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装置设计的论文参考文献

装置设计的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2-04-20 01:47:52

① 汽车安全装置的研究 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可以看一下汽车安全与法规 ,这本书上有详细的介绍

② 怎样写《浅谈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毕业论文

机械手夹持器毕业设计论文及装配图论文编号:JX402 包括装配图,字数:15384.页数:60摘要本次机械手的设计本设计说明书主要对于夹持器,伸缩臂,液压系统及PLC控制编程进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过程。内容主要包括:夹持器与伸缩臂总体方案的确定,采用了液压与电动驱动系统,相应的涉及到电机和液压缸的选择计算,总体结构设计、主要部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关键词:机械手,夹持器,PLC,液压
Abstract
the this manipulator's design this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 mainly regarding the screw clamp, expands and contracts the arm, the design concept which and the design process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PLC control programming carries on. The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screw clamp and the expansion arm overall concept's determination, has use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and the electrically operated driving system, corresponding involving to electrical machinery and hydraulic cylinder's choice computation, gross structure design, major component's stress analysis and intensity examination. key word: Manipulator, screw clamp, PLC, hydraulic pressure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夹持器 3
1.1夹持器设计的基本要求 3
1.2夹持器结构设计 4
1.2.1夹紧装置设计. 4
1.2.2手爪的夹持误差及分析 7
1.2.3楔块等尺寸的确定 10
1.2.4材料及连接件选择 13
第二章 腕部 15
2.1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5
2.2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回转缸驱动的典型腕部结构 15
2.3腕部结构计算 16
2.3.1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 16
2.3.2回转液压缸所驱动力矩计算 18
2.3.3回转缸内径D计算 20
2.3.4液压缸盖螺钉的计算 21
2.3.5静片和输出轴间的连接螺钉 23
2.3.6腕部轴承选择 24
2.3.7材料及连接件,密封件选择 24
第三章 伸缩臂设计 26
3.1伸缩臂设计基本要求 26
3.2方案设计 27
3.3伸缩臂机构结构设计 29
3.3.1伸缩臂液压缸参数计算 29
3.3.2导向杆机构设计 36
第四章 驱动系统 39
4.1驱动系统设计要求 39
4.2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39
4.3驱动系统设计 40
4.3.1分功能设计分析 40
4.3.2液压泵的确定与所需功率计算 40
4.3.3确定泵的电机功率N 41
4.3.4液压元件的选择,如表5.2所示 42
4.3.5辅助元件的选择 43
4.5液压系统的验算 43
4.6液压系统图 44
4.6.1设计的液压系统图 44
4.6.2液压系统电磁铁动作顺序控制原理 44
4.6.3电磁铁动作顺序 45
第五章 PLC控制系统 48
5.1 PLC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48
5.2 PLC选择 48
5.3程序设计 50
5.4语句表 52
总 结 58
参考文献 59以上回答来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217.htm

③ 求40000吨/年苯丙乳液聚合装置工艺设计的论文,有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更好,总之,相关的都行,分不是问题

