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膜通量檢測裝置

膜通量檢測裝置

發布時間:2025-10-03 12:57:11

1. 超純水設備運行中的維護方法有幾種

1、嚴格控制進水水質,保證裝置在符合進水指標要求的水質條件下進行,進水水質不符合要求,極容易造成反滲透膜的污堵,使得耗材很快失效,嚴重影響出水水質。
2、反滲透的總進水量由RO進水調節閥來控制,在反滲透進水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禁止亂動RO進水調節閥,嚴禁全開或全閉。RO濃排調節閥用來調整系統回收率,若回收率沒有變化,也禁止亂動濃排調節閥,絕對禁止全開或全閉。 水處理設備 環保水處理設備 軟水設備
3、裝置不得長時間停運,每天至少運行2小時,如准備停機72小時以上,應用化學清洗裝置向組件內充裝1%嚴硫酸氫納和18%甘油實施保護。
4、反滲透裝置每次停機後啟動都應讓裝置在進水壓力小於0.4Mpa條件下沖洗10分鍾。
5、操作壓力控制,應在滿足產水量與水質的前提下,取盡量低的壓力值,這樣有利於降低膜的水通量衰減,減少膜的更換率。 水處理設備 環保水處理設備 軟水設備
6、操作工應在每小時對運行參數進行記錄,檢測純水設備的使用情況和出水水質。主要記錄內容如下:進水:PH值,電導率,壓力,SDI,水溫。產水:電導率,流量,PH值;濃水:流量,壓力以及各段進水壓力。
7、當反滲透設備發生高低壓報警時,先檢查保安過濾器至高壓泵之間的手動閥開度是否太小,然後檢查RO進水調節閥及濃排閥是否正常,再按高低壓報警復位按鈕,重新啟動純凈水生產設備。
8、進水溫度控制,應根據實際用水量,取臨界壓力(進水壓力低於該值脫鹽率產生明顯下降的壓力值)不能滿足產水與水質要求的低溫度作為該時間段內的進水溫度,這樣可以降低膜水量的衰減。

2. 檢測量具都有哪些

量具的分類有很多
計量的分類
(一)計量依據其領域可分為以下三類
1、法制計量
法制計量,是為了保證公眾安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據法制、技術和行政管理的需要,由政府或官方授權進行強制管理的計量,包括計量單位、計量器具(特別是計量基準、標准)、計量方法以及計量人員的專業技能等的明確規定和具體要求。法制計量主要涉及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和貿易結算等有利害沖突或特殊領域的強制計量。例如,關於衡器、壓力表、電表、水表、煤氣表、血壓計等的計量。
2、科學計量
科學計量主要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進性的計量科學研究,例如關於計量單位與單位制、計量基準與標准、物理常數、測量誤差、測量不確定度與數據處理等。科學計量通常是計量科學研究單位,特別是國家計量科學研究機構的主要任務。
3、工業計量
工業計量也稱工程計量,系指各種工程、工業企業中的應用計量。例如,關於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工藝流程的監控和產品質量與性能的計量測試等。工業計量涉及面廣,是各行各業普遍開展的一種計量。

