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齿轮传动装置图片

齿轮传动装置图片

发布时间:2022-04-27 04:02:58

❶ 齿轮传动的原理

齿轮传动的原理:即一对相同模数(齿的形体)的齿轮相互啮合将动力回由甲轴传送给乙轴,以答完成动力传递。

齿轮传动是指由齿轮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它是现代各种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齿轮传动是靠齿与齿的啮合进行工作的,轮齿是齿轮直接参与工作的部分,所以齿轮的失效主要发生在轮齿上。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以及塑性变形等。

(1)齿轮传动装置图片扩展阅读

齿轮传动的特点

1、传动精度高。现代常用的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准确、恒定不变。这不但对精密机械与仪器是关键要求,也是高速重载下减轻动载荷、实现平稳传动的重要条件。

2、适用范围宽。齿轮传动传递的功率范围极宽,可以从0.001W到60000kW;圆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达150m/s,带传动、链传动均难以比拟。

3、可以实现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等空间任意两轴间的传动,这也是带传动、链传动做不到的。

4、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较高。

5、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除少数低速、低精度的情况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尘防垢,还需要重视润滑。

❷ 如图所示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忽略齿轮啮合部分的厚度,甲、乙两个轮子的半径之比为1:3,则在传动的过程

C、齿轮传动,边缘线速度相等,故C错误;
A、根据v=rω,线速度相等时,角速度与半径成反回比,半径之比为1:答3,故角速度之比为3:1,故A正确;
B、根据T=
ω
,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角速度之比为3:1,故周期之比为1:3,故B错误;
D、根据a=
v 2
r
,线速度相等时,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半径之比为1:3,故加速度之比为3:1,故D错误;
故选A.

❸ 如图是齿轮传动装置,两个齿轮的半径比r a :r b 为1:2,a、b为两轮子边缘点,c 为大轮半径的中点,当齿

齿轮传动中两轮不打滑,则有a、b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υ版 a b .由公式v=ω权r得,ω a :ω b =r b :r a =2:1.
b、c两点角速度相同,即ω c b .由公式v=ωr得,υ b :υ c =r b :r c =2:1.
综上得到,υ a :υ b :υ c =2:2:1,ω a :ω b :ω c =2:1:1.
故答案为:2:2:1,2:1:1.

❹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齿轮传动的原理:即一对相同模数(齿的形体)的齿轮相来互啮合将动力由甲轴版传送给乙轴,以完成权动力传递。

齿轮传动是指由齿轮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它是现代各种设备中应源用最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齿轮传动是靠齿与齿的啮合进行工作的,轮齿是齿轮直接参与工作的部分,所以齿轮的失效主要发生在轮齿上。百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以及塑性变形等。


(4)齿轮传动装置图片扩展阅读

齿轮传动的特点

1、传动精度高。度现代常用的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准确、恒定不变。这不但对精密机械与仪器是关键要求,也是高速重载下减轻动载荷、实现平稳传动的重问要条件。

2、适用范围宽。齿轮传动传递的功率范围极宽,可以从0.001W到60000kW;圆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达150m/s,带传动、链传动均难以比拟。

3、可以实现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等空间任意两轴间的传动,这也是带传动、链传动做不到的。

4、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较高。

5、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除少数低速答、低精度的情况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尘防垢,还需要重视润滑。

❺ 如图所示轮系传动装置,已知输入轴齿轮1的转速为,转向如图所示,求:

在轴2上,圆锥齿轮3的轴向力是从小端到大端(水平向左),为了使轴2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则斜齿轮2的轴向力应“水平向右”。斜齿轮2和斜齿轮1的轴向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斜齿轮1的轴向力应“水平向左”,斜齿轮1的转向是顺时针的(从轴1的左端看,轴1的转向是顺时针的)

根据主动轮螺旋定则,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四指弯曲的方向为转动方向,大拇指指向为轴向力方向。结合斜齿轮1的轴向力“水平向左”,转向顺时针,可判断斜齿轮1是左旋的。



