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乳酸实验性生产装置

乳酸实验性生产装置

发布时间:2022-06-18 10:42:12

1. 帮忙说下乳酸的制作方法和酸奶的制备过程

准备材料:

1、任意品牌酸奶一杯/袋/盒(第一次作“引子”)
2、白砂糖两大勺(冰糖、蜂蜜、不加糖都可以)
3、牛奶一大袋(500g,据说含抗生素的牛奶作不出酸奶,不知真伪)
4、另备干净容器一个(饭盒啦,无油、无水、密封,透明漂亮者为上选)

制作过程:

1、5勺酸奶(引子)放入容器
2、2勺糖放入容器(爱吃甜的多放,想减肥、不怕酸的不放),后加也可以,不过我是先放,主要是舍不得酸奶“破相”
3、到入牛奶,搅拌均匀
4、加盖,放到温度高一点的地方(原参考值:摄氏30度需12小时,我家18度时,早上做晚上吃,晚上做早上吃,真的是“吃”而不是“喝”,目前我家牛奶消耗量成倍增长)
5、耐心地等上12个小时左右,打开盖子(中间不许偷看!)…凝固得象豆腐脑似的,就成功了,应该用平湖如镜来形容
6、先别着急品尝,先留出5大勺酸奶做引子

呵呵,其实简单地说就是:5勺酸奶+2勺糖+1袋牛奶搅拌均匀,静置12小时左右即可

加上应市的水果再冰镇一下味道会更好,不过一定要先留下“白”酸奶做引子

复杂版本:

原料:

纯牛奶500ml(经多次实验,完达山纸盒纯牛奶最好)原味酸奶125ml(作菌种用,实验证明万家宝原味酸奶最好)

工具:

电饭锅、带盖瓷杯、勺子、微波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热牛奶,但用微波炉不仅速度快,而且加热温度好掌握)

制作方法:

1.将瓷杯(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消毒
2.将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满,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以手模杯壁不烫手为度。
如果是塑料袋装的牛奶,最好煮开后晾至不烫手,再做下一步。
3.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4.将电饭锅断电,锅中的热水倒掉,将瓷杯放入电饭锅,盖好电饭锅盖,上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其他保温物品覆盖,利用锅中余热进行发酵。

8-10小时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淡黄色透明液体)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发酵前放糖。
自制酸奶由于不能密封,所以储存时间也要比市场上卖的时间短,放在冰箱里只可以储存2-3天,随做随喝更好啊~~

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微波炉加热常常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用勺子搅拌一下再试温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被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或还原奶(用奶粉还原成的牛奶)都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
http://..com/question/3697034.html

2. L-乳酸生产工艺

我公司一直生产L-乳酸,工艺保密,大概工艺流程如下:
菌种培养--三级扩大培养--住发酵--过滤--浓缩---酸化----离心---膜过滤--树脂、活性炭脱色--浓缩---灌装

3. c3h6制备乳酸

可以的;
CO2与H2O可以在光合作用下产生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厌氧发酵,产生乳酸;
如果是中学题目,可能答案是不能,说的理由是元素组成不搭配,就是比例不对,但是他没有考虑可以产生O2以弥补,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实际的生产是可以的

4. 年产五万吨乳酸设计一个发酵罐容积一般为多少啊,大约能要几个急需,谢谢!

5w吨乳酸 按照80收率得 生产6.25w吨乳酸。按照浓度100g/l 发酵浓度(已经很高啦。)得62500*1000*10L发酵液。平均每年生产30批。每批发酵液12500000L。208330吨.
但是你要看你实际生产批次。 得率。而且最少是两个罐子。 请结合实际计算吧。哈哈。

5. 关于生物发酵

工业相关报纸上应该有介绍 不过都是大概值,确切得好像知道得都不清楚吧!

