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AM/PAC投加泵選型應注意什麼
1.用戶選用加葯裝置時,首先根據系統需要投加溶液量來確定選用規格(包括計量泵參數、攪拌箱容積、溶液箱容積及現場條件),再根據投加情況,確定投加方式(一般採用
「
一開一備
」
的方式);
② 關於污水處理加葯間的問題~
污水處理廠加葯間操作規程
1、開機前檢查:
1)檢查所有管道、閥門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2)檢查各加葯設備的劑量泵、攪拌器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3)檢查電氣設備處於正常工作狀體。
2、各種葯劑的配比和投加方式:
果汁廢水治理工程共投加五種葯劑,他們分別是氫氧化鈉、絮凝劑、混凝劑、營養物(氮、磷)分別敘述如下:1)氫氧化鈉——用於調節水質的PH值。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20%-25%配置,即1份葯4份水或1份葯3份水。投加量:按PH值得要求控制。啟動期PH控制在7.8-8.5,正常工作期PH控制在7-8。
投加方式:可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劑量泵投加,也可在池內
直接投加。
2)混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聚合氯化鋁(PAC)。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0%-15%配置,即1份葯9份水或1份葯7份水。,葯劑配好後開動攪拌器攪拌至均勻即可使用。
投加量: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
20-50mg/L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
計量泵投加,
也可在池內直
接投加。
3)絮凝劑——用於氣浮裝置的加葯和二沉裝置的加葯。
葯劑名稱:三號絮凝劑(聚丙醯胺PAM)。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2%配置,即1份葯99份水或1份葯98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至少攪拌1.5-2小時使其熟化後方可使用。
投加量:
按水質指標試驗後確定投加量,一般情況下按上述比例配製的葯品投加量應在5-10mg/L
范圍內。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
4)營養物——對於缺乏氮磷的工業污水方需投加營養物。營養物按照C:N:P=100:5:1的比例控制。
葯劑名稱:氮(N)採用農用尿素,磷(P)採用農用磷肥(磷酸二氫銨).
配葯方式:按重量濃度的15%-20%配置,即1份葯7份水或1份葯4份水。葯劑配好後開攪拌器攪拌均勻即可使用。也可直接將營養物投加至池中。
投加量:按上述碳氮磷比例投加。
投加方式:用專門配置的加葯裝置,計量泵投加,或直接投加至池中。
3、注意事項
1)各種葯劑必須分別存放,防止受潮。
2)加葯設備定期檢查,並定期排出加葯罐中的雜物。
3)定期檢查攪拌器合計量泵的潤滑情況,三個月進行一次檢修
③ PAC/PAM加葯裝置
PAC/PAM加葯裝置是一種自動化的工業水處理設備,主要用於實現對水的酸鹼度精確調節及化學葯劑的精準添加。以下是關於PAC/PAM加葯裝置的詳細解答:
核心功能:
設備組成:
材質與特性:
應用范圍:
自動控制系統:
綜上所述,PAC/PAM加葯裝置以其自動化的調節功能、精準的加葯控制、廣泛的適用范圍以及穩定的設備性能,在水處理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④ PAC與PAM
聚合氯化鋁(PAC),又稱鹼式氯化鋁或羥基氯化鋁,其分子式為[Al2(OH)nCl6-n]m,n值決定其鹼化度B,一般要求在40-60%。PAC通過水解產物促使污水中膠體形成大顆粒沉澱。PH值應在5-9范圍內,其混凝效果與鏈節數目(m值)有關。聚丙烯醯胺(PAM),作為絮凝劑,有陰離子、陽離子和非離子三種類型,適用於不同電荷的污水。陽離子型PAM適合處理帶有陰電荷的生化污泥,如鋼鐵廠污泥。非離子型則對陽、陰電荷都有一定效果,但成本較高。
絮凝池的作用在於促使混凝劑與水混合,使膠體脫穩並形成絮體,以便沉澱。絮體長大需考慮混凝劑性質、碰撞幾率與速度控制。在反應初期,通過增加攪拌或流速提高碰撞機會;後期則需降低速度梯度,確保絮凝效果。加葯裝置由溶葯罐、儲葯罐、攪拌器和加葯泵等組成。
PAC的配製比例一般為10-20%,投加量為200-300PPM,而PAM的使用需配製成0.1%-0.2%水溶液,加入時需充分攪拌。用量會因污水性質和處理設備而異,一般污水處理用量為3-10PPM,而污泥處理可能更高。加葯量計算需結合進水流量和配製濃度。
使用時要注意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避免雜物混入葯液,及時調整加葯量以達到最佳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