(二)按計量學可分以下十類

1、幾何量計量
幾何量計量通常稱為長度計量,是最先形成和發展的一個計量科學領域。概括地說,幾何量計量的內容是物體的幾何尺寸、形狀和位置,即幾何量的「三大要素」。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參量是長度和角度,以及由它們導出的平直度、表面粗糙度、園度、圓柱度、坡度、錐度、漸開線、螺旋線等,還包括萬能量具的檢定、光學儀器檢定及生產中特殊零件的測量。幾何量計量的基本單位是「米」,符號為「m」,它是國際單位制七個基本單位之一。
幾何量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量塊、角度塊、直尺、千分尺、游標卡尺、百分表、千分表、平晶、水平儀、測量顯微鏡、投影儀、園度儀、表面輪廓儀、齒輪測量儀器、測長儀、三座標測量機等。
2、溫度計量
溫度計量就是利用各種物質的熱效應來計量物體的冷熱程度。內容包括:超低溫、低溫、中溫、高溫、超高溫、熱量等項。溫度計量單位為開〔爾文〕,符號為「K」。
溫度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水銀溫度計、熱電偶、半導體點溫計、體溫計、動圈儀表、溫度指示調節儀表、溫度巡迴檢測儀、自動溫度記錄儀、乾燥箱、恆溫恆濕箱、培養箱、高低溫試驗箱等。
3、力學計量
力學計量包括質量、容量、密度、壓力、真空、測力、力矩、硬度、沖擊、速度、流量、振動、加速度等。力學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砝碼、天平、皮帶秤、衡器、標准硬度塊、硬度計、拉力表、測力機、負荷感測器、材料試驗機、疲勞試驗機、扭矩計、扭矩扳子、扭矩扳子檢定裝置、扭轉試驗機、測功機、加速度計、速度感測器、壓力計、血壓計、血壓表、壓力表、壓力變送器、燃油加油機、密度計、流量計、水表、煤氣表、雷達測速儀、測速儀、轉速表等。
4、電磁計量
電磁計量是根據電磁原理,應用各種電磁標准器和電磁儀器、儀表,對各種電磁物理量進行測量。電磁計量包括電流、電動勢、電阻、電感、電容、磁場強度、磁通量等。電磁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標准電池、標准電壓源、標准電流源、電阻器、電容器、互感器、電阻箱、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兆歐表、磁通表、電能表、電能表檢定裝置、直流電位差計、直流電橋、交流電橋、萬用表等。
5、無線電計量
無線電計量是指無線電技術所用全部頻率范圍內從超低頻到微波的一切電氣特性的測量。主要有高頻電壓、功率、相位、脈沖、阻抗、雜訊、失真等。無線電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信號發生器、調制分析儀、音頻分析儀、失真度測量儀、示波器、函數發生器、腦電圖機、心電圖機、掃頻儀、心電監護儀等。
6、時間頻率計量
時間和空間是描述各種客觀事物的發展運動變化的基本參量,時間和頻率是描述周期現象的兩個不同側面。時間和頻率在數學上互為倒數,它們共用同一個基準。計量單位為秒———「s」。時間頻率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頻率合成器、石英晶體振盪器、頻率計、通用電子計數器、秒錶、時間間隔發生器、電子計時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等。
7、電離輻射計量
也稱放射性計量,是對那些能直接或間接引起電離的輻射(X射線、γ射線、倫琴射線、鐳、鈾釷元素的中子輻射)進行測量稱之為電離輻射計量。電離輻射計量分為適度計量(或稱強度計量)和劑量計量兩個方面。它廣泛應用於醫療衛生(如服用同位素、肝掃描都必須劑量診斷准確)、環保監測、原子能發電、探礦、探傷、石油管道去污定位以及應用於農業上的育種等。電離輻射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工作用γ射線輻射源、醫用CT掃描儀、輻射加工工作劑量計、X射線探傷機、X輻射防護儀器、劑量筆、γ輻射防護儀表、醫用診斷X輻射源、固體工作劑量計、化學工作劑量計、倫琴計等。
8、光學計量
光學計量主要包括光強、光通量、亮度、照度、色度、輻射度、感光度、激光等。光學計量應用很廣泛,現代建築物的建造要進行光強度的計量,以達到規定的照度標准。在光譜學方面,需要測量光譜的光度。此外,軟片、膠卷的感光度、光學玻璃的折射率、染印、顏料、電影、電視都需要准確的光度、色度、和色溫計量。在國防上,如導彈的導向、特種攝影等更需要對激光、紫外線、紅外線進行准確的測量。光學計量的基本單位是發光強度坎〔德拉〕,符號:cd。光學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照度計、亮度計、標准色板、色差計、測色光譜光度計、醫用激光源、焦度計、阿貝折射儀、角膜接觸鏡、瞳距測量儀、驗光機、標准鏡片、光譜分析儀、光澤度計、汽車前照燈檢測儀等。
9、聲學計量
聲學計量是專門研究測量物質中聲波的產生、轉播、接收和影響特性。聲強、聲壓、聲功率是聲學計量中三個重要的基本參量,其中聲壓應用最廣泛。聲學計量涉及到通信、廣播、電影、電視、房屋建築、醫葯衛生、航行、海防、語言、音樂、工農業生產,以及各種生產、生活與科學領域。聲學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傳聲器、聲級計、超聲探傷儀、超聲測厚儀、醫用超聲源、超聲功率源、聽力計、助聽器等。
10、化學計量
化學計量也稱物理化學計量,是指對各種物質的成分和物理特性、基本物理常數的分析、測定。主要包括:酸鹼度、氣體分析、燃燒熱、粘度、標准物質等。由計量部門通過發放標准物質進行量值傳遞是化學計量的顯著特點。化學計量常用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酸度計、濁度計、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濾光光電比色計、煙度計、粘度計、熱量計、粉塵濃度測定儀、煙塵濃度測定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電導率儀、電解式水分儀、一氧化碳測定儀、二氧化硫分析儀、定碳定硫分析儀、自動電位滴定儀、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分析檢測報警儀、元素分析儀、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水分測定儀、常用玻璃量器、工業分析儀、酒精探測器等。