6. L-乳酸的生产方法

一、分于式或结构式

二、物化性质

无色或浅黄色粘稠液体。熔点16.7℃(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熔点均为53℃,外消旋体的熔点为18℃),沸点122℃(1.87~2.0kPa),相对密度1.2060(25℃),折射率1.4392。能与水、醇、甘油混溶,微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和二硫化碳。能随过热水蒸气挥发,常压蒸馏则分解。浓缩至50%时部分转变为乳酸酐,故85%~90%的乳酸产品中一般含有10%~15%的乳酸酐。具有强吸湿性。

三、反应方程式

四、原料、规格及消耗定额(生产1t产品所用原料,以kg计)

乳酸钙 98% 1493

硫酸 40%~50% 1260

五、工艺流程说明及操作步骤

1.复分解

将乳酸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少量水,加热溶解后,浓度调节至13°Be(100℃测定)。在搅拌下缓缓加入40%~50%的硫酸,使乳酸钙转化为乳酸与硫酸钙(用氯化铵和草酸铵校正终点)。放置4h,使反应完全。过滤,滤液为稀乳酸。

2.脱色、浓缩

在上述的稀乳酸中加入0.2%的活性炭脱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13°Be(85℃测),过滤,滤液为粗乳酸(50%)。

3.离子交换及精制

将粗乳酸先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树脂001×7,再用弱碱性苯乙烯系阳离子树脂001处理,除去所含的铁、钙、硫酸根、氯化物等离子,过滤,滤液抽入浓缩釜中减压浓缩,过滤,得成品。

六、产品质量指标

外观: 无色或微黄色稠厚液体

含量/%: ≥80

氯化物/%: ≤0.01

硫酸盐/%: ≤0.02

铁盐/%: ≤0.002

重金属/%: ≤0.001

灼烧残渣/%; ≤0.10

七、用途及前景

乳酸是用途很广的有机酸,可作于酿造、医药、皮革、卷烟、化工、食品、印染等方面。日本乳酸的用途分配大致是:酿造用约占20%,食品用约占50%,乳酸衍生物用约占10%,皮革等工业用约占20%,我国的用途分配也大致相同。

乳酸及其钠盐、钙盐等衍生物无毒,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盐用作乳化剂;乳酸钠用于静脉注射;合成乳酸代替天然发酵乳酸用于乳酪及其它奶制品,使牛奶和奶油酸化和凝结。这三方面的用途使美国乳酸的产量倍增。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乳酸的潜在市场很大。

八、其它

乳酸大鼠口服LD50为3730mg/kg,小鼠为1810mg/kg。
集体图片流程请看以下地址

转自:中国化工大全
http://www.da99.com/content/2005/0215-70.htm

7. 乳酸的流程工艺是什么

一、分于式或结构式 二、物化性质 无色或浅黄色粘稠液体。熔点16.7℃(右旋体和左旋体的熔点均为53℃,外消旋体的熔点为18℃),沸点122℃(1.87~2.0kPa),相对密度1.2060(25℃),折射率1.4392。能与水、醇、甘油混溶,微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和二硫化碳。能随过热水蒸气挥发,常压蒸馏则分解。浓缩至50%时部分转变为乳酸酐,故85%~90%的乳酸产品中一般含有10%~15%的乳酸酐。具有强吸湿性。 三、反应方程式 四、原料、规格及消耗定额(生产1t产品所用原料,以kg计) 乳酸钙 98% 1493 硫酸40%~50% 1260 五、工艺流程说明及操作步骤 1.复分解 将乳酸钙投入反应釜中,加入少量水,加热溶解后,浓度调节至13°Be(100℃测定)。在搅拌下缓缓加入40%~50%的硫酸,使乳酸钙转化为乳酸与硫酸钙(用氯化铵和草酸铵校正终点)。放置4h,使反应完全。过滤,滤液为稀乳酸。 2.脱色、浓缩 在上述的稀乳酸中加入0.2%的活性炭脱色,过滤,取滤液减压浓缩至13°Be(85℃测),过滤,滤液为粗乳酸(50%)。 3.离子交换及精制 将粗乳酸先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树脂001×7,再用弱碱性苯乙烯系阳离子树脂001处理,除去所含的铁、钙、硫酸根、氯化物等离子,过滤,滤液抽入浓缩釜中减压浓缩,过滤,得成品。 六、产品质量指标 外观: 无色或微黄色稠厚液体 含量/%:≥80 氯化物/%:≤0.01 硫酸盐/%:≤0.02 铁盐/%:≤0.002 重金属/%:≤0.001 灼烧残渣/%;≤0.10 七、用途及前景 乳酸是用途很广的有机酸,可作于酿造、医药、皮革、卷烟、化工、食品、印染等方面。日本乳酸的用途分配大致是:酿造用约占20%,食品用约占50%,乳酸衍生物用约占10%,皮革等工业用约占20%,我国的用途分配也大致相同。 乳酸及其钠盐、钙盐等衍生物无毒,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酰乳酸盐用作乳化剂;乳酸钠用于静脉注射;合成乳酸代替天然发酵乳酸用于乳酪及其它奶制品,使牛奶和奶油酸化和凝结。这三方面的用途使美国乳酸的产量倍增。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乳酸的潜在市场很大。 八、其它 乳酸大鼠口服LD50为3730mg/kg,小鼠为1810mg/kg。 集体图片流程请看以下地址