我写的是2000吨醋酸合成工艺,有论文哦,记得选我。论文发到你邮箱了。

④ 论文设计参考文献

[1]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
樊莉丽;董先明;,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5), 192
本文阐述了芯片对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发展历史,并以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为参照对象,把芯片发展分阶段进行了总结。
[2]一种对计算机发展史展开研究的策略
应国良;马立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07), 15-16
计算机是一种人造物,是历史的产物,其进化与更新换代凝聚了若干人的智慧。随着一线教学的深入,笔者认识到若不从历史源头上对计算机发展过程予以整体上的把握,将不利于进一步参与和推动它的发展。本文在先前研究者若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研究策略和思路:以需求产生与满足为引子,以软硬交替发展为主线,以性能不断提高为成果,以突出学科交叉为亮点。
[3]论计算机发展史及展望
杨露斯;黎炼;,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06), 188
自从194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CPU的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低。未来光子、量子和分子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推动新一轮超级计算技术革命。
[4]充满创新火花的计算机发展史
刘瑞挺;, 计算机教育, 2009,(05), 129-130
<正>回顾计算机发明的历史,每一台机器、每一颗芯片、每一种操作系统、每一类编程语言、每一个算法、每一套应用软件、每一款外部设备……无不像闪光的珍珠串在一起,令人赞不绝口。每个事例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每件史料都述说着创新的思想。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这样的史实就像大海岸边的贝壳,俯拾皆是;当然,要找到珍珠就得下专门功夫了。
[5]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读什么书(二)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
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15), 91-93
<正>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历来是信息技术教师较为头疼的地方。因为通常这一课是在教室中作为理论课来上的,而教材上相关的内容又较为浅显并显得知识容量不足。教师不得不精心备课,
[6]浅析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程兴中;,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6), 248+252
简述了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出现到现在,计算机病毒随着操作系统和互联网的发展而进化的过程。并对网络病毒的各种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7]从汉字发展史看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汉字发展的影响
周凤英;,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46-47+79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汉字发展史,对计算机汉字输入将会给汉字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8]浅谈CPU发展史及计算机发展前景
黎菁,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4,(17), 61-63
本文首先简单回顾了计算机的发展情况,然后介绍了计算机硬件中最重要部分的中央处理器简单原理并着重了它的发展史。然后根据摩尔定律对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史和前景、计算机硬件软件化做了一番介绍。
[9]计算机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王亚军, 计算机时代, 2004,(07), 7-8
回顾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型技术近二十年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计算机科学期待着一场新的革命。
[10]难以忘却的——计算机发展史
谌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4,(07), 47-48
<正> 计算机是一种机器,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工具。但是它与人类发明创造的其它工具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类发明的机器大多可以看作是人的手或脚的延伸。它们能够完成的是人原本需要耗费体力去完成的事情。而计算机则不同,它可以看作是人头脑的延伸,能帮助人做那些需要耗费人脑力完成的工作。计算机的发展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当然离不开人类科技知识的
[11]计算机硬件史话——回顾CPU散热器的发展史
小甘;, 少年电世界, 2003,(05), 76-77
<正> 大家都知道电脑的核心部件是CPU,它能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而保护它正常工作的部件之一有散热器的责任。随着电脑的飞速发展,散热器也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它前后经历了从风冷散热到热导管再到最新的液冷散热。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让我们共同关注一下它们的情况吧。
[12]历届图灵奖得主简介——《ACM图灵奖(1966—1999)——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
刘建元,康兆华, 中国大学教学, 2000,(06), 27