根据轴1的转向,可判断轴2的转向为“竖直向上”(从轴2的左端看为逆时针),轴3的转向为“水平向右”(从轴4的下端看为顺时针)。



在轴3上,圆锥齿轮4的轴向力是从小端到大端(竖直向下),为了使轴3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一部分,则蜗杆的轴向力应“竖直向上”。蜗杆的轴向力 “竖直向上”且转向为“水平向右”,根据主动轮的螺旋定则,结合轴向力方向和旋转方向,可判断蜗杆是右旋的。



蜗杆的轴向力与涡轮的周向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蜗杆的轴向力“竖直向上”,则涡轮的圆周力“竖直向下”,则可知涡轮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



斜齿轮2的转向为“竖直向上”(从轴2的左端看为逆时针),故在斜齿轮1与斜齿轮2在啮合点处,斜齿轮2受到的圆周力应“垂直纸面向里”。斜齿轮2的径向力“指向斜齿轮2的中心”,轴向力“水平向右”。

❻ 齿轮传动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传动功率和速度的适用范围广,具有恒定的传动比,传动效率高回,工作可靠,使用寿答命长,结构紧凑。

缺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价格昂贵,精度低时,振动和噪声较大,不宜用于轴间距离大的传动。

拓展资料

齿轮传动是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按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交轴圆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螺旋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紧凑、效率高、寿命长等特点。

齿轮传动是指用主、从动轮轮齿直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在所有的机械传动中,齿轮传动应用最广,可用来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

❼ 如图齿轮传动装置,其有关参数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齿轮2的螺旋角与斜齿轮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齿轮2的螺旋角斜线,从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齿轮的权螺旋角为15.74054853° 。
齿轮1、2采用正传动(总变位系数+1.6957),啮合角25.25°;

齿轮3、4采用零传动(总变位系数0),啮合角20°。

❽ 求工图、机械大佬帮看看这种齿轮传动装置专业名称是啥

涡轮蜗杆传动

❾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图 就图纸 要有详细尺寸

设计题目: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第九组: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简图
1-电动机;2-三角带传动;
3-减速器;4-联轴器;
5-传动滚筒;6-皮带运输机
1、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1) 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平稳,空载启动,使用年限10年,小批量生产,工作为二班工作制,环境清洁。
(2) 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900N;带速V=2.55m/s;
滚筒直径D=240mm;滚筒长度L=250mm。
3、方案拟定:

