太阳能又美化建筑环境,这已成为广大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问题。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利用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对此十分关注、支持,相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试点工程项目,对这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要做好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应从太阳能集热器的选择和安装方式两方面着手,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1.太阳能集热器选择
集热器产品主要有平板式、全玻璃真空管式、热管式、U型管式几种,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及安装要求来选择适当的集热器。
(1)平板式集热器
平板式集热器具有整体性好、寿命长、故障少、安全隐患低、成本造价低等优点,其热性能也很稳定;采用紧凑式或无间隙安装,在生产热水的同时还具有保温、隔热、遮光、防水的传统屋面功能,这就为取代部分或全部屋面构件提供了基础;集热器形状结构可灵活设计,尺寸可与建筑材料的模数和建筑结构达到较好的相容性。此外,平板式集热器对安装方向角度有较高的要求。
平板式集热器由于盖板内为非真空,保温性能差,故环境温度较低时集热性能较差。对于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等冬天不结冰的南方地区用户,选取用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是非常合适的。
(2)全玻璃真空管式集热器
全玻璃真空管式集热器效率高,四季均可提供生活热水,对于长江、黄河流域地区的用户比较适宜。真空管对安装角度无特殊要求,水平安装时可实现按季节跟踪阳光,竖向安装可实现一天内跟踪阳光,但与平板式集热器相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可能发生爆管的现象,且系统不能承压运行。
(3)热管式集热器
热管式集热器能抗-40°C低温,而平板式、真空管式都无法抵抗如此低温,故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用户必须选用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但热管式的造价高昂。
(4)U型管式集热器
对于工业用途的热水,一般要求70~900℃的较高温度,并且要求承压,因此选用U型管式是比较划算的,它可承压、产水温度高且无安全隐患,系统稳定性好,价格也比热管式低。
2.太阳能集热器安装设计
城市建筑多属多层以上建筑,其中多层建筑屋顶集热面积一般能满足太阳热水系统需求,故安装形式以屋顶安装为主。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面积大,相对屋顶面积过小故不能满足集热需求,可利用东、南、西三个建筑立面的阳台、窗间墙等部位解决集热面积不足的问题。
(1)坡屋面安装方式
坡屋面多采用集热器与屋面结合,平铺在屋面上的集热器能很好地与屋面一体化。
(2)平屋面安装方式
在平屋面建筑中,屋面安装是一种风险较小、较安全的方式,故一般尽可能将集热器安装在屋面上。在安装中,如果直接将集热器布置在屋面上,将占据住户活动的空间并影响屋面的使用。而将集热器安装在屋面上的架空钢架上,则不影响原楼面的利用(绿化、晒被褥、休闲等),甚至可以起到美化和遮阳的作用。架空安装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集热面积,其遮阳效果还能降低顶层房间的空调能耗,但必须考虑安全性能以及维修的方便。
(3)立面安装方式
在高层建筑中,有时即使屋面全部利用了还不能解决集热面积不足的问题,这时可采用立面安装形式。立面安装应尽量使集热器多接收太阳光,避免遮挡,且安全问题应特别重视。
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在立面安装使用时,由于存在爆管问题,一般以内插U管式集热器或热管集热器代替,采用承压运行方式。平板式集热器由于对安装位置角度要求较严,在立面安装使用时应尽量与墙面成一定角度。目前立面利用太阳能多采用分体式单机系统,每户单独安装,水箱置于阳台或卫生间内。
在与建筑一体化方面,可将集热器与建筑遮阳结合,在集热的同时起到遮阳与挡雨的作用;可在立面垂直安装,利用阳台栏杆或者窗间墙等作为集热器布置空间或直接将集热器作为阳台护栏。此外集热器还可以安装在南立面空调机外侧,这样可起到遮挡空调机的目的。
随着多种太阳能产品的成熟,能满足不同安装形式的产品日益增多,太阳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将能很好得到实现。在设计过程中,首先应由建筑师根据需求确定太阳集热面积,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形式集热器特点,预先留有集热器
安装位置并安排预埋件,同时预留相应的孔洞方便管路的安排。其他的专业如给水专业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系统运行方式,进行管路的布置和水力计算,再由太阳能设备厂家完成安装施工。
E. 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怎么做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接受太阳的辐射能量将较低温度的水加热到较高温度的装置,属于太阳能光热产品系列。1、太阳能热水器现在已经发展成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工程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两大系列。其核心产品集热器主要有三类:即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热管集热器。2、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自然循环方式和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是运用热水较轻向.上浮,冷水较重向下沉的物理现象,让冷水下沉到太阳能集热器里面被加热,家用型太阳能热水器就是这种工作方式。强制循环方式主要应用在大型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设备设施和自动控制以提高集热效率、加大造水量、保证安全性、合理运用辅助加热、实现自动化。3、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它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支架、管道、控制、辅助加热及相关附件
F. 给储油罐加热的装置
用蒸汽管道!在油罐里面做成盘绕的样子 末端加装疏水阀。
如果没 有 锅炉就用电加热管,管道用加热带缠绕。但要注意防水
否则一下雨就会短路.
