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调焦装置的作用是

调焦装置的作用是

发布时间:2022-04-18 16:16:08

① 天文镜子单速调焦座与双速区别在哪怎么看

天文望远镜的调焦座,是一个基于齿轮齿条(或摩擦轮——摩擦条)的调节机构。它的作用是改变镜筒的等效长度,即物镜和目镜的距离。

所谓单速调焦座,也就是普通型调焦座,它的调焦手轮直接连接调焦齿轮(或摩擦轮),见下图。

双速调焦座无论在目视观测还是天文摄影领域,都对操作有极大的帮助。但这种调焦座的价格一般都很昂贵,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②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①观察装置是______、______.②调焦装置是______、______.③

(1)显微镜的结构:用于观察物体的装置是目镜和物镜;调焦装置是细准焦螺旋和粗准焦螺旋;调光装置是光圈和反光镜.
(2)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防止压破玻片、损伤镜头,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②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立实像.
③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④因为显微镜成倒像,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如物像在视野的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就要将标本向上移动.
⑤显微镜视野中出现污点,说明污点只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方法是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目镜上;在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不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就说明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故答案为:(1)①目镜;物镜.
②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
③光圈;反光镜.
(2)①为防止压破玻片、损伤镜头;
②放大的倒立实像;
③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倍数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④因为显微镜成倒像,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如物像在视野的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就要将标本向上移动;
⑤通过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来判断污点在物镜上还是在目镜上.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在目镜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在物镜上;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在装片上.

③ 显微镜由几部分组成

光学显微镜由光学系统、照明装置、机械装置三部分组成。电子显微镜由镜筒、真空装置和电源柜三部分组成。具体介绍如下:

1、光学显微镜的光学系统包含目镜和物镜,物镜接近被观察的物体,物镜的分辨力决定了显微镜的分辨能力,物体的细微结构经过目镜的放大作用,能达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即可分辨出来。照明装置包含反光镜和聚光器。

2、反光镜主要装在镜座上面,有平、凹两面。凹面镜聚光作用强,适于光线较弱的时候使用,平面镜聚光作用弱,适于光线较强时使用。聚光器位于镜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镜和光圈组成,其作用是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3、机械装置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固定与调节光学镜头,固定与移动标本等。主要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物镜转换器、与调焦装置组成。

(3)调焦装置的作用是扩展阅读

电子显微镜的构成及其作用

电子显微镜的镜筒主要有电子源、电子透镜、样品架、荧光屏和探测器等部件,电子显微镜的真空装置用以保障显微镜内的真空状态,这样电子在其路径上不会被吸收或偏向,由机械真空泵、扩散泵和真空阀门等构成,并通过抽气管道与镜筒相联接。

电源柜由高压发生器、励磁电流稳流器和各种调节控制单元组成。

④ 显微镜的14个结构和作用

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镜筒、物镜转换器和调焦装置等。镜和目镜,后者包括反光镜(或内置光源)、聚光器。
标本的放大主要由物镜完成,物镜放大倍数越大,它的焦距越短。焦距越小,物镜的透镜和玻片间距离(工作距离)也小。油镜的工作距离很短,使用时需格外注意。目镜只起放大作用,不能提高分辨率,标准目镜的放大倍数是十倍。聚光镜能使光线照射标本后进入物镜,形成一个大角度的锥形光柱,因而对提高物镜分辨率是很重要的。聚光镜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光的明暗,可变光阑可以调节入射光束的大小。
显微镜用光源,自然光和灯光都可以,以灯光较好,因光色和强度都容易控制。一般的显微镜可用普通的灯光,质量高的显微镜要用显微镜灯,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有些需要很强照明,如暗视野照明、摄影等,常常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光学显微镜是由光学放大系统和机械装置两部分组成。光学系统一般包括目镜、物镜、聚光器、光源等;机械系统一般包括镜筒、物镜转换器、镜台、镜臂和底座等。

⑤ 一个显微镜操作问题

答案为a
a 错误。相邻的两个细胞细胞质流动方向相反。
b 正确。如果在视野中没有被观察对象,可以移动装片,原则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c 正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的结构时,换平面反光镜适当降低视野亮度才能完整地观察纺锤体的结构。
d 正确。按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左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右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显微镜各构件的说明和使用方法
一、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

(一)、物镜

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1、物镜的分类

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 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价格贵,使用少)。

2、物镜的主要参数:

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①、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 mm)。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