采用V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二、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
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
=0.96×0.982×0.97×0.99×0.96
=0.85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FV/1000η总
=1900×2.55/1000×0.85
=5.7KW
查手册得 P额 = 7.5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筒=60×1000V/(πD)
=60×1000×2.25/π×500
=97.45r/min
按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g=3~4。取V带传动比ip=2.5~3.5,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总=7.5~14。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Nd =i总×nw=(7.5~14)×97.45=731~1364r/min
适合这一范围的有750r/min和1000r/min,因此选择电动机的型号为Y系列160M-6,n满=970r/min.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伟动比
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970/97.45=9.95
2、分配各级转动比
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i总=i齿轮×i带
取齿轮i带=3(单级减速器i=2.5~3.5合理)
∵i总=i齿轮×i带
∴i齿轮=i总/i带=9.95/3=3.32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0=n满=970 r/min
nI=no/i带=970/3=323(r/min)
nII=nI/i齿轮=323/3.32=97.29(r/min)
nIII= nII =97.29(r/min)
2、 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o=P工作=5.7KW
Ⅰ轴: PI=Poη带=5.7×0.96=5.5KW
Ⅱ轴:PII=PI×η轴承×η齿轮=5.5×0.98×0.97 =5.2KW
卷筒轴:pIII= PII×η轴承×η联轴器=5.2×0.98×0.99=5.05 KW
3、 计算各轴扭矩(N•mm)
To=9550Po/no=9550×5.7/970=56.12 N•m
TI=9550PI/nI=9550×5.5/323=162.62N•m
TII=9550PII/nII=9550×5.2/97.29=510.43N•m
TIII=9550PIII/nIII=9550×5.05/97.29=715.22N•m
轴号 功率
P/kW N /(r.min-1) /
(N﹒m)
i
0 5.7 970 56.12 2.5
1 5.5 323 162.62
2 5.2 97.29 510.43 4.02
3 5.05 97.29 495.71 1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 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 选择普通V带截型
由课本P130表8.12得:kA=1.1
PC=KAP=1.1×7.5=8.25KW
nI==970r/min
由课本P131图8.12得:选用A型V带
(2)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
查资料表6-5,6-6
则取dd1=125mm>dmin=75
dd2=nI/ nII•dd1=970/323×125=375mm
由课本P115表8-3,取dd2=375mm
实际转动比i= dd2/dd1 =375/125=3
带速V:V=πdd1nI/60×1000
=π×125×970/60×1000
=6.3m/s(带速合适)
(3) 确定带长和中心矩
根据课本P132式(8-14)得
0.7(dd1+dd2)≤a0≤2(dd1+dd2)
0.7(125+375)≤a0≤2×(125+375)
所以有:350mm≤a0≤1000mm
预选a0=650
由课本P132式(8-15)得带的基准长度:
L0=2a0+1.57(dd1+dd2)+(dd2+dd1)/4a0
=2×650+1.57(125+375)+(375+125)2/(4×650)
=2181mm
根据课本P117表8.4取基准长度:Ld=2240mm
根据课本P132式(8-16)得:
a≈a0+(Ld-L0)/2=650+(2240-2181)/2
=679.5mm
amin=a-0.015 Ld =679.5-0.03×2240=747mm
amax=a+0.015 Ld =679.5+0.03×2240=646mm
(4)验算小带轮包角
一般使α1≥1200(特殊情况下允许α1≥900,若不满足此条件,可适当增大中心距或减小两带轮的直径差。
根据课本P132式(8-17)得
α1=1800-【(dd2-dd1 )/a】×57.30
=1800-【(375-125)/679.5】×57.30
=158.90>1200(满足)
(5)确定带的根数
由式 确定V带根数,
查6-3表得 =1.18kW,查6-7表得 =0.11kW
查6-2表得 =0.99, =0.89
则 Z=PC/((P0+△P0)• =2.71/(0.97+0.11)×0.99×0.89
= 2.47 故要取3根A型V带
6)计算轴上压力
由课本P121表8-6查得A型普通V带的每米长质量q=0.1kg/m,由课本P132式(8-19)单根A型普通V带的初拉力:
F0=(500PC/ZV)×(2.5/Kα-1)+qV2
=(500×2.64/3×4.92)×(2.5/0.98-1)+0.1×4.922]N
=141.1N
则作用在轴承的压力FQ,由课本P133式(8-20)
FQ=2ZF0sinα1/2=2×3×141.1sin167.8/2
=840.4N
(7)设计结果:选用3根A-1600,GB11544-1997 A型普通V带
中心距a=500mm,带轮直径dd1=100mm,dd2=236mm
轴上压力FQ=840.4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
考虑减速器传递功率不在,所以齿轮采用软齿面。小齿轮选用45C调质,齿面硬度为220~240HBS。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齿面硬度170~210HBS;根据《机械零件设计手册》选8级精度。齿面精糙度Ra≤3.2~6.3μm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d1≥76.43(kT1(u+1)/φ[σH]2)1/3
由式公式确定有关参数如下:传动比i齿=3.32
取小齿轮齿数:Z1=25。
则大齿轮齿数:Z2=iZ1=3.32×25=83
实际传动比I0=83/25=3.32
传动比误差:(i-i0)/I=(3.32-3.32)/3.32=0%<2.5% 可用
齿数比:u=i0=3.32
(3)转矩T1
T1=9550×P/n11=9550×5.7/510.43
=106.64N•m
(4)载荷系数k
由课本P185表10-11取k=1.1
(5)许用接触应力[σH]
[σH]= σHlimZNT/SH由课本P181图10-24查得:
σHlimZ1=560Mpa σHlimZ2=530Mpa
由课本P180式N=60njLh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L
NL1=60njLh =60n1rth=60×323×1×(10×300×16)
=9.3×108
