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阀门试验装置指什么
阀门试验装置一般分压力试验、材质试验、扭矩试验等一下三种:
1.
阀门压力专试验装置:其中包含阀属门密封压力检测和阀门强度压力检测,主要分水压和气压,设备结构分立式和卧式还有抱紧式和顶压式工作步骤和原理略有不同,
比如有通用型JWZ阀门检测设备(法兰连接的闸阀、球阀、截止阀、止回阀等)。
2.阀门材质测试装置:目前主要用进口测试仪为主,德国派克、西门子、等等,该仪器以进口为主阀门生产企业在采购阀体时必须测试的最佳仪器。
3.阀门扭矩测试装置:主要测试阀门传动机构的扭矩测试,包括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手动等,主要阀门生产企业用该设备来测试阀门传动装置最好仪器。
2. 阀门电动装置的型号编制方法
A:带现场按钮;F:带4-20mA信号输出;S:带手动减速箱
输出轴最大转圈数:阿拉伯数字表示,无数字见表1输出转速: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r/min(转/分)
连接型式:T表示推力型,I表示电站型,无代号为常规转矩型
额定输出转矩: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kgf·m
Z:整体型;TZ:整体调节型
防护类型:W表示户外型;B表示隔爆型
产品型式:多回转电动装置
型号示例: 1.DZW30I-18/50:多回转电动装置,输出转矩300N·m(30kgf·m),电站型接口,输出转速18r/min,最大转圈数50,
2.DZBTZ45T-24B/S:多回转电动装置,输出转矩450N·m(45kgf·m),推力型接口,输出转速24 r/min,最大转圈数120,整体调节隔爆型,带手动减速箱。 3.DZZ120-24/240:多回转电动装置,输出转矩1200N·m (120kgf·m),转矩型接口,输出转速24 r/min,最大转圈数240圈,整体型。
阀门电动装置的型号编制方法
阀门型号编制组合排列形式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阀门类型代号
传动方式代号
连接形式代号
结构形式代号
阀座密封面或衬里材料代号
公称压力数值
阀体材料代号
类型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如下表
类型
代号
类型
代号
闸阀
Z
旋塞阀
X
截止阀
J
止回阀和底阀
H
节流阀
L
安全阀
A
球阀
Q
减压阀
Y
蝶阀
D
疏水阀
S
隔膜阀
G
各类阀门型号含义
1
2
3
4
5
6
7
汉语拼音字母
表示阀门类型
一位数字
表示传动方式
一位数字
表示连接形式
一位数字
表示结构形式
汉语拼音字母表
示密封面或衬里
数字表示公称
压力kg/m2
汉语拼音字母
表示阀体材料
Z 闸阀
J 截止阀
L 节流阀
Q 球阀
D 碟阀
H 止回阀和底阀
G 隔膜阀
A 安全阀
T 调节阀
X 旋塞阀
Y 减压阀
S 疏水阀
DZ电磁阀
O 电磁动
1.电磁一液动
2.电一液动
3.蜗轮
4.正齿轮转动
5.伞齿轮转动
6.气动
7.液动
8.气一液动
9.电动
其它手轮、手柄、板手无号表示
1.内螺纹
2.外螺纹
3.法兰(用于双弹簧安全阀)
4.法兰
5.法兰(用于杠杆式、安全门、单弹簧安全门)
6.焊接
7.对夹
8.卡箍
9.卡套
(见下页阀门结结形式表)
T 铜合金
H 合金钢
B 锡基轴
(巴承合金氏合金)
Y 硬质合金
X 橡胶
J 硬橡胶
SA聚四氟乙烯
SB聚三氟乙烯
SC聚氟乙烯
SD酚醛塑料
SN尼龙
资料来自: http://www.hqfmjt.com/xingqi/
3. 阀门里的,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和部分回转驱动装置分别是什么意思
通俗地讲,多回转阀抄门袭就是象水龙头中那种可以转很多圈的阀,部分回转的就类似球阀,转一下就能打开的那种.
这样就不难理解它的驱动装置了.下面是一些资料.
http://www.chnee.com/factory/czsfz/czfzdlsb3.htm
http://www.cnhydro.com/proct/showContent.asp?ID=853
4. jcw pro排气遥控不灵
可以是因为排气阀出现了问题,导致排气遥控器不灵了,可以熄火从新起动就好了。jcwpro排气阀的作用是稳定涡轮增压系统的推进压力以保障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排气阀门是由排气阀门传动装置调节的。
5. 涡轮蝶阀对夹式的,老从传动装置里面那个杆漏水怎么解决,换不了阀!!!