G. 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系统有哪些储热方式
一、大型储热水箱跨季节储热
与其他几种储热技术相比,热水蓄热具有单位体积热容量大、流动性好,存取热量较为快捷的特点,因此,水箱储热在很多大规模季节储热示范项目中实现了应用,在跨季节太阳能储热系统中,热水蓄热装置一般为圆柱形,这种结构有助于减小形体系数,以减小热损失,水箱的温度分层和外层保温材料是水箱储热研究的重点。
二、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
含水层主要包含地下水的地下沙土、砾石、石灰岩层等,上下两层为不透水层。地下含水层跨季节储热系统造价较低,但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是跨季节储热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含水层蓄热装置中,需要安装冷水井和热水井各一口。在夏季太阳能充足的时候,将获取的太阳热能储存在热水井中。在冬季,通过抽取热水井中的热水给建筑物供暖和生活热水用热,然后将提取完热量后的水灌入冷水井中。
三、地埋管跨季节储热
埋管储热一般利用地下土壤储存热量,地埋管蓄热装置是在打入地面以下30-100m的竖井内设置单U形管或双U形管,在蓄热过程中,将太阳热能通过水等介质储存在土壤和岩石中,到冬季供暖时,再通过水等介质将竖井旁边土壤和岩石中的热量交换出来。
由于土壤储热密度较低,地埋管储热系统土壤体积约为水箱储热系统的3~5倍。地埋管储热对地质要求较高,岩石和饱和水土壤地质类型较为适宜。
四、岩石类跨季节储热
岩石类储热的保温与水箱保温类似,需要在储热区域顶部和四周加装保温材料。在岩石类储热中常用的介质有鹅卵石、砾石、砂石、砖石等,岩石床与换热流体(水或空气)交换热量实现热量的储存和释放。由于能量密度低,岩石类储热系统体积约为水箱储热系统的3倍。
五、人工含水层跨季节储热
砾石-水蓄热也称为人工含水层蓄热,蓄热介质由砾石和水组成。在储存太阳热能时,集热装置中的热量通过预埋在砾石中的热交换管与砾石-水蓄热装置中的水和砾石进行换热。因该蓄热装置不需要建设承重结构,造价相对于热水蓄热装置要低。
六、相变材料跨季节储热
相变储热利用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和释放的热量实现热能存储,对于跨季节大规模储热方式,可利用换热流体将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储存于相变储热系统中。在国内外研究中,科研人员已经尝试将跨季节相变储热系统应用于农业温室和热泵系统中。
七、热化学跨季节储热
热化学储热具有较高的储热密度,并且能够实现在接近环境温度下长期无热损储热,而其中热化学吸附和吸收反应温区与太阳能中低温热利用温区相一致,尤其适用于建筑采暖、结构紧凑的跨季节储热,与相变材料跨季节储热类似,热化学跨季节储热主要处于研究阶段,目前针对吸附/吸收热化学跨季节储热系统,国内外研究学者已经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H.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和贮热设备有哪些
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网、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给水附件及给水局部处理设施和增压储水设备等。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为例,热水供应系统一般由两个循环系统组成。第一循环系统包括发热设备、加热设备及热媒管道,其功能是制备一定水温和水量的热水;第二循环系统包括建筑内部热水配水管,回水管及各种附件,其作用是将热水送至各用水点,并保证各配水点热水的温度。 1、热媒系统也称第一循环系统(热媒、水加热器和热媒管) 由锅炉生产的蒸汽通过热媒管送到水加热器加热冷水而后变成冷凝水,靠余压回到凝结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经冷凝水泵作用压送至锅炉重新加热为蒸汽,如此循环完成热传递过程。 2、热水供应系统也称第二循环系统(热水配水管和回水管) 在水加热器中冷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经配水管送至各热水配水点,而消耗的冷水由高位水箱或给水管直接补给。本系统中各立管、水平干管甚至支管处都设了回水管,其目的是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使一定量的热水通过回水管流回加热器重新加热,以补充管所散失的热量,从而保证了各配水点设计水温。 3、附件包括热媒和热水的控制附件、配水附件。如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减压阀、安全阀、膨胀罐、补偿器、闸阀、水嘴等。
I. 要答就快
太 阳 能
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辐射能。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位3。8×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10^13kW。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资源、 环境、 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族中,太阳能成为最引人注目,开展研究工作最多,应用最广的成员。 一般认为太阳能是源自氦核的聚合反应。 太阳幅射能穿越大气层,因受到吸收、散射及反射的作用,故能够直接到达地表的太阳幅射能仅存三分之一,又其中70%是照射在海洋上,于是仅剩下约1.5×10^17千瓦.小时,数值约为美国1978年所消费能6000倍。未被吸收或散射而能够直达地表的太阳幅射能称为「直接」幅射能;而被散射的幅射能,则称为「漫射」(diffuse)幅射能,地表上各点的总太阳幅射能即为直接和漫射幅射能二者的总和。
