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否放热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否放热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26 21:18:50

A. 镁和稀盐酸反应会不会放热或吸热

镁和稀盐酸反应会放热。
Mg+2HCl=MgCl2+H2

常见的放热反应:
(1)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多数化合反应。
(4)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很多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绝对化)。

B.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

研究一:(1)镁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在其表面形成氧化镁保护膜,打磨后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及氯化镁,其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3)金属与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影响反应的速率,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快.
研究二:【发现问题】依据酸碱性溶液pH的大小进行分析判断;
(1)pH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溶液显酸性;
(2)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所以该溶液显碱性;
【实践与思考】氯化镁溶液的酸碱性,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说明生成了碱性物质,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说明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该反应的产物是氢氧化镁和氢气,其方程式为:Mg+2H2O

.

C.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作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以下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设计装置】

(1)水;分使A瓶中的气体进入E瓶,增大E瓶中的气压,将稀盐酸压入B装置与Mg发生化学反应
(2)a、h、g、b、c、f、e、d
(3)③②④①
(4)解:测得氢气质量为:
(5)偏低
(6)偏高

D. 两组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金属与酸

(1)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 2 +H 2 ↑,Mg+2HCl═MgCl 2 +H 2 ↑.
故填:Fe+2HCl═FeCl 2 +H 2 ↑,或Mg+2HCl═MgCl 2 +H 2 ↑.
(2)①开始时甲中长颈漏斗液体液面上升快,说明镁和稀盐酸比铁和稀盐酸反应剧烈,单位时间内放热多,因此能证明Mg金属活动性比Fe强;
实验过程中甲.乙长颈漏斗液体液面都上升的原因是反应都放热,导致瓶中气体受热膨胀,从而导致长颈漏斗中的水上升.
故填:能;反应都放热,导致瓶中气体受热膨胀.
②长颈漏斗在实验还可以起平衡内外压强的作用.
故填:平衡内外压强的.
(3)方案二中,金属均有剩余,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冷却到室温U型管中液面相平.
故填:相平.

E. 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式:Mg+2hcl=Mgcl2+h2(氢气)。稀盐酸即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属于药用辅料,pH值调节剂,应置于玻璃瓶内密封保存。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药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
英国戴维于1808年用钾还原氧化镁制得金属镁。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

F.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


研究一: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的.
故填:放热.
(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所以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故填: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研究二:
(3)溶液的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显酸性.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氯化镁溶液的酸碱性,因为甲、乙两同学的猜想都与氯化镁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故填:氯化镁.
(4)镁和热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热)═Mg(OH)2+H2↑.
故填:Mg+2H2O(热)═Mg(OH)2+H2↑.
(5)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因为钾比钠活泼,所以氯化钾溶液显中性.
故填:中.
(6)钠能够与冷水反应,镁与热水才能够反应,说明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金属越活泼,越容易与水反应.
研究三:分析图中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知道,在外层电子相等时,电子层数越多,越容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就越活泼;
研究四:设镁的质量为x,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y
Mg+2HCl═MgCl2+H2
24 95 2
x y 0.2g

24
2
x
0.2g

x=2.4g
95
2
y
0.2g

y=9.5g
氧化镁的质量为3.2g-2.4g=0.8g
设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Z
MgO+2HCl═MgCl2+H2O
40 95
0.8g z
40
95
0.8g
z

z=1.9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5g+1.9g
3.2g+100g?0.2g
×100%=11.1%
答案:
研究一:
(1)放热
(2)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研究二:
(3)酸性 氯化镁
(4)Mg+2H2O═Mg(OH)2↓+H2
(5)中
(6)有关
研究三:电子层数
研究四:
(7)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为2.4g
(8)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1%

G.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盐酸反

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金属镁、锌的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镁反应放出气泡速率较快,锌反应放出气泡速率较慢,可得镁比锌活泼;
将洁净的铜丝浸人硝酸银溶液中,可以观察到铜表面产生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蓝色,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上述实验中可以比较出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锌,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但无法将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比较,应增加比较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实验.
故答案为:(每空(1分),共5分)镁比锌活泼;镁反应放出气泡速率较快,锌反应放出气泡速率较慢;铜表面产生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蓝色;Cu+2AgNO3═Cu(NO32+2Ag;无法将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比较,应增加比较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的比较实验.

H. 镁和稀盐酸反应

金属镁在空气中存放一定的时间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镁的薄膜,在镁与稀盐酸开始反应时,首先会先与表面的氧化镁反应,氧化镁溶解之后稀盐酸才能和镁开始反应。

氧化镁溶解的过程中,裸露在酸中的金属镁的表面积随氧化镁的表面积减小而增大,故生成氢气的速率增大;随着反映不断进行,镁不断减少,稀盐酸浓度也降低,所以氢气生成的速率减小。

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₂+H₂↑

(8)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否放热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化学性质

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

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但和卤代烃在无水的条件下反应却较为剧烈(生成格氏试剂)镁能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镁由于能和N₂和O₂反应,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在食醋中的变化为快速冒出气泡,浮在醋液面上,逐渐消失。

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合价通常为+2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镁

I. 这道化学题为什么Ⅰ可以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U形管液面的升高降低不能是气体

U型管液面的升降,是由于锥形瓶当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导致液面发生变化。广义上来说,也是由气体引起的,只不过是由于气体受热而引起的。
至于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你需要注意的是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发生装置,图一当中很显然是试管,而试管产生的氢气是直接排入到空气当中的,并不会引起u形管液面的变化。

与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是否放热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阀门材质出现问题怎么写报告 浏览:741
湖北重力铸造怎么样 浏览:122
加药装置设计计算 浏览:877
张家港什么五金固定设备厂 浏览:578
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发展综述 浏览:244
轿车仪表盘上怎么打开车速显示 浏览:168
自控设计滞后校正装置 浏览:258
低温多效蒸发结晶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浏览:863
铸造塑料膜是什么材质 浏览:763
绘制实验室制取氯的装置图 浏览:596
美术设备与美术器材有什么不同 浏览:619
海尔冰箱冷不制冷了什么原因 浏览:919
水表旁边的阀门怎么更换 浏览:812
冰箱制冷为什么会喘气 浏览:855
电脑增加网速要用什么仪器 浏览:421
硫燃烧实验改进装置方法图片 浏览:816
企业厂房设备租金收入怎么入账 浏览:842
仪表台可以放什么东西 浏览:559
煤气阀门平着是关 浏览:813
中山和益五金制品厂 浏览:15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