3. 高通量葯物篩選的簡介

1. 化合物樣品庫
化合物樣品主要有人工合成和從天然產物中分離純化兩個來源。其中,人工合成又可常規化學合成和組合化學合成兩種方法。
2.自動化的操作系統
自動化操作系統利用計算機通過操作軟體控制整個實驗過程。操作軟體採用實物圖像代表實驗用具,簡潔明了的圖示代表機器的動作。自動化操作系統的工作能力取決於系統的組分,根據需要可配置加樣、沖洗、溫解、離心等設備以進行相應的工作。
3.高靈敏度的檢測系統
檢測系統一般採用液閃計數器、化學發光檢測計數器、寬譜帶分光光度儀、熒光光度儀等。
4.資料庫管理系統
資料庫管理系統承擔4個方面的功能: 樣品庫的管理功能;生物活性信息的管理功能; 對高通量葯物篩選的服務功能; 葯物設計與葯物發現功能。 常用的篩選模型都在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觀察的是葯物與分子靶點的相互作用,能夠直接認識葯物的基本作用機制。
1.分子水平的葯物篩選模型:受體篩選模型;酶篩選模型;離子通道篩選模型
1.1受體篩選模型:指受體與放射性配體結合模型。以受體為作用靶的篩選方法,包括檢測功能反應、第二信使生成和標記配體與受體相互作用等不同類型。
1.2酶篩選模型:觀察葯物對酶活性的影響。根據酶的特點,酶的反應底物,產物都可以作為檢測指標,並由此確定反應速度。典型的酶篩選包括1) 適當緩沖液中孵化;(2)控制反應速度,如:溫度,緩沖液的pH值和酶的濃度等;(3)單時間點數器, 需測量產物的增加和底物的減少。
1.3離子通道篩選模型: (1)貝類動物毒素的高通量篩選,其作用靶為Na+通道上的蛤蚌毒素結合位點,用放射性配體進行競爭性結合試驗考察受試樣品。(2)用酵母雙雜交的方法高通量篩選干擾N型鈣通道β3亞單位與α1β亞單位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尋找新型鈣通道拮抗劑。
2.細胞水平葯物篩選模型
觀察被篩樣品對細胞的作用,但不能反映葯物作用的具體途徑和靶標,僅反映葯物對細胞生長等過程的綜合作用。包括: 內皮細胞激活; 細胞凋亡; 抗腫瘤活性; 轉錄調控檢測; 信號轉導通路; 細菌蛋白分泌; 細菌生長。
高通量篩選技術與傳統的葯物篩選方法相比有以下幾個優點:反應體積小;自動化;靈敏快速檢測;高度特異性。但是,高通量篩選作為葯物篩選的方法,並不是一種萬能的手段,首先,高通量篩選所採用的主要是分子、細胞水平的體外實驗模型,任何模型都不可能充分反映葯物的全面葯理作用;其次,用於高通量篩選的模型是有限的和不斷發展的,要建立反映機體全部生理機能的理想模型,也是不現實的。但我們應該相信,隨著對高通量篩選研究的深入,隨著對篩選模型的評價標准、新的葯物作用靶點的發現以及篩選模型的新穎性和實用性的統一,高通量篩選技術必將在未來的葯物研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光學測定技術。美、英兩國研究人員在高通量篩選檢測中,努力進行了光學測定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大量的非同位素標記測定法,如用分光光度檢測法篩選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組織纖溶酶原激活劑等,均獲得成功。
放射性檢測技術。美國學者GanieSM在高通量葯物篩選研究中,應用放射性測定法,特別是親和閃爍(SPA)檢測方法,使在96孔板上進行的樣本量實驗得到發展。該方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促進了高通量葯物篩選的實現,但存在環境污染問題。
熒光檢測技術。美國學者GiulianokA研究認為,採用FLIPR(fluor ometricimaging readet)熒光檢測法,可在短時間內同時測定熒光的強度和變化,對測定細胞內鈣離子流及測定細胞內pH和細胞內鈉離子流等,是非常理想的一種高效檢測方法。
多功能微板檢測系統。由西安交通大學葯學院研製的1536孔板高通量多功能微板檢測系統,是國際上先進的高通量檢測系統,它可使篩選量進一步提高,現已在該院投入使用。
1.基本原理
高通量葯物篩選技術是將多種技術方法有機結合而形成的新的技術體系,它以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的實驗方法為基礎,以微板形式作為實驗工具載體,以自動化操作系統執行實驗過程,以靈敏快速的檢測儀器採集實驗數據,以計算機對實驗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它的正常開展需要有一個高容量的化合物庫、自動化的操作系統、高靈敏度的檢測系統、高效率的數據處理系統以及高特異性的葯物篩選模型。
1.1 化合物樣品庫
高通量篩選是一種利用已有的化合物進行的體外隨機篩選。因此通過高通量葯物篩選發現先導化合物(leading compounds)的有效性取決於化合物樣品庫中化合物的數量及其質量。化合物樣品的數量是指不同樣品的數量。化合物樣品的質量主要由化合物結構的多樣性決定的。許多活性反應基團(reactive groups)使初篩的假陽性大量增加,剔除這些化合物可以提高化合物樣品庫的質量。
