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紫金山实验室大科学装置

紫金山实验室大科学装置

发布时间:2022-04-19 02:08:36

Ⅰ 紫金山天文台有哪些下属企业

紫金山天文台设4个研究部、5个实验室和7个野外业务观测台站,共有21个研究团组、实验室和基地单。其中青海观测站是我国最大的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基地,盱眙观测站是我国唯一的天体力学实测基地。各野外台站运行13.7米毫米波望远镜、1米近地天体望远镜、多台套设备组成的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网、H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太阳射电频谱仪、近红外太阳光谱仪等观测设备。

紫台是我国开展天文科学普及的重点单位、国家科普基地的挂牌单位。以总部及观测站为依托,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科研科普园区、盱眙铁山寺风景区、青岛观象台、青海省德令哈市(建设中)、云南省姚安县(筹建中)等地建设(或与地方政府联合建设)5个天文科普园区,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天文科普教育。
如仍有疑问,欢迎您向金山网络企业平台提问

Ⅱ 暗物质卫星悟空发现啥

暗物质,一个人类追寻多年的宇宙魅影,最近被中国“悟空”发现了疑似踪迹。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于北京时间30日在线发布,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

社会在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Ⅲ 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性

大科学装置是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对诸多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力。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态势,即许多科学领域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说它们的研究前沿的突破,都离不开大科学装置。世界各国以巨大的投入建立大科学装置,其推动力即在于此。相关大科学装置的发展状态将决定我国在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取得突破的能力,从而决定了我国在国际上的科学技术竞争能力。
大科学装置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提供保障的必不可少的科技基础设施。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各种活动对于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的依赖,否则现代社会的运作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国家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已建立的各种硬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作为科技基础设施的大科学装置在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科学装置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通过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科研基地体现的,其基本特点是科研力量集中、科研任务集中、国家投资集中、科学技术成果累累、学科多样、学科交叉、发展新型、边缘科学和突破重大新技术的能力强。进一步的考察发现,这些研究机构都拥有先进的大科学装置,甚至大科学装置群,作为支撑其强大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我国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建设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还少有能与西方发达国家匹敌的大型科研基地。中国应该有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必须把大型科研基地的建设作为科技振兴的重要举措,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带动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大科学装置是大量高技术的集成,为了实现其原创性的科学技术目标,在装置的建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发展新型技术或把已有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大科学装置也就成为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对社会产生的革命性的影响可算其中一个最生动的例子。

Ⅳ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怎么样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台,现在还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天文台之一。
据2015年12月天文台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310人,在学研究生157人(其中硕士生77名、博士生80名)、在站博士后12名。
2017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被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2017年3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新发现一颗彗星命名“紫金山”。

Ⅳ 宇宙观点

来自中科院权威资料
了解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的形成过程

宇宙学红移、微波背景辐射和氦丰度是“宇宙大爆炸”学说的三大支柱。陆埮介绍说,按照大爆炸宇宙论的主要观点,宇宙有过一段由热到冷、由密到稀不断膨胀的演化过程。在大爆炸开始后0.01秒,宇宙的温度约为1000亿度,主要物质成分为处于热平衡状态的轻粒子。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就不断下降。当宇宙年龄约为38万年,宇宙温度降到3000度左右时,其中带正电的原子核将俘获带负电的电子而成为中性原子,光子因不能与中性原子发生作用而遗留下来,成为保持黑体谱形的背景辐射。此后,中性原子因引力作用而集聚起来,形成恒星、星系,并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的宇宙。由于宇宙一直在膨胀,遗留下来的背景辐射的波长也随着增长,波长增长相当于等效的温度下降。到了今天,当时3000度的温度就降为今天的2.7度,背景辐射的波长就增长到了微波的范围,因而成为了今天的微波背景辐射。马瑟等直接测出了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与大爆炸宇宙学所预言的精确一致。