[13]大脑的延伸──计算机发展史
孙小美;, 中国科技月报, 1998,(07), 60-62

[14]步履维艰 前途光明——哈尔滨方正公司计算机部发展史
张亚欣, 中外企业家, 1997,(11), 6
<正> 记得在93年9月份,来自总部的消息,北大方正集团成为美国Digtal PC中国唯一总代理,心里踌躇。方正排版方兴未艾,怎么又有时间做PC?何总前瞻未来,迅速做出在方正分公司成立计算机部的决定。由于本人的爱好,这方面又稍有特
[15]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
中国培训, 1995,(10), 45
<正> 1.最早的第一种计算工具—— 算筹,是中国发明的,约在公元前一 千多年前,在公元六世纪算筹转变为 算盘。 2.第一把计算尺是1620年英国 E·冈特发明的,是一种直线式对数计算尺。 3.第一台能进行加减运算的机械计算机是法国B·帕斯卡1642年发明的,利用齿轮进行转动。 4.第一个发明二进制的逻辑代数的是英国G·布尔,布尔代数后来成为电子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基础。
[16]电子计算机发展史
何力;, 人民教育, 1985,(03), 44
<正>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陆军阿贝丁炮击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它使当时的一切运算工具相形见绌。人工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弹道轨迹计算,它仅用3秒钟就完成了。
[17]计算机五十年代发展史
陈厚云,王行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3,(04), 39-47
<正> 五十年代是计算机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从单机试制转向工业生产,计算机应用从科技计算扩展至数据处理的时期。这段历史所揭示的计算机行业的许多重要特征和发展规律,对于计算机发展后进的国家,至今仍然不无启迪。一、从实验室到实用化四十年代后期,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IAS)云集了许多著名学者和工程师。其中有冯·诺依曼(von Neumann),研制美国第一台电子数字
[18]信息时代的黎明——七十年代计算机发展史
王行刚;陈厚云;,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2,(04), 51-59
<正> 一、微型机迅猛拓广七十年代计算机发展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微型机的诞生和迅猛拓广。1969年8月,一个年轻的设计人员,现在Zilog公司的创始人F.Faggin,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设想:(1)将日本设计的台式计算机中11片逻辑电路压缩成3片,即中央处理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
[19]电脑的成长:六十年代计算机发展史
陈厚云;王行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0,(06), 52-63
目前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状况,从总的来看,大体上相当于美国六十年代初期水平。因此,研究国外、尤其是美国六十年代计算机发展所走过的道路,探讨分析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计算机事业的今后发展是会有所启发、有所借鉴的。本文所作的是一个尝试。
[20]火力发电厂采用控制计算机的发展史
二川原诚逸;胡树松;, 华北电力技术, 1979,(Z2), 82-92+112
日本日立公司应北京电业管理局的要求于1978年6月在陡河电站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讲课,介绍有关控制机的情况,现将其中“控制机发展史”及“汽机、锅炉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整理印出,以供参考。北京电业管理局控制机讲习班 1979年2月1日

[1]生活情境法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案例中的应用研究
周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9), 185-187
针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建构主义理论中抛锚式和支架式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一套联系紧密的实验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脚手架帮助下,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实验证明,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2]浅议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职业生活化实践
万兰平;, 科技信息, 2010,(29), 275+23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基础课程,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真正做到将所学运用于将来的职业生活的目的。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程教师来说,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走进我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如何让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贴近职业生活?如何使计算机知识运用于职业生活?教师应该尝试创设具有专业职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引入,举例职业生活实例,根据知识特点情况,将所教知识,点滴渗透,从而构建职业生活化实践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3]改进日常生活中应用计算机检索信息的探讨
权彦清;, 经营管理者, 2010,(23), 367
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在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细节出发,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好利用搜索引擎以及辅助相应的搜索策略,让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4]影像视频格式在计算机教学中与生活中的应用
谢静波;,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2), 553-554
在我们的教学与日常生活中,音频、视频与我们紧密相连,教学怎样制作多媒体课件;日常生活中有手机、电视、电脑、MP4、MP5等等,怎样用好这些电器;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流式视频格式越来越多,怎样上网看电视,下载视频?这都是摆在现代人前面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影像视频格式与应用:一、本地影像视频;二、网络影像视频;三、视频格式大转换;四、在教学与生活中的应用。
[5]计算机应用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方式
何国强, 广西民族研究, 2000,(03), 29-34
从 1 98 5年起 ,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将第三次技术革命推进至信息革命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开始渗透到了几乎一切生产领域 ,也正一步一步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计算机对人们的影响 ,以及对计算机在少数民族中应用的忧思 ,并提出利用计算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建议
[6]计算机在生活小区物业管理中的应用
莫继红, 电脑与信息技术, 1997,(04), 29-30
本文提出了用计算技术实现生活小区物业管理的一种方法,重点讨论了物业管理的目标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
[7]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赵国求;, 武钢技术, 1985,(01), 74
<正> 一、手表计算机日本制造了一种既可做手表用,又具有计算机功能的超小型手表计算机。它由手表,键盘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手表可以单独使用,如果与键盘连结在一起,就成了一部完整的超小型计算机。手表内装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和五个大规模集成电路,可存储二千个单字和一百个左右的电话号码或七十个人的通讯地址。

