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Ⅱ 實驗室製取x氣體裝置圖
應該是選B。理由是連著一個水槽加倒置的漏斗,說明產生的氣體極易溶解在水中,回越易溶解的氣答體在吸收時越易產生倒吸現象,漏斗就是一個防倒吸的裝置。此外,根據集氣瓶,長進短出可知收集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所以只有B符合要求。
Ⅲ 初中化學: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圖

Ⅳ 求實驗室減壓蒸餾裝置圖
實驗室減壓蒸餾裝置圖如下圖所示:

實驗原理
1.減壓蒸餾適用對象
在常壓蒸餾時未達沸點即已受熱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質
2、減壓下的沸點
(1)通常液體的沸點是指其表面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
(2)液體沸騰時溫度是與外界的壓力相關的,即外界壓力降低沸點也降低;
(3)利用外界壓力和液體沸點之間的關系,將液體置於一可減壓的裝置中,隨體系壓力的減小,液體沸騰的溫度即可降低,這種在較低壓力下進行蒸餾的操作被稱為減壓蒸餾。
(4)化學實驗室抽氣裝置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真空油泵的好壞決定於其機械結構和真空泵油的質量,如果是蒸餾揮發性較大的有機溶劑,其蒸氣被油吸收後,會增加油的蒸氣壓,影響泵的抽真空效果;如果是酸性的蒸氣,還會腐蝕泵的機件;
另外,由於水蒸氣凝結後會與油形成濃稠的乳濁液,破壞了油泵的正常工作。因此,在真空油泵的使用中,應安裝必要的保護裝置。
2.測壓計的作用是指示減壓蒸餾系統內部的壓力,通常採用水銀測壓計,一般可分為封閉式和開口式兩種。使用時必須注意勿使水或臟物侵入測壓計內。水銀柱中也不得有小氣泡存在。否則,將影響測定壓力的准確性。
Ⅳ 下圖是實驗室製取氫氣的裝置圖。
(1)HCl(實驗室制氫氣一般是用稀鹽酸與鋅粒反應,鹽酸易揮發)
(2)NaOH 用於吸收HCl氣體
H2SO4(濃) 用於吸收水分
CuSO4(無水硫酸銅) 再次吸收水分
(3)向下排空氣法
Ⅵ 化學置取裝置示意圖
(1)圖中①來是漏斗,②是自水槽.
(2)B圖是過濾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製取氧氣可以用加熱氯酸鉀的方法,所以能夠用A裝置作為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氧氣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3)在加熱製取氧氣之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1)①漏斗;②(玻璃、塑料)水槽.
(2)過濾;引流.
(3)A;D;檢查裝置氣密性.
Ⅶ 實驗室製取氫氣裝置圖
Zn + H2SO4 → ZnSO4 + H2
鋅 + 硫酸 → 硫酸鋅 + 氫氣
實驗室制氫氣只能用稀硫酸來制,其他的方法都是不標準的版,鹽酸會揮發,權會導致氫氣不純
實驗室製取氫氣不可能使用電解水的方法,因為這樣反應速度慢,產氣量少,在實驗室中我們一般情況下是利用金屬與酸的反應來製取氫氣的

Ⅷ 實驗室制備甲烷裝置圖及化學方程式
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熱至170℃時製取乙烯.方程式:ch3ch2oh
--(濃硫酸,170℃)--ch2=ch2+
h2o
實驗專室制備氧氣屬一般是
2h2o2--(mno2)--2h2o+o2
甲烷在實驗室是造不出來的
Ⅸ 化學實驗室製取氨氣的裝置圖,高懸賞
實驗室,常用銨鹽與鹼作用特性制備氨氣:
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實驗說明:
1.建議在做氨的製取實驗前,增加裝置氣密性的檢查。為避免殘留在導管里的水影響下一步的實驗,可在導管的末端連接帶有玻璃彎管的膠皮管。
用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反應制氨時,反應生成的氯化鈣易與氨結合生成氨合物CaCl2·8NH3而損失部分氨。因此在反應中氫氧化鈣應稍過量。反應混合物要迅速混合均勻,以防止氯化銨在加熱過程中分解產生氯化氫和氨,使收集的氣體中有白煙(NH4Cl)。
製取氨時最好用新制備的消石灰。放置較久的消石灰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鈣,這樣的消石灰不適用。如果用生石灰粉末代替消石灰,製得的氨比較乾燥。用鹼石灰代替消石灰,可使反應速率加快。
2.因為氨的密度小於空氣,所以玻璃導管口應伸到試管的底部,以利於排凈試管中的空氣。試管口堵一小塊疏鬆的棉花,目的是為了防止氨逸出。裝有氯化銨與氫氧化鈣混合物的大試管口應向下傾斜,以防止試管在加熱過程中炸裂。
3.用小火加熱,以免產生的氨的速率過大。
4.收集滿氨後,在玻璃導管口上蓋一小塊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目的是為了使硫酸與氨反應生成(NH4)2SO4,防止氨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