分辨力也叫分辨率或分辨本领。分辨力的大小是用分辨距离(所能分辨开的两个物点间的最小距离)的数值来表示的。在明视距离(25cm)之处,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相距0.073mm的两个物点,这个0.073mm的数值,即为正常人眼的分辨距离。显微镜的分辨距离越小,即表示它的分辨力越高,也就是表示它的性能越好。

显微镜的分辨力的大小由物镜的分辨力来决定的,而物镜的分辨力又是由它的数值孔径和照明光线的波长决定的。

当用普通的中央照明法(使光线均匀地透过标本的明视照明法)时,显微镜的分辨距离为d=0.61λ/NA

式中d——物镜的分辨距离,单位 nm。

λ——照明光线波长,单位 nm。

NA ——物镜的数值孔径

例如油浸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25,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00nm ,取其平均波长550 nm,则d=270 nm,约等于照明光线波长一半。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

(二)、目镜

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因此也叫接目镜。安装在镜筒的上端。

1、目镜的结构

通常目镜由上下两组透镜组成,上面的透镜叫做接目透镜,下面的透镜叫做会聚透镜或场镜。上下透镜之间或场镜下面装有一个光阑(它的大小决定了视场的大小),因为标本正好在光阑面上成像,可在这个光阑上粘一小段毛发作为指针,用来指示某个特点的目标。也可在其上面放置目镜测微尺,用来测量所观察标本的大小。

目镜的长度越短,放大倍数越大(因目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焦距成反比)。

2、目镜的作用

是将已被物镜放大的,分辨清晰的实像进一步放大,达到人眼能容易分辨清楚的程度。

常用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16倍。

3、目镜与物镜的关系

物镜已经分辨清楚的细微结构,假如没有经过目镜的再放大,达不到人眼所能分辨的大小,那就看不清楚;但物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结构,虽然经过高倍目镜的再放大,也还是看不清楚,所以目镜只能起放大作用,不会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有时虽然物镜能分辨开两个靠得很近的物点,但由于这两个物点的像的距离小于眼睛的分辨距离,还是无法看清。所以,目镜和物镜即相互联系,又彼此制约。

(三)、聚光器

聚光器也叫集光器。位于标本下方的聚光器支架上。它主要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其中,聚光镜可分为明视场聚光镜(普通显微镜配置)和暗视场聚光镜。

1、光镜的主要参数

数值孔径(NA )是聚光镜的主要参数,最大数值孔径一般是1.2—1.4,数值孔径有一定的可变范围,通常刻在上方透镜边框上的数字是代表最大的数值孔径,通过调节下部可变光阑的开放程度,可得到此数字以下的各种不同的数值孔径,以适应不同物镜的需要。有的聚光镜由几组透镜组成,最上面的一组透镜可以卸掉或移出光路,使聚光镜的数值孔径变小,以适应低倍物镜观察时的照明。

2、聚光镜的作用

聚光镜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起会聚光线的作用,以增强标本的照明。一般地把聚光镜的聚光焦点设计在它上端透镜平面上方约1.25mm处。(聚光焦点正在所要观察的标本上,载玻片的厚度为1.1mm左右)

3、可变光阑

可变光阑也叫光圈,位于聚光镜的下方,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中心部分形成圆孔。其作用是调节光强度和使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与物镜的数值孔径相适应。可变光阑开得越大,数值孔径越大(观察完毕后,应将光圈调至最大)。

在可变光阑下面,还有一个圆形的滤光片托架。

说明:在中学实验室只有教师用显微镜(1600×或1500×)才配有聚光器,学生用显微镜(640×或500×)配的是旋转光栏。紧贴在载物台下,能做圆周转动的圆盘,旋转光栏(也称为遮光器),光栏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直径分别为2、3、6、12、16mm,转动旋转光栏,光栏上每个光圈都可以对正通光孔,通过大小不等的光圈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四)反光镜

反光镜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的双面镜,直径为50mm,一面为平面,一面为凹面,其作用是将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线经通光孔反射上来。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弱,是在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是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反光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装在聚光器下面,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任意旋转。

反光镜的作用是使由光源发出的光线或天然光射向聚光器。当用聚光器时一般用平面镜,不用时用凹面镜;当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弱时用凹面镜。

