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葡萄酒中測揮發酸為什麼兩次測定會有偏差
揮發酸會揮發啊
Ⅱ 葡萄酒的理化指標怎麼測定,求大神解答,越詳細越好
1111酒精度的測定酒精度的測定酒精度的測定酒精度的測定 密度計法密度計法密度計法密度計法 依據不同的酒精溶液所對應的比重不同的原理,將葡萄酒中的酒精蒸餾出來,通過用比重計測量其比重,計算出酒精溶液的濃度。 1 步驟 用100ml容量瓶准確量取20℃酒樣倒入1000ml圓底燒瓶中,再用約100ml水沖洗容量瓶,洗液一齊倒入圓底燒瓶中,置600W電爐上加熱蒸餾(採用蛇形冷凝器)開啟冷卻水,用原容量瓶接收蒸餾液(以冷卻水大小調節蒸餾溫度,使蒸餾液的溫度不超過25℃)。將蒸餾液搖勻倒入100ml量筒,選用合適的精密酒精計,眼睛平視,讀數讀彎月面下緣,同時記錄下溫度,查酒精溫度、濃度換算表,得到被測酒樣的酒精度。所得結果保留至1位小數。 2 結果的允許誤差 平行實驗測定結果絕對值之差不得超過0.1%(v/v)。 3 檢驗時注意事項 3.1 被測樣品酒精度在15%(v/v)以上時採用此方法。 3.2 酒精計的分度值為0.1或0.2%(v/v),所用酒精計必須經國家認可的計量部門檢定。 3.3 測定含氣葡萄酒時需排氣後再取樣。排氣方法:用低真空連續抽氣2分鍾。 3.4 蒸餾液的溫度應控制在20℃±5。 3.5 為避免蒸餾過程中乙醇蒸汽的逃逸而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蒸餾前必須檢查蒸餾儀器的介面處是否嚴密。若出現漏氣,必須重新測定。 3.6 對於揮發酸含量過高(以醋酸計超過1g/l)或二氧化硫含量過高的樣品應根據總酸測定的結果,用1N的氫氧化鈉對樣品進行中和後再進行蒸餾。 2. 2. 2. 2. 還原糖的測定還原糖的測定還原糖的測定還原糖的測定 2.12.12.12.1斐林法斐林法斐林法斐林法 2.1.1 步驟 2.1.1.1 預備試驗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樣5ml,加熱至沸騰。在沸騰狀態下,用0.25%的葡萄糖溶液滴定至淡藍色,加2滴1%的次甲基蘭指示劑,繼續滴定至藍色完全消失,記錄所消耗的葡萄糖溶液的毫升數。 2.1.1.2 正式試驗 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樣5ml。然後加入比預備試驗少1ml的0.25%的葡萄糖溶液,加熱至沸騰並保持2分鍾。加2滴次甲基蘭指示劑,在沸騰狀態下,在1分鍾內用葡萄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的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 2.1.3 滴定結果的允許誤差 平行實驗測定結果絕對值之差不得超過0.05mL。 2.1.4 檢驗時注意事項 2.1.4.1 測定的樣品,含糖要在8g/L以下。含糖量較高的樣品要進行合理的稀釋,最好稀釋後樣品的還原糖含量應在5~8g/L。 2.1.4.2 樣品要調整到20℃時取樣。 2.1.4.3 測定含氣葡萄酒時需排氣後再取樣。 排氣方法:用低真空連續抽氣2分鍾。 2.1.4.4 注意正式試驗滴定時應在3分鍾內完成。 2.1.4.5 由於斐林氏A、B液的量對結果有影響,因此取樣時一定要准確。 3 3 3 3 滴定酸的測定滴定酸的測定滴定酸的測定滴定酸的測定 3.13.13.13.1指示劑法指示劑法指示劑法指示劑法((((適用於適用於適用於適用於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白葡萄酒)()()()(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 3.1.1 步驟 用大肚吸管吸取調整至20℃的酒樣5ml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入中性蒸餾水50ml,同時加入1%酚酞指示劑2滴,搖勻後立即用0.05M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粉紅色,30秒內不變色即為終點。記錄下氫氧化鈉消耗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 3.2 3.2 3.2 3.2 電位滴定法電位滴定法電位滴定法電位滴定法((((適用於紅葡萄酒適用於紅葡萄酒適用於紅葡萄酒適用於紅葡萄酒)()()()(方法二方法二方法二方法二)))) 3.2.1 儀器 pH計 3.2.2 步驟 用大肚吸管吸取調整至20℃的酒樣5ml置於100ml的燒杯中,加入中性蒸餾水50ml,同時加入1%酚酞指示劑2滴,放入磁力攪拌棒,將電極插入被測樣液中,開攪拌器,立即用0.05M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PH=9.0,即為終點,記錄下消耗氫氧化鈉的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444揮發酸的測定揮發酸的測定揮發酸的測定揮發酸的測定 4.1 4.1 4.1 4.1 蒸餾滴定法蒸餾滴定法蒸餾滴定法蒸餾滴定法((((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方法一)))) 4.1.1 儀器 揮發酸蒸餾裝置見GB/T15038-94標准。 