⑤ 幼树培土装置的设计的论文综述怎么写

枳椇(Hovenia acerba Lindl),又名拐枣、木室、万寿果、鸡爪子、龙枣等,为鼠李科枳椇属落叶乔木,高达15~25m。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等19个省市[1]。枳椇是材、果、药兼用的珍稀树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2]。枳椇的果实和种子、叶、根、木皮及木汁均可入药。枳椇果能解酒,有“千杯不醉鸡爪子”之称。种子能利尿,泡酒服用还能舒经活络,治左瘫右痪、风湿麻木。果实鲜食,还可治气管炎、哮喘等。枳椇树冠伞型,树态优美,叶大荫浓,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枳椇树体高达10m,树干通直,木材硬度适中,呈紫褐色,心材黄色,粗而美观,收缩率小,不易反翘,常用于制作精细家具、工艺品及建材[3]。随着人们对枳椇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其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枳椇的药用机理和药用价值方面[4],在繁殖方法与栽培技术方面有少量研究[5,6],对树体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栽培实践,都必须建立在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习性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因此,对枳椇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发育习性的研究,是枳椇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1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用的枳椇种子来自河南洛阳栾川。试验点设在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苗圃内,土壤为砂壤土,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pH值为7.0,面积为0.27hm2, 2006年春季造林。
1.1物候期调查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调查法,随机抽取10株做样株,从5月10日开始,每15d调查1次。观测内容为生物学特性,包括萌动期、展叶期、封顶期、落叶期、休眠期等。
1.2茎生长规律调查
在试验地随机选取10株树,定时定株,测定地径粗度、株高、二次枝长度和粗度。地径的粗度为距地面5cm部位,株高的观测从植株根部固定地面处到整个植株的最高点,测量单位为cm。二次枝为当年生枝上抽生的1次副稍。从基部向上依次取5个二次枝测其长度和粗度,长度测枝条基部到梢部最后1片平展叶叶柄基部的长度,粗度测距枝条基部1cm处的粗度。长度用钢卷尺测定,精确到mm。粗度用游标卡尺测定,精确到0.1mm。每15d观测1次,最后求平均值。
1.3叶生长规律调查
在以上选定的10株树上,对每株树的第1副梢上第5个叶片(从枝条基部数起)进行标记,共10片叶。从展叶后至落叶,观测项目有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叶片长度为叶片纵向最大长度,宽度为横向最大宽度。用钢卷尺测定,精确到mm。每15d观测1次,最后求平均值。

2结果与分析

2.1枳椇的物候期
为了解枳椇的生长特性,对实生苗茎生长过程和叶片发育情况进行了物候期观测。枳椇幼树3月中旬萌芽,3月下旬展叶,茎生长期为5~8月,9月后缓慢生长,10月底完全停长,进入11月个别小枝开始脱落,11月下旬落叶休眠(见表1)。
2.2枳椇树繁育技术
枳椇常采取播种繁殖[6],在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其出苗率存在差异,本试验营养钵播种育苗出苗率最高,高床播种育苗出苗率最低,平床介于两者之间(见表2)。营养钵育苗成活率最高,原因是基质经过特别配方,吸水性、排水性和通透性较强,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生根。
高床出苗率低,全园出苗率不足10%,缺苗断垄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洛阳属干旱地区,年降雨量610mm,本试验采用畦沟浇水上渗,但本地春季高温干旱,上渗难,畦面干得较快,很难保墒。
不同的播种方式,在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其抽梢率差别不大,平均梢长营养钵繁殖的较长,平床次之,高床最短。
2.3苗木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3.1茎生长规律调查。对调查数据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图,以观测日期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坐标,得出地径粗度、株高及二次枝生长趋势的折线图(见图1~4)。
5月底至6月底,地径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后增粗速度减缓;7月中旬又有1次快速增粗期,之后逐渐减缓,至10月中旬停长。一年生幼树地径年平均增粗1.36cm。
5月底至6月初,株高增长较快,之后生长变缓。7月中旬又有1次迅速生长期,此后生长渐缓,9月下旬停止生长。一年生幼树年平均株高增长121.4cm。
5月中下旬二次枝有1次快速生长期,之后二次枝长度持续增加,但生长减缓,8月下旬停止生长。调查的最长枝为104.5cm,最短枝为70cm,二次枝加长生长量年平均为84.6cm。
5月中旬前二次枝粗度增长缓慢,5月下旬至6月上旬有1次快速增长期,之后二次枝粗度持续增加,但生长减缓,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停止生长。调查的最粗枝为1.28 cm,最细枝为0.11cm,二次枝加粗生长量年平均为1.08cm。
4月开始,幼苗基部逐渐膨大,高生长逐步加快,形成主茎。5月开始分发二次枝,之后二次枝上叶腋处又抽生成新的分枝。为节约养分,培养骨干枝,应加强对新枝的抹芽。
2.3.2叶生长规律调查。对调查的数据求平均值,在Excel中作图,以观测日期为横坐标,生长量为纵坐标,得出叶片的加长、加宽及叶柄生长量折线图(见图5)。
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在展叶后第1个月内生长速度较快,随后增长减缓。单叶叶长的伸展期为1.5个月,单叶宽度伸展期为1个月。叶柄生长期为1.5个月。最大叶片长度为18.5cm,宽度为13.0cm,叶柄长度为5.0cm。最小叶片长度为6.0cm,宽度为4.0cm,叶柄长度为1.5cm。叶片平均长度为13.7cm,平均宽度为9.8cm,叶柄平均长度为3.9cm。落叶日期为11月底。