化合物樣品主要有人工合成和從天然產物中分離純化兩個來源。
人工合成又可分為常規化學合成和組合化學合成兩種方法。採用常規化學合成的純化合物一直是國外製葯企業建立化合物樣品庫的主要來源。它們通過長年積累的化合物建立化合物樣品庫,通過購買和化合物交流使化合物樣品庫的數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
組合化學(combinatorial chemistry)的出現為大量增加化合物的數量提供另外一種來源。組合化學的基本原理是採用適當的化學方法,在特定的分子母核上加入不同的基團,在同樣條件下,產生大量的新化合物。這種方法在化合物的結構改造和優化方面已經表現出強大的優勢。但是,由於該方法是基於母核結構的改造,因此產生的大量化合物在結構多樣性方面尚有極大的不足。解決組合化學產物結構多樣性的問題,已經成為化學研究人員的研究課題。
從天然產物中分離出來的化合物,母核結構和活性基團是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的,它們通過高通量篩選所表現出來的生物活性在葯物發現中具有人工合成化合物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因此,增加樣品庫中具結構多樣性的天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提高樣品庫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跨國制葯企業為了增加高通量篩選的陽性率,已經或正在尋求助買我國的天然產物單體。
1.2 自動操作系統
高通量葯物篩選每天要對數千化台物樣品進行檢測,工作枯燥、步驟單一,人工操作容易疲勞、出錯。自動化操作系統採用微孔板作為反應容器,具有固定的分布模式(format);不同的微孔板通過條形碼加以標記。自動化操作系統通過光電閱讀器對特定的微孔板上的特定位置進行操作,並將操作結果及相關數據存貯在計算機內,使篩選結果准確,實驗過程快速。
自動化操作系統編程過程簡潔明了,可操作性強。自動化操作系統的工作能力取決於系統的組成都分,根據需要可配置加樣、沖洗、溫解、離心等設備以進行相應的工作。
除了實驗步驟的需要以外,自動化的加樣方式是決定篩選速度的重要因素。主要有單孔、8孔、96孔、384孔等幾種方式。單孔一般用於對照樣品以及復篩中零散樣品的轉移。96孔、384孔在酶活性檢測以及需同時開始、同時終止反應的篩選模型中是必需的。
自動化操作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堆棧(hotel)。所謂堆棧是指在操作過程中用來放置樣品板、反應板以及對它們進行轉移所需的騰挪空間。因此,高通量篩選的樣品數量取決於堆棧的容量。
由此可見,高通量葯物篩選的自動化操作系統由計算機及其操作軟體、自動化加樣設備、溫孵離心等設備、堆棧4個部分組成。不同的單位可根據主要篩選模型類型、篩選規模選購不同的部分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操作系統。
1.3 檢測系統
快速、高靈敏度的檢測技術是高通量葯物篩選的關鍵技術之一。檢測儀器靈敏度的不斷提高,即使對微量樣品的檢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檢測效果。
1.3.1 液閃計數 放射性同位素廣泛用於受體結合測定、細胞毒性、細胞增殖實驗、葯物代謝示蹤以及基因分析中。由於採用了雙光電倍增管及時間分辨偶合迴路(time-resolved coincidence circuit)技術,有效地降低了背景信號的干擾,使測定靈敏度提高,同位素用量少。在96孔板的分析檢測中,背景信號可控制在10cpm左右。
親和閃爍分析(scintil1ation proximity assay,SPA)是一種新的液閃分析法。該方法在細胞表面受體葯物篩選中應用較為普遍。在高通量篩選測定細胞表面受體親合結合作用時,放射配體標記濾過分析技術由於需要進行分離,現已被親合閃爍分析所取代。親合閃爍分析技術通過親合結合,將放射性配基結合到具有受體的閃爍球上,從而產生光子,減少了放射配體標記分析中的游離配基與結合配基的分離過程,使得放射配基分析可完全以自動化的方式進行,適於進行高通量篩選。產生低能量放射粒子的同位素可被用來進行放射性標記,而這種低能量放射粒子在短距離內可被重吸收,以確保只有結合到受體表面的配基才被檢測到。SPA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激酶、核酸處理酶分析以及受體配體的相互作用分析中。
1.3.2 分光光度法 為了適應高通量葯物篩選,許多公司都生產了具備計算機介面並能對多孔板進行同時檢測的分光光度計。以Molecular Device公司的spectra 190為例,它採用8條光導纖維同時對8孔進行測定。測定波長以2nm為間隔,可以在190nm一850nm間進行選擇。對未知物質,可在該范圍內進行掃描以確定其特徵吸收光譜。因此,大大增加了建立模型的多樣性。檢測數據以不同文件格式輸出,可用隨機軟體或通用數據處理軟體進行處理。方便、快速、准確、自動化程度高。分光光度法高靈敏儀器同自動化操作系統的連接,使得基於紫外、可見光譜的高通量葯物篩選模型成為主要模型種類。
