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呼吸作用
选A 本题意在考察有关呼吸作用的产物
因为A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会十分明显,这样就会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热量。所以A瓶中的温度上升;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被瓶塞上的熟石灰吸收,氧气也消耗很大,所以瓶中气压下降,导致与A瓶连接的导管内水上升明显 ;由于B中种子已经死亡,不会有呼吸作用,所以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Ⅱ 呼吸作用实验(初一生物)
防止在呼吸作用的同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验证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改动的是×貌似是把实验装置封起来,记不得×.原因是保证烧杯壁上的水分只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并把此装置放在光下.
2.植物的蒸腾散失水分的过程是水分先进入根、茎、叶的×导管×,然后进入叶肉细胞之间,通过×气孔×排放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受到叶表皮中×保卫细胞×的控制.
3.马铃薯可利用茎进行无性繁殖,但如在右面分化中管理不善,则会引起烂根,其根本原因(B)
A.细胞呼吸作用受阻 B.根细胞吸水过多
C.光照不够充分 D.缺乏营养
4.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B)
A.根细胞吸水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呼吸加快,释放能量过多
5.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的告诉他们,今年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D)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有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Ⅲ 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请
(1)装置1
液滴
左移,说明进行
有氧呼吸
,装置2液滴不动,说明种子不进行
无氧呼吸
,所以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
(2)装置1液滴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3)蛆是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只能根据装置1判断是否进行有氧呼吸,不能根据装置2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的液滴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不移动,不能说明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蛆的呼吸作用类型是仅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
(1)有氧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仅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Ⅳ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向___移动.
图中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装置内的气体减少,压力下降,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左运动.
故答案为:向左
Ⅳ 呼吸作用装置中的刻度管怎样读数
简单点说吧,控制变量,密闭容器内放一绿色植物和一个装有氢氧化钠的小烧杯,容器口连一导气管,上有刻度,导管内密封一段有色液体〔水加红墨水〕,导管另一端与大气相连。记录装置开始导管内刻度,将装置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后记录导管没液体移动刻度。
原理:黑暗中植物只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大气压使导管内液体向容器段移动
Ⅵ 高手来高中生物题
呵呵,咱也是新高三,这题我做过类似的,不过容器内不是蒸馏水是NaOH溶液,所以液滴是向左移动的.
对于这题
呼吸熵=(释放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有氧呼吸 呼吸熵=1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呼吸熵≥1
无氧呼吸 没呼吸熵可言
呼吸作用生成的CO2肯定是不小于消耗的氧气.
所以着色液滴要么不移动,要么向右移才对
咱调查了下资料,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向左移动
呼吸作用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但脂肪,蛋白质水解后的产物也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
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 + 6H2O + 6O2→6CO2 + 12H2O + 能量,从反应式可看出吸收一个O2,放出一个CO2即释放的C02和吸收的O2之比为1.
油料作物种子的主要贮存物质是脂肪,水解后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以脂肪酸中的硬脂酸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为例,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H3(CH2)16COOH + 26O2→18CO2 + 18H12O + 能量.由反应式可知:释放的C02比吸收的02少,即释放的C02和吸收的02之比为0.69.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油料作物种子在萌发时吸收的氧气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萌发时吸收的氧气多.本题也可以通过所学的化学知识,直观地得出结论,糖类是碳水化合物,C/O比一般为1,氧化时释放一个CO2只需要一个O原子即可;脂肪分子上一般都有很长的烃链,C/O比一般远大于1,所以(氧化时释放—个CO2需要超过一个O原子的量.由于脂肪中的C/O比比糖类高,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中的碳原子数是脂肪比糖类多,因此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被氧化分解所需的O2,脂肪大于糖类.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Ⅶ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A、如果A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B右移时说明有回二氧化碳的释答放,综合以上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如果A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不动时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综合以上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如果A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右移时说明有二氧化碳的释放,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综合以上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如果A、B都不动时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而活的酵母菌肯定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Ⅷ 如图是测定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中的
(1)A瓶内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通入气体中的CO 2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版空气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权净.
(2)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能吸收CO 2 进行光合作用,所以C瓶选用不透光玻璃罩的目的是防止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 2 ,从而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D瓶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植物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 2 .如果实验达到预期效果,D瓶中的现象是变浑浊,说明幼苗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 2 .
故答案为:
(1)排除空气中的CO 2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检测空气中的CO 2 是否去除干净
(2)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检测植物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 2
Ⅸ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
(1)装置1液滴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液滴不动,说明种子不进行无氧呼吸,所以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装置1液滴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
(2)蛆是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只能根据装置1判断是否进行有氧呼吸,不能根据装置2判断是否进行无氧呼吸.装置1的液滴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不移动,不能说明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蛆的呼吸作用类型是仅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3)假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消耗1mol葡萄糖,则计算方程式:
所以CO2释放量是6+2=8,O2消耗量是6,所以VCO2/VO2为4/3.
(4)暗处理后重量变化/㎎代表细胞呼吸速率,从表格中看出在29℃时,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27℃的净光合作用的速率=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3+1+1)-呼吸作用速率(1)=4;30℃时绿叶的总光合速率=1+1+1=3.
故答案为:(1)有氧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仅有氧呼吸或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3)4/3
(4)29℃4 3
Ⅹ 如图为呼吸作用装置,在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数粒干
(1)A瓶中放一些湿棉花,上面放数粒已萌发的种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内数粒干种容子,单一变量是水.48h后,温度较高的是A瓶,说明种子萌发需水分,呼吸作用较强,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
(2)导管的液面明显上升的是与A锥形瓶相连的导管,这是因为种子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的CO2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气压降低,液面上升.
(3)预先在两锥形瓶内各放一小杯鲜奶,先变酸的应该是A瓶中的.其原因是乳酸菌属异养厌氧型生物,缺氧时,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故答案为:
(1)B 干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弱,释放出热量少
(2)水分充足种子呼吸旺盛,会消耗较多的O2,同时放出的CO2 又被瓶内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内气压下降
(3)A 水分充足种子呼吸旺盛,消耗O2快,因O2较少,乳酸菌的发酵进行得更快,乳酸的积累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