观察完毕后,应将反光镜垂直放置。

(五)照明光源

显微镜的照明可以用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

1、天然光源

光线来自天空,最好是由白云反射来的。不可利用直接照来的太阳光。

2、人工光源

①、对人工光源的基本要求:有足够的发光强度;光源发热不能过多。

②、常用的人工光源:显微镜灯;日光灯

(六)滤光器

安装在光源和聚光器之间。作用是让所选择的某一波段的光线通过,而吸收掉其他的光线,即为了改变光线的光谱成分或削弱光的强度。分为两大类:滤光片和液体滤光器。

(七)盖玻片和载玻片

盖玻片和载玻片的表面应相当平坦,无气泡,无划痕。最好选用无色,透明度好的,使用前应洗净。

盖玻片的标准厚度是0.17±0.02mm,如不用盖玻片或盖玻片厚度不合适,都回影响成像质量。

载玻片的标准厚度是1.1±0.04mm,一般可用范围是1—1.2mm,若太厚会影响聚光器效能,太薄则容易破裂。

二、显微镜的机械装置

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是显微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固定与调节光学镜头,固定与移动标本等。主要有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物镜转换器、与调焦装置组成。

(一)、镜座和镜臂

1、镜座 作用是支撑整个显微镜,装有反光镜,有的还装有照明光源。

2、镜臂 作用是支撑镜筒和载物台。分固定、可倾斜两种。

(二)、载物台(又称工作台、镜台)

载物台作用是安放载玻片,形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其中方形的面积为120mm×110mm。中心有一个通光孔,通光孔后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安装压片夹用的小孔。分为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种。有的载物台的纵横坐标上都装有游标尺,一般读数为0.1mm,游标尺可用来测定标本的大小,也可用来对被检部分做标记。

(三)、镜筒

镜筒上端放置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分为固定式和可调节式两种。机械筒长(从目镜管上缘到物镜转换器螺旋口下端的距离称为镜筒长度或机械筒长)不能变更的叫做固定式镜筒,能变更的叫做调节式镜筒,新式显微镜大多采用固定式镜筒,国产显微镜也大多采用固定式镜筒,国产显微镜的机械筒长通常是160mm。

安装目镜的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其中双筒显微镜,两眼可同时观察以减轻眼睛的疲劳。双筒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而且其中有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即视力调节)装置,便于两眼视力不同的观察者使用。

(四)、物镜转换器

物镜转换器固定在镜筒下端,有3—4个物镜螺旋口,物镜应按放大倍数高低顺序排列。旋转物镜转换器时,应用手指捏住旋转碟旋转,不要用手指推动物镜,因时间长容易使光轴歪斜,使成像质量边坏。

(五)、调焦装置

显微镜上装有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有的显微镜粗准焦螺旋与装在同一轴上,大螺旋为粗准焦螺旋,小螺旋为细准焦螺旋;有的则分开安置,位于镜臂的上端较大的一对螺旋为是粗准焦螺旋,其转动一周,镜筒上升或下降10mm。 位于粗准焦螺旋下方较小的一对螺旋为细准焦螺旋,其转动一周,镜筒升降值为0.1mm,细准焦螺旋调焦范围不小于1.8mm。

三、显微镜及其部件的使用

1、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因一般用右手画图),观察时要两眼同时睁开,不要睁一只闭一只,因为这样易于疲劳。为了训练学生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观察,可剪一块长约14cm,宽约6cm的长方形硬纸片,在靠近左端处挖一个直径比镜筒上端外径略小的圆孔,把圆孔套在镜筒上段,观察时两眼同时睁开,利用纸片的右端挡住右眼的视线,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就能习惯于两眼同时睁开,然后把纸片去掉。

2、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与镜座连接处,是一个机械关节,可用于调节镜筒的倾斜度,便于观察,镜臂不能过于后倾,一般不超过40°。但是在使用临时装片观察时,禁止使用倾斜关节(当镜筒倾斜时,载物台也随之倾斜,载玻片上的液体易流出),尤其是装片内含酸性试剂时严禁使用,以免污损镜体。

3、目镜和物镜的使用

一般都是用一个放大倍数适中的目镜(10×)和最低倍的物镜开始观察,逐步改用倍数较高的物镜,从中找到符合实验要求的放大倍数。

转换物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到正确的工作距离(成像最清晰)。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同高调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倍物镜应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通常认为,使用任何一个物镜时,有效放大倍数的上限是1,000乘它的数值孔径,下限是250乘它的数值孔径。如40×物镜的数值孔径是0.65,则上、下限分别为:1000×0.65=650倍和250×0.65≈163倍,超过有效放大倍数上限的叫做无效放大,不能提高观察效果。低于下限的放大倍数则人眼无法分辨,不利于观察。一般最实用的放大倍数范围是500—700乘数值孔径之间的数字。