马瑟和斯穆特的研究对象是今天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反映了宇宙年龄大约为38万年的早期状态。这是我们所能直接看到的最早的宇宙形态,也是大爆炸宇宙学预言的结果。测量宇宙中的微波背景辐射,可以“回望”宇宙的早年。借助COBE卫星,斯穆特等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的各向异性,正是这种微小差异起到了今天宇宙中所看到的恒星和星系以及更大尺度的结构的“种子”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各向异性,那么今天的宇宙很可能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其中的物质也许像淤泥一样均匀分布。“国外有学者评价发现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的意义时说,'就像看到了上帝的脸’。就是说,这是我们所能直接看到的宇宙的最早图像。”

极大和极小尺度研究奇妙地结合了起来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这已经是第二次因研究微波背景辐射而获诺贝尔奖了。”陆埮说,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建立了一架高灵敏度天线,以改进卫星通讯能力,并用来测量天空中的噪声源。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发现,在扣除地球大气吸收、地面噪声等已知噪声源的影响后,仍然存在无法解释的剩余微波噪声。1965年,他们确定这种噪声相当于温度约为3K的微波黑体辐射,并表现为各向同性分布,且不随观测时间而发生变化。尽管他们无法对这种噪声作出解释,但可以断定,它不可能来自任何特定的辐射源。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找不到来源的噪声正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一意外发现让人们可以从中捕获宇宙创生早期的重要信息。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两位学者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陆埮说:“虽然人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知道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但针对这种大爆炸'余烬’的测量工作一开始都是在地面上展开,进展十分缓慢。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只是利用地面天线测量,仅仅测量了一个特定波长的情形。接着又有许多人在各个不同波长上进行了测量,所得结果完全符合黑体辐射的谱形。但是,他们是用不同的仪器,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的测量。借助1989年发射的COBE卫星,马瑟和斯穆特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他们对COBE卫星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后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与黑体辐射非常吻合,而且是一次完成的各个波长上的测量,从而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

按照大爆炸宇宙模型,宇宙诞生之初物质的密度和温度都极高,那时既没有原子和分子,更谈不上恒星与星系,有的只是极高温的热辐射和与它耦合的高能粒子。于是,早期的宇宙成了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对象。粒子物理学家也希望从宇宙早期演化的观测中获得一些信息和证据,来检验极高能量下的粒子理论。就这样,物理学中研究最大尺度的宇宙学和探究极小对象的粒子物理学竟奇妙地衔接在一起,结成为密不可分的姊妹学科,犹如一条大蟒咬住自己的尾巴。

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才能在天体物理领域作出成绩

大型地面和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相继投入使用,大量观测数据的获得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极大地扩展了人们对宇宙奥妙的了解,激发了人类研究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的兴趣。今天,发生在宇宙中的超新星爆发、恒星的形成、喷射、黑洞和γ射线暴等现象,已成为高能高密物理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2002年,美、日科学家以他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4年,美国科学家因发现“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而获奖。陆埮说:“我相信这一领域可能还会取得一些能获诺贝尔奖的成就,因为这一领域还有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有待解决。”

马瑟和斯穆特带领一个上千人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了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太空观测研究。现在,天体物理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大科学装置。“我国在国家天文台即将建成的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大尺度结构的设备。它必将会对宇宙学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陆埮说,“在这一领域,国内的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北大、科大和清华,以及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南大、北师大等都作过这方面的探究。我们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必须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大科学装置,使高能物理、天文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都参与其中,用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来完成。”

Ⅵ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城内实验大楼建于何时

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社科院科学,是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始建于1934年,完成于1934年9月,位于南京紫金山风景区的东南郊。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已有80多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的完成,标志着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大多数现代天文学学科和天文台站从这里诞生的许多分支,建立和扩大。因为她的特殊贡献,被称为“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的天文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Ⅶ 紫金山天文台有什么优势

