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分)其同學設計一個發電測速裝置,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一個半徑為R=0.1m的圓形金屬導軌固定在豎直平面
(1)正極 (2)2 m/s(3)0.5J
② 風速風量測量裝置的技術參數
1. 測量精度:1%、2% 2. 測量裝置製造材料:S316或Icr18Ni9Ti不銹鋼 3. 測量介質:乾燥的氣體或含粉塵氣體 4. 工作溫度:-100 ~400℃ 5. 管道通徑:50㎜≤D≤8000 6. 公稱壓力:PN≤16Mpa 7. 參照標准:ISO 3966-197、JB/T5325-1991及GB/T2624-2006 8. 連接方式:插入式法蘭連接,插入式螺紋連接、管道式法蘭連接、管道式螺紋連接
結構形式 風速風量測量裝置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不同工況條件和安裝方式分為多種結構。 防堵陳列式風量測量裝置: 基於畢託管的測量原理; 測量精度高、良好的線性度與重要性; 可以任意角度安裝; 很高的性價比,非常經濟的運行成本; 可以忽略不計的管道壓力損失,有效降低風機能耗; 管道內截面多點陣列分布,測量速度平均。 靠背測速管,笛形測速管: 兩種都是非標准型測速裝置。 笛行管安裝在管道內可一次性測量氣流平均流速。雙笛形管是將全壓測管和靜壓測管組裝在一起,在全壓管的迎流面開有一排全壓測孔,在靜壓管背面開有一派靜壓測管。 靠背管原理與畢託管相似,通過測量總壓與靜壓之差得到動壓值。它帶有動壓放大性質,使用前需標定。 雙文丘里測速管: 用於電廠鍋爐供風和煙氣流速測量; 結果簡單; 壓力損失小,只佔其產生差壓體積的1%左右; 對直管段的要求不嚴格; 動壓放大倍數最高,是皮託管、均速管裝置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每支雙文丘里測速管在出廠前均經過標定,附有檢測報告,安裝後一般無須再進行現場標定。 針對管道內的風、粉、塵等雜質的設計而成 
③ 風洞測試儀器的氣流速度測量
主要有皮托-靜壓管、熱線風速儀和激光多普勒測速儀。 皮托-靜壓管 測量氣流速度最常用的儀器,是由皮託管演變而來的。皮託管是一根圓柱形管子,一端開口,另一端連在壓力計上,用以測量氣流總壓。這種管子是H.皮托在1872年用來測量河流的水深和流速關系的。皮托-靜壓管除了象皮託管一樣,可以感受氣流總壓外,還可同時測量氣流靜壓。圖5是低亞聲速時使用的一根典型的皮托- 靜壓管結構示意圖。它有內管和外管。內管測量總壓。靜壓孔開在外管上同頭部有一定距離處。根據伯努利方程(見伯努利定理)由總壓孔和靜壓孔測得的壓差經過換算即可得到流速。它可用於從1~2米/秒到臨界速度以下范圍內的速度測量。這種管子的前端多為半球形,總壓孔在軸線上,它對管子形狀不敏感。靜壓孔則受端頭和後面的支桿影響很大。由於兩者的影響相反,只要精心設計就可以減小這種影響。為減少氣流方向偏斜的影響,有時可沿圓周方向開多個靜壓孔。為了避免設計和加工引起的誤差,在使用前要進行校正。
圖5 皮托-靜壓管示意圖 熱線風速儀 依據非電量電測法的原理測量氣流速度、溫度和密度的儀器,已有70多年的使用歷史。它的感測器(俗稱探頭)是一條長度遠大於直徑的細金屬絲,簡稱熱絲,或是一片厚度非常薄的金屬膜,簡稱熱膜。測量時,將此熱絲或熱膜置於待測氣流中,同時又連接於電橋的一臂,用電流加熱,使熱絲或熱膜本身溫度高於待測氣流介質的溫度。氣流狀態變化,引起熱絲或熱膜與氣流介質之間的熱傳遞發生變化,從而使熱絲或熱膜兩端的電壓發生變化,由此可測得氣流的速度、溫度或密度的平均值和瞬時值。熱線風速儀的電路有兩種類型:一是維持熱線溫度不變的恆溫式;一是維持熱線電流不變的恆流式。熱線兩端的電壓變化一般經放大、補償後才進行測量。從前測得的電信號都是用電模擬法來處理。近年來,熱線或熱膜測得的電信號輸入到電子計算機處理,使測量精度更高,因而應用范圍更廣。