8. 酸乳生产线上需要哪些机械

⑴ 原料乳的质量要求

用于制作发酵剂的乳和生产酸乳的原料乳必须是高质量的,要求酸度在18°T以下,杂菌数不高于500 000cfu/ml。,乳中全乳固体不得低于11.5%

⑵ 酸乳生产中使用的原辅料

① 脱脂乳粉 用做发酵乳的脱脂乳粉要求质量高、无抗生素和防腐剂。脱脂奶粉可提高干物质含量.改善产品组织状态,促进乳酸菌产酸,一般添加量为1%~1.5%。

② 稳定剂 在搅拌型酸乳生产中,通常添加稳定剂。常用的稳定剂有明胶,果胶和琼脂,其添加量应控制在0.1%~0.5%。

③ 糖及果料 在酸乳生产中,常添加6.5%~8%的蔗糖或葡萄糖。在搅拌型酸乳中常常使用果料及调香物质,如果酱等。在凝固型酸乳中很少使用果料。

⑶ 配合料的预处理

① 均质 均质处理可使原料充分混匀,有利于提高酸乳的稳定性和稠度使酸乳质地细腻.口感良好。均质所采用的压力一般为20~25 MPa。

② 杀菌 目的在于:杀灭原料乳中的杂菌,确保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钝化原料乳中对发酵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抑制物;使牛乳中的乳清蛋白变性,以达到改善组织状态,提高黏稠度和防止成品乳清析出的目的.杀菌条件一般为:90~95℃,5 min。

⑷ 接种

杀菌后的乳应马上降温到45℃左右,以便接种发酵剂。接种量根据菌种活力、发酵方法、生产时间的安排和混合菌种配比而定。一般生产发酵剂,其产酸活力在0.7%~1.0%之间,此时接种量应为2%~4%。加入的发酵剂应事先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搅拌成均匀细腻的状态,不应有大凝块,以免影响成品质量。

9. 发酵型乳酸菌饮料的实验室生产操作过程

酸奶制作——可以让孩子了解化学变化,也可以自做自吃自做的酸奶,有意思。
工具和原材料:
1、酸奶种子一瓶(可以用万家宝的原味的,虽然比较贵,但是据说它的菌种比较好;其他的没有试过。无论用什么酸奶作种子,一定要原味的),纯牛奶750-1000ml,根据你准备的容器大小,随意(一瓶125ml的万家宝酸奶,最多可以一次做2kg)。
2、广口瓶一个(消毒)
3、搅拌棍一根(消毒)
4、水桶一只
5、保温材料(一个海绵枕头,或者其他什么的,没有,就用两块浴巾也可以。)
6、填充材料一件(浴巾一块)
7、保鲜袋一个或者保鲜膜一张
8、热水袋一个

制作过程:
1、把酸奶从冰箱拿出来,回温到室温(提高乳酸菌活性),备用。
2、把纯牛奶在热水,(袋装的,只要温热就可以了,70-80度;如果是1kg装
的盒子的,要用开一点的,90-98度)泡3-5分钟,使纯牛奶加热到40度左右(有利于乳酸菌生长)。
3、在温牛奶期间,准备好一个用来做酸奶的瓶子(我用的是雀巢400g的一个大广口瓶,一次可以做750ml),沸水消毒;搅拌棍一根,沸水消毒。并且把热水袋里面灌一些热水,备用。
4、把牛奶从热水中拿出,擦干表面水份(防止倒牛奶的时候,流入瓶子,污染牛奶),倒入广口瓶。打开酸奶,按照6%-10%的配比,加入酸奶种子(750ml大概加60ml,半瓶左右酸奶),用搅拌棍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或者保鲜袋,拧紧瓶口
5、在水桶里依次放入保温材料、热水袋、广口瓶,最后用浴巾把空隙填满,盖上盖子,压上重物。
6、等待6-8个小时
7、拿出广口瓶,看到牛奶已经成鸡蛋糕样子,说明制作成功