多年来紫金山天文台承担了大量的天文基础研究任务和国防军工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射电天文和空间天文两个实验室,天体物理和天体力学两个研究部,并有青海、青岛、赣榆、盱眙四个观测站,其中青海观测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站,站内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风景秀丽的第三峰上.牌楼采用毛石作三间四柱式,覆蓝色琉璃瓦,跨于高峻的石阶之上.建筑间以梯道和栈道通连,各层平台均采用民族形式的钩阑,建筑台基与外墙用毛石砌筑,朴实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至今已有68年的历史。紫金山天文台是一个综合性天文台,始建时拥有60厘米口径反射望远镜、20厘米折射望远镜附有15厘米天体照相仪太阳分光镜等设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并先后增置了色球望远镜、定天镜、双筒折射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等先进的天文仪器,可以进行恒星、小行星、彗星和人造卫星的观测与研究,以及对太阳常规观测,研究太阳的活动规律并作出太阳活动预报。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历算的权威机构,负责编算和出版每年的《中国天文年历》、《航海天文历》等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同国内外天文研究机构有着长期而广泛的学术交流。紫台出版的学术刊物与世界上52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天文研究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面向21世纪,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目标为:以天体物理研究和天体力学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学科,以星际分子云和恒星形成研究及相关的观测技术发展,太阳活动和太阳高能物理研究, 天体物理前沿和基础理论研究,太阳系自然和人造天体力学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开拓创新, 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我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和红外天文的实测基地,应用天体力学实测研究基地和卫星动力学的研究中心;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天文技术、红外探测技术及空间天文探测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心,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的综合优势和新兴学科的交叉优势,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世界性的天文研究中心。紫金山天文台有一支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队伍。其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天文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发现新天体、新天象、积累天文资料的观测;有直接为国民经 济和国家安全服务的研究项目;有天文学前沿的基础理论课题;有支持天文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制定;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发现和研究;非局部对流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演化研究;人造卫星动力测地;彗木碰撞的准确预报;我国失控卫星的捕获、长期跟踪和陨落期预报和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建造及我国低温超导SIS技术在13.7米望远镜上的应用,空间天文应用系统中的超软X射线探测器和γ射线探测器在神舟二号飞行中获得成功等许多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自1978年以来,紫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科院二等奖1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江苏省二等奖2项(以上奖项均为紫台独立完成或主持完成)。紫台近13年(1988~2000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241篇,其中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SCI)上为242篇。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圆顶天文观测室(直径7.8m)在青台竣工;1932年,我国引进的第一架口径32/20cm天体照相望远镜投入使用,它标志我国天文事业从此步入先进之行列。

Ⅷ 紫金山实验室属于哪家上市公司

去年8月,江苏省创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以国家实验室为建设标准,聚焦通信与网络、生命科学、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国家级创新基地。实验室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原则,集聚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全球最优势人才和创新单元,致力于解决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重大科技问题、产业重大瓶颈问题,探索前沿基础原始创新,开展若干重大示范应用,促进成果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落地,形成指引全球信息科技发展方向、引领未来产业结构与模式、全球著名的高水平科研基地和产业高地,努力成为我国信息领域国家实验室的核心组成部分。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是南京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首个标志性项目,自去年8月28日揭牌以来,实验室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搭建了实验室试运行期管理班子,进行了一系列制度、载体等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助力紫金山实验室建设,第三届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也将于5月22日在南京召开,致力于打造未来网络产业高地的“强大引擎”,敬请期待!

Ⅸ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Mountain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毗邻钟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1934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建成;1950年5月,成立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天文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1据2015年12月天文台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有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310人,在学研究生157人(其中硕士生77名、博士生80名)、在站博士后12名。