太 阳 能 热 利 用
(一)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 。太阳能集热器(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热系统中,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和聚光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 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自从大约1980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40-50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另外尚可能有强制循环用的水,以控制水位或控制电动部份或温度的装置以及接到负载的管路等。依循环方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可分两种: (a)自然循环式 此种型式的储存箱置于收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阳幅射的加热,温度上升,造成收集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thermosiphon),促使水在除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动。由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于收集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种型式因不需循环水,维护甚为简单,故已被广泛采用。 (b)强制循环式 热水系统用水使水在收集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当收集器顶端水温高于储水箱底部水温若干度时,控制装置将启动水使水流动。水入口处设有止回阀(check valve)以防止夜间水由收集器逆流,引起热损失。由此种型式的热水系统的流量可得知(因来自水的流量可知),容易预测性能,亦可推算于若干时间内的加热水量。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其较自然循环方式具有可以获得较高水温的长处;,但因其必须利用水,故有水电力、维护(如漏水等)以及控制装置时动时停,容易损坏水等问题存在。因此,除大型热水系统或需要较高水温的情形,才选择强制循环式,一般大多用自然循环式热水器。
(三)、暖房
太阳能暖房系统(space-heateng)利用太阳能作房间冬天暖房之用,在许多寒冷地区已使用多年。因寒带地区冬季气温甚低,室内必须有暖气设备,若欲节省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设法应用太阳幅射热。大多数太阳能暖房使用热水系统,亦有使用热空气系统。太阳能暖房系统是由太阳能收集器、热储存装置、辅助能源系统,及室内暖房风扇系统所组成,其过程乃太阳辐射热传导,经收集器内的工作流体将热能储存,在供热至房间。至辅助热源则可装置在储热装置内、直接装设在房间内或装设于储存装置及房间之间等不同设计。当然亦可不用储热双置而直接将热能用到暖房的直接式暖房设计,或者将太阳能直接用于热电或光电方式发电,在加热房间,或透过冷暖房的热(heat pump)装置方式供作暖房使用。最常用的暖房系统为太阳能热水装置,其将热水通至储热装置之中(固体、液体或相变化的储热系统),然后利用风扇将室内或室外空气驱动至此储热装置中吸热,在把此热空气传送至室内;或利用另一种液体流至储热装置中吸热,当热流体流至室内,在利用风扇吹送被加热空气至室内,而达到暖房效果。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开 发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稀收太阳能辐射并使之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电子器件.下面介绍北京太阳能光电研究中心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情况.晶体硅高效太阳电池和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以及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1.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 光电中心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开发项目有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PESC)、埋栅太阳电池(BCSC)及多晶硅太阳电池。●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PESC)光电中心研究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PESC)的基本目的是探索影响电池效率的各种机制,为降低太阳电池成本提供理论和工艺依据,推动太阳电池理论的发展。实验中采用的材料为区熔(FZ)、p-型(掺硼)〔100〕单晶硅,电阻率ρ=0.2~1.2Ωcm,厚度t=280-350μm,双面抛光。电池工艺包括正面倒金字塔织构化、前后表面钝化、制备选择性发射区、减反射表面、背场、前后金属接触等。目前电池达到的水平见表1。
表1 PESC电池的性能(测试条件AM1.5,25℃)
Voc(mV) Jsc(mA/cm2) FF η(%) A(cm2) 测试单位
656.1 37.4 0.806 19.79 4.04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 VOC 开路电压,JSC 短路电流密度,FF 填充因子,η 转换效率,A 太阳电池面积(下同)