10. 乳酸的生产方法

发酵法的主要途径是糖在乳酸菌作用下,调节pH值5左右,保持大约50或60dm;C发酵三到五天得粗乳酸。
发酵法的原料一般是玉米、大米、甘薯等淀粉质原料(也有以苜蓿、纤维素等作原料,有研究提出厨房垃圾及鱼体废料循环利用生产乳酸的)。乳酸发酵阶段能够产酸的乳酸菌很多,但产酸质量较高的却不多,主要是根霉菌和乳酸杆菌等菌系。不同菌系其发酵途径不同,可分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实际由于存在微生物其它生理活动,可能不是单纯某一种发酵途径。
发酵法分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 合成方法制备乳酸有乳腈法、丙烯腈法、丙酸法、丙烯法等,用于工业生产的仅乳腈法(也叫乙醛氢氰酸法)和丙烯腈法。
(1)乳腈法
乳腈法是将乙醛和冷的氢氰酸连续送入反应器生成乳腈(或直接用乳腈作原料),用泵将乳腈打入水解釜,注入硫酸和水,使乳腈水解得到粗乳酸。然后再将粗乳酸送人酯化釜,加入乙醇酯化,经精馏、浓缩、分解得精乳酸。美国斯特林化学公司及日本的武藏野化学公司均采用此法合成乳酸。
(2)丙烯腈法
丙烯腈法是将丙烯腈和硫酸送入反应器中水解,再把水解物送人酯化反应器中与甲醇反应;然后把硫酸氢铵分出后,粗酯送入蒸馏塔,塔底获精酯;再将精酯送入第二蒸馏塔,加热分解,塔底得稀乳酸,经真空浓缩得产品。
(3)丙酸法
丙酸法以丙酸为原料,经过氯化、水解得粗乳酸;再经酯化、精馏、水解得产品。该法原料价格较贵,仅日本大赛路公司等少数厂家采用。反应如下:
CH3CH2COOH Cl2-→CH3CHClCOOH NaOH—→CH3CH(OH)COOH NaCl (1)氯丙酸酶法转化
东京大学的本崎[6]等研究利用纯化了的L-2-卤代酸脱卤酶和DL-2-卤代酸脱卤酶分别作用于底物L-2-氯丙酸和DL-2-氯丙酸,脱卤制得L-乳酸或D-乳酸。L-2-卤代酸脱卤酶催化L-2-氯丙酸,而DL-2-卤代酸脱卤酶既可催化L-2-氯丙酸,又可催化L-2-氯丙酸生成相应的旋光体,催化同时发生构型转化。
(2)丙酮酸酶法转化
从活力最高的乳酸脱氢酶的混乱乳杆菌DSM20196菌体中得到D-乳酸脱氢酶,以无旋光性的丙酮酸为底物可得到D-乳酸。
工业生产乳酸方法主要是发酵法和合成法。发酵法因其工艺简单,原料充足,发展较早而成为比较成熟的乳酸生产方法,约占乳酸生产的70以上,但周期长,只能间歇或半连续化生产,且国内发酵乳酸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化学法可实现乳酸的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且合成乳酸也已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可,但原料一般具有毒性,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酶法工艺复杂,其工业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阅读全文

与乳酸实验性生产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法兰克加工中心机床怎么调 浏览:239
方向传动装置的作用及组成 浏览:677
起重设备交易市场哪个好 浏览:312
高精度的机床怎么做 浏览:848
x9机械键盘怎么调 浏览:298
阀门上面有个正方形图例是什么 浏览:848
生产加工五金制品的人叫什么 浏览:884
机械优先加什么 浏览:722
电动工具是看转速还是看瓦 浏览:477
制冷机品牌中有个顿字的叫什么 浏览:48
制冷量1KW等于多少冷冻水量 浏览:759
自来水水表阀门坏了怎么办 浏览:353
焦耳实验装置原理 浏览:931
超声波加湿器怎么安装视频 浏览:764
洗牙器仪器是什么原理 浏览:542
氧气阀门制造标准 浏览:230
怎么登qq不要设备 浏览:730
高浓度硫化氢用什么阀门 浏览:285
脚踏缝纫机轴承坏了什么症状 浏览:902
昂克赛拉右前平面换轴承多少钱 浏览: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