Ⅹ 紫金山天文台主要研究什么课题大神们帮帮忙

紫金山天文台简介 建成于1934年9月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她坐落于南京市东郊风景如画的紫金山第三峰上,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新建台站大多从这里诞生、组建和拓展。由于她在中国天文事业建立与发展中作出的特殊贡献,故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紫金山天文台现有在职人员350人。其中科技人员29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37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08人。现有在学博士生23人;硕士生8人;另有博士后3人。 紫金山天文台拥有射电天文实验室、空间天文实验室、天体物理研究部和天体力学研究部四个主要研究单元。有青海、青岛、赣榆三个野外台站,其中青海观测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大型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站,装备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中科院射电天文联合开放实验室,中科院人卫系统中心,中国天文学会挂靠在紫台。 紫金山天文台同国内外天文研究机构有着长期而广泛的学术交流。紫台出版的学术刊物与世界上51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天文研究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 面向21世纪,紫金山天文台的发展目标为:以天体物理研究和天体力学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学科;以毫米波射电天文和技术以及密切相关的星际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天体物理若干前沿和基本理论研究,太阳系自然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我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和红外天文的实测基地和卫星动力学的研究中心。同时充分发挥传统的综合优势,为国家经验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社会的进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使紫金山天文台成为我国一流的天文基础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世界性的天文研究中心。 紫金山天文台有一支训练有素基本功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队伍。其研究的内容几乎涉及天文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有发现新天体、新天象、积累天文资料的观测;有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服务的研究项目;有天文学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有支持天文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如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测轨预报方案的制定;小行星、彗星的探索发现和研究;非局部对流理论和恒星的结构与深化研究;人造卫星动力测地;彗木碰掸的准确预报;我国失控卫星的捕获、长期跟踪和陨落期预报和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的建造等许多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自1978年以来,紫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科院二等奖1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江苏省二等奖2项(以上奖项均为紫台独立完成或主持完成)。紫台近10年(1988-1997)共发表学术论文982篇,其中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SCI)上为169篇。 紫金山天文台现有在研课题共52个。其中:国家攀登计划项目1个;863计划项目1个,国家基金项目13个(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个,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个),中科院重点项目5个,重大国防军工任务项目3,个科院重大项目1个。各课题均按进度顺利实施。 如98年度我台已有五个重要项目分别通过相关机构验收。 中科院“八五”重大项目“90-115GH SIS结超导接收机”通过了中科院基础局和超导办主持的实验室验收,并于98年10月成功地安装在青海13.7米望远镜上,大大地提高了望远镜接收机的灵敏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太阳22周耀斑和活动区多波段观测和研究”及“分子云与恒星形成”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验收。 863-2课题“高层大气环境参数长期变动监测与模式研究”通过了863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验收。 921-6-301工程“921近地近圆轨道测轨方法研究”通过了以陈芳允院士为主任的鉴定委员的鉴定验收。 人才方面,紫台基本完成了科技人才“代标转移”。我台现有45岁以下研究员13名,博士生导师4名,两个研究部和两个实验室主持工作的八位业务领导平均年龄40岁。在院重点项目中,青年人负责的项目已占七成以上。以这次进入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创新人员为例:在进入创新工程的九个研究团组、一个中心、一个实验室、一个基地中,12位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中50岁以下研究员就有8位,已被评聘的首席研究员以外8位研究员中5名为45岁以下。 为了符合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要求,紫金山天文台的改革目标是: 建立进入创新人员、流动人员、未入进创新且有课题、有经费的三类科技人员分类管理体制,使其各得其所,相互竞争。 搞好职能部门改革,将机关整合为3-4个职能部门,根据人员精干、高效、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原则,将现有职能部门人员精减到20人左右。 拓宽开发渠道,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妥善安排分流人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 一九九九年四月

阅读全文

与紫金山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氧化磷实验改进装置的优点 浏览:723
常规年检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浏览:177
砂型铸造是怎么回事 浏览:333
水龙头翻砂铸造是什么意思 浏览:475
深圳观澜国泰五金制品 浏览:562
粉碎机械选型应考虑哪些因素 浏览:974
华丰设备比作业员工资高多少钱 浏览:903
河北进口圆锥滚子轴承什么价格 浏览:595
木材含水测定仪用什么仪器来校准 浏览:360
怎么查制冷操作证 浏览:397
阀门上bs代表什么 浏览:561
教你怎么解决微信解冻提示设备不一致的问题 浏览:483
机械表买什么 浏览:864
江苏扬中市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613
9米6欧曼货车贯通轴承怎么装 浏览:837
是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装置 浏览:402
机械白金机电容最好用多少uf 浏览:911
气动阀门由什么组成 浏览:418
研究传动装置 浏览:882
日产轩逸仪表盘照片如何设置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