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用於檢驗貝殼中含有碳酸鈣.你認為利用該裝置原理,改變試劑後不可以做的驗證實驗是(
A、氨分抄子在不斷的運動,能襲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在該裝置中的表面皿塗抹酚酞,在燒杯中加入氨水,可以看到表面皿上的酚酞試液變紅,故A可以驗證; B、在燒杯中加入濃鹽酸,在表面皿塗有硝酸銀溶液,可以觀察到表面皿上出現渾濁現象,故B可以驗證; C、蠟燭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在燒杯中點燃蠟燭,先把冷而乾燥的表面皿蓋上,看到有水霧出現,然後再表面皿上塗抹澄清的石灰水,迅速蓋上,可以看到表面皿上出現渾濁現象,故C可以驗證; D、二氧化碳是氣體,在燒杯中不易存放,故D不可以驗證, 故選D. |
Ⅱ 實驗裝置如圖,B中的固體物質可能是碳酸鈣或鋅或兩者的混合物,D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炭粉或氧化銅或兩者的
(1)實驗現象G中出現白色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U型管中的白色硫酸銅無明顯現象,H處導出的氣體不可燃,說明沒有水生成,即沒有氫氣,裝置B中盛放的固體物質應是碳酸鈣,而沒有金屬鋅,反應的方程式為:2HCl+CaCO3=CaCl2+CO2↑+H2O;裝置D玻璃管內盛放的黑色粉末是氧化銅;
(2)裝置G中的石灰水仍澄清可知沒有二氧化碳生成;U型管中的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說明有水的生成,因而有氫氣產生,因而裝置B盛放的固體物質是鋅,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Cl+Zn=ZnCl2+H2↑;裝置D玻璃管內盛放的黑色粉末是氧化銅;
(3)U型管中的無水硫酸銅變為藍色,說明有水生成,則水是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的,說明裝置B中一定含有鋅,裝置D玻璃管內一定含有氧化銅;G中的石灰水變渾濁,可能是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產生的,也可能是碳和氧化銅反應產生的;因此,若B中沒有碳酸鈣,則D中一定含有碳;若B中含有碳酸鈣,則D中可能含有碳;故可能的組合是:①Zn;CuO、C;②Zn、CaCO3;CuO;③Zn、CaCO3;CuO、C.
故答案為:(1)2HCl+CaCO3=CaCl2+CO2↑+H2O;氧化銅;
(2)2HCl+Zn=ZnCl2+H2↑;氧化銅;
(3)①Zn;CuO、C;②Zn、CaCO3;CuO;③Zn、CaCO3;CuO、C.
Ⅲ 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產生一氧化氮,某校學生實驗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其裝置如下圖所示(加熱裝置和固
(1)實驗時,可先將B裝置中CaCO3放入硝酸中,碳酸鈣和硝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回,先排出答去其中的空氣,以便在E燒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
故答案為:B裝置中CaCO3放入硝酸中;
(2)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硝酸銅和NO,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A中硝酸和銅反應生成NO,易於氧氣反應,則將F氣球中空氣壓入E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如觀察到紅棕色,則說明生成NO而不是氫氣,
故答案為:將F氣球中空氣壓入E中,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則說明生成NO而不是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