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
白磷不溶于水,来很容易同自氧气反应(白炽灯工作原理),红磷不溶于水,难与氧反应,五氧化二磷是超强吸水剂,溶于水产生大量热,并生成磷酸。白磷着火点低于红磷。磷燃烧时消耗氧气:4P+5O2=点燃=2P2O5 。白磷着火点低于红磷。白磷一般会在40℃左右燃烧,而红磷要在240℃左右才能燃烧。
因为塞紧橡皮塞,过量,立即插入,冷却到室温,而红磷最终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20%,所以说明:采集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本身不足五分之一。
1)红磷化学活动性比白磷差。
2)五氧化二磷溶于水,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消耗掉的氧气。
3)产生白烟(烟有毒),4P+5O2=点燃=2P2O5 。
Ⅱ 红磷燃烧为什么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要加少量水,红磷应过量
装置漏气,外界空气进入会引起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发生变化,这样外界烧杯中的水就无法到流入集气瓶内,自然就无法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了。
集气瓶中事先放少量水,最主要的目的是加速装置冷却,缩短实验时间。
红磷过量,可以充分消耗集气瓶中氧气,使定量实验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Ⅲ 进行红磷燃烧实验注意事项
进行红磷燃烧实验注意事项: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迅速塞橡皮塞;
3、乘放过量红磷;
4、瓶内加少量水;
5、冷却到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在氧气中更加剧烈的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亮光,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3)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的装置扩展阅读:
红磷的着火点极高,在空气中不发生自燃,但是只需要在红磷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片刻将会发生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安全,最好在一个安全的容器内做这个实验,否则将可能发生意外。
白磷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部分的反应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故在暗处可看到白磷发光。当缓慢氧化积累的能量达到燃点(313K)时便发生自燃,因此白磷通常要储存在水中以隔绝空气。
白磷和氧化剂反应猛烈,它在氯气中可自燃;遇液氯或溴会发生爆炸,与冷浓硝酸反应激烈生成磷酸;在热的浓碱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盐。
Ⅳ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1)将燃烧匙内过量的红磷点燃,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观察
(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并且塞紧塞子,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内;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
5 |
1 |
5 |
1 |
5 |
Ⅳ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红磷剧烈的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故填:红磷剧烈的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填: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如果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能够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如果实验过程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太慢,会导致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外逸,从而导致测定的结果偏大.
故填:装置漏气;红磷不足.
(4)在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红磷的原因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Ⅵ 化学红磷实验
在该实验中,其原理是固态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从而导致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所以大气压会把水压入集气瓶内,导致瓶中的水位上升,而水位的上升,又会引起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内的气压和外界的大气界相等时,瓶内的水位不再上升。所以上升水位的体积等效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Ⅶ 红磷过量目的是什么和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1)根据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目的是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解答;
(2)根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解答;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氮气的性质.
解答:解:
(1)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目的是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2)通过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以判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通过该实验还可以了解氮气的一些性质,例如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
(1)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①不溶于水 ②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考点是用红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通过本实验的现象还可以分析氮气的性质.
解答:解:(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必需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反应掉,所以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由于红磷燃烧放出热同时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所以,集气瓶中留水的作用是:吸收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以及生成的白烟.
(2)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瓶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
5
.
(3)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
(4)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5)某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
1
5
,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
(6)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从实验可知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难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充分耗尽,吸收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以及生成的白烟;(2)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1
5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5
;(4)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5)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等;(6)难溶于水;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探究,并且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结论的评价等,要认真把握
Ⅷ 用磷的同素异形体红磷和白磷做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0.5克(过量)红磷置于燃烧匙中,点火后立即插入
(1)白磷比红磷更容易和O 2 化合(或答“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大于红磷的质量") (2)不正确,主要原因是压强低于大气压强,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占多少体积 (3)都产生白烟;4P+5O 2 ![]() |
Ⅸ 谁能给我讲讲红磷在广口瓶里燃烧的那个实验
【实验原理】4P+5O2 2P2O5
【实验装置】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Ⅹ 红磷是如何测定空气的组成的
★红磷在钟罩里燃烧(实验
)
1.实验装置:钟罩、橡皮塞、燃烧匙、水槽、红磷。
2.实验步骤:取下橡皮塞,将钟罩放入盛水的水槽中,以水面为基准线,将钟罩水面以上的容积分为5等分。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用酒精灯点燃后,立即插入钟罩内,同时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烧和水面变化的情况。
3.结论:在上述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固体),同时钟罩里的水面逐渐上升。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4.为什么要用红磷去燃烧?——因为: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某一种气体(即氧气)。
5.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