3 小结与讨论

(1)枳椇树在年生长周期中茎(地径、株高、二次枝)生长高峰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年平均株高增长121.4cm,二次枝加长生长量年平均为84.6cm,二次枝加粗生长量年平均为1.08cm,地径年平均增粗1.36cm。
(2)叶片的长度、宽度和叶柄长度在展叶后第1个月内生长速度较快,单叶叶长的伸展期(1.5个月)比叶宽伸展期多0.5个月,叶柄生长期为1.5个月。
(3)对枳椇幼树枝条生长习性的观测还应该考虑气象因素的影响[7]。本试验未研究气象条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年份气温、光照、降雨量直接影响植株的发芽率、生长势和休眠期。在引种中注意气温的调节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长发育质量。
(4)认真做好生长期的抚育管理,对提高枳椇树全年生长量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幼苗生长,增强其生长势和抵抗力及与杂草的争肥能力,在幼树生长旺期从5月上旬至9月上旬共除草5次。追肥3次,第1次于5月上旬施入,施肥量较少,追施尿素30~45kg/hm2;第2次6月下旬施入,随着幼树生长,逐渐加大了施肥量,追施尿素45kg/hm2;第3次8月初结合灌水施入,施复合肥45kg/hm2。同时根据试验地墒情,及时灌透墒水。良好的管理能促使植株良好的生长发展,根据植株不同时期对肥水的不同需求进行适时的调节,能促使植株茎叶的良好生长,使其尽快成型[8]。在本次试验过程中,在5月上旬进行第1次抚育施肥为宜,有利于5月下旬茎的速长。过早,杂草尚未完全萌发;过迟,则错过生长时机,抚育效果差。此外,田间各项管理(肥水及其他管理)也要配套实施,才能促进植株生长良好。

4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丁向阳,凌晓明,李志.珍稀果材兼用树种-枳椇资源利用[J].河南林业科技,2004,3(1):44-45.
[3] 陈淮安,汪正集.枳椇的栽培及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 2(1):63-65.
[4] 嵇扬,陆红.枳椇子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2,33(9):5-7.
[5] 葛扣麟,王蕴珠,杨金水.枳椇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44-45.
[6] 李健,王和平,付殿坤.枳椇的特性及其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1999(5):30-31.
[7] 张慧丽,张延龙.新引牡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的观察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5):43-45.
[8] 丁向阳.香胶树幼林生长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 这是我查到得,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成功

