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拉瓦锡实验的著名实验
实验过程
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
实验结论
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他由此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实验过程
就在他成为院士的时候,他读到的一篇论文,说金刚石在空气中加热,会燃烧起来,变成一股气体,消踪匿迹(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会燃烧,变成二氧化碳)。这篇论文使拉瓦锡深感兴趣。
拉瓦锡重做实验。不过,他采用不同的方法:他在金刚石上面涂了一层厚厚的石墨稠膏,加热到发红。几小时以后,冷却,剥掉外面的稠膏,金刚石好端端的,没有烧掉!
实验结论
“燃烧,跟空气大有关系。”拉瓦锡猜测道。他认为,用石墨稠膏涂在金刚石上,使金刚石隔绝了空气,所以金刚石没有烧掉。也就是说,空气在燃烧现象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❷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把少抄量的汞(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
实验结论: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
注意:一个前提是氧气和磷燃烧的物质是固体,体积可忽略。
❸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用汞的好处是什么
拉瓦锡测定空复气中氧气制含量,用汞的好处:
①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固体,不会对气压造成影响。
②生成的氧化汞加热还能分解,重新释放氧气。
拉瓦锡实验: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
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与拉瓦锡实验原理类似。
❹ 拉瓦锡实验是什么实验
名称:红磷燃烧实验抄
原理:袭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4P+5O2=(点燃)2P2O5
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
现象:红磷:黄色火焰 白烟 放出热量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五分之一处停止
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原理)(1.氧气难溶于水 2.氮气不可燃不助燃)
药品的选择: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跟氧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这样使密闭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
从而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药品的替代品:若可燃物用硫或碳代替磷,则烧杯内的水须用NaOH溶液代替,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成功关键:气密性良好 否则结果偏小
红磷量要足 否则结果偏小
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否则结果偏小
实验开始前加上止水夹 否则结果偏大
所以可以用硫,只消让二氧化硫充分溶于水
❺ 拉瓦锡实验
取自网络
名称:红磷燃烧实验
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内气的体积分数容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4P+5O2=(点燃)2P2O5
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
现象:红磷:黄色火焰 白烟 放出热量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至约五分之一处停止
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原理)(1.氧气难溶于水 2.氮气不可燃不助燃)
药品的选择:选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跟氧气及其他气体起反应的固体,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这样使密闭容器中气体的量减少,
从而使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中。
药品的替代品:若可燃物用硫或碳代替磷,则烧杯内的水须用NaOH溶液代替,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成功关键:气密性良好 否则结果偏小
红磷量要足 否则结果偏小
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再打开止水夹 否则结果偏小
实验开始前加上止水夹 否则结果偏大
所以可以用硫,只消让二氧化硫充分溶于水
❻ 拉瓦锡用定量法研究空气,为什么装置里要加汞
用以测定氧气的含量。
1、汞是金属,它氧化后生成的不是气体。
2、汞是液体,更易放入瓶子中。
3、氧化汞可分解再生成氧气。
4、钟罩内银白色汞液面上升的现象比无色透明水液面上升的现象明显。
定量法研究空气实验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容器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只剩下氮气和其他稀有气体等,此时钟罩内的汞因为气体减少压强降低而导致汞液面上升,由液面上升的高度来测量氧气的含量。
(6)拉瓦锡及拉瓦锡实验装置图扩展阅读:
空气无色无味,气态。
在0℃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5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把气体在0℃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状态称为标准状态,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为22.4L/ mol。
空气的比热容与温度有关,温度为25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3kJ/(kg*K).,300K时,空气的定压比热容cp=1.005kJ/(kg*K)
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声速为331.5m/s。
干燥空气的摩尔质量为28.9634g/mol。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对可见光的折射率约为1.00029。它随气压、气温和空气成分变化。尤其湿度对于折射率的影响比较大,相应地光速在空气中也随之改变。
参考资料:
空气(地球周围气体)_网络
❼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装置的作用
啊!曲颈瓶或你抄所谓的直颈瓶袭(假设有那种瓶子)都可以,但只要瓶子末端有弯管即可,瓶子末端弯管的目的是容易被钟罩扣住,若是直管,钟罩内气体不易密封,就无法测定氧气量的变化了。学校演示实验一般都用水槽代替汞槽,因为汞易挥发,在实验室用汞会产生污染,用水代替汞也可观察到钟罩内液面上升,所以此实验可以用水代替汞。但拉瓦锡之所以用汞因为钟罩内银白色汞液面上升的现象比无色透明水液面上升的现象明显啊,还有拉瓦锡的时代对汞的污染意识远不如现在强烈啊。
反应前,钟罩内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反应后,钟罩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外界大气压将汞从钟罩外压入钟罩内,且汞进入钟罩的体积等于钟罩内被反应的氧气量,恰好等于钟罩内原气体的1/5。
❽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把少量的汞抄(水银)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达十二天之久,结果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拉瓦锡研究了剩余的那部分空气,发现这部分空气既不能供给人类及动物呼吸来维持人类及动物的生命,也不能支持可燃物的燃烧,他误认为这些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再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现已证明是氧化汞)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经过强热后,得到了汞和氧气,而且氧气的体积恰好等于原来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空气的那部分体积。
实验结论
他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下的约五分之四体积的气体里去,结果得到的气体同空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完全一样。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所组成的这一结论。
❾ 谁来帮忙解析一下拉瓦锡实验,就是我不明白他那个器材,最好是带图说明下各部分作用,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