4.1.2 步驟 准確吸取20℃酒樣10ml於內芯B中,打開冷凝水,將100ml容量瓶置於冷凝器下口接收蒸餾液,(揮發酸蒸餾裝置操作方法按GB/T 15038-94進行),待蒸餾液達到100ml時放鬆C,停止蒸餾。 將蒸餾液加熱至沸騰,加1%酚酞指示劑2滴,以0.05M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粉紅色,30秒內不褪色即為終點,記錄下消耗氫氧化鈉的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
等等。。。
Ⅲ 葡萄酒的檢測方法
/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GB 15037—2006 葡 萄 酒(可以去網路文庫,免費查閱)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檢驗。
6.4 凈含量
按JJF 1070檢驗。
表1 感官要求
項 目 要 求
外觀 色澤 白葡萄酒 近似無色、微黃帶綠、淺黃、禾桿黃、金黃色
紅葡萄酒 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棕紅色
桃紅葡萄酒 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
澄清程度 澄清,有光澤,無明顯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封口的酒允許有少量軟木渣,裝瓶超過1年的葡萄酒允許有少量沉澱)
起泡程度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時,應有細微的串珠狀氣泡升起,並有一定的持續性
香氣與滋味 香氣 具有純正、優雅、怡悅、和諧的果香與酒香,陳釀型的葡萄酒還應具有陳釀香或橡木香
滋味 干、半干葡萄酒 具有純正、優雅、爽怡的口味和悅人的果香味,酒體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陳釀的酒香味,酸甜協調,酒體豐滿
起泡葡萄酒 具有優美醇正、和諧悅人的口味和發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殺口力
典型性 具有標示的葡萄品種及產品類型應有的特徵和風格
註:感官評價可參考附錄A進行。
1)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2)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表2 理化要求
項 目 要 求
酒精度a(20℃)(體積分數)/(%) ≥ 7.0
總糖d(以葡萄糖計)/(g/L) 平靜葡萄酒 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 12.1~45.0
甜葡萄酒 ≥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 ≤12.0(允許差為3.0)
絕干型高泡葡萄酒 12.1~17.0(允許差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 17.1~32.0(允許差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 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 ≥50.1
干浸出物/(g/L) 白葡萄酒 ≥16.0
桃紅葡萄酒 ≥17.0
紅葡萄酒 ≥18.0
揮發酸(以乙酸計)/(g/L) ≤1.2
檸檬酸/(g/L) 干、半干、半甜葡萄酒 ≤1.0
甜葡萄酒 ≤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 250mL/瓶 0.05~0.29
≥250mL/瓶 0.05~0.34
高泡葡萄酒 < 250mL/瓶 ≥0.30
≥250mL/瓶 ≥0.35
鐵/(mg/L) ≤8.0