⑥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啊,急

参考文献

[1]金兆丰,徐竟成.城市污水回用技术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160-209
[2]吕炳南,陈志强.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11-23
[3]李玉纯.测量与自动化技术[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05.8:25-49
[4] 贺毅,赵望达,刘勇求. 软测量技术及其人工神经元网络建模方法探讨[J]. 自动化博览 , 2005,(S2):84-87
[5] 卿晓霞,余建平. 软测量技术及其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J]. 工业水处理 , 2005,(03):17-20
[6] 王正祥,刘载文,薛福霞. 污水处理过程的软测量技术[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03):33-36
[7] 王莉,冯丽辉,张军,王合山. 基于神经网络软测量的虚拟仪器设计及实现[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 2005,(01):37-40
[8] 孙涛,曹广益. 软测量建模方法分析[J]. 机床与液压 , 2005,(02):71-72
[9] 孙立平.污水处理新工艺与设计计算实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15-88
[10] 宋贤民,衷卫声. 基于RS-SVM的TN软测量建模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 2007,(01):93-95
[11] 陆宁.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技术在丙烯精镏塔的应用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2006,(08):75-80
[12]胡守仁. 人工神经元网络原理与应用[M]. 安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167-196
[13] 军勇,费树民,张缇.软测量技术和约束控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4,(02):29-31
[14] 张勇,邵诚.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断裂参数灰色软测量[J]. 测试技术学报,2005,(02):38-52
[15] 陈丹,王邵波.基于BP神经网络在污水处理中的测量[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5,(06):35-36

