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NC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麼作用
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組成。 (1)系統管理程序; (2)零件加工源程序的輸入、輸出設備的管理程序; (3)機床手動控製程序; (4)系統的編譯程序; (5)插補程序; (6)伺服控制開關量控製程序; (7)系統自檢程序。 數控系統是所有數控設備的核心。數控系統的主要控制對象是坐標軸的位移(包括移動速度、方向、位置等),其控制信息主要來源於數控加工或運動控製程序。因此,作為數控系統的最基本組成應包括:程序的輸入/輸出裝置、數控裝置、伺服驅動這三部分。 1、輸入/輸出裝置 輸入/輸出裝置的作用是進行數控加工或運動控製程序、加工與控制數據、機床參數以及坐標軸位置、檢測開關的狀態等數據的輸入、輸出。鍵盤和顯示器是任何數控設備都必備的最基本的輸入/輸出裝置。此外,根據數控系統的不同,還可以配光電閱讀機,磁帶機或軟盤驅動器等。作為外圍設備,計算機是目前常用的輸入/輸出裝置之一。 2、數控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系統的核心。它由輸入/輸出介面線路、控制器、運算器和存儲器等部分組成。數控裝置的作用是將輸入裝置輸入的數據,通過內部的邏輯電路或控制軟體進行編譯、運算和處理,並輸出各種信息和指令,以控制機床的各部分進行規定的動作。 在這些控制信息和指令中,最基本的是坐標軸的進給速度、進給方向和進給位移量指令。它經插補運算後生成,提供給伺服驅動,經驅動器放大,最終控制坐標軸的位移。它直接決定了刀具或坐標軸的移動軌跡。 此外,根據系統和設備的不同,如:在數控機床上,還可能有主軸的轉速、轉向和起、停指令;刀具的選擇和交換指令:冷卻、潤滑裝置的起、停指令;工件的松開、夾緊指令;工作台的分度等輔助指令。在基本的數控系統中,它們是通過介面,以信號的形式提供給外部輔助控制裝置,由輔助控制裝置對以上信號進行必要的編譯和邏輯運算,放大後驅動相應的執行器件,帶動機床機械部件、液壓氣動等輔助裝置完成指令規定的動作。 3、伺服驅動 伺服驅動通常由伺服放大器(亦稱驅動器、伺服單元)和執行機構等部分組成。在數控機床上,目前一般都採用交流伺服電動機作為執行機構;在先進的高速加工機床上,已經開始使用直線電動機。另外,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生產的數控機床上,也有採用直流伺服電動機的情況;對於簡易數控機床,步進電動機也可以作為執行器件。伺服放大器的形式決定於執行器件,它必須與驅動電動機配套使用。 以上是數控系統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和機床性能水平的提高,對系統的功能要求也日益增強,為了滿足不同機床的控制要求,保證數控系統的完整性和統一性,並方便用戶使用,常用、較為先進的數控系統,一般都帶有內部可編程序控制器作為機床的輔助控制裝置。此外,在金屬切削機床上,主軸驅動裝置也可以成為數控系統的一個部分;在閉環數控機床上,測量檢測裝置也是數控系統必不可少的。對於先進的數控系統,有時甚至採用計算機作為系統的人機界面和數據的管理、輸入/輸出設備,從而使數控系統的功能更強、性能更完善。 總之,數控系統的組成決定於控制系統的性能和設備的具體控制要求,其配置和組成具有很大的區別,除加工程序的輸入/輸出裝置、數控裝置、伺服驅動這三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外,還可能有更多的控制裝置。
B. cnc系統主要功能包括
1. 加工程序載體:零件加工程序存儲在特定格式和代碼的程序載體中,如穿孔紙帶、盒式磁帶、軟盤等。這些程序信息通過CNC機床的輸入裝置傳送到CNC單元。
2. 數控裝置:CNC系統充當位置控制系統,基於輸入數據插補出理想的運動軌跡,並將指令輸出至執行部件,以加工出所需的零件。
3. 伺服和測量反饋系統:伺服系統負責將數控裝置接收的指令信息轉換成機床執行部件的直線或角位移,確保精確的運動控制。
4. 機床本體:機床本體是數控機床自動完成各種切削加工的機械結構部分。
5.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輔助裝置是為了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而必需的配套設備,確保機床的高效運作。
擴展數據:數控機床具有以下優點:
1. 強適應性:能有效適應加工對象的變化,為模具製造等提供合適的加工方式。
2. 加工精度高:確保穩定的加工質量。
3. 多坐標聯動:能夠加工形狀復雜的零件。
4. 高效編程變更:加工零件更換時,通常只需修改數控程序,節省生產准備時間。
5. 高生產率:機床本身具有高精度和高剛度,允許選擇有利的加工參數,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通常是普通機床的3至5倍)。
6. 自動化程度高: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7. 現代化生產管理:利用數字信息和標准代碼處理與傳遞信息,實現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和管理的一體化。
8. 操作與維護要求:對操作者的素質和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9. 高可靠性: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