銅/(mg/L) ≤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鈉(以苯甲酸計)/(mg/L) ≤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鉀(以山梨酸計)/(mg/L) ≤ 200
註:總酸不作要求,以實測值表示(以酒石酸計,g/L)
a 酒精度標簽標示值與實測值不得超過±1.0%(體積分數)。
b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9.0 g/L 。
c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18 g/L。
d 低泡葡萄酒總糖的要求同平靜葡萄酒。
Ⅳ 葡萄酒中揮發酸如何測定
葡萄酒最新的檢測標准中揮發酸的測定是把酒樣蒸餾,即把易揮發酸蒸餾出來,再煮沸,然後加入酚酞試劑,用氫氧化鈉滴定。揮發酸也就是乙酸,煮沸是把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蒸出以免影響結果。
Ⅳ 葡萄酒化驗的項目及方法 發了一定採納
葡萄酒化驗總體就是對酒精度、還原糖、滴定酸、揮發酸、游離SO2、總SO2、干浸出物、總糖、單寧、色度進行理化指標化驗。
酒精度用密度計法,依據不同的酒精溶液所對應的比重不同的原理,將葡萄酒中的酒精蒸餾出來,通過用比重計測量其比重,計算出酒精溶液的濃度。
還原糖用斐林法,取斐林氏A、B液各5ml,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水50ml,加入酒樣5ml。然後加入比預備試驗少1ml的0.25%的葡萄糖溶液,加熱至沸騰並保持2分鍾。加2滴次甲基蘭指示劑,在沸騰狀態下,在1分鍾內用葡萄糖溶液滴定至終點,記錄消耗的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
滴定酸用指示劑法,調整至20℃的酒樣5ml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入中性蒸餾水50ml,同時加入1%酚酞指示劑2滴,搖勻後立即用0.05M氫氧化鈉溶液滴定至粉紅色,30秒內不變色即為終點。記錄下氫氧化鈉消耗毫升數。讀數至小數點後兩位。這是測定白葡萄酒的,而紅葡萄酒用電位滴定法。
揮發酸的測定用蒸餾滴定法,准確吸取20℃酒樣10ml於內芯B中,打開冷凝水,將100ml容量瓶置於冷凝器下口接收蒸餾液,(揮發酸蒸餾裝置操作方法按GB/T 15038-94進行),待蒸餾液達到100ml時放鬆C,停止蒸餾。
超過字數限制了
Ⅵ 葡萄酒中揮發酸的測定中,沸騰後是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還是等到冷卻後再滴定
抄GB 15037—2006 葡 萄 酒(可以去網路文庫,免費查閱)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4.5.3分析步驟
4.5.3.1 實測揮發酸:安裝好蒸餾裝置。吸取10mL樣品(V)【液溫20℃】在該裝置上進行蒸餾,收集100lL流出液,將流出液加熱至沸,加入2滴酚酞指示液,用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4.5.2.1)滴定至粉紅色,30s內不變色即為終點,記下消耗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的體積(V1)。
結論:沸騰後是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
Ⅶ 葡萄酒的總酸和揮發酸是多少
現有標准規定,干酒、半干、半甜,檸檬酸≤1.0,甜型葡萄酒≤2.0g/L;揮發酸≤1.2g/L
Ⅷ 尋找啤酒揮發酸的測定方法
揮發酸的測定
一、原理
揮發性酸的測定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直接用標准NaOH滴定由水蒸氣蒸餾或其它方法所得到的揮發酸。
間接法:將揮發酸蒸發除去後,滴定不揮發殘液的酸度,最後由總酸度減去此殘液酸度即得揮發酸的含量。
二、樣品制備
揮發酸可用水蒸氣蒸餾使之分離,加入磷酸可以使結合的揮發酸離析。經冷凝收集後,可用標准鹼液滴定。
三、測定方法
測定基本同總酸度的測定。准確稱樣2-3g,加入50ml無CO2 蒸餾水,置200ml燒瓶內,加1ml磷酸(目的是使結合態的揮發酸為游離態),在水蒸氣發生器加熱蒸餾至300ml為止,用鹼液滴定蒸餾液。
計算:
揮發酸(以醋酸計) %= C×(V1 –V2)×0.06×100
W
6-6 有效酸度(pH)的測定
pH值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電位法(pH計法)、比色法及化學法等,常用的方法為電位法及比色法。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
測白酒中的總酸,揮發酸,非揮發酸?