⑦ 谁有关于自动换刀装置的毕业论文呀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 论文编号:JX391 论文字数:19362.页数:37 摘要 本论文介绍的是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自动换刀装置(刀库式)的设计.刀库式的自动换刀装置是由刀库和刀具交换装置(换刀机械手)组成。它是多工序数控机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换刀装置,其整过换刀过程比较复杂。首先把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全部刀具安装在标准的刀柄上,在机床外进行尺寸预调后,按一定的方式装入刀库。换刀时,先在刀库中进行选刀,由机械手从刀库和主轴上取出刀具,然后交换位置,把新刀插入主轴,旧刀放回刀库。存放刀具的刀库具有较大的容量,其容量为六把刀具,采用盘形结构,安装在机床的左侧立柱上。因为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外形及其他性能参数等均与THK6363型自动换刀数控镗铣床相似,所以本机床的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将仿效THK6363型自动换刀数控镗铣床换刀装置,设计成采用轴向放置的鼓盘式刀库形式和回转式双臂机械手组成。 刀具按预定工序的先后顺序插入刀库的刀座中,使用时按顺序转到取刀位置。用过的刀具放回原来的刀座内,也可以按加工顺序放入下一个刀座内。该法不需要刀具识别装置,驱动控制也比较简单,工作可靠。但刀库中每一把刀具在不同工序中不能重复使用,为了满足加工需要只有增加刀具的数量和刀库的容量,这就降低了刀具和刀库的利用率。此外,装刀时必须十分谨慎,如果刀具不按顺序装在刀库中,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顺序选刀是在加工之前,将加工零件所需刀具按照工艺要求依次插入刀库的刀套中,顺序不能有差错。加工时按顺序调刀。适合加工批量较大、工件品种数量较少的中、小型自动换刀装置。可知数控铣床用4把刀就可完成大多数的铣削加工。所以这个容量为6把刀的刀库,几乎不存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重复利用刀具的情况,所以刀具的选择方式确定为顺序选择刀具。 两手互相垂直的回转式单臂双手机械手的优点是换刀动作可靠,换好时间短,缺点是刀柄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联机调整的相关精度要求高,机械手离加工区较近。一般来说,这种机械手用于刀库刀座轴线与机床主轴轴线垂直,刀库为径向存取刀具形式的自动换刀装置,因此,在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铣床的自动换刀装置中可采用这种机械手形式。 关键词:数控铣床;自动换刀装置;刀库;换刀机械手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ction is the design that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The knife database type automatically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is have by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knife to exchange device(change the knife the machine hand) to constitute.It is many work ordinal numbers to control the top of the tool machine to apply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most extensively, it is whole to lead to change the knife process more complicated.First process process in need to be use of all knifes have to install on the haft of the standard, pressing certain way to pack into the knife database after the tool machine carry on size to prepare to adjust outside.Be in the knife database carry on choosing knife first while change the knife, is taken out knife to have from the knife database and the principal axis by the machine hand, then exchange position, insert the new knife into the principal axis, the old knife puts back a knife database.The knife database that deposits knife to have has bigger capacity, its capacity has for six knifes, adopting the dish form structure, the left side that installs in the tool machine signs pillar up.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s the sign type working panel lifter miller shape and other function parameter etc.s to all change the knife with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number to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likeness, so this tool machine changes the knife the design of the device to change the knife in the wake of THK6363 typeses automatically automatically the number control the boring miller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the design becomeses the adoption stalk toward the drum dish type knife database form and the turn-over type double the arm machine hand for place to constitute. The knife has to press to schele to the work preface insert the knife of the knife database order of sequence, usage turn to take knife position in order.The knife for using puts back the original knife inside, can also press to process sequence to put into the next knife.That method doesn't need the knife to identify device, driving a control also more simple, work credibility.But the knife database in each knife have in the different work preface and can't repeat an usage, for satisfying to process to need to only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the quantity and the knife database that the knife have, this utilization that lowers knife to have with the knife database.Have to be very careful while packing knife in addition, if the knife doesn't in order have to pack in the knife database, will proce serious result.Sequence's choosing knife is before process, will process the knife that spare parts need to have to request to be one by one in order in the knife set of insert the knife database according to the craft, the sequence can't have mistake.Process adjust knife in order.Suit to process a batch quantity to compare greatly,the work piece the species quantity less of medium,small scaled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Can know the number controls miller to use 4 make the knife complete most milling and can pare to process.So this capacity is 6 knife databases of knifes, almost the nonentity process to need to make use of the circumstance that the knife have again in the process, so the knife have of the choice method assurance for in proper order choice the knife have. Two hands are mutual perpendicular of the advantage of the turn-over type single arm hands machine hand change the knife action credibility, changing good time short, the weakness is the haft accuracy to have high request, structure complications, the linking machine adjust of the related accuracy have high request, the machine hand leaves to process area nearer.Generally speaking,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useds for the knife database knife the stalk line and the tool machine principal axis stalk line perpendicular, the knife database has a form to change the knife device automatically toward the access knife for the path, therefore can adopt this kind of machine hand form in the XKA5032 A/C number control the sign type rise and fall miller the auto change the knife the device. Keywords: numerical control milling machines ;Automatic tool changer ;Tool storage ;tool changing-manipulator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 数控机床知识 1 1.2 数控铣床的分类 1 1.2.1 数控立式铣床 1 1.2.2 卧式数控铣床 2 1.2.3 立、卧式两用数控铣床 2 1.3 数控铣床的结构特征 2 1.3.1 数控铣床的主轴特征 2 1.3.2 控制机床运动的坐标特征 3 1.4 数控铣床的主要功能及加工对象 3 1.4.1 数控铣床的功能 3 1.4.2 自动换刀装置(ATC)及其形式 3 1.4.3 自动换刀装置应当满足的基本要求 5 2 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1 XKA5032A/C数控立式升降台铣床及其主要参数 5 2.1.1 其主要结构特点 6 2.1.2 其主要规格及技术参数 6 2.2 初定其自动换刀装置的设计参数 7 2.3 确定其自动换刀装置的形式 7 3 刀库的设计 8 3.1 确定刀库容量 8 3.2 确定刀库形式 9 3.3 刀库结构设计 9 3.4 初估刀库驱动转矩及选定电机 11 3.4.1 初选电动机与降速传动装置 11 3.4.2 初估刀库驱动转矩 11 3.5 刀库转位机构的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 11 3.6 刀库驱动转矩的校核 15 3.7 花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15 3.8 夹紧机构插销剪切强度的校核 16 3.9 确定刀具的选择方式 16 3.10 刀库的定位与刀具的松夹 17 4 刀具交换装置的设计 18 4.1 确定换刀机械手形式 18 4.2 换刀机械手的工作原理 19 4.3 机械手的自动换刀过程的动作顺序 20 4.4 机械手回转轴4上的齿轮齿条设计 21 4.5 自动换刀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 21 4.5.1 主轴准停装置 21 4.5.2 换刀机械手的安装与调试 22 4.6 自动换刀程序的编制 22 5 自动换刀装置的控制原理 23 5.1 自动换刀装置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23 5.2 自动换刀装置换刀动作的顺序控制过程 24 6 典型零件的设计 24 6.1 联轴器 24 6.1.1 联轴器的选用 25 6.1.2 联轴器的校核 25 6.2 选择离合器的类型 25 6.3 蜗杆蜗轮传动设计的一些相关技术要求 25 6.4 托架的设计 25 鸣谢26 参考文献 28 以上回答来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084.htm