熱絲直徑僅有1~5微米;長度僅0.5~1毫米。熱膜厚度僅為5~10納米。熱絲材料為鉑或鎢,或含銠的鉑銠合金絲,或包銀的渥拉斯頓絲。熱膜材料多是鉑或鎳,有時還在上面噴鍍一層2~5微米的石英,以便用於導電液體中的測量。 激光多普勒測速計 利用光的多普勒頻移效應,用激光作光源,測量氣體、液體、固體速度的一種裝置。184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C.多普勒發現了聲波的多普勒效應。1905年A.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指出,多普勒效應也能在光波中發生。光照射到運動的粒子上發生散射時,散射光的頻率相對入射光的頻率發生變化。頻率的偏移量與運動粒子的速度成正比。當流場中散射粒子的直徑與入射光的波長為同一量級,且散射粒子的重量與周圍流場粒子重量相近時,散射粒子的運動速度基本上代表流場的局部流速。美國Y.耶和H.卡明斯於1964年第一次報道利用激光多普勒頻移效應進行流體速度測量。 激光多普勒測速計包括光學系統和信號處理系統。光學系統將激光束照射到跟隨流體運動的粒子上,並使被測點(體積)的散射光會聚進入光電接收器。按接受散射光的方式光學系統可分為前向散射型、後向散射型和混合散射型。按光學結構可分為參考光型、雙散射型、條紋型和偏振光型。圖6為前向雙散射型原理圖。 光電接收器(光電倍增管、硅光二極體等)接收隨時間變化的兩束散射光波,經混頻後輸出信號的頻率是兩部分光波的頻率差,與流速成正比。採用信號處理系統把反映流速的真正信息從各種雜訊中檢測出來,並轉換成模擬量或數字量,作進一步處理或顯示。常用的信號處理器有頻率分析儀、頻率跟蹤器、計數式處理器等。從原理上講,激光多普勒測速計是直接測量速度的唯一手段。在風洞實驗中可用它測量局部速度、平均速度、湍流強度、速度脈動等,適用於研究激波和邊界層的分離干擾區、旋翼速度場、有引射的邊界層以及高溫流等。測速儀器或裝置的測速范圍從0.05厘米/秒到2000米/秒。測量高速時受光電器件頻率響應范圍的限制。實驗中,有時需要用專門的粒子播發裝置把不同大小的粒子摻入氣流中。由於散射粒子慣性等的影響,粒子運動速度滯後於流體,因而測速精度較低,湍流度高時精度更低。
圖6 激光多普勒測速計(前向雙散射型)原理圖 巡迴檢測裝置 按一定次序或隨機採集多個電壓或電流信號(稱為模擬量),並把這些模擬量轉化為二進制或十進制數字量的裝置(簡稱檢測裝置)。 巡迴檢測裝置的輸入模擬量由受感轉換器件(如感測器、測力天平等)通過傳輸線送入,它的輸出數字量送入計算機處理或其他記錄設備(如列印機、穿孔機、磁帶等)記錄。它在風洞測試系統中的位置見圖7。巡迴檢測裝置一般由采樣器、數據放大器、模數轉換器、濾波器、顯示器、介面和控制器等部件組成(圖8)。采樣器是一個通過程序控制的電子或機械開關,能以周期性的時間間隔或任意時間間隔採集某一連續變數值。采樣器由采樣開關、通道計數器、通道解碼器、循環次數計數器、時鍾等部件組成。采樣器的工作速度,從每秒幾十次到每秒幾萬次。數據放大器是放大輸入信號的部件,一般能把幾毫伏信號放大成幾伏,然後送入模數轉換器,還能抑制干擾信號並從中拾取有用信號。模數轉換器 (A/D)可將被測電壓模擬量(連續)轉換為數字量(離散)。它的種類很多,最常用的一種叫反饋比較型模數轉換器,由比較器、模數轉換器(有解碼開關、電阻網路、數碼寄存器)、節拍產生器、轉換控制器、基準電壓源、脈沖源等組成。 濾波器的作用是濾去信號源中無用信號。由電阻電容或電感電容組成的濾波器稱無源濾波器;由電阻電容和放大器組成的濾波器稱有源濾波器;由計算機進行處理而消除干擾信號的稱數字濾波器。顯示器是顯示測量參數的部件,由選點顯示開關、二進制變成十進制的運算器、解碼器和數碼管組成。介面是兩個不同設備互聯時的交接部分。檢測裝置中所有部件間的信息傳遞和相互協調都由控制器完成。
圖7 巡迴檢測裝置在風洞測試系統中的位置
圖8 巡迴檢測裝置方框圖 
與設計一種測速裝置相關的資料
|