原理:白酒中總酸以中和法測定揮發酸用水蒸氣蒸餾餾出液以中和法滴定。總酸與揮發酸之差即為非揮發酸。
a)總酸的測定:吸取50ml白酒於錐型瓶 →加100ml水 →加0.5%酚酞2d →用0.1NaOH滴定微紅色
總酸(以乙酸計g/100ml)=(N*V)*0.06*100*1/50
b)揮發酸 100ml 白酒+100ml →水蒸餾 →接收100ml餾液 →取25ml餾液 →加2d酚酞 →用0.1N NaOH滴定微紅色
揮發酸(以乙酸計g/100ml)=(N*V)*0.06*100*1/25
c)非揮發性酸(以乙酸計g/100ml)=總酸-揮發酸 (以乳酸計)=總酸(以乳酸計-揮發酸(以乳酸計)
如果要測食醋中揮發酸以乳酸計,上面測定白酒的方法也適用於葡萄酒、黃酒、酒精、食醋、發酵醪中的總酸、揮發酸、非揮發酸的測定。如果測定啤酒中的總酸度,所謂啤酒中的總酸度是指啤酒中各種酸度的總和,以標准鹼液中和一定量的啤酒(100ml)中的全部酸所消耗的體積表示。
啤酒中的酸類有少部分來源於原料大麥,稱為原始酸度。大部分酸來自於浸麥,發芽,糖化到各種工藝過程中的酶和酵母的作用,稱為酵解酸度。
6-7牛奶的酸度
牛奶中有二種酸度:1)外表酸度也稱固有酸度(潛在酸度) 2)真實酸度也稱發酵酸度
外表酸度:指磷酸與乾酪素的酸性反應,在新鮮的牛奶約佔0.15%,另外還有CO2、枸杞酸、酪蛋白、白蛋白等。
真實酸度:是由於乳酸菌的作用於乳糖,產生乳酸所引起的,使牛奶酸度增加。
習慣上如果牛奶中的含量超過0.25-0.20%,PH=6.6即為有乳酸存在把酸度在小於0.2%以下的牛奶稱為新鮮牛奶;把大於0.2%的牛奶稱為不新鮮牛奶達到0.30%時,飲用有一定的酸味,PH=4.3,當牛奶結塊時酸度為0.6%。
表示牛奶的酸度有兩種方法
一 0T表示牛奶酸度
0T:指滴定100ml牛奶樣品,消耗的0.1N NaOH溶液的毫升數,工廠一般採用10ml樣品,而不用100ml。
1.原理:乳中酸度增高,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的結果,所以測定乳中
酸度,可判斷乳是否新鮮,用0.1N NaOH溶液滴定時,乳中的乳酸
和0.1N NaOH反應,生成乳酸鈉和水。
反應式如下
CH3CH(OH)COOH +NaOH → CH3CH(OH)COONa +H2O,當滴入乳中的NaOH溶液被乳酸中和後,多餘的NaOH就使先加入乳中的酚酞變紅
色,因此,根據滴定時的消耗的NaOH標准溶液就可以得到滴定酸度。
4. 測定步驟:取10ml牛乳 +20ml水+0.5%酚酞指示劑0.5ml →
0.1N NaOH標液滴定到微紅色30秒不褪色。
5. 計算:0T=V*10
在上面的測定步驟中,我們加入水20ml將牛奶稀釋有些同志可能要問,測牛奶的酸度決不能不加水,因為牛奶是乳的顏色,為什麼還要加水,不加水而直接用NaOH滴定行不行?這樣也可以,但是測出的數據出入很大,這主要是牛奶中有鹼性磷酸三鈣,不加水牛奶的酸度高,而加水後磷酸三鈣溶解度增加,從而降低了牛奶中的酸度,其溶解形式如下:
Ca(PO4)2 + 2H2 O→ 2CaHPO4 +Ca(OH)2
CaHPO4 與所加的酚酞指示劑作用呈中性,但Ca(OH)2 與酚酞指示劑來說為鹼性,因此,加水使滴定酸度降低20T,所以一般測定酸度時都是指加水後的酸度。如果在滴定時沒加水,那麼所得的酸度高20T,應該減去20T。
6. 影響因素:
1) 試劑的濃度和用量:酚酞濃度不一樣,到終點時PH稍有差異,有色液與無色液不一樣,應按規定加入,盡量避免誤差。
2) 稀釋時的加水量:所加的水的量不一樣,滴定值也不一樣,主要是鹼性磷酸三鈣的作用,應按部頒標准,0.5%酚酞0.5ml水20ml.
