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立体车库是用来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设备系统,是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的一大利器专。属如果按JB/T8713的标准来划分,立体车库可以划分为下列9大类。
1、垂直升降类(塔式)
该类型特点:土地利用率最高,三个车库位的面积可以形成50-80个立体车位。
2、平面移动类
该类型特点:停车形式设计灵活,可以设计在建筑的中层,也可设计在建筑的顶层。
3、巷道堆垛类
该类型特点:堆垛机在巷道内运行,载车板的升降和行走同时运行。
4、垂直循环类
该类型特点:可以灵活设置,能耗大,存取一辆车,其他的车辆需要全部随之移动,不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社会主流。此类型属淘汰类型。
5、多层循环类
该类型特点:可以灵活设置,能耗大,存取一辆车,其他的车辆需要全部随之移动,不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社会主流。此类型属淘汰类型。
6、水平循环类
该类型特点:可以灵活设置,能耗大,存取一辆车,其他的车辆需要全部随之移动,不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社会主流。此类型属淘汰类型。
7、升降横移类
该类型特点:存取车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地,客户容易接受。
8、简易升降类
该类型特点:构造简单实用,无需特殊地面基础要求。适合装置于工厂、别墅、住宅停车场 。
9、汽车升降机类
B. 为什么驻车制动系一般都采用机械式传动装置
驻车制动系必须可靠地保证汽车在原地停驻并在任何情况下不致自动滑行,这一点只有用机械锁止方法才能实现。这便是驻车制动系多用机械式传动装置的主要原因。
C. 为什么驻车制动系一般都采用机械式传动装置
机械式的比较可靠,制造简单,成本便宜。
D. 机械停车库的结语
中国停车场大都是自走式,远不能满足汽车的增长对车位的要求.建造在地下的智能立体停车库具有高密度的特点,是停车库中最为先进的形式。这种形式的车库容量大,大型的容量可达1000~3000个车位,调车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是各大城市解决停车难的最佳选择。智能立体停车库是集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智能化、立体化的物流储运系统,能够自动而可靠地完成车辆的存取以及相关信息的管理。对该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可以解决中国停车难的问题,具有非常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停车难是因为可停车的地方太少,那第一个方法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增加停车泊位的数量,尤其在小区里更要配套修建停车场,把路边有关闲置地块作临时停车场地;在几个相邻小区相对大的如小区内广场、绿地等地方建地下车库;对小区住宅的一楼进行改造,建为车库,缓解停车难问题,对住户进行安置或赔偿;小区内可以建造立体车库,根据各国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关资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立体车库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首选方案。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政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资金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停车场(库)的建设,扶植停车场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实施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政府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调控。对于停车设施的经营管理,应适时引入和发展适合城市经济发展的公司制经营模式,建立多功能、科学化、智能化的高科技停车管理系统。把一些夜间比较空的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舟山一些企事业单位,他白天车子停放自己内部车子,一到晚上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空着。这些停车场到了停车场空出来以后,应该允许一些私家车停放,允许他们进来,缓解一下有些地方停车难的问题。”
车库发展历史
自动立体停车装备系统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极不均衡的,德国开发最早,技术居于领先地位,在二层及多层平面式立体停车库系列中,它已发展了H型、U型和V型。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而应用最广,自从1959年引进了建造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技术之后,到1983年,就已经在本土上共建造了25454座多种形式的机械式车库,平均每座容车量达到十辆左右,最多的能达到百辆以上。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车库容量年递增率为5%-7%,已经赶上了同期汽车拥有量的年递增率4%-6%,从技术特征上看,日本更重视竖式自动立体车库的发展,即密集型自动立体停车库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在国内举办了多个与停车设备相关的展览会,全自动立体停车设备的容车能力及其技术完备,先进程度已被世界广泛承认和接受。国内正处于经济与建设发展阶段,已有国外多种停车设备出现在国内市场上,专业车场管理公司开始安装使用。
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出现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态,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城市中的车辆来说,行驶时为动态,停放时为静态。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停车设施难以满足车辆增长对停车空间的需求,就会出现车是停车难的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车市机动车增长速度平均在10%—15%,而城市道路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3%,特别是大城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和交通的增长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如北京市,在20世纪90年代,小汽车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左右,尤其是私人轿车增长更快,1992—1995年年递增率达到45%以上,是全市机动车平均年递增率的三倍,有的年份增长率达到100%,但城市道路平均增长率仅为1.2%,道路面积增长率为3.7%。