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2)实验
(1)由于一氧化碳有来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改进方法是:在装置的后面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
(2)由于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气体在点燃时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给氧化铜加热.
(3)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 | .
⑵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1)由于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到空气中能够造成污染,应该对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尾气回没有进行处理,答会污染空气;点燃或收集 (2)因为装置中存在空气,在加热前需要将空气排尽,如果先给氧化铁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受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温条件下,红色的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为黑色的铁.所以,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氧化铁(红棕色或红色)还原为铁(黑色),反应的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 | .
⑶ 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①为使实验达
(1)①因为此装置来证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因此就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②观察是否有气泡进入试管,如果有气泡进入试管,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③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此装置中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2)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光 |
⑷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实验” (1)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
(1)甲烧杯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红,丙烧杯内无明显变化(液面下降也可) ; 在不断运动 (2)与B、C中的酚酞溶液做对照或者对比 ①浓氨水显碱性;②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符合题意均可) |
⑸ (7分)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
(1) 无尾气处理装置;把尾气点乱塌燃或者收集;(2)先通CO;(3)黑色粉末变红;3CO+ Fe 2 O 3 高温 2Fe + 3CO 2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⑹ 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请你分析这个实验的不足之处
(1)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来代替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2)若观察到内红墨水右移,则说明中和反应容放热.
⑺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根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版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权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二氧化碳不仅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还能溶于水后,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要验证二氧化碳肯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要检验瓶内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盐,可用盐酸检验; 故答案为:(1)塑料瓶变瘪,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减小,塑料瓶就变瘪了; (2)依据:CO2能溶于水;设计实验:向滴加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说明二者肯定发生了反应.
与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皂化实验装置图
发布:2025-10-13 04:22:24
浏览:618
摇筛传动装置
发布:2025-10-13 02:25:49
浏览:482
轴承怎么测试
发布:2025-10-13 02:23:44
浏览:84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