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用铜片和硝酸制NO2C.用石
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生成物中有水,如果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发生水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A错误.
B、铜和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反应不需加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进气管长,出气管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有毒,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B错误.
C、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O2,属于固体、液体不加热型,生成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C、D.
㈡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_____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属,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D
(2)如果用双氧水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H2O2
催化剂 | .
㈢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
(1)如果用固态的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收集干燥的氧气就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故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故填:AD;高锰酸钾 加热 |
㈣ 利用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间反应制备和收集少量相应气体,能采用如图实验装置的是()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
A.①浓氨水与固体NaOH,浓氨水易挥发,固体NaOH与水作用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温度升高,使得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进一步减少,以气体的形式逸出,制得氨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的收集装置符合;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A正确; B.②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②错误;④方解石与稀盐酸,稀盐酸跟方解石(较纯的CaCO3晶体)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固液常温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④错误,故B错误; C.③稀硝酸与铜片,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左图部分制备,生成的一氧化氮是无色气体,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2NO+O2=2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③错误;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C错误; D.④方解石与稀盐酸,稀盐酸跟方解石(较纯的CaCO3晶体)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属于固液常温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图中的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故④错误,⑤Zn粒与稀盐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图中的装置符合,故D错误; 故选A.
㈤ 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B.实验
A、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B、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但是检验二氧化碳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选项错误; C、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氢气,但是收集氢气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项错误; D、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㈥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 请按要求填空:(1)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
(1)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有三种,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用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AC或AD或BC或BD (2)实验室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要得到两份质量的氢气需要镁24份,铝18份,铁56份,则三个烧杯中增加的质量分别是镁质量的 ,即 ,铝质量的 ,即 ,铁质量的 ,即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当三个烧杯中增加的质量相等时,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才会相等.设三个烧杯中增加的质量都为a,则所加镁的质量为 1 α ,铝的质量为 1 α ,铁的质量为 1 α ,因为 1 α < 1 α < 1 α ,所以所加三种金属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铁、镁、铝. 故答案为:BD;铁、镁、铝;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使用该固液不加热型的装置时,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要伸到液面下,否则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的管口跑掉,因此E装置可行. 故答案为:BC; E. |
㈦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 [ ]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 3 B.用铜片和
㈧ 实验室用来制备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为;(1)①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1)①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我们可选用甲装置作为发生装置;②选用甲装置是因为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反应物制气体.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备氧气时需要加热;③为防止固体中的水蒸气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其他合理答案也相应给分);④碳酸氢氨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此装置还可用于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故答案为:①甲、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反应物制气体.高锰酸钾是固体,制备氧气时需要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2)①因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易溶于水,所以我们要用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②丙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利用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我们可以用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立刻熄灭,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碳气体始终不能收集满,除装置漏气外,还可能是反应物的量不足. 故答案为:①丙、②密度比空气大、③用一根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火焰立刻熄灭,则证明集气瓶中已经充满二氧化碳、④反应物的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实验步骤:在一个烧杯中放入一高一低两根蜡烛,将蜡烛点燃.再将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 实验现象:低的蜡烛火焰先熄灭.(其他合理答案也相应给分)
㈨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在图中写出标数字的仪器名称:
(1)标数字的仪器分别是分液漏斗和锥形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2)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A装置,收集较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加热 |
与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仪器能量是什么
发布:2025-09-25 15:21:57
浏览:27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