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验证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传统的设计方案如下:将Na2CO3和NaHCO3分别放入图(1)装置的试管中,
(1)碳酸氢钠分来解生成碳酸钠、二自氧化碳、水,该反应为2NaHCO3
△ | .
B. 我们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时候,做过如图装置的实验. 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
(1)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反应速度快,产生的二氧化碳多,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本题答案为: | 碳酸钠+盐酸 | 碳酸氢钠+盐酸 | 实验现象 | 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 | 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 | 实验结论 | 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比碳酸钠更快 | 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2)设0.53g碳酸钠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Na 2 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10644 0.53gx = 解得 x=0.22g 设生成0.22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氢钠质量为y,则: NaHCO3+HCl═NaCl+H 2 O+CO 2 ↑ 8444 y0.22g = 解得:y=0.42g 经计算可知,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需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42g,为了比较反应速度的快慢,证明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用气球胀大的快慢作为依据. 故本题答案为:①0.42②比较 ③气球胀大的快慢 |
C. I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外一个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更多仪器进行的实
(I)(1)探究(或证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成解产生CO 2 和H 2 O,而碳酸钠稳定。 (2)A、B导管末端均有气泡产生,冷却后均有液柱回流(3)B、C (II)(1)O 2 +2H 2 O+4e - =4OH — (2)2Cl — +2H 2 O  2OH — +H 2 ↑+Cl 2 ↑ (3)①280②A B③A B C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装置图
错误:①伸入试管的导气管太长 ②试管口向上倾斜 ③用焰心加热 纠正:①伸入试管的导气管一般为1 cm左右 ②管口向下倾斜 ③用外焰加热
E.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I-IV所示.(1
(1)Ⅰ装置反应现象相同;Ⅱ装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加,后产生气泡,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 故选Ⅱ. (2)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2NaHCO3 △ | .
F. 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编号①~④中,指出仪器名称有错误的部
(1)③应是水槽; (2)A装置适合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D装置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AD组合可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2 2H 2 O+O 2 ↑或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或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3)用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应从b端进入,将水从a端排出. (4)碳酸氢钠是固体,条件是加热,故发生装置选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使二氧化碳不纯,故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③应是水槽;(2)氧气或二氧化碳;2H 2 O 2 2H 2 O+O 2 ↑或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或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 (3)b;(4)B;生成物中有氨气,使二氧化碳不纯. |
G.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
D
H. 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稳定性的时候会在一个大试管里面再套一个小试管
这个装置只是为了证明: 在对碳酸钠直接加热而对碳酸氢钠间接加热的情况下,是碳酸氢钠先分解了。 证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小于碳酸钠 不然的话其他装置比较难以达到此要求。 ps:这种东西叫套管实验。
I. (10分)“套管实验”具有装置简洁便利等有优点,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欲利用图1比较碳酸氢钠和碳
(1)Na 2 CO 3 ;乙; 2NaHCO 3 == Na 2 CO 3 + H 2 O + CO 2 ↑ (2)小; 2Al +2OH — + 2H 2 O == 2AlO 2 — + 3H 2 ↑ 将小试管伸入大试管底部,待小试管中充满气体后,再慢慢提起大试管。
J. 某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采用了不同的实验方法.(装置如图所示) (1)根据
(1)Ⅰ装置反应现象相同;Ⅱ装置,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先没有气体生成,随着盐酸的不断滴加,后产生气泡,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Ⅱ, 故答案为:Ⅱ; (2)III中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碳酸钠不能,反应为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故答案为: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 (3)碳酸钠直接加热不产生气体,而碳酸氢钠不直接加热就产生气体,就更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所以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碳酸氢钠,观察到现象为a中石灰水变浑浊,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故答案为:碳酸氢钠;a中石灰水变浑浊,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
与固体碳酸氢钠的套管实验装置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魅工具箱像素
发布:2025-09-22 17:45:44
浏览:425
机械优先加什么
发布:2025-09-22 15:43:54
浏览:72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