NL2=NL1/i=9.3×108/4=2.93×108
由课本P183图10-27查得接触疲劳的寿命系数:
ZNT1=1 ZNT2=1.15
通用齿轮和一般工业齿轮,按一般可靠度要求选取安全系数SH=1.0
[σH]1=σHlim1ZNT1/SH=560×1.0/1.0Mpa
=560Mpa
[σH]2=σHlim2ZNT2/SH=530×1.15/1.0Mpa
=609.5Mpa
故得:
d1≥76.43(kT1(u+1)/φ[σH]2)1/3
=76.43[1×162620×(4+1)/1×4×5602]1/3mm
=82.28mm?
模数:m=d1/Z1=82.28/25=3.29mm
根据课本P165表10-3取标准模数:m=4mm
(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根据课本P187(10-24)式
σF=(2kT1/bm2Z1)YFaYSa≤[σF]
确定有关参数和系数
分度圆直径:d1=mZ1=4×25mm=100mm
d2=mZ2=4×100mm=400mm
齿宽:b=φdd1=1×100mm=100mm
取b=100mm b1=105mm
(7)齿形系数YFa和应力修正系数YSa
根据齿数Z1=25,Z2=100由课本P187表10-13和表10-14相得
YFa1=2.65 YSa1=1.59
YFa2=1.34 YSa2=1.80
(8)许用弯曲应力[σF]
根据课本P180(10-14)式:[σF]= σFlim YSTYNT/SF
由课本P182图10-25C查得:σFlim1=210Mpa σFlim2 =190Mpa
由课本P183图10-26查得:YNT1=1 YNT2=1
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YS1=1.59 YS2=1.80
按一般可靠度选取安全系数SF=1.3
计算两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σF]1=σFlim1 YSTYNT1/SF=210/1.3Mpa
=162Mpa
[σF]2=σFlim2 YSTYNT2/SF =190×/1.3Mpa
=146Mpa
将求得的各参数代入式
σF1=(2kT1/bm2Z1)YFa1YSa1
=(2×1.1×48700/50×22×25) ×2.65×1.59Mpa
=90.3Mpa< [σF]1
σF2=σF1YF2YS2/YF1YS1=(90.3×1.34×1.8/2.65×1.59)Mpa
=84Mpa< [σF]2
故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足够
(9)计算齿轮传动的中心矩a
a=m/2(Z1+Z2)=4/2(25+100)=500mm
(10)计算齿轮的圆周速度V
V=πd1n2/60×1000=3.14×100×97.29/60×1000
=3.78m/s
查表的选8级精度是合适的
六、轴的设计计算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按扭矩初算轴径
由已知条件可知此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属中小功率,对材料无特殊要求,选用45#调质,并经调质处理,硬度217~255HBS, 抗拉强度σb=590Mpa,弯曲疲劳强度σ-1=255Mpa。[σ-1]=60Mpa
根据课本P265(14-2)式,d≥c(p/n) 1/3
C——以材料及受载情况有关的系数,根据课本P265,查表14-1,取c=102.72~118
P——高速轴的输入功率
n——高速轴的转速
d≥c(pⅡ/nⅡ) 1/3 =(102.72~118)(2.092/427)1/3mm=18~20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18~20)×(1+5%)mm=(18.9~21)
∴选d=20mm
2、轴的结构设计
(1)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由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固定,这样齿轮在轴上的轴向位置被完全确定。联接以平键作过渡配合固定,两轴承分别以轴肩和大筒定位,则采用过盈配合固定。
(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
工段:d1=d=20mm 长度取L1=55mm
II段: d2=d1+2h
∵h=2c 查表得c=1.5mm
d2=d1+2h=20+2×2×1.5=26mm
∴d2=26mm
初选用6206型深沟球轴承,其内径为30mm,宽度为16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和箱体内壁应有一定距离。取套筒长为20mm,通过密封盖轴段长应根据密封盖的宽度,并考虑联轴器和箱体外壁应有一定矩离而定,为此,取该段长为55mm,安装齿轮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小2mm,故II段长:L2=(2+20+16+55)=93mm
III段直径d3= d2+2h =32mm
L3=L1-L=55-2=53mm
Ⅳ段直径d4=d3+2h=32+2×3=38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但此段左面的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考虑,应便于轴承的拆卸,应按标准查取由手册得安装尺寸h=3.该段直径应取:(26+3×2)=32mm
因此将Ⅳ段设计成阶梯形,左段直径为32mm
Ⅴ段直径d5=30mm. 长度L5=15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108mm
(3)按弯矩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1=mz1=50mm
②求转矩:已知T1=48700N•mm
③求圆周力:Ft
根据课本P184(10-15)式得
Ft=2T1/d1=2×48700/50=1948N
④求径向力Fr
根据课本P184(10-15)式得
Fr=Ft•tanα=1948×tan200=709N
⑤因为该轴两轴承对称,所以:LA=LB=55mm
(1)绘制轴受力简图(如图a)
(2)绘制垂直面弯矩图(如图b)
轴承支反力:
FAY=FBY=Fr/2=354.5N
FAZ=FBZ=Ft/2=974N
由两边对称,知截面C的弯矩也对称。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354.5×54=19143 N•mm
(3)绘制水平面弯矩图(如图c)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
MC2=FAZL/2=974×54=52596N•mm
(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
MC=(MC12+MC22)1/2=(191432+525962)1/2=55971N•m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
转矩:T=9.55×(P/n2)×106=48700N•m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
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1,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
Mec=[MC2+(αT)2]1/2=[559712+(1×48700)2]1/2=74191N•mm
(7)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由式σe=Mec/0.1d33 得
σe=Mec/0.1d33=74191/0.1×323
=22.6MPa< [σ-1]=60MPa
∴该轴强度足够。