在国际上一般认为城市道路面积率(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总面积之比)应当在25%为宜。美国华盛顿市为43%,纽约、曼哈顿市为35%,英国伦敦市为23%,日本东京为13%,北京市仅为11%。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很多大中城市不仅出现了道路上动态交通的严重堵塞,而且占用道路停车和占用居住区绿地停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个拥挤,破坏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城市的停车难、乱停车的状况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引起了各方人士的普遍关注。从总体上看,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出现主要体现在停车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上,专业车场管理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选择停车设备要坚持的原则 选择立体停车设备,要保证质量、坚持稳定的原则。 选择技术类型、要坚持适用原则。 选择售后服务、要坚持可靠原则。 选择合理价格、要坚持有据原则。 机械停车库是利用机械设备提高单位面积停车数量的停车方式,它是使用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既运送又且停放车辆的汽车库。它分为运送器和停车位两部分。运送器是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停车位是汽车库中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位,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须的距离组成。
机械停车库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机械停车库只是用垂直升降机来代替坡道,水平运输仍需要人驾驶,面积和体积节省并不明显。到了20世纪70年代逐渐向全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把每辆车所需要的停车面积和空间尽可能压缩到最小,车库实际上成为一种停放车辆的容器,基本上不需要通风与人员进入停车室内空间,减少了许多为了解决安全问题而增设的设施,这样冲分发挥了机械停车库的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仓储式机械停车库,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E. 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国家标准是什么
机械式立体车库相关的国家标准:
产品标准:
JB/T8910-1999《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215-2000《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5-2004《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474-2004《巷道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10545-2006《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JB/T8909-1999《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
国质检[2003]174号《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 国务院第373号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JB/T8713-1998《机械式停车设备类别、型式与基本参数》 GB17907-1999《机械式停车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设计标准[1]
JGJ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GB50067-19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DBJ08-60-97《机械式停车库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 GB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
GB4046-1993《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F. 机械式停车设备分为几类
机械式停车设备分为可分为升降横移类停车设备(PSH)、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PCX)、巷道堆垛类版停权车设备(PXD)、水平循环类停车设备(PSX)、多层循环类停车设备(PDX)、平面移动类停车设备(PSH)、汽车专用升降机(PPY)、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PQS)、及简易升降类停车设备(PJS)等
。
G. 停车场都需要哪些设备
一般停车场的设备都是配套的在使用的,而一般做停车场系统的公司对于停车场设备都是再熟悉不过了,比如我们也是。
H. 汽车制动装置有哪些
汽车制动装置有底板、制动鼓、制动蹄、轮缸(制动分泵)、回位弹簧、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
在后制动器中常用的盘式刹车与通风盘最大的不同,是通风盘是中空的,更有利于散热。而制动器的热稳定性是很重要的,是关系到汽车制动时生命攸关的头等大事。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动器制动力是下降的,温度越高下降的越厉害,所以对制动盘通风降温是很有利的。
行车制动装置的功用:
使正在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而停车制动装置的功用是使已经停在各种路面上的汽车保持不动。
但是,有时在紧急情况下,两种制动装置可同时使用而增加汽车制动的效果。
有些特殊用途的汽车和经常在山区行驶的汽车,长期而又频繁地制动将导致行车制动装置过热,因此在这些汽车上往往增设各种不同型式的辅助制动装置,以便在下坡时稳定车速。
I. 双层机械车位工作原理是如何进行存取车的,车子会不会不安全
工作原理:设备分为上、下二层,可放在地上,也可放在地下。下层留一空位,作为交换车位。下层车位与地面相平,可直接存取车辆;并可左右横移,下层车位移出空位后上层车位下降至地面,使车辆自由进出。
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