●埋栅太阳电池(BCSC)埋栅电池的制作工艺省去了复杂的多次光刻和蒸发电极步骤,减少了高温氧化次数,使整个电池制作工艺大大简化;埋栅不仅减小了电极阴影面积,还可减小欧姆接触电阻,是一种可实现产业化的高效电池技术。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分别为:①区熔(FZ)、p-型(掺硼)〔100〕单晶硅,厚度t=300-400μm;②直拉(CZ)、p-型(掺硼)〔100〕单晶硅,厚度t=300—400μm;③太阳级(复拉)、p-型p〔100〕单晶硅,厚度t=300—400μm。电池的工艺包括表面织构化、钝化,制备选择性发射区、减反射表面、背表面场和金属化等。目前电池所达到的水平见表2。
表2 不同材料的BCSC电池的性能(测试条件:AM1.5,25℃)
材料(刻槽) Voc(mV) Jsc(mA/cm2) FF(%) η(%) A(cm2) ρ(Ω.cm) 测试单位
FZ(激光) 663.8 35.6 80.58 18.6 25 0.2 A
FZ(机械) 621.9 37.0 80.02 18.47 4 0.5 B
CZ(激光) 622.9 35.2 79.27 17.22 25 0.8 B
太阳级 (激光) 624.1 35.4 75.44 16.59 25 0.4 B
* A: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
B: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多晶硅太阳电池 在PESC电池和BCSC电池的基础上,光电中心开展了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以适应我国未来多晶硅太阳电池发展的需要。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为Bayer公司p-型多晶硅片,厚340μm,电池制作工艺过程包括吸杂、制备p-n结、钝化、形成背场和金属化等。实验制备的最好电池的特性见表3。 表3 PESC电池的性能(测试条件:AM1.5,25℃)
Voc(mV) Jsc(mA/cm2) FF η(%) A(cm2) 测试单位
595.0 34.23 0.7129 14.53 1.0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581.0 29.92 0.6787 11.8 10×10 (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项目)
2.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既具有体材料晶体硅电池性能稳定、工艺成熟和高效的优点,又有大幅度减少材料用量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潜力,因而成为目前光伏界的研究热点。光电中心采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和a-Si/μc-Si迭层电池等不同工艺对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进行了研究。RTCVD多晶硅薄膜以SiH2Cl2或SiCl4为原料气体在石英管反应室内沉积而成。研究工作初期,以重掺杂非活性硅为衬底,电池性能列于表4。图1 RTCVD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 PECVD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为:(Al/Ag)/ITO/p-a-Si:H/n-a-Si:H/n-poly-Si/n++非活性Si衬底(0.005Ωcm)/Ti-Pd-Ag。其中n型Poly-Si薄膜(~10μm)采用快速PECVD和固相晶化法制备。电池的性能列于表4。a-Si/μc-Si迭层电池(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结构为:玻璃/SnO2膜/p-i-n a-Si:H电池炖p-i-n μc-Si:H电池炖Al。电池的性能列于表4。
表4 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性能(测试条件:AM1.5,25℃)
Voc(mV) Jsc(mA/cm2) FF η(%) A(cm2) 电池工艺
625.64 26.3 0.7357 12.11 1.0 RTCVD
455.0 21.18 0.6474 6.15 1.0 PECVD
1160 11.4 0.6740 8.91 0.126 RECVD(a-Si/pc-si)
3.太阳电池性能测试 中心已建立太阳电池和材料测试实验室,购置了必要设备。这些设备包括I-V测试系统,光谱响应测试系统,C-V测试系统,原子力显微镜,膜厚测试系统,保证了研究开发工作的需要。
太 阳 能 热 利 用 技 术
1. 新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 开发和利用丰富、广阔的太阳能,对环境不产生和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国际上,太阳能的使用技术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重要的一个技术关键是如何高效率地收集太阳光并将其转变为热能。国内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和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产业,近20年来产量逐年增长,年产量达80多万平方米。近几年,我国又研制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管式真空管热水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多限于低温范围,“九五”期间应扩大到中温和高温范围。这就要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