图a

2)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由于设计的是单级减速器的输入轴,属于一般轴的设计问题,选用45#调质,并经调质处理,硬度217~255HBS, 抗拉强度σb=590Mpa,弯曲疲劳强度σ-1=255Mpa。[σ-1]=60Mpa
1、按扭矩初算轴径
根据课本P265(14-2)式,d≥c(p/n) 1/3
C——以材料及受载情况有关的系数,根据课本P265,查表14-1,取c=102.72~118
d≥c(pⅢ/nⅢ) 1/3 =(102.72~118)(2.01/106.82)1/3mm=28.5~31mm
考虑有键槽,将直径增大5%,则
d=(28.5~31)×(1+5%)mm=(30~33)
由设计手册取标准值d1=30
(1)轴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装配
单级减速器中,可以将齿轮安排在箱体中央,相对两轴承对称分布,齿轮左面用轴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轴向定位,周向定位采用键和过渡配合,两轴承分别以轴承肩和套筒定位,周向定位则用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轴呈阶状,左轴承从左面装入,齿轮套筒,右轴承和皮带轮依次从右面装入。大带轮轮毂靠轴肩、平键和螺栓分别实现轴向定位和周向固定。
(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工段:d1=30mm L1=55mm
II段: d2=d1+2h
∵h=2c 查指导书取c=1.5mm
d2=d1+2h=30+2×2×1.5=36∴d2=36mm
初选6207型滚动球轴承,其内径为35mm,宽度为17mm。考虑齿轮端面和箱体内壁,轴承端面与箱体内壁应有一定矩离,则取套筒长为20mm,则该段长96mm,安装齿轮段长度为轮毂宽度为2mm。
III段直径d3= d2+2h =42mm
L3=L1-L=55-2=53mm
Ⅳ段直径d4=d3+2h=42+2×3=48mm
长度与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4=20mm
但此段左面的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考虑,应便于轴承的拆卸,应按标准查取由手册得安装尺寸h=3.该段直径应取:(36+3×2)=42mm
因此将Ⅳ段设计成阶梯形,左段直径为42mm
Ⅴ段直径d5=40mm. 长度L5=15mm
由上述轴各段长度可算得轴支承跨距L=108mm
(3)按弯扭复合强度计算
①求分度圆直径:已知d2=200mm
②求转矩:已知T2=9.55×(PⅡ/nⅢ)×106=187×103N•m
③求圆周力Ft:根据课本P184(10-15式得
Ft=2T2/d2=2×187×103/200=1870N
④求径向力Fr根据课本P184(10-15式得
Fr=Ft•tanα=1870×0.36379=680.6N
⑤∵两轴承对称
∴LA=LB=50mm
(1)求支反力FAX、FBY、FAZ、FBZ
FAY=FBY=Fr/2=680.6/2=340.3N
FAZ=FBZ=Ft/2=1870/2=935N
(2)由两边对称,书籍截C的弯矩也对称
截面C在垂直面弯矩为
MC1=FAYL/2=340.3×54=18376.2N•mm
(3)截面C在水平面弯矩为
MC2=FAZL/2=935×54=50490N•mm
(4)计算合成弯矩
MC=(MC12+MC22)1/2
=(18376.22+504902)1/2
=53730N•mm
(5)计算当量弯矩: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1,截面C
Mec=[MC2+(αT)2]1/2=[537302+(1×187000)2]1/2
=194566N•mm
(6)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
σe=Mec/(0.1d3)=275.06/(0.1×403)
=30.4+Mpa<[σ-1]b=60Mpa
∴此轴强度足够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根据根据条件,轴承预计寿命
16×365×10=58400小时
1、计算输入轴承
(1).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
由题目工作条件查课本P293表15-12和15-14选择载荷系数fP=1.2,温度系数ft=1。
已知轴颈d2=26mm,转速n1=427.27 r/min,假设轴承仅受径向载荷R1和R2,由直齿齿轮受力分析公式P184式10-15可得:
Ft1=2T1/d1=2×48700/50=1948N
Fr1=Ft1tan20=709N
因轴承对称齿轮分布,故R1=R2=Fr1/2=354.5N
P1=fP R1=1.2×354.5=425.4N
P2=ft XR2=1×0.56×354.5=198.52N
2.试选轴承型号
根据计算轴颈d2=26mm,初选6206型,查指导书P154附
10-2得该型号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r=19500N,基本额定静载荷Cor=11500N。
3.由预期寿命求所需C