3) 鹼液濃度 :部頒規定為0.1N NaOH標准液,用時標定,配製時應除二氧化碳。
4) 終點確定 :要求滴定到微紅色,微紅色的持續時間有長短。每個人對微紅色的主觀感覺也有差異,要求30秒到1分鍾內不褪色為終點,視力誤差為0.5-10T。
二.乳酸%
牛奶的酸度除滴定酸度外,也可用乳酸的百分數來表示,與總酸度的計算方法一樣,也可由滴定酸度直接換算成乳酸% (10T=0.09%乳酸)
如果10ml牛奶按2:1稀釋加酚酞用NaOH滴定,最後計算乳酸。
乳酸%=(N*V)*0.09/10ml*比重 *100
比重用乳稠計測,計算出的數據符合10T=0.09%乳酸
Ⅸ 葡萄酒揮發酸檢測用不用加酒石酸
(GB/T15038-2005)吸取適量的樣品和酒石酸溶液在全玻璃蒸餾器進行蒸餾,收集溜出物,然後用氫氧化鈉標液滴定
Ⅹ 食醋中不揮發酸測定方法和裝置圖
揮發酸的測定
一、原理
揮發性酸的測定方法包括直接法和間接法。
直接法:直接用標准NaOH滴定由水蒸氣蒸餾或其它方法所得到的揮發酸。
間接法:將揮發酸蒸發除去後,滴定不揮發殘液的酸度,最後由總酸度減去此殘液酸度即得揮發酸的含量。
二、樣品制備
揮發酸可用水蒸氣蒸餾使之分離,加入磷酸可以使結合的揮發酸離析。經冷凝收集後,可用標准鹼液滴定。
三、測定方法
測定基本同總酸度的測定。准確稱樣2-3g,加入50ml無CO2 蒸餾水,置200ml燒瓶內,加1ml磷酸(目的是使結合態的揮發酸為游離態),在水蒸氣發生器加熱蒸餾至300ml為止,用鹼液滴定蒸餾液。
計算:
揮發酸(以醋酸計) %= C×(V1 –V2)×0.06×100
W
6-6 有效酸度(pH)的測定
pH值的測定方法有很多,如電位法(pH計法)、比色法及化學法等,常用的方法為電位法及比色法。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
測白酒中的總酸,揮發酸,非揮發酸?
原理:白酒中總酸以中和法測定揮發酸用水蒸氣蒸餾餾出液以中和法滴定。總酸與揮發酸之差即為非揮發酸。
a)總酸的測定:吸取50ml白酒於錐型瓶 →加100ml水 →加0.5%酚酞2d →用0.1NaOH滴定微紅色
總酸(以乙酸計g/100ml)=(N*V)*0.06*100*1/50
b)揮發酸 100ml 白酒+100ml →水蒸餾 →接收100ml餾液 →取25ml餾液 →加2d酚酞 →用0.1N NaOH滴定微紅色
揮發酸(以乙酸計g/100ml)=(N*V)*0.06*100*1/25
c)非揮發性酸(以乙酸計g/100ml)=總酸-揮發酸 (以乳酸計)=總酸(以乳酸計-揮發酸(以乳酸計)
如果要測食醋中揮發酸以乳酸計,上面測定白酒的方法也適用於葡萄酒、黃酒、酒精、食醋、發酵醪中的總酸、揮發酸、非揮發酸的測定。如果測定啤酒中的總酸度,所謂啤酒中的總酸度是指啤酒中各種酸度的總和,以標准鹼液中和一定量的啤酒(100ml)中的全部酸所消耗的體積表示。
啤酒中的酸類有少部分來源於原料大麥,稱為原始酸度。大部分酸來自於浸麥,發芽,糖化到各種工藝過程中的酶和酵母的作用,稱為酵解酸度。
6-7牛奶的酸度
牛奶中有二種酸度:1)外表酸度也稱固有酸度(潛在酸度) 2)真實酸度也稱發酵酸度