1.3.3 化學發光檢測 化學發光指生色物質在酶促作用下,化學能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化學發光根據發光的形式和種類分為輝光型和閃光型發光兩種。輝光型化學發光如以AMPPD、CDPS、ECL、Diagoxigein等為基礎的發光反應。其發光時間較長且穩定。而以發光蛋白、ATP、熒光素酶等為底物的發光反應則是閃光型發光反應,其發光時間較短。由於時間分辨及偶合迴路技術的使用,對於背景的去除更為有效,使得化學發光的檢測靈敏度達到0.1pg數量級。在單孔多點噴射技術中,用於檢測化學發光的光導纖維末端帶有一噴頭,用來加入反應性底物。反應性底物從100個小孔噴出,使反應性底物加入孔中後即可均勻混合。發光反應同時啟動後,可立即進行測定,對於閃光性化學發光的測定更為有利。
1.3.4 激發熒光檢測 新型激發熒光檢測儀在傳統儀器的基礎上,用連續的激發光諧和測定光譜取代固定光譜,使模型的建立更具備靈活性。熒光檢測方法靈敏是因為多數熒光基團都有短暫的半衰期,即使用較弱的激發光源也能獲得大量的光子流。這種特性以及多種可採用的熒光模式,使得熒光檢測技術成為高通量篩選必不可少的應用手段。熒光技術在均相篩選分析中廣為應用。其中,包括熒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熒光偏振(FP),時間分辨熒光(TRET)以及熒光相關譜(FCS)等技術。
1.4 資料庫管理系統
高通量葯物篩選的特點是對數以萬計的化合物樣品進行多模型的篩選。與高通量葯物篩選相適應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承擔4個方面的功能。
樣品庫的管理功能:化合物樣品庫對進行高通量葯物篩選的化合物樣品的各種理化性質進行存儲管理。對每一個新入庫的化合物進行新穎性分析,排除結構雷同的化合物,避免不必要的篩選。由於高度反應性基團增加了假陽性出現的機率,樣品庫對新入庫的化合物進行反應基因檢測以去除這類化合物。
生物活性信息的管理功能:生物活性庫存貯每一化合物經過不同模型檢測後的結果,並根據多個模型的檢測結果對化合物的生物活性進行綜合評價。
對高通量葯物篩選的服務功能:高通量葯物篩選的工作量大,自動化程度高,也涉及到許多繁瑣的工作。高通量葯物篩選資料庫管理系統對與葯物篩選相關的業務往來通訊、檔案管理以及各種樣品標簽的列印進行管理,使高通量葯物篩選的各個環節程序化、標准化。
葯物設計與葯物發現功能:高通量葯物篩選產生大量的化合物結構信息,隨著篩選的進行,生物活性信息也特大幅度提高。高通量葯物篩選資料庫管理系統通過對同一模型不同的呈現陽性反應的化合物結構進行分析,找出其構效關系,從而為葯物設計提供參考。
1.5 篩選模型
是指用於檢測葯物作用的實驗方法。由於高通量篩選要求反應總體積小,而且,反應具有較高特異性和敏感性,因此對於篩選模型也要求較高。這些模型主要集中在受體、酶、通道以及各種細胞反應方面。基因水平的葯物篩選模型,使葯物篩選模型的范圍更為廣泛。
1.5.1 以酶為靶的高通量篩選 以酶為作用靶的高通量篩選方法,絕大多數是直接檢測酶活性。具體方法根據酶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基於放射性的方法和基於比色、熒光的方法兩大類。
基於放射性的方法多是將底物標記,測定放射性產物的生成。Taft等建立了(1,3)β-葡聚糖合酶抑制劑(抗真菌)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將含有酶的菌絲提取物、α-澱粉酶和UDP-14C-葡萄糖加入96孔板的孔中,溫孵、反應。終止反應後,濾去未被合成進入的底物。閃爍計數檢測濾器上保留的(1,3)β-葡聚糖,指示酶活性大小。
也有將酶標記,測定被特異結合的酶的方法。Vollmer等建立了一種以青黴素結合蛋白(PBP)為靶的抗生素的高通量篩選方法。PBP既是糖基轉移酶又是肽轉移酶,該法是篩選其糖基轉移結構域的活性位點上的可結合物。將莫諾黴素(moenomycin)結合於一種小球上,製成混懸液,加入96孔板,然後加入3H標記的PBP(細菌膜粗提物)和受試化合物,孵育、過濾去掉非結合的放射性,閃爍計數測得的放射性指示PBP與莫諾黴素結合的情況及受試化合物對其影響。
另外,基於放射性而無需過濾分離的SPA也有應用。Brown等建立了內源性肽酶的水解活性檢測方法,用以研究其抑制劑。用3H標記的肽底物,通過生物素(biotin)與抗生物素蛋白(avidin)包裹的SPA閃爍球相連。酶解使3H隨肽的斷裂而離開閃爍球。測定3H放射性作用於閃爍球產生的閃爍信號的丟失量,即指示酶活性大小。