⑧ 过程设备设计外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可以在网络学术中找到。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⑨ 求一份毕业论文(小型冲孔机自动控制设计)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以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器件更新的速度加快,使得教学内容增多与学时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校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但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教完一个人所用的知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的、以人为本的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式学习,实现由传统教育观念向创新教育观念转变,逐步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提高为目标的新教学方法。当今社会,数字电子技术迅速发展,有必要优化教学内容,在不影响连续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精简基础理论,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了解前沿资讯。

二、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激励他们的内在动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发展。为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知识点的引入和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教与学相互激励。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心设计导课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型。导课的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对于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内容,可以采用生活经验导入法,即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直接导入新课。还可以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直接观察到一些实验现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接近的概念与原理,学生容易混淆,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把概念与原理之间的区别讲清楚,使学生不容易混淆。导课环节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首要环节,精心巧妙地设计每节课的导语,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学习内容上,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可为一节课的学习开创良好的学习情境,又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采用专题互动式教学。传统的课程教学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台下无所适从,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专题式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专题展开,在每个专题开设之前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每个专题讲授完后,都留有思考题,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应抓住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端正考试动机,巩固课程教学质量。要始终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巩固知识结构为原则,在拟制测验题中,除了考查基本知识和能力外,有意出一些扩展超纲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做题情况分类进行分析、辅导讲解。通过复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灌输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拓展知识面,减少课堂板书的时间,数字电路这门课,电路图既复杂又庞大,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让学生亲眼看到电路的微观世界以及逻辑电路功能的变化,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

三、强化实训环节,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加强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把实验教材发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当实验器材发生故障时,由学生自己维修,摒弃一包到底、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师指导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去观察、操作、记录、比较、分析、归纳、处理,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电子电路实用知识。学生也可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实验题目进行改进、扩展,或自拟题目,建立电子兴趣小组,通过团队合作完成较大规模综合性系统的设计项目。此外,还可以结合校内外创新项目、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出学生内在的学习活力和创造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综上所述,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激发和调动教师、学生双方积极性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培养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⑩ 《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变流器小尺度通道散热装置设计》这个题目的论文谁能给我一篇有关的英文参考文献

大功率交流传动我知道机车我能写

阅读全文

与装置设计的论文参考文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ios12正式版哪些设备 浏览:505
东莞市顺辉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26
阀门怎么都拧都关不了水 浏览:39
如何校正压力仪表 浏览:99
测试ESD的叫什么仪器 浏览:347
电话营销设备哪个好 浏览:845
水龙头阀门断里面怎么办 浏览:899
自制自动水平装置 浏览:782
清洗机床表面油污用什么效果最好 浏览:326
湖北全自动移栽设备哪里有 浏览:671
滚动轴承如何导课 浏览:458
温针治疗用什么仪器 浏览:511
磁粉检测装置包括 浏览:634
制冷机加什么样的油 浏览:285
什么叫做机械臂手 浏览:131
鹤壁制冷维修多少钱 浏览:114
氯气采用什么阀门 浏览:804
研发仪器计入什么科目 浏览:88
用什么仪器才能远程观察身体 浏览:120
管道安装阀门检验要求 浏览: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