4、油浸物镜的使用

使用油浸物镜时,一般不要使用同高调焦。同高调焦只适用于每台显微镜的原配物镜,在使用低倍和高倍物镜时,是一个极有利的方便条件,但在使用油浸物镜时,则受到一定限制,一般地说,用油镜观察未加盖玻片的标本片(载玻片)时,利用同高调焦的安全度较大,而对于有盖玻片的标本片,要小心使用,因为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很短,在设计和装配时所考虑的同高是对标准厚度盖玻片的。

用油浸物镜时,只在标本片上滴香柏油。观察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工作,如不及时进行,香柏油粘上灰尘,擦拭时灰尘粒子可能磨损透镜,香柏油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还会变稠、变干,擦拭很困难,对仪器很不利。擦拭要细心,动作要轻。油浸物镜前端先用干的擦镜纸擦一两次,把大部分油去掉,再用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两次,最后再用干的擦镜纸擦一次。标本片上的香柏油可用“拉纸法”(即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香柏油上,然后在纸上滴一些二甲苯,趁湿把纸往外拉,这样连续三四次,即可干净,一般不会损坏未加盖玻片的涂片标本)擦净。擦镜纸也要防尘,一般在使用前,将每页剪成8小块,贮存在一个干净的小培养皿中,用起来既节省又方便。

5、聚光器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聚光器的原因

当放大倍数增加时,一方面由于放大倍数越高,透镜数目越多,被透镜吸收的光线也越多;另一方面由于视场(指的是所能看到被检标本的范围)的亮度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高,视场越暗。为了得到足够的亮度,必须安装聚光器,把光线集中到所要观察的标本上。

②、观察时聚光器应处的高度

观察时,要保证得到最好的观察效果,聚光器的聚光焦点应正好落在标本上。要实现这个条件,就必须调节聚光器的高度。当用平行光照明时,聚光器的聚光焦点是在它上端透镜平面中心上方约1.25mm之处,因此,人们常常要求在观察时将聚光器上升到它上端透镜平面仅稍稍低于载物台平面的高度,这样聚光焦点就可能落到位于标准厚度载玻片上的标本上。当使用比标准厚度薄的载玻片来承放标本时,聚光器的位置要相应地降低一些,而当使用过厚地载玻片时,聚光焦点只能落在标本下方,不利于精细的观察。

③、聚光器与物镜的配合

这里所谓的配合,就是使聚光器和物镜这两者的数值孔径取得一致,以更好的进行较为精细的观察。假如聚光器的数值孔径低于物镜,那物镜的部分数值孔径就浪费了,从而达不到它的最高分辨力。假如把聚光器的数值孔径大于物镜的数值孔径,则一方面不能提高物镜的规定分辨力,另一方面反会由于照明光束过宽,使物象的清晰度下降。聚光器与物镜配合的操作方法是:在完成照明、调焦操作后,取下目镜直接向镜筒中看,把聚光器下的可变光阑关到最小,再慢慢地开大。开到它的口径与所见视场的直径恰好一样大,然后按上目镜,即可进行观察。每转换一次物镜,都要随着进行依次这样的配合操作。有的聚光器可变光阑的边框上刻有表示开启口径的尺度,可以根据刻度来进行配合。

基本上普通的显微镜都是很好操作的。无外乎 调节光源,调节焦距,调整载物台

⑥ 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生物学中观察细胞结构,微生物等要观察人类肉眼所不能观察的物体时,可以借助显微镜帮我们更直接的去观察我们肉眼所不能直接观察的物体,而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必须熟悉其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才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做到既懂得维护仪器,又敢于放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的性能,延长显微镜的寿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如何使用显微镜就尤为重要了。

工具/原料
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
镜座 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

2
镜臂 位于镜筒后面,为弓形,起支持镜筒和搬移显微镜时握持部位。有固定和活动式两种,镜臂可改变角度。

3
镜筒 位于显微镜上方,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有单筒和双筒两种。

4
镜柱 是在镜座后方中部直立向上的部分,支持镜臂及以上部分。

5
转换器 位于镜筒下方,为两个金属碟合成的一个转盘,有3~4个圆孔,可装配不同放大率的物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6
载物台 也叫工作台或镜台,方形或圆形,为放置标本之用。载物台上有两个金属压夹,用作固定玻片标本。有的载物台上装有玻片移动器,可固定和移动标本之用。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反射镜反射上来的光线,通过通光孔而透到标本上。