基於比色、熒光等的方法有一些報道。Waslidge等建立了脂氧合酶抑制劑的篩選方法。酸性條件下,脂的過氧化物能把Fe2+氧化為Fe3+,然後氧化二甲酚橙(xylenol orange),產物在可見光區620nm有強烈吸收。在96孔板上測定。Zhang等建立了HIV逆轉錄酶抑制劑(抗病毒葯物)的高通量篩選方法。方法使用了「同質時間分辨熒光」(homogenous time resolved fluorence,HTRF)技術,既實現了非分離操作(同質),又避免了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該方法基於逆轉錄酶能很容易地將核苷酸類似物(如生物素-11-dUTP)引入新生DNA鏈。在96或384孔板上,將生物素化的引物/模板與抗生蛋白鏈菌素-銪在板孔中混合孵育,加入逆轉錄酶,再加入生物素-dUTP和d-TTP混合物啟動反應。反應60min後,加入鏈親和素-別藻藍蛋白(streptavidin-allophycocyanin),孵育,用HTRF分析儀讀取數據。該法也可用於多種其他的核酸聚合酶。
1.5.2 以受體為靶的高通量篩選 以受體為作用靶的高通量篩選方法。檢測功能反應的優點是易於區分激動劑和拮抗劑。經典的功能檢測方法通量低,而引入基於重組技術的報告基因檢測方法極大地提高了篩選通量,既高效且節省成本。檢測第二信使或下游機制如磷酸化,傳統方法也比較麻煩,不適於高通量檢測,但將這些機制與報告基因相偶聯則能克服。
1.5.3 以離子通道為靶的高通量篩選 Negri等建立了貝類動物毒素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其作用靶為Na+通道上的蛤蚌毒素(STX)結合位點,用放射性配體(3H-STX)進行競爭性結合試驗考察受試樣品。Yong等用酵母雙雜交的方法高通量篩選干擾N型鈣通道β3亞單位與α1β亞單位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尋找新型鈣通道拮抗劑。
1.5.4 以核酸為靶的高通量篩選 Hamasaki等建立了以16S rRNA編碼區結構和HIV-RRE RNA結構為靶的抑制劑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尋找類似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而親和力更高或作用於相同核酸的其他位點的新化合物,以及不易被代謝失活的新化合物。方法基於當含芘的氨基甙類似物結合於RNA時,芘的熒光被淬滅的原理。在96孔板上,將芘碳醯巴龍黴素(PCP),RNA結構配成溶液後加入有受試化合物的板孔中,用熒光讀板器考察熒光恢復的程度。
1.5.5 以細胞功能為基礎的高通量篩選
1.5.5.1 內皮細胞激活 內皮細胞激活是急慢性炎症過程中重要的組成環節。Rice等以E選擇蛋白在細胞表面的表達作為標志,建立了內皮細胞激活抑制劑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建立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培養系統。IL-1刺激下,E選擇蛋白在內皮細胞表面的表達用ELISA方法定量。方法包括細胞固定、加液、加受試化合物等操作,能保持細胞完整,不昂貴,可重復,篩選速度可達每星期1000種化合物。適用化合物范圍很寬,並且方法用細胞作為檢測對象,使能夠較早地發現細胞對化合物的攝取及化合物的細胞毒性。
1.5.5.2 細胞凋亡 Erusalimsky等建立了新型細胞凋亡調節物的高通量篩選方法。細胞預先用3H 胸苷標記,與凋亡誘導物孵育後,連續經過兩種玻璃濾器。一個是中性的,捕獲完整的染色質和高分子量DNA。另一個裝有DEAE活性基團,捕獲低分子量DNA碎片。通過對濾器上放射性的測量,可以對DNA的破碎情況定量。
1.5.5.3 抗腫瘤活性 Lu等建立了用高通量「生物活性指紋」篩選抗肺癌葯物的方法,考察受試分子(類維生素A及類維生素A相關分子)對許多不同細胞系的效應特點。檢測指標包括:(1)肺癌細胞生長抑制檢測。選擇了約50種腫瘤和非腫瘤細胞,包括了大量不同的組織和(或)腫瘤來源。細胞暴露於受試化合物5d後,用標准比色法測定存活細胞百分率。20%生長抑制率指示有活性。(2)集落形成抑制檢測,用以區分細胞生長抑製作用和細胞殺傷作用。6孔板上加NCI-H292非小細胞肺癌細胞,暴露於受試物一定時間。然後對細胞進行清洗,植於無受試物的培養介質共7d。用結晶紫對細胞染色,考察集落形成情況。(3)凋亡檢測,用ELISA方法測量細胞DNA破碎。(4)轉錄調控檢測,用以考察受試化合物是否有類維生素A受體介導的轉錄抑製作用。方法是將HeLa TK-細胞用73Col-CAT報告基因連同受體的表達載體轉染,與受試物一起培養,用ELISA方法檢測CAT活性。
1.5.5.4 G2檢查點(G2 checkpoint) Roberge等建立了G2期檢查點抑制劑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將MCF-7m p53細胞培養,種在96孔聚苯乙烯組織培養板上。照射使細胞進入G2靜止期,加入受試化合物用ELISA方法檢測核仁蛋白(nucleolin)的磷酸化形式,從而得到從G2期釋放進入M期的細胞數量,即抑制G2檢查點程度。
