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學試驗中通風櫥有什麼用
在做有關有毒氣體的實驗中,在通風櫥下進行,可以使人體吸入較少的有害氣體。
2. 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圖解
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是實驗室製取氣體時常用的兩種收集方法。下面通過圖解形式來介紹這兩種方法:
1. 向上排空氣法:
- 使用時機:當製取的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時,如氧氣(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氯氣(Cl2)等。
- 操作步驟:通入氣體時,將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氣體從上方進入,將集氣瓶內的空氣從下方排出。
- 原因:因為製取的氣體密度大,它會沉到集氣瓶底部,而較輕的空氣則從上方被排出。
2. 向下排空氣法:
- 使用時機:當製取的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如氫氣(H2)、氨氣(NH3)、甲烷(CH4)等。
- 操作步驟:通入氣體時,將集氣瓶正放在實驗台上,氣體從下方進入,將集氣瓶內的空氣從上方排出。
- 原因:因為製取的氣體密度小,它會浮在集氣瓶頂部,而較重的空氣則從下方被排出。
選擇方法:根據所製取氣體的密度與空氣密度的相對大小來決定使用哪種方法。
(2)實驗室通風櫥尾氣處理裝置擴展閱讀:
- 適用范圍:排空氣集氣法適用於收集不易溶於水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尤其是氧氣)反應的氣體。
- 不適用范圍:對於密度與空氣接近的氣體(如氮氣N2、乙烯C2H4、乙烷C2H6)以及會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的氣體(如一氧化氮NO),不能使用排空氣法收集。
優缺點分析:
- 優點:收集到的氣體相對較乾燥。
- 缺點:收集的氣體可能不夠純凈。
實踐操作注意事項:
- 操作時需要使用集氣瓶、蓋玻片、導氣管等儀器。
- 在通風櫥中操作並佩戴防護裝備,尤其是處理有毒氣體如氨氣、氯氣、二氧化硫時。
- 配備尾氣處理裝置,防止有毒氣體排放到環境中。
3. 下圖表示在沒有通風櫥時製取純凈的氯氣設計的裝置圖圖中ab是可控制的彈簧
(1)因為氯氣有毒,可污染空氣,要進行尾氣吸收,並且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所以常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中,燒杯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收,關閉A,打開B,多餘的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吸收,防止污染空氣;氯氣在飽和氯化鈉溶液中的溶解度較小,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飽和食鹽水;
(2)氯氣在飽和氯化鈉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實驗室常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收集時,為得到較為純凈的氯氣,應先排除裝置內的空氣,則應關閉A,打開B;
收集時,應關B開A,收集完畢,關閉A,打開B,多餘的氣體通入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吸收,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關A開B;關B開A;關A開B.
4. 實驗室怎麼製取氫氟酸求具體器材和操作
生產氫氟酸最經典的方法是用濃硫酸與氟化鈉或氟化鈣反應生成,但是反應容器需是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
除此之外,還要加熱到200多度才能反應完全,這都是快到聚四氟乙烯儀器或是鉛制容器能容忍的溫度上限了,而反應物剛加入時也會劇烈放出氣體,反應不好控制,還可能會傷到人,所以必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這種方法嘗試。
(4)實驗室通風櫥尾氣處理裝置擴展閱讀:
因為氫原子和氟原子間結合的能力相對較強,且水溶液中氟化氫分子間存在氫鍵,使得氫氟酸在水中不能完全電離,所以理論上低濃度的氫氟酸是一種弱酸。具有極強的腐蝕性,能強烈地腐蝕金屬、玻璃和含硅的物體。
如吸入蒸氣或接觸皮膚會造成難以治癒的灼傷。實驗室一般用螢石(主要成分為氟化鈣)和濃硫酸來製取,需要密封在塑料瓶中,並保存於陰涼處。
硫酸法將乾燥後的螢石粉和硫酸按配比1:(1.2~1.3)混合,送入回轉式反應爐內進行反應,爐內氣相溫度控制在280℃±10℃。反應後的氣體進入粗餾塔,除去大部分硫酸、水分和螢石粉,塔釜溫度控制在100~110℃,塔頂溫度為35~40℃。
粗氟化氫氣體再經脫氣塔冷凝為液態,塔釜溫度控制在20~23℃,塔頂溫度為-8℃±1℃,然後進入精餾塔精餾,塔釜溫度控制在30~40℃,塔頂溫度為19.6℃±0.5℃。精製後的氟化氫用水吸收,即得氫氟酸產品。
5. 實驗室煉鐵,如果用酒精燈進行尾氣處理,是先同一氧化碳還是先點尾氣處理用的酒精燈
如果先點燃尾氣處理的酒精燈,因為剛開始CO不純,有可能會爆炸
所以不能先點燃酒精燈。
先通入CO,雖然能造成污染,但反應在通風櫥內進行,污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