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廠為什麼要建設延遲焦化裝置
(1)我廠原油二次加復工制能力不足,尤其是渣油的加工能力不足,
(2)渣油深加工技術單一
(3)柴汽比和輕油收率較低
(4)汽油烯烴含量超標
(5)柴油升級難度大
(6)公司內部乙烯裂解料不足
2. 延遲焦化裝置產品有哪些去向
產品有干氣、液化石油氣、汽油、柴油、輕蠟油、重蠟油、焦炭。干氣、液化石內油氣去脫硫裝置進容行脫硫後,干氣並入廠燃料氣管網。汽油、柴油去加氫裝置進行加氫精緻,精製後的汽油可作為制乙烯的石腦油,柴油直接調和出廠。輕蠟油、重蠟油去催化裝置作為原料,焦炭作為化肥裝置燃料,也可作為碳素電極的原料。
3. 延遲焦化裝置原料是什麼
本裝置設計加工原料有兩種,一種為大慶扶余原油和俄羅斯原油的減壓渣油以及脫油瀝青的混合原料;另一種為俄羅斯原油的減壓渣油。
4. 延遲焦化裝置水力除焦系統是做什麼用的
(高壓水來泵)、(除焦控制源閥)、潤滑油系統、氣動閥、絞車及滑輪組、 (新型除焦膠管)、(水渦輪減速器)、(自動切換聯合鑽孔切焦器)、(塔頂蓋自動裝卸機)、(塔底蓋裝卸機)、(電梯)、(鑽桿組件)和(抓鬥起重機)。
5. 延遲焦化裝置的防爆等級一般定多少
焦化裝置的防爆等級為ExdIIBT4
6. 不知道鎮海煉化有幾套延遲焦化裝置
鎮海煉化有幾套延遲焦化裝置,只有該企業的負責人和生產技術人員能給予你一個正確的答案。
7.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的研發系統
LPEC是能源化工領域集工程承包商與技術專利商於一體的綜合性工程公司。研究與設計一體化的結構優勢,為LPEC開發先進可靠的技術奠定了堅實基礎。
LPEC設立煉化工藝、化學工程、防腐工程、油劑產品和分析檢測5個專業研究室及工廠設計、工藝、儲運、設備、材料、配管、儀電、土建、工程經濟9個專業設計室。LPEC實施R&D(研究+設計) 戰略,科技開發課題按項目管理模式運作。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俊武、國家設計大師葉杏園、郝希仁等一批知名專家為代表的LPEC千餘名科技人員從事技術創新工作。LPEC設立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研究生工作站。
LPEC在洛陽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佔地近百畝的研發基地。擁有80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和近20000平方米的實驗室和中試廠房。擁有目前國內一流的大型流化床、移動床、固定床反應器和塔器等化學工程冷模實驗裝置10餘套以及電脫鹽試驗、腐蝕試驗和霧化試驗等三個實驗平台;擁有原油評價、催化裂化、延遲焦化、催化加氫、芳構化和溶劑脫瀝青等煉油大中型模擬試驗裝置10餘套,小型試驗裝置100餘套;擁有色譜-質譜聯用儀、X-衍射光譜儀和汽油辛烷值、柴油十六烷值測定儀等現代化分析儀器100餘台;LPEC還擁有PIMS、PRO-Ⅱ、ASPEN、ANSYS和CFX等一批大型模擬計算軟體來支持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
LPEC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以及中國石油大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國家燃料油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石化集團設備防腐蝕研究中心、中國石化集團節能技術中心和中國石化集團加熱爐測評中心站等7個專門機構設在LPEC,承擔著國家及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專項技術研發、質量監督檢驗、標准制定等任務。
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LPEC先後研發出重油催化裂化工藝與工程技術、渣油加氫工程技術、延遲焦化工藝與工程技術、超低壓連續重整工藝與工程技術、靈活多效催化裂化(FDFCC)工藝與工程技術、重油直接裂解制乙烯(HCC)工藝與工程技術、甲醇制低碳烯烴(DMTO)工程技術、煤間接合成油工程技術、煤直接液化工程技術、可再生法催化裂化煙氣脫硫(RASOC)工藝與工程技術、煉油廠節能綜合技術、平流式電脫鹽技術等一批成套技術和加氫反應器內構件、催化裂化高效汽提器等石化單元設備,以及系列煉油助劑和冷軋薄板軋制油等油劑產品。截至2007年10月,LPEC共獲得國家級科技獎60項,省部級科技獎320項;持有國內外專利授權193項,擁有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批準的專有技術74項。
LPEC願以先進可靠的技術、及時周到的服務和科學規范的管理,本著開放、協作、求是、創新的精神,一如既往地與國內外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廣泛的技術合作, 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共創美好明天。
8. 延遲焦化裝置對原料油的指標都有哪些要求
常規的理解:
焦化是對原料性質要求最為寬松的工藝,因此難於加工的重油內,如催化油容漿、脫瀝青油、重污油等都能加工。對原料的物化性質指標的規定應該有三個方面:
1、鹽含量,它將直接決定產品石油焦的性質、反應系統結焦的速度。一般要求渣油鹽含量在5mg/l以下;
2、硫含量,具體決定了石油焦的產品等級,同時決定了對系統的腐蝕程度,硫含量的高低指標取決於石油焦目標產品質量和系統防止硫腐蝕的設計餘地。
3、不同的進料在組分上大致都可分成飽和烴、芳香烴、膠質和瀝青質四組分,他們在焦化反應中的產品分布自然各有不同,不同性質的進料有不同的四組分分布,也就對產品的分布造成了相應的影響,指標上應該考慮裝置工程設計的初始選定值,不能過度偏離原設計點造成爐管生焦、產品分離的超負荷。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