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實驗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實驗

發布時間:2025-10-13 02:16:25

⑴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______;你的改進方法是______.(2)實驗

(1)由於一氧化碳有來毒源,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空氣污染.所以,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缺少尾氣處理裝置;改進方法是:在裝置的後面加一個點燃的酒精燈.
(2)由於一氧化碳與空氣的混合物氣體在點燃時會發生爆炸.所以,實驗開始時,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後給氧化銅加熱.
(3)在加熱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能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所以.圖中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黑色的氧化銅逐漸變成紅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O+CO

.

⑵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試回答:(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1)由於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到空氣中能夠造成污染,應該對尾氣處理;
故答案為:尾氣回沒有進行處理,答會污染空氣;點燃或收集
(2)因為裝置中存在空氣,在加熱前需要將空氣排盡,如果先給氧化鐵加熱,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受熱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溫條件下,紅色的氧化鐵被一氧化碳還原為黑色的鐵.所以,A處觀察到的現象是氧化鐵(紅棕色或紅色)還原為鐵(黑色),反應的方程式為:3CO+Fe2O3

高溫
.

⑶ 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①為使實驗達

(1)①因為此裝置來證明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因此就要將該裝置放在光下;②觀察是否有氣泡進入試管,如果有氣泡進入試管,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③氧氣有助燃的性質,此裝置中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說明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氧氣,從而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
(2)根據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⑷ 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實驗」 (1)圖I是按課本進行的一個化學實驗,大

(1)甲燒杯中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紅,丙燒杯內無明顯變化(液面下降也可) ;
在不斷運動
(2)與B、C中的酚酞溶液做對照或者對比
①濃氨水顯鹼性;②分子在不斷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
(符合題意均可)

⑸ (7分)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1)該裝置存在的一個

(1) 無尾氣處理裝置;把尾氣點亂塌燃或者收集;(2)先通CO;(3)黑色粉末變紅;3CO+ Fe 2 O 3 高溫 2Fe + 3CO 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⑹ 為了探究酸鹼中和反應中是否放熱,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請你分析這個實驗的不足之處

(1)用氫氧化鈉的濃溶液來代替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實驗;(2)若觀察到內紅墨水右移,則說明中和反應容放熱.

⑺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塑料瓶(質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CO2和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請你根

(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版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權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二氧化碳不僅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二氧化碳還能溶於水後,也能使瓶內壓強減少,外界大氣壓作用把塑料瓶壓癟.要驗證二氧化碳肯定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要檢驗瓶內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鹽,可用鹽酸檢驗;
故答案為:(1)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依據:CO2能溶於水;設計實驗:向滴加過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則說明二者肯定發生了反應.

與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探究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設備上有碘伏怎麼清洗 瀏覽:435
寶馬液晶儀表盤顯示什麼信息 瀏覽:730
直線軸承如何保養直線滾珠導軌 瀏覽:10
斧子鍛打和鑄造怎麼區分 瀏覽:766
名義製冷量怎麼換算冷噸 瀏覽:494
miui7怎麼添加小工具箱 瀏覽:687
皂化實驗裝置圖 瀏覽:618
電動工具開箱測評 瀏覽:8
洗衣液生產小設備多少錢 瀏覽:11
機械中什麼叫液壓裝置 瀏覽:626
matlabtfrstft工具箱 瀏覽:253
機械迷城五角星怎麼玩 瀏覽:386
微型機械臂用什麼軸承 瀏覽:263
2014五金機電展 瀏覽:349
世信嘉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
為什麼軸承槽是矩形 瀏覽:64
沖床機械自動送料裝置視頻 瀏覽:581
空氣檢測裝置標准化設備 瀏覽:370
搖篩傳動裝置 瀏覽:482
軸承怎麼測試 瀏覽:847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