7
调焦装置 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必须调节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使物镜的焦点对准标本,这一操作叫调焦。在显微镜的镜臂上装有大小螺旋各一对。大的叫粗动调焦螺旋每 旋转一周可使镜筒升降20毫米;小的微动调焦螺旋,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升降0.1毫米或更小。由于显微镜型号的不同,调焦有不同方式。较新型的显微镜,借助调焦螺旋,使载物台升降进行调焦。

8
物镜 安装在镜筒下端的物镜转换器下方,因为它靠近被视物体,故又称接物镜。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如分辨力的最重要的构件。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第一次放大成倒像。一台显微镜备有数个物镜,每个物镜由数片不同球面半径的透镜组成。物镜下端的透镜口径越小,镜筒越长,其放大倍数越高;否则反之。物镜有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其放大倍数一般刻在物镜的镜筒上,例如4×、8×、10×、40×、45×、65×、90×、100×,分别表示4倍、8倍、10倍……。其中40-65倍叫高倍物镜,90或100倍的称为油浸物镜(使用时需在标本和物镜之间加入折射率大于1,而与玻璃折射率相近的液体,如香柏油作为介质)。

9
目镜 安装在镜筒上端,因为它靠近观察者的眼睛,又称接目镜。目镜的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成一个起立的虚像,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但它并不增 加显微镜的分辨力。目镜的镜筒内可安装一段头发,在视野内则为一黑线,叫做“指针”,可以指示所观察的部位。根据需要,目镜内也可安装测微尺,用以测量所观察物体的大小。一般显微镜备有几个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其放大倍数刻在目镜边框上,如5×、10×、15×等。(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10
聚光镜 安装在载物台下方支架上,主要由聚光镜和可变光阑组成。聚光镜作用是会聚由反射镜反射来的光线,增加标本的照明。可变光阑位于聚光镜下方,又称光圈,由十 余片金属薄片组成,中心部分形成圆孔。推动楞变光阑把手,可调节圆孔大小,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升降聚光器,也可调节照明强度。在可变光阑下面,还有一个圆 形的滤光片架,可根据镜检需要放置滤光片。

11
反射镜 又叫反光镜。安装在聚光器或转盘下方,其作用是把光源投射来的光向上反射到聚光器直到标本等。它楞以朝任意方向旋转以对准光源。反射镜通常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没有聚光器的显微镜,使用低物镜时用平面镜,使用高倍物镜时则用凹面镜,因凹面镜也会有聚光作用。有聚光器的显微镜,一般用平面镜,如果室内光线弱时,则可使用凹面镜。

12
光源 新式显微镜通常是安装在显微镜的镜座内,通过开关按钮控制。

END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1
取用和放置 使用时首先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必须一手握持镜臂,一手托住镜座,保持镜身直立,切不可用一只手倾斜提携,防止摔落目镜。要轻取轻放,放时使镜臂朝向自己,距桌边沿5-10厘米处。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洁,避免直射阳光。

2
开启光源 打开电源开关

3
放置玻片标本 将待镜检的玻片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对通光孔中央。再用弹簧压片夹在玻片的两端,防止玻片标本移动。若为玻片移动器,则将玻片标本卡入玻片移动器,然后调节玻片移动器,将材料移至正对通光孔中央的位置。

4
低倍物镜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因为低倍物镜观察范围大,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细观察的部位。其法如下:
(1)转动粗调螺旋,用眼从侧面观望,使镜筒下降,直到低倍物镜距标本0.5厘米左右为度。
(2)用左眼从目镜中观察,右眼自然睁开,用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渐渐上升,直到视野内的物像清晰为止。此后改用微调螺旋,稍加调节焦距,使物像最清晰。
(3)用手前后左右轻轻移动玻片或调节玻片移动器,便可找到欲观察的部分。要注意视野中的物像为倒像,移动玻片时应向相反方向移动。