1.5.5.5 信號轉導通路 Su等建立了TGFβ3通路作用物的高通量篩選方法。構建融合報告基因,轉染細胞,選擇蟲熒光素酶表達能被TGFβ高誘導的克隆。將細胞植於96孔板,與受試化合物孵育後,稀釋並加入Steady-Glo底物測蟲熒光素酶活力,與對照比較,計算相對酶活性增加值。
1.5.5.6 細菌蛋白分泌 Alksne等建立了以抑制細菌蛋白分泌為作用方式的新型抗生素的高通量篩選方法。該方法基於SecA-lacZ融合報告基因。SecA是一種自我調控翻譯的蛋白,當細菌蛋白分泌被干擾時,該報告基因被誘導。
1.5.5.7 細菌生長 Chung等建立了抑制分枝桿菌生長化合物的高通量篩選方法。選擇了一種腐生性分枝桿菌代替結核分枝桿菌,因其具有生長迅速以及非感染性的特點。通過測定細胞攝入放射性標記的尿嘧啶,考察受試化合物對分枝桿菌活力的作用。用96孔板的形式,1d內可以測試數千個樣品。
2.生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篩選
樣品是高通量葯物篩選的物質基礎,樣品庫來源的化學多樣性是決定高通量篩選技術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前面我們談到,化合物樣品主要有常規化學合成、組合化學合成和從天然產物中分離純化幾個來源。而從天然產物中分離出來的化合物,由於其母核結構和活性基團是長期的自然選擇形成的,它們具有人工合成化合物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我國擁有非常豐富的葯材資源,幾十年來,我們應用葯理學手段,對我國的傳統葯物進行了大規模的研究和篩選,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僅僅依靠傳統的葯理實驗方法,既耗時,勞動強度又大,還需要使用大量實驗動物,顯然不能適應大量樣品的同時篩選。雖然經過努力,已從生葯中分離、提取、純化出大量化合物,但由於研究手段的落後,使大量分離出的化合物得不到充分的利用,造成了化合物資源的極大浪費。
因此,將高通量篩選技術應用於生葯的活性成分研究,既是對高通量篩選技術的不斷完善,又是將這一技術應用於中葯現代化研究的有益嘗試。
如何對生葯的活性成分進行高通量篩選呢?其原理、方法和人工合成化合物的高通量篩選基本一致,區別主要在於篩選前需要從生葯中將化合物提取出來並進行適當的分離和化學多樣性的評價。相同的就不再贅述,這里主要談一下提取、分離和多樣性評價的問題。
2.1 提取 由於高通量篩選需要大量的樣品來源,所以常規的提取方法顯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尋找一個快速、高效、連續、自動化的提取方法顯得迫在眉睫。加速溶劑提取技術是一個新的提取技術,在准備好樣品和對提取方法(或程序)進行設定後,自動進樣和自動收集裝置就可以連續對最多24個不同樣品自動完成樣品的提取和提取液的收集,簡單方便。應用這一技術,可以得到大量的生葯的提取物。
2.2 分離及化學多樣性評價 我們都知道,生葯的化學成分相當復雜,通過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往往是大量單體組成的混合物,所以篩選前需要對生葯的提取物進行適當的分離。在眾多的分離手段中,制備型HPLC應該是最為理想的,它具有快速、高效、自動化等諸多優點。
分離完成後還需要對分離的物質進行化學多樣性的評價,以提高高通量篩選的效率。以前,這種評價多是基於物種的地理分布、生物學分類、化學分類以及基源等關系,隨著科技的進步,多種現代化手段開始應用於化學多樣性的評價。其中,色譜-電噴霧質譜聯用(HPLC-ESI-MS)技術在這方面做出了有力的嘗試。首先,它做出成分的離子信號(m/z)對保留時間的平面圖,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學的相似度評估從而對樣品的多樣性進行定量的評價。接著,三維的HPLC數據被轉換為CDF文件格式並傳輸到UNIX工作站。數據文件中的每一個離子(包括保留時間、質量、離子強度等數據)被定位在一個二維圖譜中,保留時間和質量分佔一個軸,離子強度數據儲存在位點中。濾除雜訊以後,離子的中心時間和中心質量被計算出來。根據對LCMS的數據處理,混合物間的相似度被定量地計算出來。這種數據處理基於以下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表徵了樣品1中的離子i和樣品2中的離子j的「化學空間」距離。
其中,ti表示離子i的色譜保留時間,mi表示離子i的質荷比(m/z),wt是保留時間的權重系數,wm是質量的權重系數。dij是離子i和離子j的歐幾里的距離,n1和n2分別是樣品1和樣品2中確認的離子數。sij是離子i和離子j之間的相似度(0-1),相似度值為1表明是相同樣品,相反,相似度值接近0則表明樣品具有很高的化學多樣性。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樣品化學多樣性的評價問題。