外表酸度:指磷酸與乾酪素的酸性反應,在新鮮的牛奶約佔0.15%,另外還有CO2、枸杞酸、酪蛋白、白蛋白等。
真實酸度:是由於乳酸菌的作用於乳糖,產生乳酸所引起的,使牛奶酸度增加。
習慣上如果牛奶中的含量超過0.25-0.20%,PH=6.6即為有乳酸存在把酸度在小於0.2%以下的牛奶稱為新鮮牛奶;把大於0.2%的牛奶稱為不新鮮牛奶達到0.30%時,飲用有一定的酸味,PH=4.3,當牛奶結塊時酸度為0.6%。
表示牛奶的酸度有兩種方法
一 0T表示牛奶酸度
0T:指滴定100ml牛奶樣品,消耗的0.1N NaOH溶液的毫升數,工廠一般採用10ml樣品,而不用100ml。
1.原理:乳中酸度增高,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動的結果,所以測定乳中
酸度,可判斷乳是否新鮮,用0.1N NaOH溶液滴定時,乳中的乳酸
和0.1N NaOH反應,生成乳酸鈉和水。
反應式如下
CH3CH(OH)COOH +NaOH → CH3CH(OH)COONa +H2O,當滴入乳中的NaOH溶液被乳酸中和後,多餘的NaOH就使先加入乳中的酚酞變紅
色,因此,根據滴定時的消耗的NaOH標准溶液就可以得到滴定酸度。
4. 測定步驟:取10ml牛乳 +20ml水+0.5%酚酞指示劑0.5ml →
0.1N NaOH標液滴定到微紅色30秒不褪色。
5. 計算:0T=V*10
在上面的測定步驟中,我們加入水20ml將牛奶稀釋有些同志可能要問,測牛奶的酸度決不能不加水,因為牛奶是乳的顏色,為什麼還要加水,不加水而直接用NaOH滴定行不行?這樣也可以,但是測出的數據出入很大,這主要是牛奶中有鹼性磷酸三鈣,不加水牛奶的酸度高,而加水後磷酸三鈣溶解度增加,從而降低了牛奶中的酸度,其溶解形式如下:
Ca(PO4)2 + 2H2 O→ 2CaHPO4 +Ca(OH)2
CaHPO4 與所加的酚酞指示劑作用呈中性,但Ca(OH)2 與酚酞指示劑來說為鹼性,因此,加水使滴定酸度降低20T,所以一般測定酸度時都是指加水後的酸度。如果在滴定時沒加水,那麼所得的酸度高20T,應該減去20T。
6. 影響因素:
1) 試劑的濃度和用量:酚酞濃度不一樣,到終點時PH稍有差異,有色液與無色液不一樣,應按規定加入,盡量避免誤差。
2) 稀釋時的加水量:所加的水的量不一樣,滴定值也不一樣,主要是鹼性磷酸三鈣的作用,應按部頒標准,0.5%酚酞0.5ml水20ml.
3) 鹼液濃度 :部頒規定為0.1N NaOH標准液,用時標定,配製時應除二氧化碳。
4) 終點確定 :要求滴定到微紅色,微紅色的持續時間有長短。每個人對微紅色的主觀感覺也有差異,要求30秒到1分鍾內不褪色為終點,視力誤差為0.5-10T。
二.乳酸%
牛奶的酸度除滴定酸度外,也可用乳酸的百分數來表示,與總酸度的計算方法一樣,也可由滴定酸度直接換算成乳酸% (10T=0.09%乳酸)
如果10ml牛奶按2:1稀釋加酚酞用NaOH滴定,最後計算乳酸。
乳酸%=(N*V)*0.09/10ml*比重 *100
比重用乳稠計測,計算出的數據符合10T=0.09%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