2. 目标 研究、开发、应用新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为逐步扩大热利用的温度范围打下技术基础。研究开发四种新型高效集热器,并应用于太阳能空调及太阳能工业热水及发电系统等。
3.内容 ①直通式真空管集热器 ②同心套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③储热式真空管集热器 ④聚光式真空管集热器
1.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研究及示范工程 热利用在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综合项目。但是,以往所取得的成绩是太阳能低温热水系统,而太阳能中、高温供热系统的研究是与工厂供热系统结合的大型太阳能利用工程,其中太阳能热发电是人类大规模利用太阳能的重要途径,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事实上,只有与工业企业结合,太阳能的利用才能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更充分发挥出太阳能利用的优势,体现未来能源的意义。2.目标 建立两个太阳能工业用热的示范工程, 功率为200千瓦,工作温度为150一200度。 建立太阳能热发电中试电站。 通过以上两项研究和示范,拓宽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领域。3.内容 ①太阳能工业用热系统的研究及示范工程 功率: 200千瓦 工作温度: 150一200℃ ②太阳能空调系统研究及示范工程 制冷能力: 200千瓦 ③太阳能热发电示范装置
太 阳 能 光 伏 技 术
(一)高效率低成本太阳电池研究与发展
1.背景 太阳能等新能源为世界2000年经济展望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又是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1994年,世界太阳能电池销售量已达64兆瓦,呈现飞速发展势态。我国太阳能电池销售已超过1.2兆瓦。累计用量约5兆瓦,其应用范围亦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市场销售量以20%的速度在递增,预计到2000年,我国太阳电池年用量将超过10兆瓦。目前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已出现供不应求的短缺局面。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除已有企业要发挥现有生产潜力之外,还要积极研制开发多种高效、低成本的光伏电池,扩大我国太阳电池产业规模,提高技术经济效益。2.目标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发展高效率、低成本多晶硅太阳电池技术,攻关与引进相结合,建立一条年生产能力为兆瓦级的生产线。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现有生产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3.内容①兆瓦级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的建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组件效率13% 组件寿命20~25年②单晶硅太阳电池组件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组件效率14~15% 组件寿命20~25年③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阳电池的开发。
(二).太阳电池应用枝木研究及示范
1.背景 我国太阳电池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已涉及农业、牧业、林业、交通运输、通讯、气象、石油管道、文化教育及家庭电源等诸多方面,光伏发电在解决偏僻边远无电地区供电及许多殊场合用电上已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但从总体的应用技术水平和规模上看,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仅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光伏系统造价偏高、系统配套工程装备没有产业化、应用示范不够和公众对太阳电池应用的巨大潜力缺乏了解以及系统应用仅限于独立运行,还没有并网运行和与建筑业结合。因此,有必要加强太阳电池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推进产业化,拓宽应用领域和市场。
2.目标 通过本项目执行,实现如下目标:小型光电源产业化 100千瓦容量以下的独立运行光伏电站系列化、规范化、商品化研究井网光伏发电技术,为大规模应用做好前期准备
3.内容 ①小功率光伏电源产业化 功率范围:千瓦级、百瓦级 产业规模:总容量大于1兆瓦 系统造价:比“八五”平均价格降低30%以上②独立运行光伏电站系列化、规范化、商品化。功率范围: 10千瓦~100千瓦 系统造价:比“八五”平均价格降低30%以上。③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和示范。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的前期研究 10千瓦并网光伏示范电站 100千瓦并网光伏电站用逆变器研制” 光伏电站运行及与电力系统相关技术研究。④高扬程光电水泵的研制 主要技术指标:扬程50~100米 太阳电池功率5千瓦~10千瓦。
这些是太阳能的作用,太阳能指的就是太阳能源,不包括阳光的其他作用.
