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图是“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指出各部分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各部分的名称是A:铁架台、 B:酒精灯、 C:烧杯、 D:温度计, 故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 |
B. 如图是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为了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他不用酒精灯加热,而将装
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版度升高较慢,便权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故答案为:慢;均匀;较小;搅拌.
C. (2009北海)如图是小芳探究海波的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图.(1)在该装置中,小芳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装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海波受热均匀;
(2)在记内录的实容验数据中,有一段时间连续三次温度值都是48℃,其余的温度值都比48℃高或低,说明在该段时间是海波的熔化过程,因此该段时间内小芳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海波正在熔化;
(3)温度计的液泡碰到试管底,会使温度计的温度高于海波的实际温度,这样做会使温度计示数不能正确反映海波的温度.
(4)做完实验,没有及时取出温度计,海波凝固后温度计取不出来,需要将试管重新放回热水中加热才能取出温度计,不能生硬的往外提取温度计,以免损坏器材.
故答案为:(1)海波受热均匀;(2)海波正在熔化;(3)温度计示数不能正确反映海波的温度;(4)将试管重新放回热水中加热.
D.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甲
(1)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让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到容器内底或容器壁;
(容2)冰是晶体,由图象可知BC段表示冰处在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状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杯中水达到沸点后能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试管中水从杯中水吸热升温,当温度升高到沸点时,与杯中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
(1)试管底或试管壁;(2)固液共存;(3)不能;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E. 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中为什么在烧杯上加一个盖
(1)图甲中,用水浴法给海波加热,可以使其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升高得比较缓慢,易于内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乙容中,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这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故答案为:(1)能使海波均匀受热,且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减少热量的散失;(2)熔点;沸点.
F.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
(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
(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
(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
(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熔化,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5)因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所以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酒精灯;
因为水沸腾的时候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而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图中烧杯中的水没有沸腾.
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搅拌;(2)状态;-4;
(3)如图所示;
(4)不变;
(5)酒精灯;没有
G.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
(1)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2)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不变,该物质从第1分钟开始熔化,到第5分钟结束;第1分钟时物质的温度刚达到熔点,未开始熔化,处于固态;
(3)该物质在第1到第5分钟,吸热、温度不变,说明处于熔化过程,此时的温度0℃是熔点;AB段和CD段,该物质温度升高相同,CD段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所以AB段升温快.
故答案为:(1)吸收;(2)晶体;固;(3)0;快.
H. 07.如图所示是研究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为了使酒精
A、水浴法可以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A说法正确;
B、通过加热水来加热固体,比用酒版精灯直权接加热,温度变化更慢,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B说法正确;
C、运用水浴法,适合熔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固体,若固体物质的熔点太高不能用水浴法;若固体物质的熔点较低,则可直接应用空气浴,所以C说法错误;
D、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所以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D说法正确.
故选C.
I. 图是小丽“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她先将冰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
(1)采用描点法绘制图象如下:
(2)图示的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柱上面与0℃以上第四个小格对齐,因此该温度计的读数为4℃.
故答案为:4℃.
(3)从4min到第6min的这个过程中,冰不断吸热,内能增加,但是温度保持0℃不变,这个过程称为熔化过程,对应的温度0℃称为熔点.
故答案为:小于;由4min至6min这段时间内,物体不断吸热,所以其内能增加.
(4)前2min物质的种类是冰,后2min物质变成了水,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但状态发生了变化;使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时,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根据Q=cm△t,同一物体质量相同,两段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冰升温应快一些.
故答案为:不合理;根据Q=cm△t,同一物体质量相同,两段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冰升温应快一些.
J. 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实验,使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由表格中数据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的熔点为48℃;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大烧杯中水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48;固液共存状态;(2)见上图;(3)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