P1>P2,即按轴承1计算
C=P1/ft×(60n Lh/106)1/3
= 425.4×(60×427.27×58400/106)1/3
=5104.8N
因C<Cor=11500N,故选此轴承型号为6206型
2、计算输出轴承
1.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1、P2
由题目工作条件查课本P293表15-12和15-14选择载荷系数fP=1.2,温度系数ft=1。
已知轴颈d2=40mm,转速n1=106.82r/min,假设轴承仅受径向载荷R1和R2,由直齿齿轮受力分析公式P184式10-15可得:Ft2=2000T2/d2=2×187×103/200=1870N
Fr2=Ft2tan20=680.6N
因轴承对称齿轮分布,故R1=R2=Fr2/2=340.3N
P1=fP R1=1.2×340.3=408.4N
P2=ft XR2=1×0.56×340.3=190.568N
2.试选轴承型号
根据计算轴颈d2=40mm,初选6207型,查指导书P154附表10-2得该型号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r=25500N,基本额定静载荷Cor=15200N。
3.由预期寿命求所需C
P1>P2,即按轴承1计算
C=P1/ ft ×(60n Lh/106)1/3
=408.4×(60×106.82×58400/106)1/3
=2943.3N
因C<Cor=15200N,故选轴承型号为6207型
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由于齿轮和轴材料均为刚和合金钢,故取[σP]=100Mpa
1、输入轴与大带轮轮毂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轴径d1=20mm,L1=55mm
查课本P276表14-8得,选用C型平键,得:b=6mm,h=6mm,键长范围L=14-70mm。
键长取L=L1-(5~10)=50mm。键的工作长度l=L-b=44mm。
强度校核:由P276式14-7得
σp=4T1/dhl=4×48700/20×6×44 =37Mpa<[σP](100Mpa)
所选键为:键C6×50GB/T1096
2、输入轴与齿轮联接采用平键联接
轴径d3=32mm,L3=53mm
查课本P276表14-8得,选用A型平键,得:b=10mm,h=8mm,键长范围L=22~110mm。
键长取L=L3-(5~10)=45mm。键的工作长度l=L-b=35mm。
强度校核:由P276式14-7得
σp=4T1/dhl=4×48700/32×8×35 =21.8Mpa<[σP](100Mpa)
所选键为:键A10×45GB/T1096
3、输出轴与齿轮2联接用平键联接
轴径d3=42mm,L3=53mm
查课本P276表14-8得,选用A型平键,得:b=12mm,h=8mm,键长范围L=28~140mm。
键长取L=L3-(5~10)=45mm。键的工作长度l=L-b=33mm。
强度校核:由P276式14-7得
σp=4T2/dhl=4×187000 /42×8×33 =67.5Mpa<[σP](100Mpa)
所选键为:键A12×45GB/T1096
3、输出轴与联轴器联接用平键联接
轴径d1=30mm,L1=55mm
查课本P276表14-8得,选用C型平键,得:b=8mm,h=7mm,键长范围L=18~90mm。
键长取L=L1-(5~10)=50mm。键的工作长度l=L-b=42mm。
强度校核:由P276式14-7得
σp=4T2/dhl=4×187000 /30×7×42 =84.8Mpa<[σP](100Mpa)
所选键为:键C8×50GB/T1096
第九章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箱体用水平剖分式结构,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箱体主要尺寸计算参看唐曾宝《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表5-1
箱体结构尺寸选择如下表:
名称 符号 尺寸(mm)
机座壁厚 δ 8
机盖壁厚 δ1 8
机座凸缘厚度 b 12
机盖凸缘厚度 b 1 12
机座底凸缘厚度 b 2 20
地脚螺钉直径 Df 16
地脚螺钉数目 N 4
轴承旁联结螺栓直径 d1 12
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 d2 8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d3 8
窥视孔盖螺钉直径 d4 6
定位销直径 D 6
凸台高度 h 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径确定,
以便于扳手操作为准
箱体外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l1 C1+C2+(5—8)=34
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 △1 12
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 △2 12
机盖、机座肋厚 m1 ,m2 9, 9
轴承端盖外径(凸缘式) D2 101, 120