J. 储热式电暖器厂家介绍、特点优势以及工作原理
储热式电暖器外形美观,运行安全,并且由于支持低谷用电,运行费用较低,因此在市面上广受消费者的好评,兼具销量与口碑优势。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储热式电暖器的四个板块的信息:储热式电暖器的简介、厂家介绍以及特点优势和工作原理。我们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储热式电暖器的内容,希望能够给有意向购买相关产品的朋友们一个参考。
一、储热式电暖器的简介
高温固体储热材料比较适合储热式电暖器,如:氧化镁、氧化铁镁这两种材料被广泛使用。国际知名品牌的储热电暖器都采用这两种材料,技术和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当然还有一些人在研究相变储热材料,如石蜡、无机水合盐、铝基合金等相变储热材料,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技术复杂,无法实现产业化,所以,至今还没有采用相变材料的蓄热电暖器。但相变储热材料用于太阳能储热,还是有优势的。
储热电暖器是一种新型的电采暖设备,其在夜间电网用电负荷低谷期储存能量,以提供白天采暖。因此该储热电暖器可以实现电网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此外
可以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电采暖节省用户采暖费用。
二、储热式电暖器特点:
1、低谷用电,运行费用较低;全天24小时持续供暖,室温均匀稳定,温暖宜人;调节灵活,适用于不同用户的需求。
2、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大方,不需要改造室内线路,固定在墙体上或者万向轮作移动式,即装即用,安装比水暖更简单,简便快捷与普通水暖相比从根本上节省了管材和初装费用,不影响居室的改造和二次装修。
3、运行安全可靠,免维护暖气片腔体内的节能储热材料具有防冻特性(-10℃),不会因天气寒冷时冻裂散热片的现象。经过生产使用,证明储热电暖器运行安全可靠,全年免维护。省去传统采暖的跑冒滴漏和定期的检查维护烦恼。
三、储热式电暖器工作原理
最简单的,热传递,能量的转换。
以油汀为例:
电热管加热耐高温的导热油,然后导热油受热,在密闭的油汀里流动,加热周围空气。
四、储热式电暖器销售厂家
1、美的
美的的小家电产品在国内质量算是非常不错的,不过美的的储热式电暖器型号非常多,目前在市场上销量最好的一款是NY2212-15。这款储热式电暖器具有发热快和储热强等特点,能够实现自动感应加热的功能和自动控温功能,一旦遇到故障,储热式电暖器就会启动安全保护,确保用户的安全。
2、艾美特
艾美特储热式电暖器在国内的销量也是非常好的,它的储热式电暖器采用独有的双核发热技术,打开5秒就能够发热。但是关机之后,却还能享受到超长的储热,非常舒适。同时,艾美特储热式电暖器还采用了先进的温控技术,能够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8-24度之间,
3、先锋
先锋的储热式电暖器可能大家听说的比较少,但是先锋的电暖器销量也是不错的。它采用了双U管的加热方式,能够大大地减轻加热管的压力,提升加热管的利用率和热效率,以此达到电暖器的使用寿命。另外,先锋储热式电暖器在材质上面也做了很大的改进,
以上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储热式电暖器的四个方面信息,分别包括储热式电暖器的简介、厂家介绍以及特点优势和工作原理。我们得知作为一种成本比较低的产品,储热式电暖器支持峰谷电模式下选择谷电以节约电费,同时可以实现电网用电负荷削峰填谷,提高发电设备利用率,可以说是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因此往往能够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