5
高倍倍观察 在低倍观察基础上,若放大倍数不够,可进行高倍观察。其方法如下:
(1)将欲观察的部分,移至低倍镜视野正中央,物像要清晰。
(2)旋转物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移到正确的位置上,随后稍为调节微动螺旋,即可使物像清晰。这是由于物镜的同高调焦。如果显微镜不能同高调焦,或开始使用某一种显微镜,对其性能尚不熟悉时,可按下述方法操作:在完成低倍观察后,稍微调高镜筒,把高倍物镜转换至工作位置上,然后从旁观察,小心地慢慢升高物镜寻找目标。这样可防止物镜与标本相碰或沾上临时玻片旁的水或化学药品而损坏镜头。
(3)轻轻移动玻片标本或调节玻片移动器,找到欲仔细观察的部位。
使用高倍物镜时,由于物镜与标本之间距离很近,因此要特别仔细,也不能用粗调螺旋,而只能用微调螺旋。


6
换片 观察完毕,如需换用另一玻片标片时,将物镜转回低倍,取出玻片,再换新片,稍加调焦,即可观察。千万不可在高倍物镜下换片,以防损坏镜头。

7
整理 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升高镜筒,取下玻片标本,清洁显微镜,把物镜转离通光孔呈“八”字形,再下降镜筒至适当高度。如有玻片移动器,也要移适当位置,使物镜不会碰到。最后,将显微镜放回指定位置,并套上专用布袋。

END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做到细心和耐心,切勿操之过急,动作过猛,以防操作失误而损坏构件。

不要用手触摸光学玻璃部分,同时防止剧烈碰撞而损坏构件。

使用前要清洁镜身和透镜,观察时一定要加盖玻片,同时不要让玻片上的水流到载物台上,更不要让酸、碱及其他化学药品接触显微镜,不要让显微镜在阳光下曝晒。

使用微螺旋时,如遇到不能继续向同一方向转动而到达极限时,不能蛮转,应向相反方向退转,并转动粗调焦螺旋,然后再用微调螺旋进行细调。

使用时不要自行拆卸和安装,更不要随便卸下镜头,也不能在不同显微镜之间随便调换目镜或物镜。

目镜功物镜如有不洁时,要用擦镜纸作直线方向揩拭,切勿用手指或手帕及棉布涂擦。目镜或物镜如沾有油污,可先用擦镜纸沾上少许二甲苯(或无水乙醇和乙醚1∶1)擦拭干净,再用干净擦镜纸揩拭一遍。

观察时如果视野中出现外界景物的倒影时,可慢慢下降聚光器至景物倒影消失为止,或改用凹面反射镜。

观察时坐姿要端正,双目并开,可两眼轮换观察以减轻疲劳。如需要绘图,一般用左眼观察标本,右眼看图纸,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显微镜用后,用擦镜纸清洁镜头,将各部分转回原处,并使低倍接物镜转至中央,或者将两个物镜跨于透孔的两侧,再下降镜筒,使物镜几乎接触载物台为止。再盖好绸布或纱布,把显微镜放回箱内。

⑦ 调焦环的的作用是什么

调焦环在变焦镜头上才有,定焦镜头上是没有的,它的作用就是调节镜头的焦距,比如18-105的变焦镜头,当你想使用18mm或105mm焦距端来拍摄的时候,就需要转动镜头筒上的调焦环来改变镜头当前的焦距。
此外镜头筒上还有一个可以转动的环,是对焦环。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手动对焦的时候使用的。在自动对焦开启的时候,转动此环无效并且有些镜头还容易损坏镜头对焦马达,所以在转动此环之前,最好确认镜头上的对焦档位拨钮在mf的位置。

⑧ 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什么的距离

照相机或镜头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拍摄主体的对焦距离。

阅读全文

与调焦装置的作用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氧化磷实验改进装置的优点 浏览:723
常规年检防雷装置检测报告 浏览:177
砂型铸造是怎么回事 浏览:333
水龙头翻砂铸造是什么意思 浏览:475
深圳观澜国泰五金制品 浏览:562
粉碎机械选型应考虑哪些因素 浏览:974
华丰设备比作业员工资高多少钱 浏览:903
河北进口圆锥滚子轴承什么价格 浏览:595
木材含水测定仪用什么仪器来校准 浏览:360
怎么查制冷操作证 浏览:397
阀门上bs代表什么 浏览:561
教你怎么解决微信解冻提示设备不一致的问题 浏览:483
机械表买什么 浏览:864
江苏扬中市阀门厂有限公司 浏览:613
9米6欧曼货车贯通轴承怎么装 浏览:837
是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装置 浏览:402
机械白金机电容最好用多少uf 浏览:911
气动阀门由什么组成 浏览:418
研究传动装置 浏览:882
日产轩逸仪表盘照片如何设置 浏览: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