❿ 齿轮传动是什么

1齿轮传动类型齿轮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最广泛的传动机构,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圆周速度和功率大、传动比恒定、效率高、寿命长和可以传递空间两轴间的运动等特点。齿轮传动应用范围广泛,类型较多。按照齿轮传动时的相对运动不同,可将齿轮分为平面齿轮机构和空间齿轮机构两大类;按齿轮啮合方式不同,可分为内啮合与外啮合两种;按齿轮结构与形状不同,可分为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等,如图1-40所示。

与齿轮传动相比,蜗杆传动有很多不同点,其传动比很大、工作平稳、可以自锁,但效率低。蜗杆传动常用于两轴交错、传动比较大、传递功率不太大或间歇工作的场合。此外,蜗杆传动常用在卷扬机等起重机械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图1-40齿轮传动类型

2轴系部件

实际机械存在大传动比、变速、变向要求,需要若干齿轮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将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称为轴系。将轴系置于封闭系统内的机构称为减速器,减速器是将高速运动(通常为旋转运动)转换为低速运动的一种传动装置,如图1-41所示为一种齿轮减速器轴系部件,是减速器的核心部分。

图1-43滚动体的类型

阅读全文

与齿轮传动装置图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材质出现问题怎么写报告 浏览:741
湖北重力铸造怎么样 浏览:122
加药装置设计计算 浏览:877
张家港什么五金固定设备厂 浏览:578
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发展综述 浏览:244
轿车仪表盘上怎么打开车速显示 浏览:168
自控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浏览:258
低温多效蒸发结晶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浏览:863
铸造塑料膜是什么材质 浏览:763
绘制实验室制取氯的装置图 浏览:596
美术设备与美术器材有什么不同 浏览:619
海尔冰箱冷不制冷了什么原因 浏览:919
水表旁边的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812
冰箱制冷为什么会喘气 浏览:855
电脑增加网速要用什么仪器 浏览:421
硫燃烧实验改进装置方法图片 浏览:816
企业厂房设备租金收入怎么入账 浏览:842
仪表台可以放什么东西 浏览:559
煤气阀门平着是关 浏览:813
中山和益五金制品厂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