4. milliflex quantum微生物快速檢測系統可靠嗎

1、milliflex plus可以用75%乙醇消毒。消毒後,必須乙醇揮發干凈後才能使用。
2、本身已經消毒處理,沒有必要。
3、非要消毒完全可以以下說明內部結構。
Milliflex-plus 全自動微生物過濾系統

Milliflex-plus 微生物限度檢驗系統完全符合全球各種葯典的要求(歐洲葯典、美國葯典、日本葯典)以及其他相關規定的要求。
更加快速、更加可靠的微生物檢驗方案
Milliflex-plus微生物限度檢驗系統是一種簡單而快速的對液體樣品進行微生物檢驗的方法。膜過濾法(MF)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最為可靠的微生物檢驗方法,但由於因為耗時的儀器及過濾器的准備與操作未被廣泛的應用於微生物檢測中。現在,密里博公司推出了方便和安全的Milliflex-plus微生物限度檢驗系統,它完全避免的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的繁瑣的過濾器的洗滌,包裝,以及滅菌的過程,是您得微生物檢驗過程簡單而可靠。擁有了密里博公司的Milliflex 系統,您就無需進行復雜的膜操作和膜轉移過程,因此,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在操作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的危險。整合式Milliflex 過濾裝置將100ml過濾漏斗和帶網格的無菌檢驗膜整合到一個裝置里,唯一需要的是Milliflex 真空過濾系統或者是過濾支架。無菌的塑料支撐層使無菌過濾漏斗與過濾支撐頭之間產生一個無菌屏障,這樣無需在每個樣品過濾之間對支撐頭進行消毒滅菌。
Milliflex 相對於傳統的膜過濾法有以下諸多優勢:
1. 時即用性-無需繁瑣的准備過程
Milliflex 過濾器是預先滅菌的,整合式的設計使得檢驗易於進行,無需繁雜的清洗,包裝,滅菌以及儀器的無菌處理過程。
2. 更加可靠的檢驗結果
由於Milliflex 的獨特設計,是您在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無菌進行膜操作和膜轉移過程,因此避免了因意外的微生物的污染而導致的假陽性結果。
3. 預裝的固體和液體培養基
密里博公司提供Milliflex 專用的各種微生物的選擇瓊脂培養基和2ml 裝的選擇性液體培養基,提供使用者不同的檢驗用途。
4. 快速的過濾速度
由於Milliflex 整合式漏斗的過濾面積是標準的47mm過濾膜面積的2倍,因此它的過濾速度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使用簡單
Milliflex 微生物檢驗系統使操作者在簡單的培訓後即可進行檢驗操作。
6. 良好的微生物恢復生長率
Milliflex 過濾漏斗與培養基底座的獨特設計使無菌檢驗膜與培養即充分的接觸,保證了微生物具有最大的恢復生長率。
7. 簡便的微生物技術
在Milliflex 過濾漏斗的培養基的蓋上有一個專門供檢驗者進行計數的小窗,加上帶有柵格的無菌檢驗膜視為生物技術更加簡便和准確。
8. 便於維護操作
Milliflex 真空過濾可進行方便的自清潔過程,它的過濾漏斗是可拋棄性的,這是他的操作與維護都十分簡便。
使用Milliflex-plus微生物檢驗系統的操作步驟:
Milliflex 真空過濾系統(單頭或雙頭式過濾系統)是除了過濾漏斗之外所唯一需要的用於微生物檢驗的裝置,您便可以進行簡單和快速的微生物檢驗了。
1. 將無菌的塑料隔離層和無菌過濾漏斗放置於Milliflex 真空過濾裝置的過濾支撐頭上。
2. 將100ml 的液體樣品倒置於無菌過濾漏斗中並啟動真空過濾裝置進行過濾。
3. 取下漏斗並將其置於預先裝好的培養基底座上。
4. 在漏鬥上施加壓力使膜與漏斗分離並負載培養基底座上。
5. 蓋上蓋子。
6.適當的溫度下進行微生物培養。

Milliflex 微生物限度檢驗裝置在各行業中的應用
制葯行業
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可對制葯行業中的的過程水控制,液體原料和最終滅菌前的產品微生物限度進行檢驗。
微電子行業:
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是微電子廠中對DI水進行微生物監測的理想選擇。
食品飲料行業:
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可用於檢測瓶裝水,啤酒,白酒,果汁和其他軟飲料以及再生產過程中用到的液體原料。
使用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進行更加快速和可靠的微生物檢測
更快的樣品處理時間:
對於小批量的樣品微生物檢驗,您可選用單頭式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它整合了一個過濾也收集缸,提供快速可靠的檢驗結果。當檢驗批量較大時,可選用雙頭式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進行樣品檢驗,它可以使你您在同一瞬間進行兩個樣品的過濾操作。
獨有的感應頭設計在放置與取膜的過程中保護膜不致受損
在過濾前將漏斗放置與支撐頭,以及在過濾後去膜的過程是最關鍵的,因為在此過程中膜與泵頭之間的壓力發生變化,當過濾完成之後,潮濕的膜非常容易因後續的操作的引起物理變形,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的高精密的電子感應器可以感應這瞬間的壓力變化並做出瞬間的調整,以保護膜不至於損壞。
簡單而有效的清潔
專利設計的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在設計中避免了冗長的內部管道設計,沒有微生物得以滋生內部管路死角,內部管道得以使用多種清潔基對其進行清潔,如次氯酸溶液、季銨鹽化合物、甲醛和乙醇。
簡約的設計,安靜的操作
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的兩個泵頭可獨立操作,而彼此不受影響,簡單的維護和地噪音的操作是您最佳選擇。
性能參數(Milliflex-plus過濾系統)
材料:
外殼:不銹鋼外殼備有環氧樹脂塗層
螺管和泵:聚四氟乙烯,聚丙烯等
真空泵頭:不銹鋼
真空泵頭蓋:聚縮醛樹脂
連接件:聚醯胺
管路連接管:硅膠
產品尺寸:長度:170mm 寬度:246mm 高度:133mm
電子規格:電壓:230V,50Hz
電流:500mA

閱讀全文

與膜通量檢測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加熱液體實驗裝置 瀏覽:880
超聲波探傷儀補償是什麼意思 瀏覽:753
注冊工程機械公司需要什麼 瀏覽:233
溫度儀表接線怎麼接 瀏覽:547
兩個圓盤套個繩子是什麼機械 瀏覽:285
順水閥門廠 瀏覽:714
測化學反應速率需要什麼實驗儀器 瀏覽:668
實驗水浴加熱裝置 瀏覽:478
移動心電圖儀器又叫什麼 瀏覽:676
實驗結束後拆卸裝置順序 瀏覽:869
張家港華醫葯設備有限公司招聘電話是多少錢 瀏覽:406
給水系統一般用什麼閥門 瀏覽:329
血糖儀表溫度不準怎麼辦 瀏覽:372
理正工具箱pkpm數據差異 瀏覽:523
汽車如何換輪軸承視頻 瀏覽:367
儀器怎麼連接閥門的兩根桿 瀏覽:390
機械路霸怎麼開副駕駛 瀏覽:141
水暖五金市場進貨渠道 瀏覽:57
電動工具用什麼快遞好 瀏覽:707
拍攝視頻的設備哪裡有賣的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