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實驗(A、B為兩個集氣瓶,且B中充
A、A瓶中不需要放入水,A瓶中的氧氣被紅磷消耗後瓶內壓強減小,冷卻到室溫後打開止水夾,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而不是一開始就放入水,故A錯誤;
B、燃燒匙中必須放入足量的紅磷,使A瓶中的氧氣完全被消耗,故B正確;
C、A瓶中氧氣被消耗,裝置冷卻後A瓶內壓強減小,再打開止水夾,B瓶中的水被倒吸入A瓶中,故C正確;
D、進入水的體積約等於氧氣的體積,所以此實驗能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
1 |
5 |
❷ 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A、B為常見金屬,它們的硫酸鹽可溶於水.當K閉合時,X電極附近溶液先變
A.當K閉合時,X電極附近溶液先變紅,說明X極生成OH-,說明A為負極,B為正極,即A的金屬活動性大於B,故A正確;
B.Y為陽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方程式為2Cl--2e-═Cl2↑,故B正確;
C.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應從B移向A,故C錯誤;
D.B化合價為+2價,當電路中有0.1mol電子通過時B電極有0.05mol金屬析出,故D正確.
故選C.
❸ 在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中,甲、乙兩組同學分別使用如圖A、B兩套裝置來完成實驗. (1)如圖a、b所示
(1)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 (2)由實驗裝置AB圖可知,甲裝置燒杯上面加了一個蓋,受氣壓變化影響,水的沸點高於100℃,所以用A裝置做實驗作出的圖象是甲圖. (3)水面的「白氣」先是水發生汽化形成水蒸氣,後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如果突然停止加熱,水面上方的氣溫會降低,水蒸氣液化較多,所以形成的「白氣」會多一些; (4)在A蓋子起到的效果是可以減少散熱,縮短加熱到沸騰時間;可以防止水蒸氣在溫度計上液化,便於看清示數;還會引起測得的沸點比實際沸點偏高等. 故答案為:(1)a;水蒸氣; (2)乙; (3)汽化;液化;多; (4)D; |
❹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按要求填空:(1)利
(1)該裝置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葯品一般是固體和液體在常溫下能反應,實驗室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Zn+H2SO4=ZnSO4+H2↑,鋅難溶於水,氫氣難溶於水,當將裝置中的導氣管關閉後,生成的H2使裝置中的氣壓增大,從而使固體和液體分離,使反應停止,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製取氫氣;金屬銅能稀硝酸在常溫下發生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屬於固體和液體混合反應不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能用圖中的裝置制備,
故答案為:H2、NO;
(2)濃鹽酸有揮發性,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極易溶於水生成鹽酸,鹽酸和品紅溶液不反應,但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將氯氣滴入品紅溶液中溶液褪色,實驗Ⅰ結論合理;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氣和水反應也生成鹽酸,所以實驗Ⅱ無法判斷是哪部分的鹽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為:實驗Ⅰ結論合理,實驗Ⅱ結論不合理,因為製取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氯化氫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粉末反應產生氣泡,不能說明酸性是氯氣和水反應生成的產物造成的;
(3)①銅和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故答案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應,則燒杯內氣體的壓強會減小,小於外界大氣壓,燒杯中的溶液會倒流於試管丁,所以先關閉止水夾 ab,再打開止水夾 c,使燒杯中的水進入試管丁,
故答案為:ab;c;雙手緊握(或微熱)試管丁使試管中氣體逸出,二氧化氮與水接觸後即可引發燒杯中的水倒流到試管丁中.
❺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實驗.(1)試驗中,除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1)AB、實驗使用的電源必須是交流電源,故A正確,B錯誤;
C、刻度尺要用來測量紙帶的點之間的距離,所以必須要有刻度尺,故C正確;
D、打點計時器本身就是計時的儀器,所以不需要秒錶,故D錯誤;
E、在處理紙帶求解速度與加速度的過程中,物體的質量不需要知道,所以不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故E錯誤.
F、此實驗使用鉤碼拉動小車,所以不需要重錘,故F錯誤.
故選:AC
(2)實驗步驟的安排要符合邏輯,要符合事物發展的進程,一般都是先要安裝器材,准備實驗,然後進行實驗的總體思路進行,
本著先安裝器材,後進行實驗的思路,如在該實驗中,先固定長木板,安裝打點計時器,准備完畢開始進行實驗,注意要先打點後釋放小車,做完一次實驗要及時關閉電源,本實驗不需要測量小車質量,也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C不需要,
故正確的實驗步驟是:FDBEG
(3)從圖中讀出x5=13.20cm,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打點「1」時的瞬時速度v1=
x02 |
2T |
0.0298 |
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