请阀门制造厂家来帮助解决。
自己修会比较麻烦。
你的阀门型号是D371X的,网上有一篇《D71X型蝶阀阀杆泄漏在线治理》文章,给你参考。
6. 阀门电(气)动装置和阀门传动装置子目,电动阀门,气动阀门套这些么
不知道您的意思,希望您说的再清楚一点
7. 排气阀门角度多少声音最好听
不要为了好听调节。
排气阀门是一种涡轮增压式引擎系统上的从涡轮分离出废气的阀门。废气分离使得涡轮速度降低,也相应的降低了压缩机的转速。排气阀的主要功能是稳定涡轮增压系统的推进压力以保护引擎和涡轮增压器。排气阀门是由排气阀门传动装置控制的,转动装置又由进气歧管的压力控制。
8. 所有高出地面,平台多少米,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若对上述危害因素不加以有效控制,如对运动部件防护不当、无保险装置或保险装置失灵、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操作者不按规程操作等,都极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机械危害现代工业生产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各具特点,但也具有很多共性。因此可从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维护保养;作业环境诸方面加强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 ⒈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机械设备生产制造企业,要在设计、制造生产设备时同时设计、制造、安装安全防护装置,达到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化,不得把问题留给用户。具体要求为: ⑴ 设置防护装置要求是,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a·安装牢固,性能可靠,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b·适合机器设备操作条件,不妨碍生产和操作; c·经久耐用,不影响设备调整、修理、润滑和检查等; d·防护装置本身不应给操作者造成危害; e·机器异常时,防护装置应具有防止危险的功能; f·自动化防护装置的电气、电子、机械组成部分,要求动作准确、性能稳定、并有检验线路性能是否可靠的方法。 ⑵机器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检查和维修的方便性。必要时,应随设备供应专用检查,维修工具或装置。 ⑶为防止运行中的机器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置。 ⑷机器设备应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能有效地制动。 ⑸机器设备的气、液传动机械,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漏等装置。 ⑹机器设备在高速运转中易于甩出的部件,应设计防止松脱装置,配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 ⑺机器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地面2m以上时,应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 ⑻机械设备的控制装置应装在使操作者能看到整个设备的操作位置上,在操纵台处不能看到所控制设备的全部时,必须在设备的适当位置装设紧急事故开关。 ⑼各类机器设备都必须在设计中采取防噪声措施,使机器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 ⑽凡工艺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气体或有害蒸汽的机器设备,应尽量采用自动加料、自动卸料装置,并必须有吸入、净化和排放装置,以保证工作场所排放的有害物浓度符合TJ36-7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J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有关要求。 ⑾设计机器设备时,应使用安全色。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持颜色鲜明、清晰、持久。 ⑿机器设备中产生高温、极低温、强辐射线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 ⒀有电器的机器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防静电。 ⒉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预防措施 ⑴要按照制造厂提供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安装机器设备。自制的机器设备也要符合GB5083-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的各项要求。 ⑵要按照安全卫生“三同时”的原则,在安装机器设备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栏栅,安全操作台等。 ⑶设备主管或有关部门应制订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并贯彻执行。 ⒊加强维护保养 ⑴日常维护保养,要求操作工人在每班生产中必须做到:班前、班后要认真检查、擦拭机器设备的各个部位;按时、按质加油;使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润滑、良好。班中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⑵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配合,对机器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清洗所规定的部位;清洗滤油器、分油器及油管、油孔、油毡、油线等,达到油路畅通,油标醒目;调整设备各部位配合间隙,坚固各部位。 ⑶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在操作工人参加下,对设备进行针对性的局部解体检查、修复或更换磨损件,使局部恢复精度;清洗、检查润滑系统,更换陈化油液;检查、修理电器系统、安全装置等。 ⒋改善作业环境 ⑴作业场所的地面要平坦清洁,不应有坑沟孔洞等;不得有水渍油污,以防绊倒、滑倒。 ⑵机床设备的周围,应留有必要的空间、通道,其间距须符合相应最小安全距离要求。最小安全距离可参照如下数字:机床侧面与墙壁或柱子之间无工作地时,间距为400—500mm;有工作地时,间距为1000—1200mm;机床之间无工作地时,间距为800mm;机床某一边有工作地并有行人定期通过时,间距为1200mm;机床两边均有工作地时,机床之间间距为1500mm;机床两边均有工作地并有行人通过时,间距为1800mm;排成15度的自动机床的间距为600—800mm。
9. 阀门传动方式正齿轮和手柄有什么区别
齿轮传动阀门利用两齿轮的轮齿相互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用主、从专动轮轮齿直接、传递属运动和动力的阀门装置。按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分平行轴圆柱齿轮传动、相交轴圆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螺旋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等特点。
齿轮传动的缺点:
①运转中振动、冲击和噪声,并产生动载荷。
②无过载保护作用。
③要求齿轮的切齿精度。
齿轮传动的优点:
①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性较高。
②采用非圆齿轮,瞬时传动比可按所需变化规律设计。
③传动比变化范围大,特别是采用行星传动时,传动比可到 100~200(单级),适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
④速度范围大,齿轮的圆周速度可从 V<0.1m/s 达到 200m/s,或更高;转速可从 n<1r/min 到 20000r/min 以上。
⑤传递功率范围大,承载能力高。
⑥传动效率高,特别是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其效率可达 η=0.99 以上。
⑦其结构紧凑,如使用行星传动、少齿差传动,或谐波齿轮传动,可使部件更为缩小,成为同轴线传动。
⑧维护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